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率訪問團訪問大陸,期間他提出「有三類臺灣民眾現在寄希望於大陸」。鬱慕明說,過去大陸說「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但現在「臺灣人民寄希望於大陸」,「這個不能代表全部,但至少代表一部分臺灣人民的心意。」
那麼此話究竟怎講?
鬱慕明解釋,寄希望於大陸的這部分臺灣民眾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非常厭惡民進黨現在不僅僅「去中國化」,而且去南島「尋親」,根本把民族的根、臺灣歷史的緣切斷了。鬱慕明指出,所以這些臺灣民眾乾脆認為,與其一天到晚內鬥內耗,還不如寄希望於大陸。
第二類是看到臺灣的內鬥和內耗,思考臺灣未來是什麼。他表示,最近大陸都在分享發展機遇,所以這些人覺得現在可以到大陸去念書、工作,拋開臺灣的煩惱到大陸來,寄希望於大陸。
第三類是比較多數,他們對於未來統一以後能夠得到多少保障還是不夠了解,所以他們心理上非常期待大陸能夠有更明確的對臺政策。這部分民眾希望大陸對統之後未來怎麼走有更明確的政策。
馬英九時期,兩岸的發展是政冷經熱,大陸不斷向臺灣輸血,結果富裕了一部分人,而大部分民眾卻沒有感受到大陸紅利,隨著階層的進一步分化,臺灣人反而遷怒於大陸。
現在,自蔡英文上臺後,兩岸冰封,但出現了政冰民熱的現象,大陸真誠地對來大陸的臺灣民眾給予國民待遇,讓每一個臺灣人有感,恐怕到時候,鬱慕明的斷言也會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