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也正值年關將近,異鄉遊子,風雪夜歸。
月色入戶,點明燈,燃爐火,煮湯圓,下餃子,溫酒把盞,醉夢長歡,或喜悅,或感傷……
是為紀念,我們走過的這一年。
你一定不知道——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原來「餃子」還有這麼大的學問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有吃粽子的習俗,而到了冬至這一天,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
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漸漸地,餃子成為了不可缺少的節日飯。
歷代典籍也有關於冬至的記載——
《周禮春官·神仕》:
「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後漢書禮儀》:
「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
這天大家都放假休息,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划。
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今日冬至,餃子又成為餐桌上的大明星!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北方地區食俗講究冬至吃餃子,南方吃冬至團、湯圓,取團圓意,廣東冬至吃燒臘與姜飯,吃冬至肉,客家人認為冬至水味最醇,喜釀酒,湖南湖北部分地區吃紅豆糯米飯。
說起餃子,這可不是中國人的專利
凡有小麥種植的地區或民族
都有類似中國餃子的食品
今天,秦小妹就帶大家一飽眼福
俄羅斯餃子
Pelmeni
說俄羅斯餃子是算是當地飲食界的奇葩,一點也不為過,同時也是飲食界的叛徒,因為它奇葩的口味幾乎把整個俄羅斯飲食給出賣了,不僅雷倒眾生,還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餃子皮是這麼弄滴,機智可是驚豔全場啊!
餃子配奶油——
形狀是這樣——
這種形狀,可以輕鬆實現量產!
也有重口味的,奶式混沌——
奶渣餡兒——
弄熟的過程中也是各種奇葩——烤餃子!
也有創新做法,比如說芝士焗餃。
然而最爆裂的做法竟然是——
像燒烤一樣烤「餃子串」。
俄羅斯人還很有創意,用牙籤當擀麵杖,做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餃子,僅有0.0016克,這種操作,簡直不能忍!
義大利餃子
Ravioli
說到量產,義大利餃子表示不服!
菠菜芝士餡——
必須也能像義大利麵一樣的吃啊!
土耳其餃子
manti
上菜時,土耳其餃子通常是與酸奶一起,加入紅辣椒和融化的黃油。
波蘭餃子
Perogi
這個的外觀和中國的鍋貼已經很像了,不過裡面是芝士雞肉餡兒。
德國餃子
Maultasce
這個不像餃子,到像是菜卷……
德國餃子製作技術含量要不要這麼低,這個做法也是驚呆了小夥伴啊!如此簡單粗暴,不拘小節。
不過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黎巴嫩餃子
Shish Barak
餃子製作的第一步就讓人震驚了:將風味牛肉和松仁混合包好後浸泡在羊奶中……第二步就震趴下了:用大蒜、薄荷、香菜等加以調味。這算不算暗黑料理啊!它們在黎巴嫩的家庭倍受青睞,但很少有餐館供應。
烏克蘭餃子
Varenyk
Varenyk在烏克蘭語中是指「煮熟的麵團」,光從字面上看就已經勾起了對餃子無盡的想像……煮熟的餃子體型飽滿,呈月牙狀。傳統做法是選用土豆為餡(有些還會選水果餡),抹上黃油,蓋上煎洋蔥,再加些酸奶酪和黃油即可。在烏克蘭寒冷的冬天裡,它可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
委內瑞拉餃子
黑麥白鼠餡,他們的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他們用當地產的白肥鼠肉,再加入果醬及白糖等。餃子皮是用黑麥麵做成的,煮熟後拌以蜜糖果汁,即可送入口中。
尼泊爾:蘸著胡椒吃的餃子
餃子充滿中東口味,調味料混合了黃油、辣椒、酸奶、蒜蓉、胡椒,吃起來別具風味。
在尼泊爾,momo是當地最具代表的小吃。它們通常是清蒸而成,也有油煎或油炸等做法,外形呈半月狀或圓形。由於這些地域素食主義者雲集,因此它們通常以土豆、優良大豆和乳酪為餡。而葷食者的momo裡面則包有牛肉。地道吃法是搭配酸辣番茄醬一起食用,醬汁由香菜、芝麻、青椒、姜、大蒜、茴香以及植物油混合釀製,風味極為獨特。
匈牙利:土豆泥果醬餃子
餡嚴格說來是果醬,連李子、杏、烏梅也醃製做餡。他們用來包餃子的面都要加兩倍一麵粉的土豆泥,還要加上許多豬油、雞蛋、糖和鹽,最後還要裹上炸好的麵包茸。
法國:蘸著奶油吃的餃子
他們的餃子做法是世代相傳。傳統習俗是在聖誕節時候吃,當然其他重大節日吃也可以。當餃子熟了以後,可以用洋蔥和黃油煎著吃,也可以蘸酸奶油吃。
日本:餃子配魚湯
日本人喜歡把餃子煎著吃,並配上魚湯。這種餃子常採用海鮮和姜混合做餡。
越南:仰面朝天的餃子
以魚肉為餡,水煮。在餡裡加大量橙皮、豬肉、雞蛋,包的餃子一個個張著大口,仰面朝天躺著。
西班牙:香腸酥餅餃子
常適合與些釐酒和啤酒一起享用,雖然你可以選擇多種麵皮和奶酪,但還是應該選擇口味清淡的香腸做餡。
印度:烤著吃的餃子
常見的餃子餡是牛肉與豬肉混合,有時配上點胡蘿蔔、洋蔥,不過蔬菜很少,通常只是調味。餃子不是煮著吃,而是烤著吃。
墨西哥:不擀餃子皮的餃子
墨西哥人用洋蔥、牛肉、番茄、荷蘭芹菜做餡,餃子皮不是擀的,而是用手壓成長方形。包好的餃子不是用清水煮,而是放入用番茄、辣椒、洋蔥煮好的調味湯裡煮,吃罷餃子再喝湯,「原湯化原食」。
看了這麼多,口水都流出來了。
不論吃什麼,快樂最重要,食物的離合,也是人間的聚散。天寒地凍,情緣未眠。炊煙深處,再見如故。每一個回家的日子,都是家人眼中的冬至。
秦女子祝大家
冬至快樂
來源:文博圈、一號書院
編輯:楊晨
初審:劉昆
終審:安婧
大家都在看
陝西省婦聯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