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直擊】東莞「大管家」紮根社區 兢兢業業護一方平安

2020-12-24 金羊網

  社區警長工作平凡而瑣碎,卻深度參與社會治理

  文/羊城派記者 唐波

  圖、視頻/羊城派記者 王俊偉

  「誰認識這個男孩,他偷了我的手機」今年7月的某一天,東莞厚街陳屋某手機店遭遇失竊,店主立馬將監控拍攝到的嫌犯相片發到了「一呼百應」微信群內,群主鍾鴻彬正準備了解情況,孰料另一名群友竟直接把男孩的身份證發了上來,短短7分鐘便鎖定了嫌犯。

  作為陳屋社區警務室的警長,社區內小到家長裡短鄰裡糾紛,大到打架鬥毆刑事犯罪,鍾鴻彬都必須要管。在東莞,像鍾鴻彬這樣的社區警長共有534個,一身藍色警服活躍在基層社區各個角落,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藍衣大管家」。他們的工作平凡而瑣碎,卻深度參與社會治理,力推城市由「陌生人社會」向「熟人社會」轉變,成為打造平安東莞的中堅力量。

  一根大頭針 串起千家萬戶

  鍾鴻彬一共有4臺手機,分別管理著大大小小的37個「一呼百應」微信群,成員超過2000人,幾乎涵蓋了陳屋社區的各個行業及每一條街道。這位80後警長,2010年參警,三年後來到陳屋做起了社區民警。

  2018年7月23日,陳屋工業區松山路一家手機店發生失竊事件,店主將嫌犯相片發到了這條街道的「一呼百應」微信群。5分鐘之後,群內就有人回應了,說認識偷手機的男孩子。原來,這名男孩才15歲,就租住在手機店附近,曾向一名群友借過50元錢,並以身份證作為抵押。2分鐘之後,群友又將男孩的身份證拍照發了上來,經過鍾鴻彬確認,確為同一人。

民警帶領網格員挨家挨戶登記出租屋居住情況

  「之所以能如此迅速鎖定嫌犯,完全得益於『一呼百應』微信群」鍾鴻彬說,現在城市社區,即便住在門對門,可能大多都不認識,典型的「陌生人社會」。但社區管理,必須要重構「熟人社會」,這正是他努力的方向,也在實際的工作中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厚街陳屋社區,轄區面積1.98平方公裡,本地人口約1500人,外來人口大約1萬人。這裡既有萬達廣場等高端商務區,也有諸多城中村,屬於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人員流動較大,一度社會治安複雜。「才到陳屋做警長時,一天的案情大約三四宗;今年上半年以來,約三四天才有一單案情」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改觀,既跟東莞全市整體治安好轉有關,更離不開鍾鴻彬背後默默的努力。

社區民警給房東解釋相關政策

  「我願做一根大頭針,把轄區內的群眾都穿在一起,共同參與社會管理」鍾鴻彬說,為了做好這根「大頭針」,他深入到各個街道及各個行業,上到白領高管下到販夫走卒,都有他的朋友。在於轄區群眾的互動中,不但及時搜集社會各方面信息,還及時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和苗頭,及時扼殺治安隱患。

  一方面深入群眾搭建共建共治共享平臺,另一方面還注重治安聯防點等硬體設施的建設。在陳屋社區某綜合市場,記者就見到市場的出入口有警燈、警盾、鋼叉等警用裝備,而市場保安也人手一臺對講機,跟警務室的對講機相連,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及時實現信息互通。類似這樣的治安聯防點,2平方公裡不到的陳屋,已經建起了85個,主要覆蓋在工廠、地鐵站周邊、物流市場等區域。正是如此全方位的覆蓋,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今年7月21日,陳屋轄區內某農貿市場發生偷盜案件,中午12點接警,下午三點就抓到嫌犯了。

  與民謀福利,獲得積極擁護

  相對於厚街陳屋,東城主山社區正由「城鄉結合部」向「繁華都市區」轉變。主山,佔地8.7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722人,外來人口高達6萬,是東城人口第二、地域第三大的社區。無論是星河城還是東城萬達,甚至東莞老牌的商圈雍華庭,都屬於主山的轄區。正因如此,社會上一直有「主山安則東城安」一說。

  為了實現「主山安」的重任,警長鍾東華已經耕耘了15年。2003年他到主山社區擔任警長。當時轄區內工廠林立,兩搶一盜、敲詐勒索等案件頻發,每天的報警電話就高達數十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主山工廠逐漸減少,隨著城市化推進,很多廠區搖身變為高檔商住區。

