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建成後,下遊的魚是如何遊上大壩的?今天算長見識了

2020-12-11 阿呆生活

大壩建成後,下遊的魚是如何遊上大壩的?今天算長見識了

水的問題一直都是我國古代每個朝代都必須要克服的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對農業造成嚴重的問題,而古代技術有限,對生態的影響也比較小。而到現代一座座大壩在河道中升起,就阻絕了上下遊的魚類的流動。

剛開始時對生態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現在基本上都解決了這一問題,大家知道大壩建成後魚類是怎樣過去的嗎?對於一些小型一些的大壩的話通常都是修建一些比較小型的魚道就可以了。

也就是在大壩的一側修建一條類似水溝的地方。如果坡度陡一些的話饒遠一點增加長度,然後就可以把魚引誘到這條道的口子處,魚就可以順著魚道慢慢的溯遊到上遊地區,而上面的也可以順著這條魚道滑到了下面的這些地區。

而對於一些稍微大一點的大壩,也就是稍高一點的水壩就會使用魚池的這種方式。其實和魚道也差不多,只是前者比較簡單一些,後者在魚道中間有一個個小池類的地方,魚遊到中途可以緩一緩然後又接著下一級。

如果是比較大的或者很高的那種用魚道就不太適合,因此需要用升魚的機器進行提升,和升船的那種差不多,把魚誘到水箱裡面以後就加水使水位提升,提到上遊差不多高度的時候就把開閘把魚全部放出去。

大壩雖然能夠給我們生活提供很多方便,發電養殖,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注意生態系統的保護。

