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龍的傳人,龍在中國每個人心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從古至今都深深紮根在中國的土地上,在外國人眼中更是如此,說到龍想到的就是中國。那麼在我國歷史上有一本志怪地理書籍,叫《山海經》,這本書當中記載了很多的龍,就像應龍,蛟龍,燭龍等等這些種類,也不由得讓我們懷疑,龍是否真的存在呢?
《山海經》裡面的內容看起來很是奇怪,但是描述的有些地理位置在研究過後發現是真的存在,而且裡面的文化也是真實的,可關於裡面各種各樣的珍奇異獸就不知道了,但是就在南水北調這個大工程裡面,有專家發現了「巨龍」的存在,而且已經有六千年的歷史了,它的發現,讓不少考古專家興奮,因為這也可以證實他們之前的猜想。這條龍有7米長,就在湖北黃岡的一個小村莊,這邊也被稱為「焦墩遺址」。
專家們發現這條龍之後就在周圍開始尋找其他的東西,果然,這邊就是新石器時代所留下來的遺址,代表有人曾經在這兒居住過,而這條龍是由鵝卵石擺出來的形狀,不僅有龍首還有龍身,以及龍的四足,這和我們現在所設想的龍的形狀是一樣的,那麼在六千年前的遺址當中竟然有這樣的龍的存在,讓專家更加感慨,我國大好河山,有著如此悠久的歷史,作為龍的傳人,是真的有龍的存在,鐵證如山。
《山海經》當中也是記載了很多龍,也許在遠古時期龍是真的存在過,不僅如此,裡面所記載的其他異獸我想也是真的存在,只不過是古人那時候在認知上還有缺陷,因此才會形容的誇張一點,而且距離現在已經那麼長時間了,那些異獸也不是說想證明就能證明到的,沒辦法得知答案,也不可去否認這些異獸就真的不存在,而且它所描述的燭龍,是人的身體蛇的面孔,只要它睜眼就是白天,閉眼就是晚上,呼氣夏天,吸氣冬天,這就和神話當中的一樣,讓人覺得不餓可思議。
《山海經》能流傳至今被後人所追捧喜愛,其實就是因為裡面有很多神話的感覺,激發人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就像夔龍描述的和牛是一樣大的,不過可能真的就是牛,而且古人也會拿牛的皮做成牛皮鼓,這可是個很好的樂器,也傳說用夔龍做成的皮鼓,聲音像雷響一樣,五百裡的地方都能聽到,黃帝就是用夔龍做成的皮鼓,把蚩尤的部隊給嚇到的,然後就贏了。
龍一直都在我們歷史當中有神話色彩,備受古人歡迎,而且也是吉祥,勇猛的象徵,有龍就有好兆頭,其實在我們如今,也有不少地方發現類似「龍形」的遺骸,就比如日本瑞龍寺,就有一個這樣的標本,當然也有人說這個標本是從中國過去的,有個漁民在打撈到這條龍被日本人給看到花大價錢買下,只可惜這條龍水土不服去了日本就死了,因此就成了現在看到的標本,一直在瑞龍寺。
但是瑞龍寺也不允許其他國家的專家來到這裡檢驗標本,所以到底是真實的,我們也不知道。雖然說不讓研究,可是在我國貴州也曾發現過「新中國龍」化石,這個化石和鱷魚看上去挺像的,可是和鱷魚不同的就是它有犄角,脖子還長,而且看起來和神話描述的龍也很接近,只不過這個是2.2億年前的了,早就滅絕了。
可能在遠古時期,龍是真的存在的,不然十二生肖不會十一個都存在,只有一個是虛構的,也許是氣候也許是自然災害,才讓它們消失,就和恐龍一樣,而我們目前雖然科技發達了,但是我們對於之前遠古時期的了解僅僅是皮毛,我們無法去確定就真的不存在,6000千年古人能拼湊出龍的樣子,絕非是想像,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