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個小乞丐吃了這道菜,40年後當上了皇帝!竟成了宮廷菜!

2020-12-23 徽聲徽色

在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的事情特別多,基本上過個300年,就會出現一波人把之前的封建王朝給推翻了。再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很多的改朝換代都是源於農民起義,但是,最終還是由一些名門大族當上了皇帝。

但是,有一個朝代確是實實在在地由一個平民建立起來的。而且,這個平民還不是一般的平民,而是個乞丐,後來還當過和尚。但是也就是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王朝。

這個人就是安徽人朱元璋,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後來還曾入過皇覺寺當了一段時間的和尚,後來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而後通過一步步的東徵西討,南徵北戰。最終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北伐中原,結束了蒙元在中國的統治。朱元璋也成功稱帝。

而朱元璋能稱帝,據說還是一道安徽美食的功勞呢!據說,朱元璋小的時候,家境相當貧寒,終日幾乎就靠著乞討度日。大家都知道,乞討這東西很看運氣的。因此,朱元璋小的時候就是飢一頓飽一頓地過來的。

有一次,朱元璋已經連續四天沒有討到飯了,肚子裡空蕩蕩地,加上走了很多路,可以說是又累又餓,幾乎就快餓死了。碰巧,在鳳陽城的一個黃家小飯店裡,店裡的老闆看他實在可憐,便給了他一碗釀豆腐,朱元璋吃過之後瞬間精力充沛。

從此以後便常常去那家乞討。可以說,如果沒有當初那一碗釀豆腐,朱元璋可能早就命歸西天了,那還能有機會當上皇帝?

後來他穿上龍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將鳳陽城內那家黃家小飯店的廚師召進了皇宮,專門為他烹製這道菜。從此,這道菜身價百倍,竟然成了明朝宮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而人們根據它的由來,便命名為朱洪武豆腐。

