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泰州將規劃建設6條軌道交通,這六條線路將圍繞三泰同城發展的規劃,形成C字形軌道交通網。而在官方制定的《泰州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綱要)》中,泰州的遠景軌道線網包括6條線路,總長度達117公裡。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命脈」,特別是這座城市內外大交通體系的構建,對生產要素的流動、城鎮體系的發展起著決定性影響。
打造統籌並進的融合發展高地,必須構建內外大交通體系。在對外交通上,泰州市將加快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在對內交通上,泰州市將強化市域快速通勤。
交通大突破,將會推動泰州在區域城市空間布局結構中加速重組,對泰州實現跨江融合發展、深度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提升泰州在全省、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整體競爭力。
對外大交通建設,必將為泰州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推動中部支點城市建設,取得高質量發展的過硬成果奠定堅實基礎。泰州市將打造「面向長三角、接軌滬寧杭」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實現2小時通達長三角省會城市,1.5小時通達省內設區市,成為國家和江蘇省交通主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
為實現這一目標,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正在醞釀或實施,包括:
加快推進北沿江高鐵、鹽泰錫常宜鐵路建設,推動淮興泰高鐵規劃研究論證,積極對接京滬輔助通道;加快常泰過江通道實施進度,配合做好江陰第二、第三、張靖及靖澄過江通道建設的前期工作,力爭及早開工建設; 推進建興高速、滬陝高速廣陵至平潮段、寧鹽高速、興東高速、鹽靖高速擴容等項目建設,補上裡下河地區高速公路「短板」; 加快推動通用機場建設,完善市域通用機場布局。
在市域內快速通勤上,將加強泰州軌道交通體系建設,編制完成泰州貨運站場布局及鐵路專支規劃;做好常泰、江陰靖江、揚中高港等過江城際鐵路的前期工作,爭取寧揚城際、寧鎮城際接入泰州,錫澄城際接入靖江;加快建設「三泰一體化」快速路網,促進市域快速路互聯互通;加密區域公路幹線網絡,實現城鎮、景區、園區等至周邊重要交通節點的公交化快速通達。
泰州軌道交通
泰州市位於江蘇省中部,區位優勢優越。自古就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是承南啟北的交通樞紐。
泰州軌道交通和BRT快速公交是泰州市未來交通格局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便民、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在未來社會經濟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意義
地鐵的城市必須滿足三個硬槓槓,一是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二是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三是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泰州市周邊揚州、南通、淮安邁開擴張步伐,泰州未來想要在五年內達到建設地鐵目標的話,首先要儘快實現三泰同城化,此外海陵姜堰合併設區,高港和醫藥高新區合併設區,既精簡人員又擴大城區範圍,遠景目標甚至可以吞併東臺作為做大做強的儲備基石。優化對外交通條件,打造「面向長三角、接軌滬寧杭」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著眼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度和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整體競爭力,加快市區一體化發展步伐
泰州軌道交通規劃方案一:
兩條市區主線:
一號線南北線
(秋雪湖—泰州火車站—石羊—興泰公路--春蘭路—智堡—花園—揚橋口--坡子街—南山寺—萬達—蓮花—市政府—萬象城—周山河—園博園—高鐵泰州南站—野徐--中國醫藥城)
二號線東西線
(九龍—吳陵路—西客站--坡子街—茂業—春暉路—響林莊—東環—蘇陳—馬寧--姜堰開發區—三水大道—振興路--東海路)
四條郊區線:
S1線:(姜堰線)高鐵泰州南站--張甸--梁徐--姜堰汽車站--長江路--羅塘東路--姜堰火車站--沈高西—溱湖
S2線:(高港線)中國醫藥城—許莊—刁鋪—環溪路—通港路--口岸東—臨港新城北--臨港新城南—永安洲
