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13億噸食物浪費,看這些食品公司如何「變廢為寶」拯救地球?

2020-12-14 騰訊網

每年全球浪費掉的食物高達13億噸!如何減少食物浪費已成為破解可持續難題的重要一環。Foodaily帶您學習海外減少食物浪費的優秀商業範例,看看全球食物創變者們那些令人驚嘆與擊掌的小小創舉!

文:Amber Wang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今天,你節約食物了嗎?

對食物的節約與浪費,始終貫穿著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在當前大力倡導低碳環保生活的背景下,減少食物浪費成為破解可持續難題的重要一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全球環境展望》報告顯示:每年,全球生產的食物約三分之一被損失或浪費掉。浪費總量約為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每年食品生產中損失或浪費的用水總量(250立方千米)相當於伏爾加河年流量的三倍或日內瓦湖容積的三倍。

所有食物浪費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製作成堆肥,大多被送到垃圾填埋場,構成城市固體廢物的一大部分。從垃圾填埋場排放的甲烷又成為廢棄物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源之一。

食物浪費不僅加劇了全球糧食供應短缺,還對環境造成了巨大傷害。節約食物、減少浪費已經刻不容緩!

人類對食物的感知,往往具化為一寸田、一包裝、一簞食、一豆羹。因此對個人而言,節約食物也多從一粒米、一杯茶做起。對於想要在食物回收再利用領域做出貢獻的企業而言,面對從農場到超市、從廚房到餐桌的漫長鏈條,他們又會從哪裡入手呢?我們從參加Natural Products Expo West 2020在線展覽的品牌中挑選出部分減少食物浪費的優秀商業範例,看看全球食物創變者們那些令人驚嘆與擊掌的小小創舉!

果蔬拯救者——LOOP

根據調查統計,水果、蔬菜和薯類作物是全球浪費比率最高的食物種類,約有45%的部分在進入零售終端前被浪費掉。

圖片來源:medium.com

而在加拿大,56%的水果蔬菜會被扔掉,這倒並非是因為它不再適合消費,而是由於庫存管理問題和消費者對食物外觀的挑剔。LOOP啟動了一個旨在杜絕食物浪費的循環經濟項目,他們與食品企業合作,對那些在進入食品商店售賣之前就被丟棄的食物予以充分利用,包括水果,蔬菜,隔夜麵包,馬鈴薯切塊、油脂等,以及用果汁和殘破披薩餅皮製作的寵物犬零食。

圖片來源:loopmission.com

圖片來源:loopmission.com

LOOP收集廢棄的水果和蔬菜,用鹼水仔細清洗,進行壓榨處理。採用冷榨工藝提取出全部汁液,有效保留了食材中營養的完整。根據生食專家的特殊配方將果汁混合,倒入本地製造的可回收瓶子中。

由於溫度會改變食物,LOOP採用超高壓滅菌代替巴氏殺菌。從本質上講,這種方法就像把瓶子扔進60公裡深的海裡,強大的水壓可以殺死有害的致病菌,而不會破壞其營養物質或影響風味。超高壓滅菌技術確保果汁能夠保持長達2個月的風味和品質。

迄今為止LOOP對於保護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自成立至今的數年間,共計減少了3152噸溫室氣體排放,節約了3.17億升水和3911噸水果蔬菜。

讓豆渣重煥新生——Renewal Mill

圖片來源:renewalmill官網

烘焙食品公司Renewal Mill將豆奶加工中產生的副產物豆渣製成一種被稱為「okara」的豆渣粉,這種豆渣粉來自有機和非轉基因大豆,不含麩質,含有相當於全麥麵粉4倍的膳食纖維。Renewal Mill用這種獨特豆粉製成黑巧克力軟糖布朗尼和巧克力曲奇,綠色奶昔和墨西哥塔可餅。

okara豆渣粉的生產過程並不複雜:首先將有機大豆煮沸、打漿,豆漿分離後剩下的豆渣被傳送到脫水裝置,乾燥後被細磨成高蛋白、高纖維的細粉並進行包裝。

公司創始人Claire表示,當年與合伙人創立波士頓第一家有機果汁公司的時候,每天浪費掉的大量營養豐富的果肉使她深受觸動,於是開始尋找能夠解決食物浪費的可持續方案。隨後,她了解到豆奶的生產工藝,對豆渣這種高營養的副產品產生了濃厚興趣,決定利用這種食物生產出質優價廉的營養食品。

Renewal Mill公司創始人Claire。圖片來源:renewalmill官網

豆渣是東方人數百年來的一種傳統食物。Renewal Mill讓這種被西方人忽視的食材重煥生機,通過乾燥和研磨將其轉化成一系列多功能產品。豆渣粉可添加到任何以麵粉為基料的產品中,能夠增加纖維、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無需使用合成加工技術或再進行營養強化,同時使食物保持原有的口味、質地和外觀。