  「由工業區向城鄉結合部的變化,社會治安也相應變化,案發的類型也在轉變」針對這些變化,鍾東華開始調整相應的思路,力主加強大家的防範意識,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如今, 兩搶一盜案件大幅度減少,僅去年主山在這方面的警情就下降約86%。

社區民警不定期核查轄區內網吧上網人員身份信息

  在鍾東華看來,社區警長不僅僅只關注社會治安基本面的防控,而是更應深度參與社會治理。為此,他積極主導了轄區內下三杞村小組的改造。下三杞有200多棟出租屋,租住人口超過一萬人,屬於典型的城中村。人員構成複雜,社會治安一直不好。鍾東華發現,下三杞村一共有4個出入口,如果將全村進行封閉式管理,並加裝視頻監控,那就形成一個典型的大社區。而要封閉式管理、聘請專職人員、添加警用裝備、視頻監控等,這一切都需要經費支持,錢從哪裡來?

和社區居民聊天也是社區民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鍾東華發現,以前村內存在車輛亂停亂放、雜亂無章甚至堵塞通道等問題,有時還出現車輛被砸被盜的惡性案件。而村內還有大片空地沒有得到合理利用。「能否將這些空地變成停車場,讓專人看管車輛,收取的費用一來可以增加集體收入,二來還可以解決治安崗亭建設費用及專人的工資」鍾東華說幹就幹,在與社區幹部的充分溝通後,他們向東莞市發改等部門提交了申請,並依法得到了批准。這樣的事情,在東莞尚屬首例,村民一開始看不到利益,擔心如此一來房屋不好出租,部分村民存在牴觸情緒。但過了一年之後,不但村容村貌改觀了,全村的社會治安得到根本性好轉,近一年多來竟然保持了零發案。「治安好轉之後,村民的房屋更好出租了,租金也上漲了」

  為警長減負,讓工作更純粹

  最近這段時間,劉卓佳走街串巷,正為東莞市「二標四實」基礎信息採集忙碌。由於主山轄區警務工作任務艱巨,東城分局從今年開始特意為主山配備了二名警長,劉卓佳警長在3月到任之後,就一頭撲進了當前的中心工作。在他的力推下,主山社區已經有1萬多棟出租屋進入了標準地址庫。

民警到居民家落實「二標四實」工作

  厚街陳屋的鐘鴻彬警長,不僅要忙「二標四實」採集工作,還不時接到兄弟部門的通知,要求配合執法。「比如工商要去查處某個商店,稅務要去查處某個企業,城管要去拆除某棟違建等等,都要求我們必須參加;有時真想自己是孫悟空,可以變出72個自己來」鍾鴻彬說,他希望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但現實卻是,非警務活動佔據了他們太多工作時間。這樣的困惑,不僅在東莞,全國的基層警務室幾乎都存在。

  為基層社區警長減負已成為東莞市公安局頂層設計的一部分。東莞市巡警支隊副支隊長趙寅表示,自2017年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改進公安派出所相關意見的文件之後,東莞社區警務開始實現專職化,並在派出所辦案機制上進行了重大調整,明確社區民警不辦刑案、不辦跨區域刑案等。不過,現實卻是,基層確實存在警力不足,很多社區警長依然要辦案。

和社區居民聊天也是社區民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然而,社區警務室是一個大的工作平臺,公安部門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基本上都要與社區警務室掛鈎。對社區民警的減負,將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派出所和社區警務室的負面工作清單,規定清楚,哪些工作是派出所承擔,哪些下放到警務室,切實為社區民警的工作量做減法。讓社區民警更多地從具體的執法活動和具體的辦案工作脫身,從而輕裝上陣,參與到社區的服務和管理上;同時,加強基層警力,對輔警隊伍進行規範化建設,甚至將人口協管員隊伍全部交到社區警務室,讓警長們有更多可調配的力量。

  「社區警務工作,不是立竿見影的,社區警務室必須踏踏實實的去做,唯有如此我們的社會治安才能逐漸平穩」趙寅告訴記者,東莞目前一共設置了534個社區警務室,由於警長都是各分局調配考核,導致標準存在差異。比如,有的地方的警長就沒有辦案的任務,但又的地方又存在。為此,東莞市公安局將出臺統一的考核標準,對全市所有的社區民警進行量化考核。

  來源|羊城派

  圖片|王俊偉

  責編|吳彤

編輯:

