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海南地理標誌「金字招牌」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盧騰達

  近日召開的2020年冬交會揭曉了「2020年海南十大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凸顯了地理標誌的品牌影響力。品牌、品質成為海南農產品搶佔市場的「敲門磚」。正視地理標誌產業發展短板,拓寬地理標誌產業鏈,挖掘其潛在價值,應成為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加快自貿港建設的重要路徑。

  今年7月20日,歐盟理事會作出決定,授權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我國安吉白茶、百色芒果等入選首批100個受歐盟保護地理標誌,拿到進入歐洲市場更便利的「入場券」。這表明,品質、品牌正成為我國農產品贏得國際市場「敲門磚」。海南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進一步利用好地理標誌助力現代農業發展,拓展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市場,對自由貿易港建設將發揮巨大作用。

  地理標誌蘊藏著巨大經濟價值

  地理標誌是一種國際公認的重要的智慧財產權。農產品一旦擁有了地理標誌,就相當於擁有輸出的「通行證」,既表明產品地域特色、良好質量信譽,又能給經營者帶來巨大商機,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優化產業結構開拓一條新路。比如,我省保亭紅毛丹2018年獲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後,通過產業鏈延長、包裝宣傳等,每斤漲到12元至15元,種植面積增加50%。地理標誌目前有三種類型,其中「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農產品地理標誌」由農業農村部負責。至今年7月底,我國累計批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385個、地理標誌商標5719件、農產品地理標誌2930個。今年,海南省新增註冊東方黎錦、保亭六弓鵝、樂東芒果、保亭黃牛等13件地理標誌商標,有力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海南地理標誌產業鏈亟需完善

  數量上看,我省三類地理標誌數量,在全國都排名靠後。其中,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2件,包括文昌雞、海南島鹽等;地理標誌商標79件,包括海口火山荔枝、三亞芒果等;農產品地理標誌37件,包括瓊中綠橙、霸王嶺山雞等。橫向比較,以西部四川省為例,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95件,地理標誌商標420件,農產品地理標誌332個,分別是我省25倍、5倍、9倍。東部的山東省共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79件、地理標誌商標737件、農產品地理標誌184個,分別是我省7倍、9倍、5倍。

  質量上看,2020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顯示,前100強榜單中,海南無一產品上榜。榜單水果類第一的贛州臍橙,種植面積163萬畝,有25萬種植戶、70萬果農,佔全國臍橙產量40%。而我省瓊中綠橙雖有「橙類王子」美稱,但種植面積才2.4萬畝,僅有20多家種植企業。

  海南地理標誌產業存在較大差距

  (一)品牌化意識和戰略謀劃不足。一是已有地理標誌存在閒置浪費現象。我省12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實際申請使用專用標誌的企業很少,申請使用「定安大米」6家,種植「澄邁苦丁茶」的只有萬昌茶場1家。而黑龍江「五常大米」僅去年10月一次就有29家企業申請使用並被核准。二是尚有大量優質資源無人發掘培育,比如嘉積鴨、釋迦果、百香果等,處在初級產品階段。

  (二)政府統籌協調和獎扶力度不夠。地理標誌申報工作政策性、技術性強,如果缺少了各地方、各部門、各行業組織的統籌協調、有力支持,地理標誌便很難得到充分開發利用。近年來,山東省出臺《關於推進商標戰略實施促進經濟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商標數量佔全國1/7,全省地標商標85%實現從標識、包裝、管理到標準質量的統一。

  (三)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組織缺位。申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一般由當地縣級及以上政府指定的申請機構或認定的協會企業提出,商標註冊人是當地不以贏利為目的的團體、協會等。目前,我省、各市縣行業組織還不多,市場化動能不足。

  (四)規模化、生產組織化程度不高。比如,五指山是我國最南端高山雲霧茶產區,所產紅茶「琥珀湯、奶蜜香」,但茶園分散,品質參差不齊。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僅為0.36:1,遠低全國平均水平,缺乏精深加工、二次增值產品,深加工的精緻包裝、脫水、糖(鹽)漬果蔬產品及乾果很少。水產品加工轉化率也僅47%,遠低於發達地區的70%。

