番禺發放的老人智能手環。
南村鎮養老院老人佩戴的簡易版手環。
據廣州日報報導:今年2月底開始,番禺區為轄區內500多名失智老人陸續免費發放了一款智能手環。據稱,該智能手環具有「雙衛星定位、一鍵SOS求助、電子圍欄」等功能,幫助家庭解決失智老年人走失問題,家人隨時掌握老年人的行動軌跡。
當下,智能養老成為新趨勢,網絡上銷售的智能手環等產品也是琳琅滿目。當老人遇到了智能化產品,他們能否接受、是否習慣?此款智能手環使用狀況又如何?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今年2月底,番禺區民政局、區老齡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聯合轄區內某家庭服務中心,向全區自願申報的失智老人發放智能手環,為有需求的患有記憶障礙、認知障礙的失智老年人免費配備防走失智能手環,幫助家庭解決失智老年人走失問題,隨時監測掌握老年人的行動軌跡。
為失智老人發智能手環
承接智能手環服務的家庭服務中心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番禺區有15個街鎮都已發放完畢,共發放了智能手環500多個。發放之前,工作人員會將老人資料包括姓名、年齡、家庭住址、監護人電話等信息,錄入匹配的智能手環之中,一名老人的信息對應一個手環。
記者了解到,番禺區南村鎮敬老院的97名老人中,就有30多名老人佩戴了簡易版的智能手環。該院副院長莫嘉文說,依靠手環功能和門衛登記監測,哪位老人出了敬老院的門,去做什麼了,我們都掌握得一清二楚。」莫嘉文說。
兒女為老人「圈定」安全區域
技術人員介紹,這種智能手環主要有「雙衛星定位、一鍵SOS求助、電子圍欄」等功能,而且具有4天超長待機,防水防摔防跌落等特點。老人遇到險情,只需一按手環,立即發送求救信號和定位信息到家人手機和手環平臺上,讓家人和志願者可以及時與老人聯繫,進行施救。此外,家人可以通過智能手環關聯APP為老人設置多點電子安全圍欄,老人一旦走出圍欄範圍,手環馬上發送簡訊預警給家人和平臺,讓家人可以及時知道老人行動軌跡,了解老人動向。
智能手環上還附有二維碼和獨立ID編號。只要掃描該二維碼,老人相關信息便會在手機上顯示出來。如果街頭遇到走失老人,愛心人士便可以通過上述信息幫助老人聯繫家人或者服務平臺,幫老人回家。
技術人員表示,智能手環可與子女手機連接,子女下載一款APP,就可通過手機終端監測老年人的狀況。公司設有專門的客服席,24小時提供緊急援助,接到平臺預警信息後,會電話詢問老人,並跟進老人是否需要醫療服務。
將建失智老年人資料庫
番禺區民政局人員表示,這種由政府購買,公司提供後臺網際網路技術和跟蹤服務的做法,目的是要解決好老人走失問題,讓家屬隨時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活動軌跡。
同時,通過信息採集建立失智老年人信息資料庫,對失智老年人群體的身體狀況、行為軌跡、精神狀態等進行分析研究,為疾病的提前預防、患病後的防治、有針對性地服務失智老年人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採用「網際網路+」服務模式,為老人們提供「養老服務、健康服務、醫養結合」一體化的服務。
現狀
老人用智能手環狀況百出
據了解,目前番禺第一批發放的智能手環即時在線率約為20%。下一步,服務提供方將對已發放手環的老人逐一進行回訪跟蹤服務,幫助老人學會使用智能手環。
80%的手環為何不在線?技術人員說,可能由於手環剛下發,不少老人還不會用,有的可能沒有及時充電,導致手環關機。「雖然沒電了,但是手環最後的位置,我們後臺是掌握的。」
該人員表示,近期公司對150名已發放智能手環的老人進行了回訪,發現約70個在正常使用。有一些老人把手環放在家中,只使用SOS功能,另有七八個人表示麻煩,沒有使用。
對於智能手環各種功能的使用情況,該人員說,由於部分老人家屬設置電子圍欄範圍過小,導致預警頻頻響起,有些家屬反映受到了電話驚擾。「我們現在只是簡訊通知,並不用像過去一樣,每次越出圍欄都用電話通知家人。」此外,有些老人也因為好奇,無事也會按下SOS緊急求助,浪費了一些客服應答資源。
服務平臺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老人出現走出電子圍欄的情況有200人次,老人SOS緊急呼出求助有101次,平臺發出手環電量不足預警信息400條。
網售智能手環五花八門
記者打開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搜索發現,為老年人開發設計的智能養老手環類產品多達上百種,標準不一,來源紛雜,有些宣稱為進口產品。
在功能上,也各不相同。有些智能手環只有GPS定位和通話功能,僅能監測運動軌跡,有些產品則相對高端,聲稱可監測老人的血壓、心率變化,遇到跌倒等突發情況會自動撥通子女電話或向120求救。這些產品價格高低不一,貴則數千元,便宜的只要199元。
記者看到,一款價格為270多元的某品牌老人防走失智能手環產品共有1266條購買者評論。一位消費者評價中說,這款手環是給年邁的奶奶購買的,老人每天都要出去打打麻將。「奶奶年紀大了,不讓她出去,她不願意,有了這款手環,隨時隨地可以知道她在哪個位置。」這位購買者還評價這款產品的防摔倒功能十分敏感,「有時候我奶奶可能是走路手甩得有些幅度大,系統就識別為摔倒,自動撥打我的電話。我一接通,半天沒人答應。我掛了電話打開APP一看,沒事!」
也有消費者持負面評價,「第一:信號不好,老是打不通。第二:電池續航時間太短。第三:定位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