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有奧灶面,武漢有熱乾麵,銀絲面才是無錫人的味道記憶

2020-12-21 旅行家任紫玉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 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萬能青年旅店的歌詞紅遍大江南北。

這一篇關於美食和踏青,人在家中,也倍加想念以往的春天去無錫吃的一些美食。

說到古鎮,我也頗有個小小的古鎮情節。讀書時就去過一些有名的古鎮,西塘、同裡。4月裡,我和朋友們又去了無錫。在暖融融的天氣裡,只需穿一件薄薄的外套。大街上的風暖暖的吹過來,樹鱗次櫛比的綠了,花層層疊疊地開了。

春日踏青,一直喜歡在古鎮遊走,這次選擇惠山古鎮。在無錫市中心,能夠保留如此原生態的一座古鎮真是讓人欣喜。一座古鎮,一院的明媚,一碗鹹豆花,一出錫劇,品味惠山古鎮最真實的生活氣息。

我們去了惠山古鎮,這裡是位於無錫市中心的古鎮。只是逛逛,並不用收門票,讓我想起曾和你一起去過江蘇的另外一些古鎮,去拍過的那些夜景與河邊的紅燈籠。

惠山古鎮的原生態保存得很好,你說過,這才是古鎮的原貌,這是人氣。有本地人生活著,才是活著的鎮子。早起的炊煙,飯鋪的吆喝聲,沿河邊都是喝茶聊天的人們,桌椅沿著長長的石子路擺了過去,桌子上放著大小不一的茶杯,泡著味道各異的茶,聊著相同而又不同的人生。你說,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鹹…餓…撐,每次說到這裡,我都忍不住笑出聲。

沿著古鎮的一段走進來,石板路的街兩旁是一座座老宅子,飛翹的簷角,高高聳立的風火牆。白色牆面,青色瓦片,正是江南民居的樣子。時不時會路過一座祠堂,轉眼又路過一座博物館。

若是清晨起得了早,就來古鎮吃份早面,喝壺早酒。喝早酒吃早面是江南人的生活方式,一杯桂花酒,一碗銀絲面。銀絲面是無錫人的味道記憶,如同蘇州的奧灶面,鎮江的鍋蓋面。

說是銀絲,即要面潔白如銀,纖細如絲。要清晨趕早去吃,六塊錢的光面配幾碟澆頭,素的可選應季的蠶豆、春筍、豆腐絲等,葷的有脆鱔、小排、醬油肉。

銀絲面光面只要六元錢,而現在做的人漸漸減少,因為銀絲面的工藝要求很是考究。湯是用黃鱔骨、豬肩胛骨等熬出的高湯,下面的水一定要是猛火燒成的滾水,一把面下去,長筷子一撈,面一浮上來即可。澆頭也是個個有講究,單說梁溪脆鱔,就要經過兩次油炸,口感一定要酥脆,吃起來味濃而汁酸。

用心做的面,保留了無錫老味道。它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情,是口中腹內對於繁雜生活的慰藉。踏遍萬千土地,我想找到那一重重花開,一層層雲散,讀懂那些鄉愁。

而釀酒也並不簡單,用糯米和桂花釀就得桂花酒,通常也是經過了道道工序,從浸米、蒸飯、拌藥、兌水、壓榨、蒸甏、煎酒、灌甏到封泥自成一體。才得出了我們今早喝到的好味。等待能自由出門了,很想去江南,再去無錫吃一碗銀絲面,喝一盞桂花酒。