在2018年IFT食品技術學會年會上,Renewal Mill在首屆IFTNEXT食品挑戰賽中脫穎而出,獲得Future Food Disruptor of the Year獎。2019年,該公司通過Techstars的Farm to Fork加速器計劃與Cargill合作,探索包括擠壓產品在內的豆渣粉的其他應用。

酒糟變身高營養零食——ReGrained

啤酒廠每年會產生數十億磅的酒糟,其中含有植物蛋白、益生元纖維和微量營養素,營養價值很高。美國零食品牌ReGrained從釀酒廠收集酒糟,將這種營養豐富的食材製成一種超級穀物原料,其膳食纖維含量比小麥粉高55%,蛋白質比藜麥多24%,而熱量值比小麥粉低26%。以這種超級穀物為主原料製成的膨化小吃和零食棒口感鬆脆,非油炸,不含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素。

圖片來源:regrained官網

圖片來源:regrained官網

ReGrained的聯合創始人Dan和Jordan表示,他們在大學期間學會了如何釀造啤酒,然而每釀製半打啤酒就會剩餘1磅酒糟。這些酒糟逃脫不了被丟棄的命運,直至他們開始用這些材料烘烤麵包。起初他們的目標是賺足夠的錢來釀造免費的啤酒,很快他們意識到酒糟市場比想像中要大得多,如何從每年數十億磅的酒糟中淘出黃金呢?

ReGrained與啤酒廠進行合作,啤酒廠將釀造啤酒所需的糖分物質提取之後,ReGrained將剩餘酒糟收集起來。他們與美國農業部共同開發了一套特殊工藝,確保用較為溫和的方式從酒糟中提取營養物質而不會破壞物質活性。這種工藝完全符合食品安全的黃金標準,並且讓得到的超級穀物具有怡人的風味與儲藏性能。目前,ReGrained正申請該項技術的專利。

圖片來源:regrained官網

圖片來源:regrained官網

根據ReGrained官網實時統計的數據,截止發稿前,ReGrained已經回收利用了超過36萬磅的釀酒穀物廢料。

只留清香在人間——Oteas 的100%可降解茶包

Oteas公司於2014年在英國創立。「Oteas」來源於日文的「茶(Ocha)」一詞。公司執行長David和他的妻子,銷售總監Shelley都是狂熱的滑雪和徒步旅行愛好者,他們從Revelstoke——一個坐落在加拿大落基山脈的迷人小鎮那裡,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他們最終選擇了茶飲行業,致力於開發一款完全不產生任何廢棄物的茶飲。Oteas先從包裝入手,幾經改進,終於用全生物基材質去除了包裝上的塑料成分。

圖片來源:oteas官網

Oteas使用的茶葉來自世界各地,大約50%為有機,50%為天然,不使用殺蟲劑。種類包括果茶、紅茶、綠茶和草藥茶。

圖片來源:oteas官網

Oteas的茶葉網袋由植物基材料製成,茶包由玉米澱粉製成,繩子和標籤也完全可生物降解;外包裝採用植物油墨進行印刷,無需擔心印刷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用過的Oteas茶包能夠完全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

自產自足的循環農業新範式——AUGA

總部位於立陶宛的AUGA擁有近10年的傳統農業經驗。2015年,AUGA做出了轉向有機農業的重大決定,並隨機啟動認證流程,次年更名為AUGA Group,創建新的有機產品線AUGA。如今,AUGA集團已成為歐洲最大的垂直整合有機食品公司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有機食品生產商。AUGA擁有約37000公頃有機認證土地,專注於農作物和蘑菇種植,以及飼養奶牛和雞。公司採用自營和承包生產方式,提供種類繁多的生鮮農產品和加工食品。包括即食食品、包裝蔬菜、蘑菇、即食湯、牛奶和穀物食品。

圖片來源:augaorganics.com

除了提供優質和完全可持續的農產品外,AUGA對於社會最大的貢獻在於所踐行的循環農業模式。AUGA擁有波羅的海地區最現代化的有機農場,堅持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有機食物。他們通過輪流耕作和有機肥來保持土壤肥力,使用現代機械和最新有機農業技術進行農業生產。他們遵循「生態閉環」原則:採用有機穀物和牧草飼餵奶牛,稻草作為蘑菇培養基,牲畜糞便作為農田肥料,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完成農場的生態循環與天然產出。

圖片來源:augaorganics.com

總結

可持續生活理念和消費習慣,將推動食品企業重新思考產品創新方向和經營方向,人們對於減少食物浪費的各種途徑的嘗試也將會一直持續下去,不論是對於丟棄的果蔬、豆渣、酒糟這些毫不起眼的食材再利用,還是對以循環農業為代表的高效閉環式食物生產方式的探索,節糧天才們的創舉,將成為推動食品創新的巨大力量。這個世界,也終將因一群具有責任感和創造力的食品人,而變得更美、更綠!

