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記者驅車行駛在平頂山市花海大道(湛河南路西延段),兩側高大喬木綠意十足,時令花卉開得正盛。不遠處,一對新人在花叢中拍攝婚紗照。微風吹過,緊鄰道路北側的湛河蕩起層層波瀾……
一年前,這裡還是亂石飛塵,雜草叢生。作為全市68項「斷頭路」改造工程之一,這裡換了「新顏」、披上「綠衣」。「斷頭路」變為「綠色廊道」,方便了市民出行,也為城市平添了幾分姿色。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平頂山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黨建為引領,強力推進園林綠化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公園廣場管養和文化服務水平,公園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黨建引領 打造園林管理新模式
「我們以黨建為引領,以深化園林改革為抓手,內樹新風、外展形象,探索出了『文明引領、文化支撐、文氣服務』的園林管理新模式。」平頂山市園林綠化中心黨委書記馮建東說。
去年以來,該市園林綠化中心將每周黨委會擴大至二級單位負責人、基層黨小組、退休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在綠化管理、工程建設等工作上推行專班管理制度,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說專業的話。
專班專責、模範帶動,幹事效率不斷提高:從拆遷到完工,35天完成53萬平方米的龍門大道綠化工程,並打造了四處公園;新興路、黃河路、平安大道、香山大道等綠化工程的相繼完工;街頭遊園、綠地廣場、社區綠化、各個帶狀公園的節點景觀玲瓏雅致……該市園林綠化腳步越走越快。
9日,天蒙蒙亮,平頂山市河濱公園內便逐漸熱鬧起來。舞扇子的、健步走的、打太極拳的、打羽毛球的,各式各樣的健身隊伍和諧地分布在不同區域,為公園裡增添著勃勃生機。
去年底,該市園林綠化中心摸排全市遊園廣場,梳理出100個團隊、5000餘人和十多種娛樂項目,建立了健身娛樂市民臺帳,同時,將各遊園廣場按照功能劃分為戲曲、歌曲、健身、閱讀等區域,實行分區管理、合理分流。
如何管理?該市園林綠化中心開辦起黨建夜校,由班子成員和二級單位負責人講授黨規黨史、傳統文化和園藝專業技術。聽眾是各團隊裡的領隊、黨員和群眾代表。黨課每半個月一次,每次60人,架起了園林綠化中心與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梁」。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該市大力開展「以文化城」活動:以多種形式將東坡文化植入河濱公園;設立園林國學講堂,邀請專家授課;在公園廣場開展年俗文化活動……此外,中心還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和下鄉慰問演出,定期舉辦園林文化與群眾文化共建成果展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因地制宜 描繪綠地景觀新面貌
暮秋時節,建設路西延段兩側仍綠植繁茂,小溪潺潺。此處綠化時,將水溝拓展為旱溪,挖出的淤泥用以栽樹,不僅營造出了林水交融的靈動畫面,還節省了一大筆資金。
近年來,平頂山市按照「綠化自然、自然綠化」的原則,立足自然地貌,因地制宜、因形就勢,持續實施生態保護和環境修復工作,並按照「修一路、綠一線、成一景」的思路,以疏林草地的造景形式,推進道路綠化工程。
同時,該市全面開啟街頭小遊園升級改造工程,通過提升景觀效果、完善服務功能、增加文化元素等,真正實現看得見綠、進得去園、賞得到景、聞得到香、留得住步、靜得下心。
今年,該市將對市區100處遊園進行改造,目前首批8處小遊園已改造完成,各具特色;另有8處遊園啟動改造工作。同時,還將實施跨湛河橋、高速橋、立交橋等多處立體綠化項目,拓展綠化空間,增加綠化覆蓋率。
馮建東說:「我們按照『先民生、後提升』總要求,遵循『精細、精緻、精美』的原則,積極完善園林綠地景觀休閒功能,將自然引入城市,將綠色嵌入生活,改善提升城區人居環境,實現還綠於民、還美於城。」
今年5月,該市舉辦了百姓看園林活動,組織各界代表深入公園、廣場、道路綠地、社區綠化等現場觀摩體驗。通過看現場實景、查資料照片、與親歷者交談,代表們紛紛稱讚城市面貌的巨大變化。
「公園城市+」 探索城市發展新理念
近日,平頂山市區出現許多別致的花池,裡面菖蒲、玉帶草、百日菊等綠植錯落有致、隨風搖曳,鵝卵石勾勒出優美的弧線。花池模擬自然景觀打造,是一種特殊的園林綠化造景方式——花境。
花境是一種生態型、節約型景觀形式,融入了「海綿城市」理念,土層下鋪設無紡布、碎石、砂礫等吸水材料,可通過邊緣孔隙收集雨水。滿溢後,雨水經專用管道滲入蓄水池。
除了綠化美化遊園、道路外,該市還將花境融入老舊小區提質改造,以「增綠提質、裸地綠化、見縫插綠,建管並重」的原則,推進「十示範、百推進」工作,使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變身」綠色宜居家園。
一處處花境增加了城市「顏值」,讓市民盡享綠色福利。這只是該市探索「公園城市+」模式的形式之一。
公園城市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綠色發展理念,是將綠色空間與城市空間相融合、生活空間與生態空間相融合的複合系統,讓城市在公園裡生活,讓公園在城市裡生長,是新時代城市發展的新目標。
今年以來,該市堅持自然、開放、共享理念,打破傳統綠化壁壘,探索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先後實施了「公園城市+海綿城市」「公園城市+體育」「公園城市+文化」「公園城市+健康」「公園城市+教育」等工程,塑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城市園林意境。
「我們將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強化黨建引領,探索改革之路,採取行業管理、市場管養、項目建設齊頭並進的發展模式,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園城市,切實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馮建東介紹,如今,平頂山市北部山區植綠網、新城增綠帶、老城插綠植、東城補綠量、東南部打造生態園林水城等工程先後啟動,一副和諧美麗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黃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