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能使用多少年?美專家:50年,總工程師告訴大家真相

2020-12-19 鎧甲團

三峽大壩是我國水壩智慧與力量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拿下了多個世界之最。三峽大壩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大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高185米、總裝機容量達到了22500MW。

三峽大壩從1994年開始動工,到2009年全線建成,三峽大壩在舉世矚目的風光下,受到了國外大量的質疑與詆毀。

此前不久,有媒體報導了美國的一些機構對三峽大壩進行了測評,最後得出了三峽大壩根本不能使用100年。因為按照中國上世紀的建造水平來說,三峽大壩所使用的材料讓三峽大壩的壽命只有50年左右。

前不久一張三峽大壩變形的衛星圖像曝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過很快官方就做出回應,這張衛星圖像根本就不準確,並給出了準確的衛星圖片來證明。

三峽大壩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壩,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工程,一旦被打擊或損壞對我國來說將會承擔非常嚴重的後果。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鄭守仁表示:三峽大壩的使用期限是長年使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永久使用。

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壩,混凝土澆築量為2800萬立方米,這種混凝土重力壩主要依靠壩體自重來抵抗上遊水壓力及其它外荷載並保持穩定。在選址上,三峽大壩所處的基巖是堅硬完整的花崗巖,這對水壩來說就是最好的修建地。據了解,三峽大壩的選址花了24年,是專家經過了充分論證後才選定的。