相關焦點

  • 日本企業開發「二手」食品售賣平臺 幫助減少食物浪費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25日報導,日企業家推出網絡平臺售賣「再循環」剩食,既能幫助食品商清貨以減少食物浪費,也能讓消費者以優惠價購買食品。報導說,日本是善於再循環的國家,從汽車、家具到衣服都有「二手貨」轉手平臺,這讓消費大眾有機會撿便宜貨,在環保上也起了一定作用。
  • 如何減少印尼的食品浪費?
    經濟學人集團的一個研究小組在2016年的研究中指出,印尼需要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消費者意識,以便抑制食品浪費。這份研究的標題為「解決食品問題:通往更可持續的食品系統(Fixing Food: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Food System)」,結果發現,在食品浪費領域,只有沙特比印尼更糟糕。
  • 我們應該如何減少食物浪費
    在顯而易見的自助餐廳或大學食堂裡,食物浪費可能是個問題,原因很明顯:由於沒有動力在盤上堆放更少的食物,食客往往會過度沉迷。遏制這種行為的一種方法是減少食物浪費,這是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可在自助餐檯推廣溫和的優點。
  • 他山之石:荷蘭是如何重視和應對食物浪費的
    食物浪費是一個全世界所面臨的共同的問題。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的數據,在全球範圍內,每年大約會扔掉13億噸食物,佔我們糧食種植總量的三分之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為此,荷中商務促進公司作為中荷兩國農業領域溝通和合作的橋梁,總結了荷蘭營養中心(The Netherlands Nutrition Centre,荷蘭語voedingscentrum)近期關於食物浪費的相關調研報告,介紹荷蘭的食物浪費現象,進而介紹荷蘭社會中提倡的「如何預防浪費」的幾種辦法。
  • 羅馬尼亞呼籲減少食物浪費
    新華社布加勒斯特9月29日電(記者林惠芬)羅馬尼亞農業和鄉村發展部部長阿德裡安·奧羅斯29日在布加勒斯特強調,加強對民眾的教育對減少食物浪費至關重要。 奧羅斯是在參加「為了人類、為了地球,停止糧食損失與浪費」的主題會議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 物聯商城:物聯網卡用於農業生產 優化供應鏈減少浪費
    儘管產生的食物量是地球所需食物的1. 5 倍,但浪費或丟失的食物卻是驚人的。全球每年生產的 40 億噸食品中大約有三分之一被浪費了。從農場到餐桌,整個價值鏈都有改進的空間,而物聯網將在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如果農業行業要與世界人口統計數據不斷變化保持可持續的步伐,那麼將數位技術整合到生產中將是關鍵。
  • 你想不到的「食品浪費大國」
    政府企業齊出手  為解決食品被大量廢棄問題,減少浪費,日本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食物浪費減量化和食品資源循環利用。  日本政府2001年實施《食品循環法》,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儘量做到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
  • 「食物銀行」和「30·30」願景促進新加坡減少浪費提高食品保障
    新華社新加坡9月21日電 綜述:「食物銀行」和「30·30」願景促進新加坡減少浪費提高食品保障新華社記者王麗麗在新加坡,來不及食用且即將過期的食物不用扔掉,可以「存」入「食物銀行而為了確保國家食品安全,新加坡政府去年推出「30·30」願景,計劃用10年時間逐步提高本國食品產量,減少食品進口依賴。「食物銀行」是新加坡一家慈善機構。
  • 報告稱加拿大人每年浪費食物量高達310億元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正當法國與義大利採取措施抑制食物浪費之時,加拿大政府卻在此問題上無所作為。     據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顯示,世界各國每年有13億噸食物被浪費,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但在加拿大,大量食物被浪費的同時,每月還有85萬人使用食物銀行接受救濟。     加拿大廣播公司Marketplace欄目花費6個月對超市進行調查發現,僅在多倫多地區的兩個沃爾瑪超市後面,就發現了數十個裝滿食物的垃圾桶。
  • 摘要:日本實際上是一個食品浪費大國。
    日本政府2001年實施《食品循環法》,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儘量做到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2019年5月,眾議院通過了《減少食物浪費促進法案》,法案寫明,政府有責任推進有關避免食物浪費的政策。法案要求在內閤府設置「食物浪費削減推進會議」,推動「食品銀行」活動,即相關團體可從食品生產企業等處獲得即將廢棄的保質期內食品,免費提供給福利機構或生活困難者。日本政府也制定了相關目標,計劃到2030年將食物浪費量在2000年的基礎上減少一半。日本內閣還於今年3月通過了《促進減少食物浪費的基本政策》。
