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農莊:失智老人樂園

2020-12-20 元子探老

也許沒有奧地利、瑞士的山水輝映

荷蘭的鄉村

卻也是別具一格的靜謐安寧。

這是一個小小的

美麗農莊,

「Buiten-land ZorgErf」

「郊外的關愛農莊」。

居住在這裡的都是那些

已經無法在家裡生活的失智老人,

曾經喜愛園藝、農耕、

或是曾在農場中工作。

「日常生活的點滴快樂」

綠色的農田草場是他們曾經熟悉的顏色,馬廄、豬圈、滿地跑的公雞母雞是他們曾經熟悉的環境,這些都能讓已經漸漸失去過往記憶的老人感到安心。

所以在這裡,只有一件事情是老人必須做的:

起床後離開住所到院子裡活動,

如果習慣睡懶覺的話,也可以在早餐後。

無論陽光燦爛,還是雨雪霏霏,

每天,每個老人都要踏出家門。

感受早晨清新的空氣,

感受每天天氣的不同,

感受四季交替的變換......

時時刻刻都在不經意間提醒他們,新的一天來了,新的一季來了,幫助他們留存那正在漸漸淡去的記憶。

「沒有必須,什麼都可以做」

公共起居室是老人們參加各種活動的地方,從落地窗望出去,滿目的綠色、花園、各式各樣的動物。這裡配有廚房和工坊,老人們可以選擇做任何他們喜歡的事情,或是高高興興地幫忙準備餐點,或是在工坊裡幫助農場的工作人員,一起整理修繕農場的設備和工具,或是幫忙掃落葉、整理花園、或是幫忙餵養農場裡的牛羊......

在這裡,每個人都在學習,即使是失智老人,即使很慢很慢,老人們也有能力重新學習,慢慢恢復曾經再自然不過的日常自理,甚至學習新的技能。

「全家人的歡聚」

其實,這裡並不僅僅是失智老人自己的樂享之地,兒孫們會來看望他們的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共享這藍天綠地的歡快恣意。也許老人們已經不再記得,眼前這個正在和動物玩耍嬉戲,在綠色的田野裡肆意奔跑歡笑的孩子是誰,但是還有什麼能比純真的笑臉,更能觸動老人們內心那一抹柔軟呢。

關愛農莊 - 前世、今生、未來

2009年,Yvonne和Rene夫婦創建了失智老人的日託中心,從最初的8位老人很快發展到30位,而且不斷的有家人詢問是否能夠提供24小時的照護。他們意識到自己在失智老人照護的探索方向是正確的,而且需求迫切。2014年,「Buiten-land ZorgErf」正式開業。發展到現在,常住和日託加起來,每天在關愛農莊接受照護的失智老人已經超過一百位。

Yvonne & Rene

我們希望為失智老人提供一個充滿愛和歡笑的地方,提供他們喜愛的活動,用科學的方式提供恰當的照護。

Yvonne 和 Rene 夫婦對自己過去十多年的實踐非常自豪,「郊外關愛農莊」曾被作為經典案例,接待過許多中國專業人士的訪問和參觀。尤其是北京海澱區衛生服務中心,更是有不同的培訓團組與夫婦倆在農莊中實地交流。這樣的交流對雙方都是啟發靈感、互相學習的過程,而且讓夫婦倆對中國的養老和相關行業充滿了好奇。

這不,2019年底,他們也來到北京,終於實地參觀了海澱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些機構。Yvonne 和 Rene 表示,「這次的參觀交流充滿了驚喜,雖然他們來中國前也做了功課,可是親眼所見還是出乎意料,而且充分的了解才能帶來更多創新的火花,希望和中國同行間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機會」。

