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裏區機場路彩化景觀
城市綠化建設關係到城市的生態環境和百姓福祉,也是城市經濟發展和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今年,依託全市「美麗城區」創建工作,市城管局園林綠化辦公室緊緊圍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的年度工作目標,通過提前謀劃、頂層設計,進一步創新管理和考評機制,並積極引入一批新技術、大項目,為城市綠化增加後勁。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和「精、細、深、實」的城市管理理念,已迅速滲透到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的各個層面,讓城市在增綠、增色的同時,拓展出更多可持續性發展的空間。
運用「海綿城市」理念,在大樹下挖樹坑存雨水
春季園林養護,給大樹澆水
春季行道樹粉刷養護
利用先進儀器給大樹「空腹」檢測
A 搶前抓早制定目標超前、超額完成任務
今年,哈爾濱市政府高度重視園林綠化工作,於2月22日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2017年城區園林綠化項目工作,並確定了「新植樹木10萬株、新增綠地11.7公頃」的年度目標,比往年提前近一個月。計劃的提前下達,大大緩解了哈爾濱春植期較短的現實困難,也給各區有了充分的準備時間備戰春植。市城管局隨即召開了城區園林綠化項目建設推進工作會議,提出「轉變思想、精心組織、咬定目標、嚴控節點」的工作要求,要求各區按時間節點完成前期施工圖設計、攔標價報審和工程招投標等工作,如期完成春植目標。
根據「十三五」規劃總體要求,結合「美麗城區」創建和「丁香城」建設目標,市城管局園林辦制定了7大類、43個項目的年度建設目標。其中包括,「新植丁香10萬株」、「新建彩化景觀14項」、「建設公園(遊園)和廣場項目6項」、「街心綠地項目共計4項」、「組織道路綠化項目9項」、「抓好結轉續建重點項目2項」、「落實綠化基礎保障項目7項」。
春季是植樹最好的季節,哈爾濱的春植期只有短短一個多月的黃金期。抓住這個時機,既能保證樹木的栽植質量,確保成活率,又能實現當年的增綠見效。一個多月裡,春植工作迅速在全市鋪開。3月初,市城管局園林辦建立了每周四推進工作例會制度,將各項任務制定目標、倒排工期,通過跟蹤服務、監督督辦、嚴格考評等辦法,確保各項工作如期進行;4月上旬,道裏區、香坊區率先開始春植,4月中旬,全市全面鋪開;5月10日,全市新植樹木已完成10萬株的年度計劃任務,較計劃提前21天;5月31日,又增植兩萬株樹木,共完成新植樹木128055株,其中包括10萬株新植丁香目標,共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8.05%;6月5日,全市彩化任務全部完成。市城管局園林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因準備的早、計劃制定的早,與往年相比,市、區園林部門提前數月開始下訂單購置樹苗,無論是數量還是品種都比往年準備得充分,這確保了春植的速度和效果大幅提高。
南崗區立體五色草景觀
道外區立體五色草景觀
B 大規模+新品種「美麗城區」裡添色增香
為了建設丁香特色城市這個長遠目標,連續多年來,哈市積極擴大丁香種植。特別是近兩年,連續每年增植10萬株以上丁香,讓「市花」在城市中處處飄香,讓百姓出門可見花開。
在制定今年新植10萬株丁香的計劃中,市城管局園林辦在保護和鞏固現有丁香綠化成果的基礎上,採取大面積、組團式、叢植、片植的方式種植,並從丁香的「品種、花色、造型、花期」入手,打造丁香特色景觀效果,彰顯「異彩紛呈花錦簇,滿城馥鬱送芬芳」的特色景象。對於建設大片丁香的位置選址,市城管局園林辦和各區充分踏查,細緻選址,既要保證因地制宜,又能形成有規模、有視覺的效果。最終,在群力外灘生態溼地丁香園、哈同二出口綠地、三環電碳路橋下、三合路延伸段、經開區哈南五路、濱河大道等區域點位。
近幾年,市園林綠化研究所積極引進了15種丁香、宿根、草本花卉等新品種。經過悉心培育,桑培斯、彩葉草、金魚草、澳洲狐尾、矮牽牛5種草本花卉新品被成功栽植到了太陽島百花園中,為市民增添了一個休閒賞花的好去處。
在今年的彩化項目建設中,市城管局園林辦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豐富和擴充城市的彩化格局,提出了建設「一線、一帶、五街、六園」14項彩化項目目標,新增彩化面積15.9公頃,形成一江彩化風景線居中,北有太陽島花卉園,南有薰衣草莊園等眾多花卉特色園,南北兩岸呼應,點、線、面結合,平面和立面相融合的彩化景觀格局,展現北方園林的特色魅力。截至目前,全市共種植露地草本花卉395811.1平方米,完成計劃的117.94%;種植宿根花卉24678平方米;完成五色草立體花壇15431.9平方米,完成計劃的115.78%;完成平面五色草462.91平方米,完成計劃的100.19%。