  • 美媒呼籲美國人:減少浪費,從節日做起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12月24日發表記者埃莉諾·卡明斯的題為《減少節日期間的浪費》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從感恩節到新年,美國人製造的垃圾比全年任何其他時段都高出驚人的25%。這些節日垃圾來自各種各樣似乎很不起眼的根源,例如包紮節日禮物的絲帶。
  • 3個月減少浪費食物27.4噸,這家酒店做對了什麼
    MISS 特別提醒 這家酒店的厲害之處在於:在過去的三個月期間,將食物浪費減少了27.4噸。 據喜來登酒店2016年的不完全統計,一家酒店西餐廳一年的食品浪費可達150萬,其中自助餐廳的浪費尤其大。 2019年地球日這一天,主題是:我們將減少食物浪費。 今年7月1日,上海的酒店已取消「六小件」的供應,分別是: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和鞋擦。
  • 英國推出食物浪費計算器
    英國一家食品科技公司新開發出一種在線使用的交互式計算器,可以告訴你因為食物浪費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對環境的影響。這家名為「它是新鮮的!」公司開通了一個網站,消費者登錄後首先選擇家庭成員人數,然後輸入每月最常丟棄的蔬果種類及數量,計算器便可顯示出一年的食物浪費總量、價值以及相應的碳排放量,最後還會為使用者的消費行為打分,例如「做得很棒」「還可以」「應該更好」。
  • 被浪費的食物也可以如此創造價值
    但是浪費食物確實會讓懂得食物珍貴的人痛恨至極 所以我們就來看看《食物浪費的故事》都講了什麼讓人如此內疚和羞愧吧 全球1/3的糧食產出都沒被吃掉,而是被浪費掉了 為了生產這些食物 導致森林被砍伐
  • 新華僑報:「浪費大國」日本也需「光碟計劃」
    這種純粹的浪費,真正原因出在日本獨有的商業習慣和食品安全管理上。  文章摘編如下:  糧食自給率只有39%的日本,每年卻要扔掉632萬噸食品,是全球糧食援助總量的兩倍多!值得注意的是,這632萬噸食品中,絕大多數是沒有過保質期,吃後不會對身體帶來任何不良影響的食品,屬於純粹的浪費!為什麼好端端的,要把沒過期的食品扔掉?
  • 三年節約100多萬噸食物!丹麥這招兒時髦又省錢
    全球各國餐桌上,浪費食物的一幕可能每天都在上演。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多達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造成食物浪費的原因各不相同。在發展中國家,40%的食物浪費發生在加工階段。在較發達國家,40%以上的食物浪費發生在零售和消費終端。
  • 變廢為寶 上海家樂福餘量食物小課堂傳遞惜食環保理念
    變廢為寶 上海家樂福餘量食物小課堂傳遞惜食環保理念來源:聯商網2018-01-21 21:18白菜葉子爛掉了、萬年青餅乾過期了,這些無用的食物只能丟棄嗎?1月20日,綠洲公益在家樂福上海萬達店組織了一次「餘量食物小課堂」活動。不少小朋友和超市理貨員一起整理過期食品,並利用剝落的菜葉、過期餅乾、麵條等食物製作手工作品,傳遞「食物零浪費」及環保理念。
  • 一年產生近40億噸 如何讓工業固廢「變廢為寶」?
    一年產生近40億噸,累計堆存量超過600億噸——讓工業固廢「變廢為寶」具體來看,一般工業固廢汙染舉報佔23.6%,危險廢物佔23.2%,礦渣尾礦佔13.7%。舉報攀升的背後,是快速增長的工業固廢產生量。日前發布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顯示,2017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8.68億噸。而在2016年,這一數據剛剛超過30億噸。生態環境部此前發布的《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年報》同樣反映了這一趨勢。
  • 人類一天要消耗掉多少食物?又浪費多少食物?看完後我沉默了
    當地球同步衛星在地球上空3萬6千公裡的地方用高清攝像頭拍下地球的高清照片後,人類終於看到了在浩瀚宇宙中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歷經億萬年的進化,地球在宇宙星球荒漠般的表面中脫穎而出,成為太陽系中已知唯一覆蓋空氣和液態水的星球,因此也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目前已知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
  • 佔全年蔬菜量5成的「爛菜葉」,可以這樣做,變廢為寶還能掙錢
    在去年,我國的蔬菜生產就達到了8.17億噸。這蔬菜的生產量如此大,那浪費也不在少數。浪費的很大部分都是一種被稱為尾菜的,這尾菜,說白了就是我們常講的爛菜葉子。數量有多少呢?有個統計數據,不知道準不準,約佔蔬菜總產量的51%。嚇了一跳吧?浪費達到了一半以上,這要給環境帶來多大的壓力啊。這麼大的浪費,能不能變廢為寶呢?下面舉2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