這朱洪武豆腐也稱為鳳陽釀豆腐、瑪瑙白玉,。這道菜以豆腐為主料,輔以豬肉、蝦仁、雞蛋等食材製作而成。雖炸猶嫩,色奶黃,吃起來肉嫩脆香,甜酸別致,清爽可口。

相關焦點

  • 宮廷劇中,皇帝都愛吃御膳房做得什麼菜?部長教你做宮廷菜
    影視片和一些文學作品,經常看到皇帝用餐上的菜一般都是百道,其實這是有些過於誇張,清朝皇帝用膳這個菜其實每餐的量不一樣,一般來說在15—25道菜之間,只有慈禧時期,她的菜要48道左右,每逢過年過節需要108道菜。
  • 宮廷御膳:皇帝菜
  • 帶你們吃宮廷菜:這幾道菜,可能是「老佛爺」的下午茶 | 委員會 x Rica
    就是審批御膳房每天的菜單,「老佛爺」慈禧和皇上吃的菜,他都事先品嘗過。他是個有心人,每天把看過的菜譜在下班後記錄下來,晚年就整理出一套菜譜。後來,這道菜譜傳給了他的兒子厲俊峰,然後又傳給了他的孫子厲善麟。厲善麟出生時,見識了家裡90多間宅子的輝煌時代,常常去廚房裡跟著廚師學菜。後來家道中落,租房為生,工作之餘呢就是愛對著家裡的菜譜做菜。
  • 皇帝每道菜只能吃三口,那麼吃不完的剩菜剩飯是怎麼處理的?
    答案就是吃飯,畢竟人是鐵飯是鋼,就算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在這件事情上也不能搞特殊,畢竟處理宮廷那些事除了耗費腦力之外也很耗費「體力」,皇帝如果不吃飯的話,那麼身體也是受不了的,那麼說到吃飯我們就有得說道了。
  • 神秘的宮廷菜,你見過幾道?
    飯莊者,一是規模大,大者真有幾個四合院縱橫聯座,如四進院帶跨院、花園、戲樓,可以在宴會中唱崑曲、京劇堂會,包括壽慶、彌月、酬神、行戲、團拜等類堂會,還有子弟八角鼓、什樣雜耍、十不閒蓮花落等各類曲藝;二是其菜品高,高到何種程度,皆因八大堂早年承接宮廷皇帝給下屬的賞膳,那都是從御膳房轉過來「原封不動」的「御膳」菜品。每天都有王孫大賈等候在包間吃原汁原味的「御膳」。
  • 中國宮廷十大名菜,佛跳牆、櫻桃肉等,你有嘗過幾道菜?
    清朝晚期,同治皇帝在位時,翰林院官僚譚宗浚父子因十分講究飲食而始創了著名的官菜—譚家菜,其中又以「黃燜魚翅」這道菜品最為知名。在當時,誰家的菜做得好吃,就會敬奉到皇宮御膳房以取悅龍顏,「黃燜魚翅」就是這樣被吸收為清宮宮廷菜的。譚府當年以食盒的形式將菜送進御膳房,皇上品嘗後大加讚揚,於是這道菜就被御膳廚師收錄進了御膳菜單,流傳至今。
  • 它是宮廷「皇帝菜」,三天兩頭做著吃,肺清了,痰化了!
    它是宮廷「皇帝菜」,三天兩頭做著吃,肺清了,痰化了!它就是茼蒿茼蒿,作為生活中一種非常常見的青菜,幾乎能夠在各種買菜的地方見到。對於現代生活來說,茼蒿實在是太普通了點,其實在,愛古代,茼蒿可以說是宮廷的一種「皇帝菜」,可見它的地位之高了。
  • 這道菜貌不驚人,卻是宮廷佳餚,降壓、清血管、養心肺,被稱作皇帝菜!
    它貌不驚人,卻是古代宮廷佳餚,有「皇帝菜」的美稱。而且,今天要告訴你,千萬不要小瞧了這菜,因為:▲  茼蒿花這就是茼蒿!今兒咱也來吃吃這皇帝才能吃的菜,要吃得明白,就繼續往下看!中醫認為,原本作為宮廷觀賞植物的茼蒿,除莖葉嫩時可食外,根、莖、葉、花都可入藥,有清血、養心、降壓、潤肺、清痰的功效。
  • 古代皇帝一餐吃108道菜,吃不完的菜怎麼辦?
    古代皇帝,不僅身份是最為尊重的,在吃穿方面,也是尋常百姓所不能比較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講排面。據說,過去皇帝一天是吃兩餐,早朝結束一餐,下午一餐,這兩餐是正餐,而據說正餐一共有108道菜。每道菜還要按照規定的方式進行擺放,為了防止有人下毒,飯前都會用銀針進行驗毒,而且還要找人試吃,確保真的沒有毒之後,皇上才會開始吃。在皇宮中,對於皇帝的飲食是非常講究的,花在飲食上的開銷也是十分巨大的。那麼,問題就來了。一餐飯吃108道菜,肯定是吃不完的。這剩下的,數量龐大的菜,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 卡薩帝遇上《上新了故宮》:在家裡,吃上宮廷菜!
    看過宮廷古裝劇的,肯定都豔羨皇帝、妃子的吃食。經過手藝精湛的御廚們精心烹飪,上桌的宮廷菜都搭配巧妙,色香味俱全。尋常人家要吃一口,簡直想都不敢想。  現在一切都很便利,那能不能在家輕鬆做出宮裡的味道?卡薩帝理想家高端廚房幫你實現了!
  • 宮廷菜餚走進臺灣 舌尖上的京城菜
    歷代宮廷餚饌風味,因受建都地點的影響而分為南味和北味兩大風格,但它們都具有一種共同的特點,即華貴珍奇、配菜講究典式規格。現在人們所說的宮廷菜,一般是指清代的宮廷風味菜。清代宮廷菜主要是在山東風味、滿族風味和蘇杭風味這三種各具特色的風味菜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北京官府菜由譚家菜,厲家菜,孔府菜主要組成。