C 每一個環節的精緻養護換來每一年的常綠常新
「三分種,七分養」,園林養護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環節。而對於冰城的氣候特點,讓城市常綠常新,更是難上加難。隨著城市綠化面積的擴大和綠化品種的豐富,養護工作也越來越繁重。市城管局園林綠化辦在近幾年的工作中,注重引進新技術、新方式,把精細化和科學化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滲透到日常養護的每一個環節。
承擔著園林植物災害檢疫工作的市園林動植物檢疫站,春植以來,工作人員深入公園、街路、甚至各出入城口,親臨栽植現場,親查每一車入境木材,悉心保護一方綠植的健康。從3月末到5月末,市區園林養護人員已經開展了多次統一害蟲消殺工作。特別關注到臨近城市已經發生了美國白蛾病害後,檢疫站在5月15日迅速展開預防和監測工作,在全市各出入城口、物流集中區、主要交通幹道和公園林地、新植苗木區懸掛誘捕器,巧妙地防止疫情發生。
近幾年出現大風等惡劣天氣較多,大樹倒伏現象顯現。去年,市園林綠化科研所花20多萬元購置了一臺德國產樹木斷面繪圖儀。檢測中,園林人員只需給大樹四周輕輕釘上幾顆釘子,釘子上接上電線與電腦連接,再用小錘子輕輕敲打釘子,電腦能迅速將接收到的聲波進行分析,然後打出一張「彩超」圖,大樹樹幹裡的空腐面積便立刻顯示在圖紙上。自2016年至今,運用這臺儀器,對全市80餘棵老樹以及古樹名木進行檢測,做到不錯伐一棵好樹、不漏伐一棵腐樹,為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提供科研支持。
香坊區和平路護坡彩化
D 大項目為了服務百姓小細節可以改變未來
園林綠化建設,是一項長遠投資,並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近幾年的建設中,哈市注重引入大型項目和先進理念,為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示範。
在道裏區群力新區東部的兩個住宅小區之間,哈爾濱市引入了園林綠化重點工程——群力健康生態園。項目由市城管局組織建設,是哈爾濱市第一個採取PPP模式的項目。這個面積相當於4個兆麟公園大的公園裡,除建設了大量的園林景觀外,還配套建設了多處運動休閒區和圖書閱覽室等設施,春夏可賞花,秋季能摘果。同時,這個公園也是全市首個引入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的公園,在節約樹木養護用水的同時,極大緩解了地區的排水壓力。市城管局園林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處公園無論是籌建方式還是建設理念,都是城市的未來範本。
從公園到街邊,「海綿城市」的理念正在被儘可能的運用。今年的春植中,園林人員踏查取樣後,找到一些合適的區域,在行道樹的每一棵樹下挖出規則的樹坑。這些樹坑的作用給大樹帶來了「雙重保障」,一是避免了在給樹下綠植除剪雜草時,對大樹造成的意外傷害;二是很好的做到了儲存雨水的功能。雨水中的養分對大樹來說更有益,且能夠緩解城市乾燥缺水的問題。樹坑挖好後,很多市民不理解,認為是破壞了樹下的綠地。養護人員一邊小心地把樹坑的邊緣修整乾淨整齊,一邊向市民詳細解釋樹坑的好處。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養護人員熟練掌握了相關技巧,形成的文字和圖片被傳送到微信群,迅速在各區推廣,城市的生態環境也在悄然變好。
松北區祥安南大街立體五色草(一帆風順)
E 一花一草,盡在掌握五年、十年,面目一新
每一年的綠樹成蔭背後,都有著無數個細節的謀劃。
近幾年,市城管局園林辦先後編制了《哈爾濱市園林綠化工作考評辦法》《哈爾濱城市公園管理規範》《哈爾濱市園林綠化建設監督管理實施細則》《「星級公園」考評實施方案》《哈爾濱園林綠化樹種適用標準》《園林綠化管理手冊》等一系列的方案、辦法、規範。這些標準落實到園林建設、種植、養護的每個細節,為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指引方向、設定目標。在這些目標的指引下,全市已有39個公園達到「星級」、城市綠化量連年攀升、千餘居民小區庭院環境升級……
現在,市城管局園林綠化辦正在積極編制《哈爾濱市建設丁香特色城市規劃》等長遠目標,為城市未來綠化格局劃定更前瞻的視角。
阿城區金龍路轉盤彩化
呼蘭區廣場彩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