相關焦點

  • 被遺忘的時光-關註失智老人
    全片聚焦失智老人這個群體,用流暢的跳切和多線穿插敘事,講述了發生在臺北的一家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的故事。對於失智老人們來說,遺忘是每一天都是新的;對於失智老人的子女們來說,遺忘是希望晚些到來的明天。」這大抵是所有失智老人子女們的真心。
  • 讓失智老人有尊嚴地生活 - 民生周刊
    陳女士打算給母親找個養老院,聽說接收失智老人的養老機構不多,價格還很高,但她還是想試一試。在北京給失智老人找一個好的養老機構,首先要考慮的是地理位置、交通是否便利、環境以及服務質量等。    陳女士上網查找了北京周邊好幾家養老機構,並逐一電話諮詢,「有一些規模較小的養老機構都表示不具備接收失智老人的條件。」
  • 唐詠︱失智老人故事:是冒險和受挫嗎?
    每次都是一次深度探索之旅,因為我無法預期能獲知怎樣的故事,而故事背後又蘊含怎樣美麗的風景?這一次又一次的冒險,我感覺愈發接近我想要的答案。我仿佛偵探辦案,尋找線索,次次分析,逐漸接近核心。研究過程又如同孩子打開完整的拼圖盒子,零配件被完全打亂,需要尋找合適突破口,將零散拼圖合成美麗圖畫。
  • 失智後怎麼養老?7000人中有26個失智老人,一個老小區養老樣本
    7000人中有26個失智老人,一個老小區的養老樣本根據杭州市抽樣調查顯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佔老年人口的50%以上,其中80%以上願意在家裡養老。那麼,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家裡如何養老?長明寺巷社區地處杭州城站火車站附近,屬於上城區小營街道。
  • 啟東失智老人用上智能手環
    6月29日,中國電信智慧家庭服務工程師作為啟東市民政局引入的第三方服務團隊走村入戶,將首批25隻智能手環逐一發放到相關失智老人手中,這是啟東繼煙感報警服務推出後啟動的又一項適老化智慧監管服務。  智慧家庭服務工程師王兵告訴記者,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智能手環能夠實時定位失智老人,失聯後也便於尋找。
  • 失智老人也能回歸田園式養老
    失智老人更必須自尊,大家該怎麼辦? 樂老匯昌平老年公寓,坐落於北京昌平流城鎮頗具青山綠水盛名的瓦窯村北臺,由樂老匯養老服務集團公司有限責任公司項目基本建設,關鍵收住失智(別名老年痴呆症)老人。
  • 【愛國情 奮鬥者】肖露:讓失智老人有尊嚴地生活
    她用青春書寫養老壯志,用汗水澆灌敬老精神,用真心守護每一位老人。她就是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廣州市老人院失智老人照顧中心認知康復班班長肖露。失智老人的「好女兒」今年81歲的陳婆婆,8年前患上失智症,曾經忘記回家的路,也會忘記關水龍頭,讓整個家「水漫金山」。後來,家人把她送到廣州市老人院。
  • 小王子農莊把荒山變成童話樂園
    小王子農莊把荒山變成童話樂園  「農業不再是過去『粗放低價』的形象,創意、時尚、休閒、生態將成為新時代農業的標籤。」湖嶺小王子農莊負責人王美芬說,他們打算構築一條多層產業鏈,通過特色農業開發、農業景觀設計、農業休閒旅遊等,將一產二產三產融合,帶來產業融合的經濟效益。  當創意邂逅農業,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
  • 「護理乾貨」失智老人如何照護?這5個案例值得學習
    對於失智老人的家人和朋友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看著那麼熟悉的人漸行漸遠,直至面目全非。國外一些國家,對於失智照護都有相當的探索和成就,也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日本老人挑選興趣活動近年來,日本許多養老機構都把針對失智老人的照護,作為護理攻關的重點,因為這一特殊人群的增長速度十分迅速,截至2012年,日本的失智老人已達462萬,到2025年將超過700萬人。這棟隱藏在居民區裡的小樓屬於日醫集團,其中有三層屬於失智老人之家。每層9位,一共住著27位失智老人。
  • 從臺北中山老人住宅暨服務中心項目看失智空間中軟性設計重要性
    一層平面圖二層為日間照料中心,面向失能失智長者,以失智老人為主,提供基礎照顧護理服務、輔療性小組活動及自理能力訓練等失智康復活動入住情況老人住宅共提供112間套房,目前已基本住滿。日間照料中心主要為周邊小區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務,可容納54人,老人白天在這裡接受日間照料,晚上回家。
  • 《外公的咖啡時光》樊光耀超齡演失智老人稱簡單
