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純電動汽車產業可謂是飛速發展,不少車企都紛紛推純電動車型來搶佔這一快速擴張的市場,雖然純電動車已是大勢所趨,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日前,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就表示:電動汽車的概念被過度炒作了,其沒有考慮到發電過程所產生的碳排放以及向電動汽車轉型時所帶來的成本。作為全球汽車行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豐田章男的「吐槽」,真的揭露了當下電動車的「致命傷」?
豐田章男為何「攻擊」電動車
當下的電動車並不環保是豐田章男對電動車提出的否定,他表示目前日本主要還是依靠煤、天然氣發電的國家,雖然電動車在使用時不會有任何排放但生產電力就已經提前排放二氧化碳排等有害物質了。豐田章男介紹,如果日本汽車全都靠電力驅動,那麼在夏季國內就會出現電力短缺的情況。此外,豐田章男還認為,政府和車企在完成燃油車向電動車轉型時,需要建設大量相關的基礎設施,而且基礎設施在建設過程中同樣會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也將帶來14萬億至37萬億日元的耗資壓力。
豐田章男還表示,如果日本政府過於草率的制定燃油車「禁銷令」,將導致汽車等相關行業的商業模式出現問題,不僅車企無法適應普通民眾也很難認同和理解。從之前日本媒體的報導來看,日本政府將完全停止售賣燃油車的時間點由原定的2035年提前至了2030年,並爭取在2050年實現日本國內「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十年後日本市場將看不到純燃油車銷售。
仔細理解豐田章男的言論,其實我們也能看出電動車當下的確客觀存在發電不環保、轉型成本高等問題。此外,作為行業內手握核心混動的技術的「大佬」,豐田雖然目前已經擁有了e-TNGA純電架構,也有純電動車型推出,但其擁主力銷量以及用於絕對技術優勢的還是混動車型。所以「炮轟」電動車也極有可能是豐田在轉型的過程中豐田章男的的確確被難住了。
國內電動車發展態勢
反觀國內電動車市場,在前幾年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大量的新品牌和車型湧入市場,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市場保有量也是越來越大。但從豐田章男的說法來看,我國目前的發電結構同樣是以煤炭、太燃氣為主的火力發電。以2019年我國各類電量結構來看,火力發電達到了4092萬千瓦,佔總發電比重的40.2%。所以,在主力發電方式不夠環保的情況下,我們使用純電動車也的確只是將汙染提前了而已。
在轉型上問題上,因為國內大批新勢力造車的湧現,不少車企起初對工廠的規劃和打造就是奔著電動車去了,所以就節省了傳統車企從燃油車轉型到純電動車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不過面對電動車,我國也存在著一些「特殊問題」。由於早期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國內整個電動車行業開始了野蠻生產:傳統車企轉型、眾多新勢力造車成立。雖然市場上可供消費者們選擇的電動車型瞬間多了起來,但其中不乏做工粗糙、續航虛標、質量堪憂的「騙補」產品。也正是因為這些產品,讓不少國內消費者牴觸甚至開罵純電動車。雖然經過市場和時間的洗禮,絕大部分歪瓜裂棗車型已被淘汰但消費者對電動車負面的刻板印象還沒有消失。
電動車該何去何從?
在全國排名前十的《車壹圈》:毫無疑問電動車當下的確還存在不少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動車確實是未來的發展大方向。從各國開始定製「限/禁燃令」和國內補貼來看,電動車市場還是以政策為導向。所以從國家的層面來看,針對電動車更多的是要積極引導,優化自身發電結構,提高風力、水利、太陽能等清潔方式佔比,同時也要扶持各車型對電動車的轉型以及加強對產品的監管,必選「渾水摸魚」車型的出現。而大眾消費者則是需要樹立正確的電動車消費者觀,合理選擇最適合自身用車情況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