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

2020-12-21 逗貨歷史會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

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只不過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

這些從歷史中遺傳下來的俗語既反映了當時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少俗語對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這也是為何會有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比如我們今天說的是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即便是放到現在也值得讓人深思!

「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嘲笑那些比自己還貧窮的人,反而會羨慕那些那些做壞事賺錢的人;幫人也是要分情況的,只有在他特別緊急的情況下才能幫他,不能救助那些處於貧窮狀態的人。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大家的物質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很多人開始把金錢當作衡量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當初樸質的生活和善良的品性,看不起那些比自己窮的人,想方設法去巴結那些比自己有錢的人。他們從來不關心那些人的錢怎麼來的,是否都是從正當手段得來的,只知道他們有錢就行了。還有一些人跟著通過一些骯髒的交易獲取到大量的錢財,變得越來越忘乎所以,更加瞧不起那些比他們窮的人。

幫助一個人除了要量力而行之外,還要選擇適當的時機才行,比如當一個人陷入困境時,你卻好在最關鍵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必定會受到他的感激。但是你一直幫助他的話,容易讓他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喪失了拼搏的動力,總想著不勞而獲,期待一直靠著他人的幫助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時間一長人基本就廢了,當你停止對他幫助時,獲得的不是感激而是埋怨,此時的他早已經將這種幫助當成你應盡的義務。

所以在任何時候,做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是什麼人你幫助之後都會感激你的。有時候容易被別人當成冤大頭,不但得不到感激,還會遭到不小的埋怨。當一個人一直處於比較貧困狀態的時候,你首先要做的不是救濟他,而是找到他一直這樣的原因。如果是他個人原因導致的,這樣的人是不值得幫助的,畢竟能幫助他一次兩次,幫不了他一輩子,只有等他自己深刻意識到問題的時候,他才能走出困境,反之幫他有時候容易害了他。