*參加 百家號X馬蜂窩 聯合徵文

相關焦點

  • 鐫刻在蘇州記憶裡的那一碗奧灶面
    在蘇州學習過一段時間,要論在蘇州吃得最多的東西,就是奧灶面了。聽朋友說,樓下的奧灶麵館味道還不錯,就跟著去嘗嘗。初識奧灶面,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面的種類,只以為是家普通的蘇式麵館,後來才知道,奧灶面稱得上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 奧灶面
    一碗味道鮮美的奧灶面,處處體現著崑山廚師的細緻入微。  奧灶面的麵條使用嫩滑筋道的龍鬚麵,面裡的湯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等食材,與花椒、桂皮、茴香籽、大料等調料一起熬製而成,還有的再添加黃鱔骨、雞骨和螺螄等配料一起熬製。不論哪種辦法,目的是講究一個「鮮」字。  奧灶面的澆頭,最有名氣的是「一紅一白」。「一紅」是紅油爆魚澆頭。
  • 百年奧灶面:原汁原味的崑山味道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在崑山,哪種美食可以瞬間將味蕾喚醒,傳遞一份屬於崑山的獨特味道?相信很多崑山人的答案是,一碗熱氣騰騰的奧灶面。面,是許多崑山人的魂牽夢縈,是清早趕頭湯的心醉嚮往。一碗百年流傳的奧灶面,讓無數新老崑山人及遊客心心念念。
  • 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 入選「中國十大麵條」
    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中國江蘇網7月5日訊 昨日,記者獲悉,剛剛在杭州落幕的第二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上,評選出了「中國十大麵條」: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武漢熱乾麵、河南燴麵、蘭州拉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
  • 欲吃奧灶面 何須上蘇州 乾生元讓你在家也能細品美味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印象中的蘇州城,是江南一帶最為美輪美奐的城市,那裡交雜著古典與現代,充斥著濃重的地方特色。園林、絲綢、評彈……都是這裡的特色產物。但除了這些,這裡還有一樣東西,令無數人魂牽夢縈,那就是每天清晨,每位蘇州人都要來上一碗的奧灶面。
  • 拿得起,放不下的奧灶面
    >燜肉麵禿黃油麵三蝦麵對於蘇州崑山人來說讓人念念不忘的稱讚不絕的蘇式面一定是奧灶面奧灶面名字由何而來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同行為了競爭,便中傷紅油麵是「懊糟面」,即軟塌塌不爽利的意思。後有書生建議顏陳氏反其道而為之,乾脆取「懊糟」的諧音,用「奧灶」為招牌。比較可信的記載是,1853年,崑山半山橋曾開設有天香館,專做白汤滷鴨面,與當時崑山另一家雲記館的紅油爆魚面,並稱雙絕。傳至上世紀60年代,天香館破敗下來,門庭冷落。崑山人見狀,常搖頭嘆息麵館「腌臢」(崑山話,意指「髒亂」)。
  • 網友評的「麵條排行榜」,前12名大半是南方面,武漢熱乾麵排第三
    前不久就有網友在微博上評出了「麵條排行榜」,前12名中有一大半竟然是都出自南方,還真讓把麵食當主食的北方人有一絲絲汗顏,從第3名武漢熱乾麵開始,南方的麵食就頻繁進入榜單,看看都有什麼吧。1、蘭州牛肉麵蘭州牛肉麵是享譽全國的一道美食,它以湯清、肉爛、面細的獨特風味贏得大家的好評。
  • 正宗奧灶面
    幾十年前,還尚屬玉峰山下「奧灶館」的一碗特色面,直至上世紀50年代名聲才逐漸在蘇、滬等地開始傳響。近年來,名聲更是勢不可擋,上至五星級的大酒店,下到幾張桌子的小飯店,至少有一半多把它當作菜單中首推的點心,「奧灶面」幾乎都快成了蘇州一碗麵的形象代言人。崑山人制面歷史由來已久,堪稱蘇州面中之翹楚。早在南宋年間,崑山的「藥棋面」就已經天下聞名。
  • 崑山奧灶面、淮安長魚面、揚州陽春麵……「2020江蘇十大麵條」碗...
    今年6月起,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第三屆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會組委會在全省範圍內開展「2020江蘇十大麵條品牌」評選活動,最終,崑山奧灶面、淮安長魚面等入選。常州市銀絲麵館有限公司品牌經理吳超說,銀絲面的麵條用上白粉軋制,每10斤麵粉還要加1.5斤蛋清,軋製程序也比普通麵條多二道,這樣麵條更筋道,最後用每寸有30個齒口的「面刀」才能軋制出「白如雪、細如髮、韌勁足、滑而爽」的銀絲麵條。不僅如此,常州銀絲面在澆頭也很有講究,多達二三十種。