  (五)種植技術、冷鏈等配套有短板。品種老化、同質化問題較突出,比如芒果70%為臺農芒果,菠蘿80%以上為峇里菠蘿,滯銷風險較大。海南胡椒產量佔全國總產量95%,但多年來種植、加工技術無太大突破。農業生態環境問題也需重視,香蕉黃葉病致大面積蕉園棄耕、檳榔黑心病致大面積減產等。農產品分級、包裝等環節很少採用冷鏈,總體預冷率不到30%,品質受影響。

  地理標誌產業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統籌協調工作機制。一要建立地理標誌工作省市縣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形成省市縣協同、政府統一領導,智慧財產權管理、農業農村等各部門協同機制。激發各市縣積極性,推動與空間規劃、產業轉型、扶貧攻堅等一體謀劃。二要科學制定全省和各市縣產品培育規劃,分級分層制定一攬子政策。各市縣要結合本地資源特徵,明確主攻方向,建立重點特色產品目錄和檔案。

  (二)廣泛動員、培訓,讓農企、農戶都嘗到甜頭。一要以鮮活實例為證,積極宣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對於增強效益的重要性。二是各相關部門主動靠前,組織相關企業農戶赴山東等實地調研,學習操作路徑。三要扶強扶優,推動形成「頭雁」效應。可先選擇有一定資源優勢、一定市場知名度的特色產業,先行統籌規劃、先行突破。

  (三)紮實開展資源摸底、申報和使用核准。一要選好「苗子」,摸清全省農產品資源分布等情況,推動各市縣主動挖掘、培育出一批潛在資源。二要制定海南省農特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建議名錄,各市縣對標申報硬性條件,精準發力。三要按照「調研一個、培育一個、成熟一個、申報一個、成功一個」梯隊原則,著力打造一批品牌。四要用足海南作為全國第一個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改革試點省份政策,不斷放大政策效應,推動在地理標誌培育、申報等環節形成海南經驗。

  (四)推動行業協會、聯盟和專業合作社建設。一要成立海南省地理標誌產業協會,將全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商標權利持有人及生產經營、科研企業等集合起來,提供包括商標、物流、科技孵化及品牌策劃等全鏈條服務。二要廣泛成立各類特色產品行業協會、聯盟、專業合作社,扶持申報地理標誌商標、公益性集體商標,鼓勵營銷大戶率先使用地理標誌。三要積極構建產業化發展模式,形成「公司+行業協會+地理標誌商標+農戶」等多種模式。

  (五)加強農業技術、流通等配套建設。一是加強優質品種培育,組織中國熱科院、中國農大等科研力量,研究解決水果新品種選育等問題,取得一批重大實用成果。二是培育新型流通業態,推進專業市場建設,加強「龍頭帶基地、企業連農戶、產供銷一體化」建設,推動全程冷鏈「過海峽、進超市、上櫃檯」。三是抓好產品包裝、設計、營銷,通過淘寶直播等,邀請知名人士代言,組織線上線下各類專項展銷會。四是積極開展質押融資,推動商標專有權人、使用單位同銀行對接,破解融資難等問題。

  (六)加強監督,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品質保證是地理標誌農產品獲得溢價的主要因素,必須嚴格執行指定生產工藝。各職能部門、市縣要擔負起監督責任,加強專業培訓,督促生產經營者推進生產標準化、身份標識化、全程數位化水平。要規範行政處罰流程,依法對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企業進行處理,起到震懾效果。