相關焦點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讀後長見識了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這其中有很多文學經典得以保留,其中一部分傳統文化就和俗語有關。俗語文化,其實從簡單的意思來理解,就是一種民間的語錄,這些語錄和歇後語有著關聯,所以被大家廣泛使用。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就是「笑貧不笑娼」。那麼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它的下半句更加精彩。首先我們來看俗語的上半句「笑貧不笑娼」。這裡面的關鍵還是取決於「笑」這個字,笑的含義在這裡不僅僅指的是嘲笑,其實更多的意思指的是看不起。
  • 俗話說「笑貧不笑娼」,下句是什麼?它可是老實人不受欺負的秘訣
    其實現在我們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很多都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很簡潔的一句話,就概括了很多東西,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聰明才智。今天我們主要也談一下俗語,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笑貧不笑娼」,意思就是說:很多人嫌貧愛富,經常嘲笑那些貧窮的人,即使他們沒犯法,安守本分,但是對於那些作奸犯科,賣身為娼的人,沒有人嘲笑他們,這家話包含了很多的諷刺。其實這句話還有下一句,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下一句就是「救急不救窮」,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沒提醒過你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沒提醒過你文|阿木木說娛樂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著幾千年悠悠歷史,而我們文化的種類也有很多,並不僅僅局限於書本上的詩詞歌賦。通常情況下他們也都沒有什麼大文化,但是他們將他們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說成「順口溜」,就這樣,俗語就成為了一種口頭相傳的文化,即使經過了幾千年的時光,仍然能都被人們口口相傳。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俗語是「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這句話是啥意思?第一句:借三不借二首先我們來說說三個可以「借」的情況。
  • 農村老話「笑貧不笑娼」,下一句鮮有人知,更無人這麼做
    從古至今中國流傳著一些俗語,由民間集體創造,言簡意賅廣為流傳。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會用來調侃一些朋友,不僅能表達自己的意思還可以活躍氣氛,真是一舉兩得。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句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笑貧不笑娼很多人對這裡的「娼」理解為失足姑娘。
  • 俗語:笑貧不笑娼,是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笑貧不笑娼」這句俗語的意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如果你沒有錢的話,你就會被別人笑話的。而如果你有了錢,哪怕你這個錢是通過做娼妓得來的,別人也不會笑你。在舊社會,窮人窮得沒有飯吃,為了活下去,不少人只能是拋棄做人的尊嚴。
  • 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有道理嗎?老農民:竹竿和井繩的區別
    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有道理嗎?老農民:竹竿和井繩的區別。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特別是一些關於家長裡短的話題,更是讓農民喜歡,因為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卻飽含著為人處世的哲學。比如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就是說在親戚朋友突然有困難的時候,要主動去幫忙;而一直生活貧困的人,不要總去主動救濟。這又是為什麼呢?有道理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一生都有為難招窄的時候,如果你能在這個時間主動去幫忙,不僅解決了親戚朋友的燃眉之急,在以後的日子裡他會感激你,永遠記住你是雪中送炭的恩人。
  •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可以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人們在需要錢的時候往往都要找身邊的朋友拆借。可是當我們身邊的朋友來找我們借錢時,我們到底是借還是不借呢?
  • 「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們的祖先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文化寶藏!每個國家都形成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化特點,這即是文化差異,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每個國家不同于于其他國家的標籤,我國在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俗語。而其中有很多的俗語,也是寶貴文化的一部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而這句話的含義也是蘊含了很多的道理。
  • 常言道:救急不救窮,其實下句同樣重要,但少有人知
    常言道:救急不救窮,其實下句同樣重要,但少有人知如果說,有什麼文化是最貼近中國老百姓生活的,那一定是俗語文化。俗語作為一種口口相傳的經驗之談,教導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很少有中國人能夠說,他這一輩子沒有受到過俗語文化的薰陶,也很少有人能夠說自己不知道任何一句俗語。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三和二到底什麼意思?有理嗎?
    其中普及最廣,使用率最高的無形文化遺產,無疑是民間俗語。所謂民間,老百姓也,代表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俗語者,通俗易懂,口口相傳,俗而難登大雅之堂,反而不用受到限制和禁錮,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易懂,更能廣而傳播。雖然稱為俗語,但實際上這些句子背後潛藏著的哲學道理,正是中華文化底蘊的呈現,就算是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俗語依然適用。
  • 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令人深思
    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確實令人深思,話雖糙了些理卻不糙,其實很重要。所謂「窮得乾淨」是說,人不管如何貧窮,衣服都要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哪怕是過去的那種補丁摞補了的衣服,也應該如此,至少要把衣服洗乾淨,縫補整齊一些再穿。
  • 關於借錢,農村俗話說「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有道理嗎?
    因此,在農村,親戚朋友之間相互借錢的情況十分常見,在手頭緊的情況下,只有通過借錢的方式才能解決資金周轉的困難。不過大家也知道,如今社會上的普遍風氣就是借錢容易還錢難,這錢可不能隨隨便便的借出去,否則到時候不僅不容易收回錢,甚至還有可能把關係鬧僵。關於借錢,農村有句俗話叫做「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這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寧可借人一鬥米,不願借人半擔柴」,啥意思有何講究?
    生活在農村,總能聽村裡老人講一些俗語,這些俗語話糙理不糙,多是先人經驗的總結!俗語不同於諺語或一些詩詞,用詞多不講究,一般都是用近乎白話的生活用語,摻雜著一些當地的方言,因而趣味性已經經驗性很強,這也是俗語能在農村傳承的原因之一,對於以下的二則俗語,我們看看它們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整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窮「三不往」所謂的「人窮」,也就是指的窮困之人。在過去的時候,窮困之人容易遭人看不起,因此,他們會講究「三不來往」。
  • 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雖然我對這句俗語進行了認真思考,但還是沒有思考出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抖腿萬事空抖腿是指一個人在坐下來後其腿部不斷抖動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有些人的身上會不經意產生,而且,還會形成一種習慣,而一旦習慣形成,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賴,想戒除這個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啥意思?讀懂了你離成功又近了
    其實在我們民間流行的,還有一種智慧叫做俗語,它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生存、如何成長、如何擔當。俗語,從字面上來理解,它就是比較簡單也可以說有些通俗,但是又很押韻,讀起來覺得有些幽默。當然它沒有詩詞那麼的優雅,不過詩詞它讓我們的每個人的頭腦,更有學問。但是俗語粗俗,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質樸的詞語,它所蘊含的人生大道理,還是比較值得大家去學習的。
  • 俗話說「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什麼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以往社會生產力水平低,社會文明的傳播只能靠口口相傳、人際傳播,此時俗語諺語就顯得尤為重要。就是這些諺語,承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現在我們所說的這句俗語,正是老祖宗文化的體現。"借三不借二,救一不救窮",這句話大家都應該聽過,那到底是什麼情況下可以借,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借?咱們今天一起來看看分別是什麼情況,別怪老祖宗沒有提醒你。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
  • 農村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方」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