  • 茼蒿這道皇帝菜,不吃你就虧大了!
    它貌不驚人,卻是古代宮廷佳餚,有「皇帝菜」的美稱。而且,今天要告訴你,千萬不要小瞧了這菜,因為:▲  茼蒿花這就是茼蒿!今兒咱也來吃吃這皇帝才能吃的菜,要吃得明白,就繼續往下看!中醫認為,原本作為宮廷觀賞植物的茼蒿,除莖葉嫩時可食外,根、莖、葉、花都可入藥,有清血、養心、降壓、潤肺、清痰的功效。
  • 古代皇帝才能吃的宮廷菜「抽龍筋」,現在人人都能吃,你知道是啥
    古代皇帝才能吃的宮廷菜「抽龍筋」,現在人人都能吃,原料是什麼你知道嗎?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美食大多歷史悠久,有很多都是幾百年前流傳下來的,有的甚至已經傳承了上千年。不過現在我們這些老百姓吃到的大部分美食,在以前可不是跟我們一樣的老百姓也能吃到的,而是專門供給王公貴族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感到很幸運。而今天要說的這一種美食,在古代同樣是上層人士才能享用得到,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貴族都能吃,而是只有皇帝才有這個特權。這跟這道菜的名字有關係,叫做「抽龍筋」。不過現在這道菜普通大眾也能享用得到,只不過價格不是那麼便宜。
  • 皇帝原來吃這種菜,你會羨慕嗎?
    我們總覺得:皇帝吃的一定是無上珍品。
  • 皇帝吃飯有多少道菜,有什麼流程,吃不完的怎麼處理,你知道嗎
    皇帝雖貴為人間天子,身著龍袍,住著金鸞寶殿;但是皇帝也是人,人也是要吃飯的。可是你知道皇帝吃一頓飯要吃幾道菜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各個朝代的皇帝都有不同的口味,吃法,而且吃飯的時間不定,吃的次數也不定,所以為了侍候皇帝吃飯,宮廷中專門設立了一個機構,叫做「御膳房」,直接由內務府管理,設管理事務大臣若干人,都是由皇帝特別簡派的。管理大臣下再設尚膳正、尚膳副、尚膳、主事、委署主事、筆帖式等官職,具體負責皇帝吃飯的事宜。
  • 一頓飯120道菜,清朝皇帝是這麼吃飯的
    而乾隆之子嘉慶皇帝也是一個愛茶的主,嘉慶用的蓋碗上還有他親自題的詩。花卉杯共有12件,每一個杯子上都有不同的花紋,一月份是水仙花,二月是迎春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蘭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也叫十二月花神杯,杯的一面是花紋,另一面則配了對應的唐詩。杯底還寫著:大清康熙年制。
  • 看看皇帝都吃什麼——「宮廷御膳」
    「天上神仙府,世上帝王家」,在老百姓心中,皇帝過得就是神仙一樣舒適美好的生活。說到吃,歷代君王的御膳,那可真是太講究了。宮廷御膳代表了歷代當時朝代烹飪的最高水準,每道珍饈,都是御廚心血之作。帝王一餐譜,百人數年糧。就連皇帝用水,那也是專供,從元代開始,京西玉泉山的水就成為了御用之水。隨著朝代更迭,宮廷御膳也經歷了一個由粗至精、由簡至繁、由樸素而奢華的演變過程。上溯至周朝,宮廷御膳就已經初具規模。《詩小雅鹿鳴》記載周天子設宴招待諸侯,「鐘鼓既設,一朝饗之」,在悠揚的器樂伴奏下,婀娜靚麗的舞姬翩翩起舞,再品美酒佳餚,簡直太愜意了。
  • 一頓飯120道菜,清朝皇帝是這麼吃飯的!
    而乾隆之子嘉慶皇帝也是一個愛茶的主,嘉慶用的蓋碗上還有他親自題的詩。花卉杯共有12件,每一個杯子上都有不同的花紋,一月份是水仙花,二月是迎春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蘭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也叫十二月花神杯,杯的一面是花紋,另一面則配了對應的唐詩。杯底還寫著:大清康熙年制。
  • 清朝皇帝吃的「御膳」真的很好吃嗎?每頓上百道菜,卻經常餓肚子
    從清朝開國以來,"早膳"和"晚膳"的菜品數量不定,但最少的時候也有幾十道菜,加上各類點心、水果之類,總得有上百樣。問題在於,皇帝雖然號稱真龍天子,但畢竟還是個人,就算再能吃,胃也就那麼大,別說一百道菜,就是一千道,吃不下去也是白搭。
  • 這15道徽菜大有來頭,其中有1道淮北菜!
    當地百姓為了紀念方臘便發明了這道菜。點評:此菜造型奇特,口味多樣。鱖魚在盤中昂首翹尾,有乘萬頃波濤騰躍之勢,是不可多得的黃山佳餚。明朝初年,徽州紳士將此菜作為貢品,進貢給朱元璋皇帝,深得其好感,嗣後即為珍品。早在八百多年前,「清燉馬蹄鱉」和「火煲果子狸」就作為徽幫烹調特色的代表作品,併名為「歙味雙壁」而著稱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