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令人深思

2020-12-11 我來說人文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國家政策的越來越優越,億萬貧窮人口最終全部擺脫了貧困,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還昂首挺胸邁上了小康生活的康莊大道。回想起過去那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真的不堪回首。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確實令人深思,話雖糙了些理卻不糙,其實很重要。

所謂「窮得乾淨」是說,人不管如何貧窮,衣服都要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哪怕是過去的那種補丁摞補了的衣服,也應該如此,至少要把衣服洗乾淨,縫補整齊一些再穿。而這句俗語的深刻含義在於,人即使再窮,也絕不能做小偷小摸、吃嗟來之食等,這些違法亂紀和丟人低品的事情,一定要讓自己能夠窮也窮得很「乾淨」,沒有什麼有損人格的汙點。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窮也一定就要骨氣。做人無論窮和富,都要有道德底線,外貌上不能給人一種貧窮潦倒的「窮樣子」,骨子裡要有一股子擺脫貧窮的勇氣,而犯法的事,丟人的事,千萬不能去做。

所謂「餓得漂亮」是說,過去由於貧困,窮人經常挨餓,餓得難受的時候,表情就會很痛苦,甚至連腰都直不起來,但是也不能讓別人看得太難看了,即使很餓,很難過,還是要挺起腰板,打起精神來,顯得「漂漂亮亮」的。關鍵是,窮也一定要窮得有尊嚴和有體面,至關重要的是,「人窮志不能窮」。也許會有人說,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一個人活在世上,有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所謂的「面子」,即人格和尊嚴。當一個人失去人格尊嚴後,與行屍走肉就沒了什麼區別了。

由此可見,窮並不可怕,也不丟人,可怕的是把志氣窮沒有,窮昏了頭,什麼醜陋的事,違法的事都去幹,不顧尊嚴和法紀,做出一些丟人現眼的事情來,就十分可怕了。為此,即使是今天,還是有不少相對「窮」一點的人,所以在此勸奉一句,就算是手裡的錢財少一點,也萬萬不可以去幹不顧體面,或者是違法犯罪的不正當的勾當,憑勞動致富才最光榮。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對於修房蓋屋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人生大事來對待。尤其是過去的農村,大家條件有限,加上收入很低。蓋房子著實的不易。有的農村家庭需要積攢大半生,才能擁有蓋房子的財力。所以對於自建房的要求,更是要精益求精。農村院落除了建築主體之外,通常都會帶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子。不但採光性很好。南北通透非常適宜居住,小院當然要有圍牆所遮擋,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
  • 農村老話:「雨打靈輩輩窮,雨打墓輩輩富」,究竟是啥意思?
    農村流傳很多俗語,有的很有道理,但有些人不相信。這些老話聽起來很粗糙,但有時候仔細想想,也確實是那個理。其中一句是這麼說的,「雨打靈輩輩窮,雨打墓輩輩富」,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今天我們就仔細分析一下。雨打靈輩輩窮,指出殯時,若是遇上大雨,雨就會落在棺材上,雨水落棺材,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吉利,後代會跟著倒黴,一直過著窮日子,沒有翻身的機會。
  • 農村老話「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農村更是我國文化的發源地,作為勞動人民的聚集地,農村的文化特色更是濃厚。在農村,俗語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農村俗語,都是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洗禮和推敲,更彌足珍貴!雖然這些老話已經歷史悠久,更不知是誰先說起。但其中蘊含的道理,放在至今仍然適用。
  • 農村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方」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財不去急,富不走偏;窮不走南,富不闖北」,有啥講究
    隨著農村日益發展,人們對於農村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而有些俗語也被人慢慢挖掘出來,以前農村俗語在人們生活中都是有口皆碑老話,這種特殊的語言並不華麗但卻富有哲理,現在人們的生活也會說道俗語,不過所能用到的越來越少,都被現代科學文化所替代。為什麼要說俗語很有哲理呢?
  • 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雖然我對這句俗語進行了認真思考,但還是沒有思考出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抖腿萬事空抖腿是指一個人在坐下來後其腿部不斷抖動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有些人的身上會不經意產生,而且,還會形成一種習慣,而一旦習慣形成,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賴,想戒除這個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種植樹木,是最為常見的,不論是邊角之地,還是房前屋後,都愛種植上一些各種各樣的樹木。夏季能夠起到很好的遮蔭作用,樹木生長几年之後,還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所以樹木的數量在農村是比較多的。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擁有新鮮的空氣,以及優美的環境,跟繁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相對靜怡了許多。在農村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房屋建造的質量好壞,不但關乎到居住的舒適性,而且房屋的建造、庭院的坐落,對於家庭的運勢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對於修房蓋屋一直是非常講究的,這也就衍生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這些俗語流傳時間很久,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卻是具有一定的道理,被大家廣泛的參考使用,也有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 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啥意思?教給你做人的道理,蘊含著智慧
    文/往昔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啥意思?教給你做人的道理,蘊含著智慧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都知道,在農村,一直都流傳著很多的老話和俗語,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以為這是封建迷信,這些話是很有道理的,他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多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有很高的價值,如果仔細品味這些俗語,我們還能從中學會很多做人的道理,就比如今天我們說的這句俗語:「窮柴火,富水缸」。
  • 農村俗語「鱅魚頭草魚尾,鰱魚肚皮鯉魚嘴」,啥意思?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鱅魚頭草魚尾,鰱魚肚皮鯉魚嘴」,啥意思?老話很在理農村的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至。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門狗,餓昏別殺下蛋雞」,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著多種多樣的俗語,這些俗語包羅萬象,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俗語是老農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所以語言通俗易懂,但是其背後隱藏的道理卻很深刻。小時候聽到老農說的俗語不是很明白,長大以後仔細體會才發現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藏啊!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導讀: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在農村流傳甚廣的眾多俗語中,有不少的俗語都是從農村的一些小事中來表達出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說出了一些做人的態度和底線。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而農村有句俗語老話「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就是關於這方面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果真如此嗎?寒冬臘月 所謂「臘月做不發」意思是說,一年時間到了臘月年底了,該做的事情基本做得差不多了,即使再做也不會發什麼大財了。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
  •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這樣
    我們常常從各種俗語老話裡得到很多的經驗,規避掉很多的錯誤。很多人也很喜歡去了解一些農村俗語。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句對我們有益的農村老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首先是前半句窮不走水,按照字面解釋就是窮人不走水路。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祖祖輩輩流傳在農村民間的俗語老話,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人生的智慧結晶,所以大多通俗易懂,簡單明白,且生動形象。只是有的多少會帶上一點偏面性,雖然談不上完全準確和符合科學,但是卻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農村老話:「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老話:「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啥意思?對於經常出入農村,或者是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經常都能感覺到不同的俗語縈繞在耳邊,那些從很久以前就開始流傳,直到現在還是非常經典的俗語,就很值得我們去研究。今天小編就帶來一句俗語「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如此簡單又容易讀懂的句子,大家有沒有去了解過它的意思呢?如果還不清楚,就跟著小編一起解讀吧。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是村民最美好的期盼,在過大年的時候,還經常喜愛在水缸上面用紅紙寫上清水滿缸,在豬圈、雞窩等地方貼上六畜興旺,或者是牛羊滿圈,這也是對於來年美好的期望,對於六畜來源久長,這種概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指的是:牛、馬、羊、豬、狗、雞,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馴養家畜的悠久歷史,這些原本都是野生動物的六畜,被馴化之後成為了家庭常見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