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全線建成(組圖)

2020-12-12 搜狐網
 
  本報三峽工地5月20日電(記者田文生鄭萍萍)「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建成了!」今天14時8分,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在三峽大壩壩頂高聲宣布。至此,長江三峽大壩全線達到設計高程185米,世界規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全線建成。

  現在,全長2309米的巨壩巍然屹立在長江之中,微風拂來,波浪輕拍著大壩。毛澤東「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偉大預言最終得到了實現。

  慶祝大會極其簡樸,8分鐘的儀式花費沒超過1000元。禮炮響後,三峽工地的普通建設者燃放起清脆的鞭炮,像獲勝的運動員一樣握緊拳頭,慶祝勝利。

  13時20分,胎帶機伸展著長長的「手臂」,拌有冰塊的最後一車混凝土通過輸料皮帶傾瀉而下,倒入2#壩段,穿著套鞋的澆築工開始振搗,隨後,仔細地將表面抹平。一名工人告訴記者:「今天,我們盼來了大壩完工,所有的苦和累都不算什麼了,心裡就一個字:爽!真是高興呀!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壩,我們中國人把它建好了!」14時,三峽大壩最後一個倉面混凝土澆築完畢。

  三峽大壩是鋼筋混凝土重力壩,一共用了1600多萬立方米的水泥砂石料。三峽大壩底部寬度一般為126米,壩頂寬15米,壩頂面積相當於80多個籃球場。走完整個大壩,需要半小時以上。

  三峽大壩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核心,最後海拔高程為185米,總澆築時間為3080天。建設者在施工中綜合運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施工技術,高峰期創下日均澆築兩萬立方米混凝土的世界紀錄。

  「今天,我們可以宣布,三峽三期工程中所施工的右岸大壩是一座沒有裂縫的大壩,三峽建設者們譜寫了築壩史上的記錄,創造了建築史上的奇蹟!」三峽樞紐工程驗收專家組組長、兩院院士潘家錚今天說,「現在右岸大壩已經到頂,經過幾次檢查,400多萬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沒有發現一條裂縫。不僅上遊面沒有,下遊面、幾千個澆築倉面也沒有;不僅結構性斷裂沒有,表面、淺層裂縫也沒有;不僅寬的裂縫沒有,細的、髮絲般的裂縫也沒有。」

  世界築壩權威——美國墾務局的工程師們稱讚三峽大壩為「世界工程史上的傑作」!

  三峽大壩的建成,意味著三峽工程將提前兩年發揮防洪功能,2006年汛後,三峽水庫可蓄水到156米高程,2007年汛期將可發揮初步攔蓄洪水的作用,減輕長江中下遊的洪災威脅。

  建設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和期待。今年汛期,三峽大壩開始全面擋水,可使長江中下遊的防洪標準從防治10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百年一遇,能夠有效控制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長江中下遊1500萬人、150萬公頃良田從此解除洪水威脅。

  三峽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資1260億元。工程安裝了26臺70萬千瓦的特大機組,年發電可達847億度。高峽平湖的出現,可使萬噸級船隊可直抵重慶。

  上圖:5月20日,三峽大壩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完畢,三峽大壩全線建成。簡單的慶祝儀式後,意猶未盡的工人們把最後負責完成澆築任務的工友高高拋向空中。本報記者鄭萍萍攝三峽工程樞紐布置示意圖
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一)

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二)