  • 蘇州這2碗面,在全省出名了!
    近日 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公布了 「2020江蘇十大麵條品牌」 蘇州楓鎮大肉麵、崑山奧灶面 榜上有名 蘇州楓鎮大肉麵
  • 蘇州十大特色小吃之一,奧灶面,意想不到的好吃
    蘇州十大特色小吃之一,奧灶面,意想不到的好吃說起奧灶面相信崑山的人肯定都知道,作為崑山的一個特色美食,在大街小巷上都能看到奧灶面的身影,而且關於「奧灶「兩字,歷來眾說紛紜,其中有一個就是關於乾隆皇帝下江南江南是,說的是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品嘗過此面並且乾隆對此大為欣賞
  • 蘇州最出名的一碗麵,名字怪做法講究,上榜中國十大麵條!
    而奧灶面也是被列入中國十大傳統麵條之一,與蘭州牛肉麵、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麵、吉林延吉冷麵、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鎮江鍋蓋面齊名。準確地說,奧灶面的起源地是在崑山市,崑山現在是由蘇州代管。
  • 蘇州獨一份的奧灶大肉粽,只賣30天
    無論是蘇州人或是來蘇遊客都一定聽說過胥城奧灶面鮮美的奧灶面是來蘇州必打卡的蘇式面之一現在來胥城的理由又多了一個奧灶家族迎來「二胎時代」奧灶大肉粽上市啦01奧灶家族的「二胎」蘇式面江湖中各路英雄薈萃,風波不息,但奧灶面絕對是能殺出重圍,在蘇州人內心榜單上排到前三位的一碗麵。
  • 尋鮮記丨久負盛名,傳承百年的一碗奧灶面,原汁原味香頭濃
    一碗久負盛名的奧灶面  蘇州人愛吃麵,每個縣市區都有至少一碗代表性的麵條,比如常熟的炒澆面、蕈油麵,太倉的雙鳳羊肉麵。對於崑山人來說,那一碗不可替代的老味道,便是久負盛名的奧灶面。2009年,崑山奧灶面製作技藝入選江蘇省級非遺。
  • 著名的「奧灶面」,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奧灶面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要品嘗奧灶面,當屬崑山奧灶面。前幾日去崑山遊玉峰山,在山腳下的一個奧灶館品得了最正宗的奧灶面,湯鮮味美,麵條筋道滑爽,奧灶面澆頭風味濃鬱獨到,口感極佳。我吃得滿頭是汗,滿口生香,令人難忘。
  • 蘇州味道 蘇州人的一天 從一碗麵開始
    麵條在蘇州人生活中的地位可見一斑。走進蘇州的麵館,才發現,蘇州一碗麵已經從最初的蘇州味道,演化成東西南北的各種風味,哪款是你的心頭好呢?胥城奧灶面  胥城大廈:三香路  源自大師的奧灶面麵湯配方,再加上星級賓館的標準,讓這碗來自市井小店的湯麵,變得身價近百(如果吃雙澆的話),但一分價錢一分貨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這碗面一到飯點就來招來擁擠的人群。
  • 有味|崑山奧灶面:灶臺上的三種活色生香
    大江南北皆同,夾在上海和蘇州之間的小小崑山也如此。 「同豐飯館」四個繁體印刷的金字掛在紅底招牌上,店門大大方方地對著路口敞開。店鋪兩邊是時下流行的麵包坊、服裝鋪,這樣一家傳統麵店開在這,倒是有中西方文化衝撞的味道。「這裡麼一直人很多的,平常生意不錯,放假的話排隊得排到外面去。」
  • 舌尖上的美食:崑山奧灶面
    在中國,各地都有各自屬於自己當地的小吃,美食,甚至一些美食就是當地的名片。崑山奧灶面就是其中的一種,提起崑山,對於喜歡吃麵的人來說,先想起奧灶面,才會想起崑山的玉峰山。「奧灶面」是怎麼來的,歷來有幾種說法,眾說紛紜。
  • 來瞧瞧有沒有你家鄉的面
    1、武漢熱乾麵熱乾麵屬於是湖北省武漢市的漢族特色小吃,原本是武漢的特色美食,在湖北很多地方都十分受歡迎。隨著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武漢熱乾麵也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是諸多人喜歡的麵食之一。2、老北京炸醬麵,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流行於北京 、河北,天津等地。麵條煮熟後,撈出,將水瀝乾,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鍋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