S3線:(泰興線)高鐵泰州南站—野徐—胡莊西—陽江路—如泰運河—慶雲禪寺—江平東路—銀杏公園—泰興體育中心--高鐵泰興站
S4線:(機場線)高鐵泰州南站—市政府—西客站--罡陽--機場。
城市軌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經濟特徵:
軌道交通是一種利用軌道列車進行人員運輸的方式。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
1.城市軌道交通是準公共產品
從經濟學角度看,地鐵項目兼具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特性,即地鐵運輸服務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有一定排他性的基本特徵,屬於準公共產品。理論上純公共產品由政府提供,純私人產品應由民間部門通過市場提供。準公共產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給予補助的條件下,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即政府和民間合夥的方式。
2.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應主要是正外部效應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誘發沿線土地升值,促進沿線房地產、商業等行業的加速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會經濟福利,帶來巨大的正效應。
3.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徵
城市軌道交通發揮作用以網絡規模為前提,覆蓋面越大,城市軌道交通效率越高。由於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正外部性的存在,其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項目盈利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帶來的總收益不可能全部量化為項目投資者的帳面收益,如城市軌道交通到達地區房地產升值的部分,城市軌道交通的暢通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時間成本的節約,城市軌道交通的建成對城市交通及環保的貢獻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經營具有時空局限性,盈利空間有限。
但是,城市軌道交通權益具有放大性,資產的保值增值能力強。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增大、路網增加,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將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從長期看具有一定的增長趨勢。而且城市軌道交通的洞體使用年限長達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升值潛力巨大。因此從長期看,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權益可以不斷放大,資產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能力。
近年來,隨著宿遷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及空間規模不斷拓展,道路交通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壓力。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拉開城市框架,充分發揮城市快速路網作用,形成了完整的規劃成果。隨著徐宿淮鹽鐵路宿遷站、合宿新鐵路宿遷東站的規劃建設,以及中心城區的不斷拓展,對快速路網規劃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泰州軌道交通規劃方案二:
四條市區線:
一號線主要走向:火車站、運河路、西壩口、三水灣、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周山河、園博園、2萬5千座的乙級體育中心、高鐵南站、藥城東部、高港高新區、鳳棲湖、高港東部、柴墟水街
二號線主要走向:泰州西站(鹽宜)、九龍鎮、客運西站、西壩口、南通路、姜堰開發區、姜堰城區
三號線主要走向:秋雪湖、火車站、京泰路、東部新城核心區、大學城、春蘭路、高鐵南站、姜高路、醫藥城、高港高新區、高港、龍窩湖
四號線主要走向:城西、經濟開發區、永定路、周山河新城、文創園、東部新城核心區、濟川東路、姜堰南部
四條郊區軌道交通線:
S1:高港區-泰興
S2:秋雪湖-溱潼-戴南
S3:泰州西站-揚泰機場
S4:(綜保區)-高鐵南站-白馬-黃橋
不管實際情況咋樣,相信圖片路線的設計者肯定深深熱愛著泰州這座城市......
