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遼寧本溪境內的五女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景區,中國北方少數民族高句麗第一代王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裡記載了大量的古代歷史事件和精彩故事,可不是一般的山水風景,而是一個歷史文化匯聚之地,進入這裡旅遊,將會讓您有一種發現新大陸的感覺。
五女山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城東北8公裡的渾江西北岸。山體呈長方形,主峰海拔824米,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多米,這裡是我國古代地方政權——高句麗民族的發祥地。
「相傳有五女屯兵其上,因以得名。」民間故事還傳說,古時有5位仙女下凡到這裡,為民除害。人們為了紀念她們的功績,就在山上修建了「五女廟」,以示懷念。迄今廟址尚存,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元前37年,北夫餘王子朱蒙,因敗於宮廷之爭,隨即流亡至此,並在山上修建了高句麗第一王城,史稱紇升骨城。
公元1424年(明永樂22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領李滿柱,率軍挺進遼寧時,便駐紮於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滿族文明的發祥和啟運之地。
五女山被稱為東方第一衛城。具備古代衛城的六大要素,有神廟、宮殿、糧倉、兵營、水源和高高的城牆。
沿著迴旋曲折的公路驅車至山下,就來到了2000多年前的高句麗山城遺址。石砌牆垣修築在東面和東南面較為平緩的半山坡上。
年代最早的遺物,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這也說明,早在4500多年前,這裡就有人類在山上生活了。
在山上發現的遺物當中,還有戰國晚期的石劍、石鑿、陶壺,以及一些遼、金時期的生活、生產工具和兵器。
除了豐富的高句麗遺蹟外,五女山自然景觀也是神奇秀美,有月牙關、飛來峰、一線天、楓林坡、好漢松、五女松等。美麗的風景與古老人文景觀相得益彰,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五女山山峰酷似玲瓏翠屏,四周懸崖峭壁,巍峨險峻。山頂地勢平坦,土質肥沃,草木茂盛。南面有一隘——五女山踏雪口。
瞭望臺突兀高聳,壁立千仞,是五女山山城的制高點,居高臨下,視野開闊,俗稱「點將臺」。從這裡俯瞰,山下遼寧省最大的桓仁水庫,盡收眼底,景色十分壯美。
一年四季,五女山景色如畫,春夏之際,山上千枝競秀,萬花香,蜂蝶紛飛,鳶聲婉轉,山下渾水庫碧波萬頃,舟船穿梭;深秋時節,松蒼,楓林似火,層林盡染,萬紫千紅;寒冬時節,銀裝素裹,群山如銀蛇飛舞,似玉龍奔騰。
五女山不僅有豐厚的文化內涵,自然景觀也極其峻秀。山上霧海奇峰,古松幽壑,一澗白雲,滿面清風。風光綺麗的五女山,蜚聲中外,素有塞北名山的盛譽。
「飛來峰」獨矗一幟,大有天外飛來之勢;「好漢松」依山而生,讓人大感英雄氣魄;「一線天」更有鬼斧神工造成之象,兩側石崖直立,最深處31米,最窄處0.65米,站在其中仰望,僅為一線藍天。
站在「點將臺」上舉目遠眺,東可望桓龍湖之煙波浩淼,南可觀太極圖之伏羲玄妙。煙雨朦朧之時,青山如黛,碧水如泓,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丹青。
在五女山腳下,是一座3400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館,採用多媒體、幻影成像、場景復原、電子圖書等多種形式,展示了五女山山城出土的珍貴文物600餘件。重現了高句麗初創時期的輝煌歷史,展示出獨具特色的民族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