相關焦點

  • Overlord納薩力克最萌的野心家,兢兢業業統治大墳墓,實力悲……
    Overlord納薩力克地下大墳墓中除了實力強大的眾多NPC外,還有著很多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做事的工作者,維持的大墳墓的日常運作,保持著大墳墓大家庭的整體的安詳。有一句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說的是他們這些日常工作NPC們。
  • ——記鎮海招寶山街道西門社區好管家志願服務團隊
    「好管家巡邏隊成員每天在社區巡邏兩次,主要巡查治安情況,同時勸阻不文明行為、勸導規範停放車輛、宣傳防火防盜和督導垃圾分類。」鄭勝生今年76歲,是西門社區好管家志願服務團隊的負責人,「我們西門社區居住著1萬多人,但有物業管理的小區才4個。取名『好管家志願服務團隊』,就是用『家人治家』的理念,倡導居民互幫互助,讓大家過上幸福的生活。」    一路走,一路看。
  • 雲南公安向人民報告|守一方水土,護一方平安!
    夙夜守護,只為一方平安 淺淺星河,淡淡月光,夜靜闌珊時刻,人們都已經進入恬靜的夢鄉了,但還有人夙夜匪懈,保衛一方平安他說道:「疫情暴發,邊境一線的防控壓力肯定大,我在臨滄工作了十多年了,已經和這裡有了很深的感情,臨滄就是我的第二故鄉,臨滄人民就是我的親人,所以我必須得第一時間趕回來。」 「守一方水土,護一方安寧」或許這就是李楊一個移民管理警察的內心真實寫照吧。
  • 【節日我在崗】小社區裡的大「楓」景
    西關大屋社區警務室——荔枝灣畔的「守護神」 「一灣江水綠,兩岸荔枝紅。」荔灣區分局昌華派出所西關大屋社區警務室就坐落在美麗的荔枝灣畔。轄內有荔枝灣風景管理區、荔灣區博物館、醫院和中小學校等單位,每天的流動人口達5.6萬人次,是商貿旅遊結合區域和西關民俗風情的核心地區。
  • 紡織城街道六棉社區:創新防控舉措 築牢「第一防線」
    各街道社區、村組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轄區街辦的有力指導下,踐行初心使命,奮力抗擊疫情,維護一方平安,「生態灞橋」現推出「抗擊疫情 連線基層」專欄,直擊抗疫一線,挖掘經驗做法,記錄最美身影。廣泛宣傳 營造濃厚氛圍為使廣大居民做好自我防控和預防,社區先後製作了宣傳橫幅36條、展板8塊、張貼《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發放防控知識宣傳冊等1800餘份,同時,將疫情防控知識在社區大屏幕滾動播放,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 臺南市安南區淵東社區發展協會參訪團來粵交流
    中國臺灣網4月12日東莞訊 4月5日至9日,臺南市安南區淵東社區發展協會參訪團一行23人來粵參訪,其中4月8日赴惠州市交流。東莞市臺灣事務局副局長陳錫輝等接待了參訪團一行。  在莞期間,參訪團一行參觀了虎門威遠炮臺、虎門海戰博物館、麻湧華陽湖等。
  • 很受東莞本地人喜歡的一家粵式酒樓
    #很受東莞本地人喜歡的一家粵式酒樓#店鋪就在東城地鐵站附近,跟著導航走就能找到。裡面的裝修風格是海洋系列,非常有特色,位置比較多,但是周末吃飯時間偶爾還是要排一下隊。很多東莞本地人喜歡去吃粵菜,款式非常多,擺盤漂亮,味道也很不錯。這裡可以從早餐吃到午餐,再晚餐都可以,如果有朋友來東莞玩,很適合帶朋友去吃。
  • 倡導「紅色服務」,四季晶華社區「紅色管家」深入社區
    重陽佳節,吳門橋街道四季晶華社區聯合天辰花園小區物業的「紅色管家」試點項目舉辦了一次特別的「重陽敬老」惠民活動,義診、口腔免費檢查、免費理髮、義務維修等各種親民便民的活動走進小區,為老年朋友增添了節日的溫暖。
  • 東莞老飯店粵點主廚呂世兵:從汽車維修工走向名廚舞臺
    正是因為師傅的嚴格要求,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從一名汽車維修工走向了粵點名廚的舞臺。獲得國家頒發的高級技師證後,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他先後在廣州、東莞多家知名食府擔當粵點主廚,2011年來到東莞老飯店做粵點主廚。
  • 德州肖何莊社區:社區領辦物業 打造特色「紅管家」
    肖何莊社區於2001年由肖何莊村進行村改居而成立,轄區有7個住宅小區,新老居民共6412戶、21000人。據介紹,社區成立之初,轄區內居民矛盾糾紛複雜且小區環境差,很多物業公司不願進駐,而受聘進駐的物業公司也不能讓居民滿意。
  • 東莞粵暉園,一座嶺南文化的大觀園,想來探索嗎
    這一次來到東莞粵暉園。粵暉園,位於東莞市道滘鎮粵暉路1號佔地50多公頃,是東莞近年興建的一座大型園林建築。它集北方皇家園林的大氣,江南園林的典雅和嶺南園林清秀於一身。構建了亭臺樓閣,水榭曲廊,石橋假山等園林景點100多個,被稱為「嶺南文化的大觀園」。走進去一起感受一番。