圖片來源網絡,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落差113米,下遊的魚還能遊上去嗎?魚類洄遊怎麼辦?
    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魚類在一定的時節會選擇逆流而上,一方面,魚類通過洄遊能擴展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上遊水質較請含鹽度比較小,適合魚類繁殖,更有利於吸收氧氣。但是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原來的河流系統被分割成多個單元,使得魚類洄遊的通道被阻塞,這就對魚類的遷徙造成了困難。
  • 我國三峽大壩如此高,下遊的魚怎麼遊上去?答案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我國三峽大壩如此高,下遊的魚怎麼遊上去?答案跟你想的不太一樣說到我們國家的水利工程,每個人可能都會想到的就是著名的三峽大壩工程了!三峽大壩共高185米,正常的蓄水位為175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項目。
  • 三峽大壩下遊洪水這麼大,為什麼它還在洩洪?今天算明白了
    三峽大壩下遊洪水這麼大,為什麼它還在洩洪?今天算明白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國修建三峽大壩的作用是巨大的,他除了能夠發電之外還能夠防洪,防旱災為人民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但如果是在正常時候這些作用我們都知道它是有意義的,但如果在洪水突發的季節三峽大壩還要去洩洪,這就讓人不理解了,那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三峽大壩下遊洪水這麼大,為什麼它還在洩洪,了解一下他的原因吧。2020年7月的時候,正是南方的梅雨季節我國的很多城市都經歷了洪澇災害,很多城市都受到了一定的破壞,但是這些天災是我們沒有辦法抵抗的。
  • 三峽大壩落差110米,下遊的魚如何完成洄遊?難道一直分居兩地?
    三峽大壩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也是三峽大壩旅遊區核心景觀。大壩年發電量約為1000億度,佔全國總發電量的3%左右,更是為下遊提供了有效防洪措施,很難想像這是人工工程。
  • 三峽大壩的水位落差110米,下面的魚是如何遊到上遊的?
    在當今世界上,說到水電站一般繞不開三峽水電站,因為它不僅是我國工程量最大、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同樣是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從1994年開始動工,到2006年正式竣工,三峽水電站歷時12年最終建成。三峽水電站的主要功能是發電,根據統計每年從三峽水電站輸送出來的電量超過1000億度,佔全國每年發電量的3%左右。
  • 英國對三峽大壩的高度提出質疑:影響下遊的魚洄遊,但中國有妙招
    英國對三峽大壩的高度提出質疑:影響下遊的魚洄遊,但中國有妙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等方面都有了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已經不再滿足於物質的保障,更多的去追求精神的享受,旅行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尤其是對於一些生活水平較高的人來說,出國旅行也漸漸的成為了一種流行的趨勢
  • 三峽大壩建成時,曾投放10000多條魚,如今變成啥樣了?
    三峽大壩是舉世聞名的``超級工程'',建在長江三峽地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項目。三峽大壩選址在宜昌市三鬥坪,距下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有38公裡。為了保持三峽水域的生態平衡,在三峽大壩建成並投入使用時,向三峽大壩投放了超過一萬尾魚苗。
  • 三峽大壩落差113米,輪船是怎樣通過的?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三峽大壩是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它全長三千多米,僅僅是前期投資就達到了近千億元人民幣,完工後的三峽大壩上下水位落差竟然達到了113米,那麼大壩落差這麼大,船隻是如何通過的?其實船隻之所以能夠通過三峽大壩,核心技術就是船閘。
  • 三峽大壩全線建成(組圖)
    一名工人告訴記者:「今天,我們盼來了大壩完工,所有的苦和累都不算什麼了,心裡就一個字:爽!真是高興呀!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壩,我們中國人把它建好了!」14時,三峽大壩最後一個倉面混凝土澆築完畢。  三峽大壩是鋼筋混凝土重力壩,一共用了1600多萬立方米的水泥砂石料。三峽大壩底部寬度一般為126米,壩頂寬15米,壩頂面積相當於80多個籃球場。走完整個大壩,需要半小時以上。
  • 三峽大壩落差100多米,下遊的魚怎麼洄遊到上遊去呢?
    三峽大壩迄今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設計的正常蓄水位為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年發電量在1億度左右,在發電、調蓄洪水、航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壩的下遊水位60米左右,所以三峽大壩的落差達到了110多米,通過水體的高度差,可以達到利用水的勢能進行發電的目的,不過這種落差對於魚的活動來說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那些季節性洄遊的魚類,之前可以沿著江水逆流而上,修建了大壩之後,這些魚兒如何遊得上去呢?
  • 三峽大壩修建好後,水裡原本養的有近萬條魚,它們現狀如何?
    為了人類的發展,我們在儘可能不傷害自然的情況下去攫取自然資源,但是只要開墾自然,就一定會出現環境的改變,就拿三峽大壩來說,三峽大壩修建好後,肯定會對生活在當地的魚產生影響。那麼水裡原本養的有的近萬條魚,它們現狀如何了呢?三峽大壩是有利於人類生活,發展的水利樞紐既能夠防洪洩洪,同時又能夠利用水力發電進行灌溉,節能又方便。
  • 修建三峽大壩的利與弊,對下遊哪些城市有影響?
    自從三峽大壩建成之後,大家對三峽大壩格外關注。網上對修建三峽大壩利與弊的話題也多。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修建三峽大壩的好處有:一、解決中國電力不足的問題三峽大壩建成之後,每年能提供1000億千瓦時發電量,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提供了動力;為無數家庭提供了照明,要不然,像以往那樣三天兩天停電。
  • 【薩沙講史堂第七百八十九期】歷史上的今天埃及亞斯文大壩開工...
    原標題:【薩沙講史堂第七百八十九期】歷史上的今天埃及亞斯文大壩開工:建造它可能就是個大錯誤(歷史系列第330講)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60年1月9日埃及亞斯文大壩開工,建成後成為埃及的新金字塔。然而,今天學者卻認為:炸毀大壩也許對埃及更為有利。聽薩沙說一說吧。
  • 襄陽水利局回應「漢江魚洄遊遇阻撞大壩」報導:是聚集不是撞
    7月以來,每天大量的魚群洄遊到崔家營大壩下的發電機組洩水渠內,因無法洄遊到漢江上遊產卵,洩水渠內層層疊疊擠滿了各種魚類。上述報導稱,記者看到,崔家營有4臺發電機組在發電,每臺機組下有一個3米寬15米長10多米深的洩水渠,水渠裡擠滿了白魚、草魚、青魚、鰱魚、鯉魚。它們洄遊受阻,頭挨頭擠在一起,不停在躍出水面碰到水泥牆上,很多魚頭魚身傷痕累累。
  • 這是長江中最大的魚類,最大的有600公斤,因大壩的建成影響很大
    三峽大壩位於有「水電之都」美稱的湖北宜昌市境內,下遊38公裡處是著名的葛洲壩水電站。三峽大壩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庫長2335米三峽大壩的建成,目前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在發電、防洪、抗旱、航運和種植等方面提供了極大的價值。
  • 三峽大壩高1983米,大壩裡的魚要怎麼越過去?不得不服設計師!
    三峽水電站是中國著名的基礎建設工程,建成至今已經有14年的時間了,卻依舊無法撼動這個超級工程的影響力和作用。可以說三峽大壩無論是在水力發電方面,還是防洪抗澇方面的作用都是顯而易見的,可如此宏偉的一個工程卻存在著一個問題。
  • 中國在西藏建大壩,印度挑釁宣稱在下遊也建一個?華春瑩有言在先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據悉,中國將在西藏地區雅魯藏布江下遊水域建設一座水力發電站,印度媒體聞訊後略顯不滿。印軍已經在邊境駐紮數月之久,且臨近雅魯藏布江,擔心水電站建成後會受到中方威脅,因此一直持反對態度。大壩將發揮多項作用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建成後,將帶來很多積極效應,這項偉大工程相當於阿薩姆平原上懸著一個大容量蓄水池,決定控水時間和數量。
  • 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花費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14年過去了,為什麼當時會有9位專家極力反對,那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修建三峽大壩,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平衡造成破壞,短時間看不出來危害,時間久了就破壞了生態平衡,三峽大壩會變成敵人攻擊的對象,一但被擊毀,將造成下遊的居民生命受到威脅。 這些專家擔心的事情不無道理,事實證明這些難題都被我們一一化解,就拿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三峽大壩會不會被攻擊問題來說。
  • 三峽大壩能使用多久?如果拆除三峽大壩,會產生哪些影響?
    被稱作大國工程的三峽大壩,在防洪和發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卓越貢獻,但是小編有一個疑問,如果三峽大壩的壽命到期,下遊地區的防洪安全要怎麼辦?它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會不會隨之消失呢?小編今天帶來三峽壽命到期我們該如何應對。
  • 三峽大壩使用壽命到期後,如何繼續防範長江水患?
    普通的建築物達到使用壽命時,我們很容易可以拆除,不會對人類產生什麼損害,但是我國三峽大壩關乎著長江中下遊的安全,那麼當三峽大壩達到使用壽命時,我們該如何繼續防範長江的水患呢? 水壩的使用壽命 曾經的水利部負責人說,在當時中國一共有86000多座水庫大壩,但有1/3的水壩是危型水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