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三)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全線建成意味著什麼?(圖)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的建設質量舉世關注。國務院專門成立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每年定期對建設質量進行跟蹤檢查。專家組認為,左岸機組安裝和地下廠房開挖質量很好,右岸大壩沒有發現一條裂縫,三峽大壩的建設質量優良。新華社記者攝  按計劃,5月20日圍堰和右岸大壩之間的基坑開始注水,三峽大壩全線擋水;6月6日,三峽大壩開始全面擋水;汛後,三峽水庫蓄水至156米。
  • 三峽大壩無縫隙破解世界難題(組圖)
    新快報特派記者 陳志龍/文 王翔/圖  編者按  三峽大壩將於5月20日建成,這標誌著三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完工。從今日起,本報將連續推出「三峽大壩竣工倒計時」專題報導,本報特派記者將和廣大讀者共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敬請廣大讀者垂注。  新快報訊5月20日,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將完成最後一次壩頂澆築,全線建成,達到海拔185米高度。這標誌著三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完工,比原計劃提前10個月。大壩無一縫隙破解了一個世界性難題。
  • 三峽大壩建成慶典僅八分鐘 今已完成投資1260多億元(組圖)
    2006年5月20日14時,三峽壩頂上激動的建設者們見證了大壩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完畢的歷史性時刻。至此,世界規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終於在中國長江西陵峽全線建成。
  • 圖解三峽大壩(組圖)
    記者在中國三峽總公司採訪時,得到了大壩直觀的圖案。看圖如看壩,一目了然。轉自搜狐  如長虹臥波的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軸線全長2309.47米,壩頂海拔高度185米。壩址區河谷開闊,兩岸岸坡平緩,大壩建築物基礎為堅硬完整的花崗巖體。
  • 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花費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14年過去了,為什麼當時會有9位專家極力反對,那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修建三峽大壩,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平衡造成破壞,短時間看不出來危害,時間久了就破壞了生態平衡,三峽大壩會變成敵人攻擊的對象,一但被擊毀,將造成下遊的居民生命受到威脅。 這些專家擔心的事情不無道理,事實證明這些難題都被我們一一化解,就拿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三峽大壩會不會被攻擊問題來說。
  • 三峽大壩建成後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圖)
    據《重慶晚報》報導三峽大壩全線建成後14日,長江三峽總公司樞紐管理部主任馮正鵬透露,年底前萬噸級船隊不僅可直達重慶朝天門,而且可以實現分道航行。  馮正鵬說,整治後的長江航道航行寬度至少150米以上,轉彎半徑不小於1000米,航深3.5米以上。這足以滿足萬噸級船隊分航道通行。  由於長江航行寬度已經從現在的60米提高到了150米以上,這使得兩支萬噸級船隊分道通行、錯船成為現實。
  • 世界超級水利工程——三峽大壩
    提起三峽大壩,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境內,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三峽水電站2018年發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創單座電站年發電量世界新紀錄。
  • 三峽大壩
    熱點討論    三峽大壩20日全線到頂除了國內媒體記者蜂擁而至外,包括美聯社、法新社和路透社等著名通訊社在內的28家外國媒體、56名記者也雲集三峽大壩。
  • [特別報導]天下第一「環」——三峽大壩(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記者 唐曉安 周芳 李劍軍)如果說,宜昌西陵長江大橋為雄奇的三峽大壩旅遊圈劃出了一道絢麗奪目的弧,那麼,如民族精神豐碑的巍巍三峽大壩,壩頂全線貫通,則將這道絢麗的弧線連成了一個讓世人矚目的「天下第一環」。
  • 長江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旅遊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境內,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現擁有罈子嶺園區、185園區及截流紀念園等園區,總佔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裡。2015年12月,三峽大壩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三峽大壩旅遊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遊客提供遊覽、科教、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將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使之成為國內外友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 三峽大壩建成後,為啥四川地震幾十次?重大水利工程易誘發災害嗎
    我們的三峽大壩建成投入使用的見效益的10多年來,祖國西部的四川省為啥竟然發生地震幾十次?重大水利工程確實易誘發災害嗎?作為享譽中外的三峽大壩,可謂世界第一壩,為啥建成之後長江中上遊的四川、湖北等地(有些還是著名風景區)陸續出現了較多的地質災害呢?2018年12月16日中午12時46分,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突然發生5.7級地震。
  • 三峽排名第一!全球八大最壯觀的大壩
    世界上有很多的大型水利工程,也就是大壩,其中有八個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分別是誰,屬於哪個國家。    葛蘭峽谷大壩,位於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附近的布賴克峽谷,高達216米,拱形的頂部長達470米。它因對當地的動植物群有影響而遭受批評,但卻滿足著三個州的水力發電和水利調節需求。
  • 圖:三峽大壩實現全面擋水
    圖:三峽大壩實現全面擋水   3月7日,全面擋水的三峽大壩在晚霞映照下
  • 三峽大壩建成時,曾投放10000多條魚,如今變成啥樣了?
    長江三峽-三峽大壩 長江三峽在山脈和懸崖之間綿延了七百英裡。湍急的河水可以在黃昏時分從白帝到江陵。 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的總稱。它始於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公裡。
  • 三峽大壩能使用多少年?美專家:50年,總工程師告訴大家真相
    三峽大壩是我國水壩智慧與力量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拿下了多個世界之最。三峽大壩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大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高185米、總裝機容量達到了22500MW。
  • 新疆的「三峽工程」:大壩高達164米,建成後新疆百姓有福了!
    新疆的「三峽工程」:大壩高達164米,建成後新疆百姓有福了!三峽工程是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全長3335米,壩高185米,總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小時。新疆也有大型水利工程,專家稱之為「新疆三峽工程」。
  • 三峽大壩能使用多久?如果拆除三峽大壩,會產生哪些影響?
    被稱作大國工程的三峽大壩,在防洪和發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卓越貢獻,但是小編有一個疑問,如果三峽大壩的壽命到期,下遊地區的防洪安全要怎麼辦?它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會不會隨之消失呢?小編今天帶來三峽壽命到期我們該如何應對。
  • 年發電量1000億度的三峽大壩,為何停止運轉了?
    我們熟知的長江三峽大壩總投資1831億元,是如今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每天都能帶來巨大收益,被稱為「印鈔機」。那三峽大壩已經回本了嗎?為何我國又把它的水位降低到了145米以下了呢?其次,三峽還要給自身供電,因而實際發電量一般沒有那麼多。2018年三峽大壩的總發電量約為1000億度,平時一般也會達到900億度。再減去電能運輸。到居民和企業的過程中會有損耗,這九百億度每年能夠產生225億元的收益,平均每天能掙六千一百萬元。三峽工程的建設於1992年獲得批准,1994年正式開始動工,於2004年5月20號全線建成,總耗資2000億元,至今已經運行了14年。
  • 一個三峽大壩不知道養活了臺灣多少的媒體節目
    三峽大壩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境內,是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高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
  • 重慶遊客三峽大壩遊攻略
    大壩全線到頂,重慶遊客如何方便快捷遊大壩?三峽旅遊公司市場部經理徐挺借本報為重慶遊客支招:  市內旅行社尚未增設專門的大壩遊項目,怎麼辦?  徐挺:遊客可參團「三峽四日遊」等短線項目,其中就有大壩遊,只需多花130元左右(105元系大壩遊門票,其餘系茅坪碼頭進壩區的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