  • 培育社區生活服務的「萬能管家」,「58到家」試水社區團購新玩法
    從去年年末開始,58到家在微信小程序端試水社區團購,推出了「58萬能管家」小程序,相比app、網站入口目前以服務類型的歸類形式,58萬能管家內以社區為劃分界限,每個社區設有一名「萬能管家」,由「管家」負責連接社區內的生活服務需求。
  • 社區「小管家」發揮垃圾分類「大作用」
    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青城眼欄目報導 近日,玉泉區長和廊街道辦事處組織轄區青少年兒童組成社區「小管家」,隨社區志願者做好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示範等志願服務,推動基層社區垃圾分類工作深入人心。長和廊街道辦事處通過招募社區青少年兒童組成社區「小管家」,以家庭為單位,通過互動宣傳、撿拾垃圾等方式,帶領社區其他青少年兒童和轄區居民了解垃圾分類、學習垃圾分類、參與垃圾分類。記者跟隨社區「小管家」鄔紫軒走進商鋪給商戶送垃圾分類宣傳單。
  • ...奮進㉝|東莞公安:藏藍警色驅散寒冬陰霾,金色盾牌護得春來花開
    科學防控 護得一城安穩作為「世界工廠」,東莞有著特殊的人口結構,外地人口佔多數。如何築牢流入性檢測防控、轄區內排查疏導「兩道防線」,東莞市公安機關必須要交出一份高分答卷。在轄區內排查疏導方面,東莞市公安機關實時滾動推送人員信息,聯同社區、衛健部門及時落地核查、處置,及時反饋相關結果,形成工作閉環;並利用「二標四實」採集體系升級改造,快速研發上線專門用於疫情防控工作的「莞e申報」工具,實現了疫情防控全量信息採集零接觸,有效地為「粵康碼」提供最真實的基礎數據。
  • 東莞婦聯打通「最後一公裡」,織密社區疫情防控網
    ■「樓嫂」張貼疫情防控知識海報 市婦聯供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抓好社區防控是關鍵。疫情發生以來,市婦聯積極發揮全市174個樓盤(小區)「婦女微家」的優勢,廣泛動員有能力、有愛心、肯奉獻的婦女群眾擔任「樓嫂」,投身社區聯防聯控一線戰場,攜手社區群眾共同做好疫情防控身邊事,織密社區疫情防控網。
  • 碧家國際社區東莞馳援抗疫工作,為33名醫務工作人員提供後勤保障
    繼2月7日碧家國際社區應政府要求,提供武漢宏圖大道店作為抗疫工作後勤點,為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安保人員等工作人員提供後勤保障之後,2月11日,碧家國際社區接到東莞市東坑鎮人民政府衛生健康局通知,緊急徵用東坑店部分房間供從事抗疫排查的東坑社區服務中心33名醫務工作人員入住。
  • 大連上線網格「紅管家」社區服務更接地氣
    家裡下水道堵了,打一個電話就有人上門幫助疏通;樓下停車難,向網格「紅管家」反映後,社區迅速研究解決方案,很快就新開闢出3處停車場;甚至銀行存摺找不到了,都有人帶著空巢老人去補辦……「自從有了『紅管家』,俺們一個個民生訴求、矛盾問題最後都變為一樁樁『暖心事』了!」
  • 龍華區志願者開展"藍精靈"社區管家志願服務
    人民網海口7月28日電(記者吉羽)海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入國檢前重要階段,為整治重點社區一些突出問題,提高社區的文明形象及重點社區的居民對「創文」工作的知曉率和支持率,保障「創文」的查漏補缺工作有序進行,7月17日-8月5日,在龍華區濱海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海口市綠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組織志願者近千人走進龍華區濱海街道泰華社區
  • 深圳自如管家愛心支援,兼職社區「守門員」
    深圳自如服務人員全力以赴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共走訪52個社區,支援21個社區、21個物業、2個派出所。此外,深圳自如更是向服務社區愛心捐贈防疫物資,共6600個醫用口罩、100個N95口罩及200雙手套。深圳自如希望身體力行確保每一個進入社區的租客都是安全的。
  • 用好楓橋經驗 守護一方平安(一線調查)
    這是浙江諸暨市楓橋鎮幹部群眾上世紀60年代創造的「楓橋經驗」,成為守護一方平安的典型經驗。近年來,杭州上城區借力大數據等科技手段,組建行業聯盟,匯聚群眾安防力量,建立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探索出了一套適用於城市治理的「楓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