美國專家認為中國的三峽大壩只能使用50年,實在是危言聳聽,他們沒有了解到中國人做一件事情一定會把它做到極致,尤其是像這種攸關數萬百姓性命的大工程。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是多少年?遇到什麼情況,大壩才會洩洪?
    終於,這麼多年之後,絕大部分人都認可了三峽大壩的修建利弊大於弊。但是,當每年汛期來臨的時候,總有為了博取關注的人謠傳三峽大壩哪裡有裂縫了,所以,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更多的人越來越關注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
  • 美國專家直言:三峽大壩壽命只有50年,馬上到期,難受不?
    每年夏季的時候,都是最容易出現洪水的時候,今年也是一樣,但我國的工程設施卻做得非常好,三峽大壩就是其中之一,在防洪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峽大壩在修建的時間雖然受到了一定的質疑,但絕對是利大於弊的存在,也是一個能夠惠及百年的大工程!相信大家都非常好奇,三峽大壩既然這麼重要,那它的使用壽命究竟是多少年呢?
  • 三峽大壩「壽命」只有50年?美專家:你們終究不了解中國人
    中國這個「基建狂魔」在基建領域總是難逢棋手,那些他國不敢承接的工程,交到中國工程隊的手裡似乎就總能創造奇蹟,世界上創造記錄的建築工程,中國就佔了很大一部分,而在我國的三峽大壩,目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防洪效益最顯著的工程,還是最大的重力壩、水電站、施工難度最大的工程等,它的成功建造對我國意義非凡
  • 聽說三峽大壩「壽命」還有50年,美國專家怎麼說?
    在全世界有著很好的口碑,因此也稱我國為基建狂魔,然而三峽大壩這一項大工程,就是我國成為基建狂魔的第一步,但是最近小編卻聽說,一外媒說我國斥資千億修建的三峽,如今卻只有著50年的壽命了,美國專家便回應到,你們未免太小瞧中國了,這究竟到底發生了事呢?
  • 三峽大壩,承受了多少非議和委屈!
    「三峽」又一次上了熱搜。這一次是有網友在海外社交媒體上稱,用谷歌地圖查看三峽大壩,發現大壩已經變形,並配了一張令人心生恐懼的變形圖片。有道是,有圖有真相。但這一次,有圖也並不代表真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出動了我國高解析度、高質量成像、高效能成像的「高分六號」衛星,圖像顯示三峽大壩並無異常。真可謂,造謠一時爽,闢謠跑斷腿。對於谷歌成像的偏差,專家也有回覆。
  • ...設計總工程師鄭守仁24日在漢病逝 他的生命早與三峽大壩融為一體
    > 湖北 正文 來源:楚天都市報 時間:2020-07-25 10:50鄭守仁院士及生前工作資料圖新華社發楚天都市報記者潘錫珩>作為工程設計總工程師,鄭守仁早已和三峽工程牢牢拴在了一起。他常說:「三峽工程無小事。
  • 三峽大壩能使用多久?如果拆除三峽大壩,會產生哪些影響?
    三峽從規劃、勘察、設計、直到建成投產一直存在很多爭議,當初三峽大壩建造耗資高達兩千多億,但它僅憑短短十幾年來的水力發電就為我國創造了高達3000多億的利潤,這只是從電力貢獻來看,如果再加上旅遊經濟和航運蓄水的效益,三峽工程的價值無可限量,除了長遠的經濟效益外,三峽還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偉大工程,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防洪與水質改善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因此我們現在格外珍惜三峽大壩。
  • 美國專家說三峽大壩壽命只有50年,那到期後我們應該怎麼辦?
    無論西方媒體如何詆毀,我們都應當相信,當年修建三峽大壩是我國一個無比英明的決定!但是,美國又有媒體說,三峽大壩使用的材料壽命只有50年,所以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也只有50年。不用想,我們牛差的地方又是被黑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以及真的到了試用期之後應該怎麼辦!
  • 2070年三峽大壩或將不復存在?美國專家曾大膽預言,理由很搞笑
    2070年三峽大壩或將不復存在?美國專家曾大膽預言,理由很搞笑要求我們的水利建設,很多人會想到三峽大壩了,不過最近卻傳出一個說法,2070年,三峽大壩或將不復存在,美國專家曾經大膽地由很搞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花費2000億耗時12年建成的三峽大壩,14年過去了,為什麼當時會有9位專家極力反對,那現在三峽大壩回本了嗎? 1994年三峽大壩開工之初,還有包括清華大學教授黃萬裡在內的9位專家反對,因為這個重大工程有一些他們認為的隱患在,主要有以下幾點。
  • 海內外關注三峽大壩防洪能力 水利部專家回應質疑
    「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發生發展期間,三峽水庫連「踩」5次「剎車」,有效避免了城陵磯站超保證水位。三峽工程本身有明確的防洪任務,主要是為了將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堤防本身的10至2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提高城陵磯附近地區的防洪能力。 三峽工程本身防洪庫容為221.5億立方米,而汛期長江上遊來水多年平均有3000億立方米,因此需要擇機下洩騰庫。
  • 「高分六號」:這才是真正的有圖有真相! 三峽集團:大壩當前各方面...
    而從所謂的變形圖片上,可以看到三峽大壩壩體有明顯扭曲。然而,謠言還未傳播開便被看穿伎倆的網友們怒懟。可尷尬的是,即便境外的不少網民早就已經看出來這是個謠言,這條謠言——就像其他許多無腦的反華謠言一樣——還是被人「進口」到了境內的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並引起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網民的「哀嘆」。真相到底如何?
  • ...1994年至2017年任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兼三峽工程設計代表局...
    【三峽大壩、葛洲壩設計師鄭守仁院士逝世鄭守仁院士逝世】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鄭守仁,因病於2020年7月24日在武漢逝世。鄭守仁,1940年1月生於安徽潁上,1963年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水工專業。長江水利委員會原總工程師;1994年至2017年任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兼三峽工程設計代表局局長。
  • 三峽大壩使用壽命到期拆除後,如何繼續防範長江水患?看完這個你就...
    三峽大壩使用壽命到期拆除後,可以繼續在原址重新修建,既然能成功建造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且再次建設只可能更強,完全沒必要擔心對長江幹流洪水的防範。
  • 三峽大壩使用壽命到期後,如何繼續防範長江水患?
    普通的建築物達到使用壽命時,我們很容易可以拆除,不會對人類產生什麼損害,但是我國三峽大壩關乎著長江中下遊的安全,那麼當三峽大壩達到使用壽命時,我們該如何繼續防範長江的水患呢? 水壩的使用壽命 曾經的水利部負責人說,在當時中國一共有86000多座水庫大壩,但有1/3的水壩是危型水壩。
  • 長江洪水肆虐,三峽大壩洩洪壓力有多大?會潰壩嗎?
    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也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中國經濟周刊》特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國三峽集團總工程師張曙光、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王亦楠等專家,回答公眾關切,推出「三峽三問」專題報導。今天刊發的是「三峽三問」之「一」。
  • 1994年修建三峽大壩,方案被9位專家拒籤,如今他們有沒有後悔?
    我們國家在進入了新中國之後,也開始著重發展建築產業,而這些年來很多高樓平地而起,也都要得利於我們國家的建築產業發達,因此我們國家也被稱為基建狂魔,在基礎建設這一方面有很強的優勢。今天來講述的就是1994年建造的三峽大壩,9個專家拒絕籤字方案,如今他們有沒有後悔呢?
  • 當年修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現在是否後悔?
    不只是古代,就是我們現代社會,對於水利問題也是非常重視,早在1994年的時候,我國就因為修建三峽大壩的問題,引起了不少人的爭議,不過隨著這個舉世聞名的大壩建成,它的宏偉震驚了無數人。修建大壩,爭議不斷水是最簡潔的能源,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在90年代的時候,科技遠沒有現在發達,如何能解決用電問題,也就成了一個大難題,後來就有人提議,可以利用水來發電,此後經過多方研究,長江三峽也就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中,如果能在此修建大壩,不但能解決費我國的用電問題,還能再防洪防旱上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 三峽壩體裂縫不會留隱患 蓄水將更好的保養大壩
    ,在談到大家關心的大壩混凝土上出現的裂縫問題時,三峽建委辦公室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遲文江說,各施工單位先後進行了認真整改,措施到位,處理認真,滿足了設計要求,也不會給工程留下隱患。  自5月25日三峽工程開始試蓄水以來,隨著水位上漲,浸入水中的三峽大壩壩體越來越多,曾想方設法為壩體保溫的專家們頗感欣慰:由於水溫變化幅度遠小於氣溫變化的幅度,蓄水將使大壩得到更好「保養」。  影響大壩質量的要害在於壩體裂縫。
  • 三峽大壩擋得了洪水,卻擋不住某些人腦子裡的水
    而與這些默默奉獻的人所對應的,是那些安全地躲在電腦屏幕後面的網絡「鍵盤俠」們,無知的亂罵三峽大壩。今天,我們就通過幾個具體的事例,給大家扒一扒這些「鍵盤俠」們的奇葩言論。1、長江下遊發大水,所以修三峽大壩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