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最近來自豐田集團的總裁豐田章男在記者發布會上表示: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倡導者沒有考慮到發電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以及向電動車轉型的成本。
在隨后豐田章男解釋稱,如果所有汽車都被電力驅動,那麼日本到夏天時將發生電力短缺的情況。另外,電動車在轉型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據豐田章男陳述,如果日本社會全體汽車行業向電動化轉型,那麼背後所需要建立的基礎設施將使日本花費14萬億到37萬億日元之間,約合1350億美元至3580億美元之間。對於日本社會的影響是較大的。
雖然自電動化改革被提出以來一直飽受質疑,但都沒有掀起什麼大風大浪,而這一次豐田章男的一番言論卻引來了不少吃瓜群眾圍觀。同時,將純電動汽車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之所以這一次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除了因為豐田章男作為汽車領域資深領導者的身份以外,更多的是背后豐田汽車在新能源市場的影響力。
在此次的記者發布會上,豐田章男也表示出了自己對於純電動汽車未來的擔憂:如果政府強制實施禁止燃油車的規定,那麼會讓汽車成為普通人無法企及的山頂上的一朵花。有趣的是,就在這個月初,以菅義偉為主的日本政府才出臺了關於2035年日本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方案。
是吐露心聲,還是僅僅為了炒作?
豐田章男此番言論一經發表,便引來了不少質疑聲,其中不少人都認為豐田章男是趁著月初日本政府發布的禁售燃油車方案這一機會藉機炒作。而在新能源領域,豐田早在1997年就發布了旗下首款混動車型普銳斯,比起後來的特斯拉等純電動車,豐田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已經不知道提前了多少年。所以,在小編看來,憑藉著豐田在全球汽車市場如此大的影響力,豐田章男根本沒必要借著這次機會進行炒作,也許更多的是對於未來電動汽車發展的擔憂。
首先,要明白豐田章男之所以會發表自己對於純電動汽車的看法,是因為一個大背景所致,那就是日本本身就是一個資源較為匱乏的國家,大部分的發電都是依靠天然氣以及燃煤等方式。所以這也使得豐田章男認為大量發電對於改善環境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反而會加大環境的汙染程度。
同時,反觀如今豐田對於汽車市場的布局。在其他車企陸續推出純電動車型的同時,豐田卻沒有大量投放一款純電動汽車,如今在華銷售的新能源車型基本上都是混動形式。這似乎也在預示著豐田對於純電動汽車領域的態度。
難道新能源汽車只有純電動一條出路?
在過去很多人提到新能源汽車時,往往都會聯想到純電動汽車,似乎新能源這個詞已經和電動車掛鈎了。但何為之新能源?豐田章男此次記者發布會上的觀點讓小編重新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在過去由於商家的宣傳以及電動車的迅速發展,讓大家在思維慣性上理所應當地認為新能源就是純電動汽車。這種現象,似乎更加符合豐田章男所講的關於電動車的「過度炒作」。小編認為,新能源指的是一類車型,它可以有很多種形式,而純電動只能代表其中一種車型。
在這一點上豐田章男似乎看得很透徹,豐田這些年一直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但純電動車或許在他們看來並不是最好的選項。在純電動被否決之後,豐田轉向了一種更加清潔的能源,那就是氫燃料電池。早在2014年,豐田第一代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就在日本正式上市,而如今,第二代氫燃料電池汽車也將在中國市場迎來上市。並且充氫五分鐘就能獲得近850公裡的續航裡程,性能堪比傳統燃油車。
當你回望這些年豐田在新能源領域的成績之後,就不難發現,這次豐田章男對於電動車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而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成功,讓豐田章男在面對全球電動車大潮來臨之際,能夠敢於直面其中出現的問題,並且提出自己的見解。
汽車網評:在純電動車改革中,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
雖然豐田章男在記者發布會上提出的觀點只是基於日本社會,但回望我們的生活,電動車是否真的被過度炒作了呢?在小編看來這是肯定的。在如今這個汽車電動化的大潮中,無論是政府還是各大車企,都在不遺餘力地推行著電動車的改革。
從今年11月份大眾MEB平臺的發布,再到現代E-GMP電動化平臺落地,電動化生產線的誕生似乎預示著未來就應該屬於電動車。同時,純電動車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也讓不少企業開始加入這場電動化的改革中。
在如此來勢洶洶的電動化改革中,我們更應該去思考一個問題:被純電動車「包圍」的世界,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在小編看來,豐田章男算是少數清醒的人,其帶領的豐田汽車並沒有在這場電動化的改革中衝昏頭腦,反而冷靜地思考未來我們究竟需要什麼。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誕生,也驗證了豐田章男的眼光。
最後,豐田章男這次提出的觀點,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只有跳出固有的格局和思維模式,不要在潮流中迷失方向,才能擁抱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