    《外公的咖啡時光》樊光耀超齡演失智老人稱簡單 時間:2019.01.27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失智老人在「日託所」的一天:像小孩又不是小孩
    宋海玲是西湖區古蕩街道大愛人家失智老人日間照料點的社工,失智的何阿姨幾乎每天都到日託點「報到」:早上8點30分送來,下午4點左右接回家。  這裡,像何阿姨這樣的老人共有6位。他們這一整天都由宋海玲和她的同事們陪伴。  失智老人在日託所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這樣的日託對照顧他們的照料者來說又意味著什麼?錢江晚報記者體驗了「日託所的一天」。
  • 一個「溫馨」的騙局,荷蘭失智老人小鎮
    天氣好的時候,老人們在咖啡館的露天座位悠然享受著陽光……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荷蘭小鎮生活。呵呵,抱歉,你被騙了,地圖上可是找不到霍格威(Hogeweyk)這個鎮哦,你能找到的是 - 霍格威失智老人村。
  • 上海失能失智老人逾63萬,社區日間託老機構正在轉型
    劉行喆 澎湃資料目前,上海失能失智老人佔到全市60周歲以上老人的14.6%,約達63.65萬人。5月26日上午,上海曹家渡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轉型照顧失能失智老人據曹家渡街道黨工委書記葉智堅介紹,曹家渡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於2009年對外開放,主要接收有需求的普通老年人「日託」,但高齡老人、失能失智老年人逐漸增多,原有照護中心已經無法滿足這批老年人的需求,因此街道引進有經驗的專業機構參與改造運營,並與上海第四康復醫院形成三方合作,轉型後重新開放,為更多老年人服務。
  • 廣州番禺免費為500多名失智老人發放「智能黃手環」
    南村鎮養老院老人佩戴的簡易版手環。   據廣州日報報導:今年2月底開始,番禺區為轄區內500多名失智老人陸續免費發放了一款智能手環。  今年2月底,番禺區民政局、區老齡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聯合轄區內某家庭服務中心,向全區自願申報的失智老人發放智能手環,為有需求的患有記憶障礙、認知障礙的失智老年人免費配備防走失智能手環,幫助家庭解決失智老年人走失問題,隨時監測掌握老年人的行動軌跡。
  • 成都失能失智老人怎麼照護?
    成都作為連續多年獲得新一線城市榜首,是一個宜居宜養的城市,許多老人也選擇到這裡養老。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變化,隨之而來的就是一些老年疾病,在老年疾病的範圍內,認知症又是一種特殊的疾病,認知症的護理也成為了一個老大難問題。對於有認知能力的老年人來說,記憶力和理解力會下降,而對於他們自己的情況來說,狀況也很不清楚。所以首先這就給護理人員帶來相處上的障礙。
  • 我縣免費發放定位手環 400位失智老人將受益
    6月24日上午,浦江縣第二期「阿爾茨海默症老人平安回家」公益項目首批定位手環發放暨培訓會議在生命教育體驗中心召開,部分手環申領對象的監護人參加本次活動並接受培訓。項目啟動後將有400位失智老人受益,本次發放的首批受益群眾為276位。
  • 籀園學子關註失智老人 自編自導自演《記得》
    這是一個關於失智老人的家庭故事,這是一段圍繞祖孫三代的親情糾葛,這是一部讓人哽咽的催淚舞臺劇,這更是一群小戲劇迷的心血結晶……  由溫州市籀園小學童夢戲劇社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臺劇《記得》昨晚上演第三場。所有觀眾都購票觀看演出,三場演出共5000多元的門票收入將全部捐給「星星的孩子」。
  • 紹興失智老人在高鐵站走失 餘姚警方全力搜尋24小時
    本報訊(記者 孔玲 通訊員 龔利波) 近日,來自紹興的陳先生特意趕到餘姚市公安局公交派出所,送上一面錦旗,感謝警方不辭辛苦,全力尋找走失的失智家人。    陳先生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在5月3日,失智的洪老伯是自己叔叔,平時由家人監護。5月2日一早,家人帶著洪老伯到上海看病,5月3日乘坐下午的高鐵從上海返回紹興。沒想到,洪老伯居然在下車後的幾分鐘走失了。
  • 陪老媽去動動手與腦,臺北失智老人的服務做的還不錯喔
    老媽失智情況越來越明顯,最近除了例行去醫院拿藥,醫生告知可以鼓勵老媽參加各個社區的失智老人的活動,經過了解,原來臺北市各區都有類似協會或俱樂部幫助家有失智老人以提升認知.今天是老媽第一天參加,長輩們人數不多,志工說因為很多長輩失智但個性變得很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