  【作者單位: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

相關焦點

  • 新田擦亮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金字招牌
    永州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杜勇剛)12月7日,新田縣市場監管局向企業宣傳《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和「新田大豆」「陶嶺三味辣椒」地方標準,開展新的專用標誌換標工作。這是高度重視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產業發展,擦亮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金字招牌。
  • 景德鎮:擦亮「金字招牌」 彰顯品牌力量
    以國家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立足文化優勢,擦亮「金字招牌」,打造一批國家級、國際化的陶瓷文化品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貢獻「景德鎮力量」,景德鎮正行穩致遠。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市正著力推進景德鎮瓷器地理標誌的傳承保護和國瓷文化品牌研究整合工作。
  • 陝西地理標誌網正式上線 擦亮地標品牌的金字招牌
    10月22日下午,在陝西楊凌農科田園酒店舉辦的「地理標誌促進鄉村振興」論壇上,由陝西省知識產權局、陝西日報傳媒集團陝西農村報共同打造的陝西省地理標誌產品綜合平臺——陝西地理標誌網正式上線。
  • 崑山「張浦黃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定
    日前,在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張浦黃桃」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成為崑山市第1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張浦黃桃」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面積217.3公頃,覆蓋10個行政村,年產量4000噸。  黃桃是張浦鎮的傳統特色農產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
  • 2020廣西公務員申論模擬題:農產品地理標誌戴高帽
    作為一種無形資產,農產品地理標誌早已成為具有地域特色農產品的金字招牌,不僅多數市場反饋良好,而且作為當地的公共資源,地理標誌商標也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特色農業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也正是由於其所帶來的效益日益顯著,近年來地理標誌商標申請熱度始終不減。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量到質,地理標誌商標的發展擴容,也見證了我國特色農業的發展成就。
  • 擦亮三秦地標產品的「金字招牌」
    新增企業數量是試點前約3年的核准總量,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率得到提升。陝西省是地理標誌大省。目前,該省擁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86個,以地理標誌註冊集體商標、證明商標139件。2019年,陝西省作為12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改革試點省份之一,率先探索建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工作體系。
  • 遼寧省擁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67個 「金字招牌」讓遼寧土特產...
    &nbsp&nbsp&nbsp&nbsp大連海參、朝陽大棗、阜新瑪瑙、盤錦大米、鞍山南國梨……這些響噹噹的土特產全都獲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意味著這些土特產的名字成了「金字招牌」。
  • 「品牌+」戰略 擦亮「青島農品」金字招牌
    建立健全品牌發展機制體制,打造「青島農品」的金字招牌;搭建品牌展銷、產銷對接服務平臺,培育壯大品牌主體,培養一批懂品牌、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農產品出口貿易,擴大國內農產品內需。青島通過加快品牌建設,找到了一條有效路徑。
  • 中國首批地理標誌受歐盟保護 "興隆咖啡"入選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袁宇 通訊員梁振瑋  12月14日,海南日報記者從萬寧市委宣傳部獲悉,根據日前籤署的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在中國境內的100個歐洲地理標誌產品和在歐盟境內的100個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將受到保護。其中首批來自中國27個省(市、區)的100個地理標誌中,萬寧興隆咖啡成功入選,為我省唯一入選產品。
  • 四川省蒲江縣地理標誌助農工作成效顯著
    今年10月,「蒲江耙耙柑」成功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是四川省蒲江縣第5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此前,蒲江已擁有「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醜柑」「蒲江米花糖」4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全縣集中連片發展優質茶葉10萬畝,獼猴桃10萬畝,柑橘25萬畝。
  • 擦亮母山咖啡「金字招牌」,看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怎麼做