軌道交通特性
根據國內外輕軌建設與運營經驗,應採取政府出資、社會定向募集、股份制融資等多元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構建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股東、董事和經營者三位一體的建設運營結構,將政府的政策優惠和企業的市場化運作有機結合,以降低運營成本、增加營業性收入,有效支撐輕軌高效、可持續發展。
軌道交通建設是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的重點,城市軌道交通在城市住宅區、交通運輸中心和工作地點之間提供了一個快捷便利的連接。由於軌道交通造價高昂,籌集建設資金成為制約軌道交通發展的首要障礙。為了拓展資金來源,提高建設、運營效率,一些國家或城市在傳統的「國有國營」模式的基礎上對城市軌道交通的融資渠道、建設和運營環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建立多種收益模式,不同程度地吸引社會投資,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達到對地鐵項目市場化運作的目的。
從一定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不僅是一個公共客運系統,而且是一個經濟系統、一個社會系統。因而它不僅具有交通特性,而且表現出相應的經濟特性和社會特性:
1、交通特性
(1) 提供高效、優質的出行服務。高效體現在速度快、容量大;優質體現在方便、舒適等。
(2) 節約資源(特別是節約城市稀有的土地空間資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耗低,二是佔地少。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採用的是大運量、集中化運輸方式,且採用了一系列高新技術,因此單位乘客的能耗是其它任何一種城市交通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同時佔用的城市土地空間資源也是最少的。
(3) 輕度汙染——體現在噪聲、震動、空氣汙染程度小等。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一般採用電力牽引方式和大運量、集中化運輸方式,因此,每運送一位乘客所產生的汙染微乎其微,通常被稱為「綠色交通」。
2 經濟特性
(1) 屬巨額資金密集型系統。首先,初期建設投資需要巨額資金。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要求高、施工難度大、設備的技術標準也高,常常成為一個城市中有史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因此,一個城市若沒有相當強的經濟實力和財政基礎是無法進行大規模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的。
其次,運營成本也相當高。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源消耗絕對量相當大,包括列車牽引、環境控制、車站機電設備及通信信號設備等日常運轉的能耗。另一方面高標準的防災系統的投資成本與維護保養成本也很高。同時,大量運營管理與服務人員的開支、設備的運行費用也使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2) 企業財務收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相差懸殊。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具有較強的公用性,強調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使得運營企業無法按運營成本制定票價,因此運營企業極易虧損,即便是運營成本的回收都幾無可能,常常需要依賴國家、政府、社會提供大量的補貼。
3、社會特性
(1)具有公用事業的性質;
(2)具有基礎設施的功能。
這些特性是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進行觀察與分析得到的,對於探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管理體制很有裨益。
那麼,泰州符合建設地鐵、輕軌的基本條件嗎?
一位泰州網友就此問題致信有關部門。
網友問:如今公交車客流量越來越大,可以早些建設軌道交通,我認為輕軌比較適合泰州,而且人口及財政也滿足了建輕軌的條件,希望領導可以重視,提前上報國務院審批,真心希望早些坐上家鄉的輕軌。
當時市發改委回覆:對照國務院申報地鐵、輕軌的基本條件,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達到基本要求,但城區人口和單向小時客流還達不到要求,我們目前正在做軌道交通規劃,爭取在國家有關條件放開、我市財力許可的情況下,啟動軌道交通建設。附申報地鐵輕軌的基本條件:一、地鐵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二、輕軌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6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15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1萬人以上。
關於泰州軌道交通建設有無新進展呢?
今天市有關部門就此網絡熱點話題答覆小編:泰州軌道交通建設正在做深化研究,最近已委託設計單位進行設計,設計方案將供市級層面決策。待到主城區人口、客流符合國務院相關要求,在泰州財力許可的前提下,會適時開工建設。
《泰州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綱要))通過專家論證,規劃了泰州交通十年發展走向,將有效解決交通所存在的問題,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未來的泰州,通過BRT快速公交和地鐵互相連接,三泰一體同城發展。屆時將形成「C」型都市區,以海陵區、高港區為南北方向軸,海陵區向東發展連接姜堰區,高港區向東南發展連接泰興城區。
泰州
泰州,簡稱「泰」,古稱海陵,是江蘇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
截至2018年,泰州市下轄3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總面積5787.2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63.57萬人
泰州,簡稱「泰」,古稱海陵,是江蘇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 ,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工貿港口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總面積5787.2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63.57萬人,城鎮人口305.96萬人,城鎮化率66.0%,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2.87億元。
泰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中部,是揚子江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南瀕長江、北鄰鹽城、東臨南通、西接揚州,是承南啟北的水陸要津,為蘇中門戶,自古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700多年前,馬可·波羅遊歷泰州,稱讚「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
泰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時(公元937年)為州治,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泰州人文薈萃、名賢輩出,「儒風之盛,素冠淮南」。王艮、劉熙載、施耐庵、鄭板橋、梅蘭芳是泰州文化藝術史上的傑出代表。
泰州所轄縣市(區)全部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百強縣,同時泰州也是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42 。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12月,被評為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