    通過員工推廣、「走出去」戰略、「線上+線下」銷售等措施,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多措並舉擦亮母山咖啡「金字招牌」■ 記者 盧裕元「歡迎致電母山咖啡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銷售部門負責人聞奕博表示,這既不是「硬性任務」,也不是「形式主義」,全員參與營銷的行動源自大家對企業品牌的認同和對產品的信心,希望通過自身推介,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母山咖啡,擦亮母山咖啡「金字招牌」。母山咖啡進駐三亞免稅店海南印象。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擦亮「地標產品」的金字招牌
    前不久,歐盟理事會作出決定,授權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安吉白茶、贛南臍橙、山西老陳醋、郫縣豆瓣……來自27個省區市100個地理標誌產品拿到進入歐洲市場更為便利的「入場券」,一大批優質農產品將擺上歐洲消費者餐桌。這表明,品質、品牌正成為我國農產品贏得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 廣東湛江這4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有地方標準了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8日,廣東省湛江市市場監管局批准發布《地理標誌產品 覃鬥芒果》《地理標誌產品 流沙南珠》《地理標誌產品 廉江紅橙》《地理標誌產品 愚公樓菠蘿》四項地方標準。覃鬥芒果、流沙南珠、廉江紅橙、愚公樓菠蘿均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是湛江市極具特色的農產品。覃鬥芒果雷州市特產。覃鬥芒果核小肉厚、纖維少,營養豐富,主產區地處雷州半島西海岸。
  • 海南「霸王嶺山雞」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海南「霸王嶺山雞」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6-05-09 13:19:555月9日上午,海南省農業廳向昌江縣霸王嶺山雞養殖協會頒發了農業部地理標誌證書。  截至目前,海南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活禽種類包含文昌雞、白蓮鵝等。據了解,「霸王嶺山雞」具有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粗養粗放、採食量少、成活率高等優點,是國內不可多得的地方原始雞種。
  • 馮彪:接力擦亮企業誠信「金字招牌」
    為了保證消費者吃到健康牛肉,23年裡,福華肉類有限公司現任總經理馮彪在父親馮殿華的引領下,兩代人接力前行,秉持著誠信經營的理念,從肉牛養殖、選拔檢測到屠宰加工,每一個環節都嚴控質量,擦亮企業誠信的「金字招牌」。
  • 南通:聚焦產業發展 擦亮「金字招牌」
    自主商標品牌,不僅是企業的「金字招牌」,也是地方的「靚麗名片」。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國內一流的品牌強市」為目標,2018年以來,南通大力推進商標品牌發展戰略實施三年計劃,聚焦地方產業優勢,全面推動「品牌強企」「品牌興農」「品牌走出去」,商標品牌各項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 吉林松原:擦亮「查幹湖旅遊」的金字招牌
    新華社長春1月2日電 題:吉林松原:擦亮「查幹湖旅遊」的金字招牌新華社記者陳俊、孟含琪、趙丹丹馬拉絞盤,冰湖騰魚。位於吉林松原的查幹湖這個冬季遊客暴增,為接待帶來了極大考驗。擦亮東北旅遊品牌仍需發力查幹湖冬捕「火了」,以東北為代表的冰雪旅遊也愈發火熱。但東北冬季旅遊仍面臨短期遊客扎堆、天氣極度寒冷等難以克服的先天不足,如何讓大家體驗旅遊產品時又最大限度規避不足,仍需持久發力、系統規劃、精準提升旅遊品質。
  • 舉辦成語典故大會 擦亮淮南金字招牌
    我市自被授予「中國成語典故之城」以來,從成語典故+文化、+旅遊、+城市建設等方面持續用力,積極開展與成語典故相關的文化活動,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擦亮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本次大會,由市委宣傳部、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市教育體育局、市文化和旅遊局、淮南廣播電視臺和淮南成語典故研究院共同主辦,通過淮南發布客戶端淮南新媒體中心進行現場直播。
  • 柳州擁有6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金字招牌」釋放黃金效應柳州擁有6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柳州訊(記者覃偉立)10月26日,在融安縣大將鎮三馬三鑫金橘生產合作社融安金橘是柳州市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1年,融安金橘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之後,融安縣鼓勵社會、企業、個人參與金橘產業開發,設立金橘產業發展基金,通過財政投入和貼息貸款方式扶持金橘產業發展,引導和組織企業申報融安金橘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到去年,融安縣金橘種植總面積達11.5萬畝,產量達10萬噸,產值達4億元。
  • 上海:擦亮「上海電影」金字招牌 建設全球影視創製中心
    新華社上海5月10日電題:上海:擦亮「上海電影」金字招牌 建設全球影視創製中心新華社記者許曉青、黃揚已成功舉辦20屆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去年度過60歲生日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等「上海電影」金字招牌,10日集中亮相於此間舉辦的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