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高句麗第一代王城五女山

2020-08-09 旅之匯

我們遼寧本溪境內的五女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景區,中國北方少數民族高句麗第一代王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裡記載了大量的古代歷史事件和精彩故事,可不是一般的山水風景,而是一個歷史文化匯聚之地,進入這裡旅遊,將會讓您有一種發現新大陸的感覺。

五女山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城東北8公裡的渾江西北岸。山體呈長方形,主峰海拔824米,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多米,這裡是我國古代地方政權——高句麗民族的發祥地。

「相傳有五女屯兵其上,因以得名。」民間故事還傳說,古時有5位仙女下凡到這裡,為民除害。人們為了紀念她們的功績,就在山上修建了「五女廟」,以示懷念。迄今廟址尚存,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元前37年,北夫餘王子朱蒙,因敗於宮廷之爭,隨即流亡至此,並在山上修建了高句麗第一王城,史稱紇升骨城。

公元1424年(明永樂22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領李滿柱,率軍挺進遼寧時,便駐紮於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滿族文明的發祥和啟運之地。

五女山被稱為東方第一衛城。具備古代衛城的六大要素,有神廟、宮殿、糧倉、兵營、水源和高高的城牆。

沿著迴旋曲折的公路驅車至山下,就來到了2000多年前的高句麗山城遺址。石砌牆垣修築在東面和東南面較為平緩的半山坡上。

年代最早的遺物,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這也說明,早在4500多年前,這裡就有人類在山上生活了。

在山上發現的遺物當中,還有戰國晚期的石劍、石鑿、陶壺,以及一些遼、金時期的生活、生產工具和兵器。

除了豐富的高句麗遺蹟外,五女山自然景觀也是神奇秀美,有月牙關、飛來峰、一線天、楓林坡、好漢松、五女松等。美麗的風景與古老人文景觀相得益彰,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五女山山峰酷似玲瓏翠屏,四周懸崖峭壁,巍峨險峻。山頂地勢平坦,土質肥沃,草木茂盛。南面有一隘——五女山踏雪口。

瞭望臺突兀高聳,壁立千仞,是五女山山城的制高點,居高臨下,視野開闊,俗稱「點將臺」。從這裡俯瞰,山下遼寧省最大的桓仁水庫,盡收眼底,景色十分壯美。

一年四季,五女山景色如畫,春夏之際,山上千枝競秀,萬花香,蜂蝶紛飛,鳶聲婉轉,山下渾水庫碧波萬頃,舟船穿梭;深秋時節,松蒼,楓林似火,層林盡染,萬紫千紅;寒冬時節,銀裝素裹,群山如銀蛇飛舞,似玉龍奔騰。

五女山不僅有豐厚的文化內涵,自然景觀也極其峻秀。山上霧海奇峰,古松幽壑,一澗白雲,滿面清風。風光綺麗的五女山,蜚聲中外,素有塞北名山的盛譽。

「飛來峰」獨矗一幟,大有天外飛來之勢;「好漢松」依山而生,讓人大感英雄氣魄;「一線天」更有鬼斧神工造成之象,兩側石崖直立,最深處31米,最窄處0.65米,站在其中仰望,僅為一線藍天。

站在「點將臺」上舉目遠眺,東可望桓龍湖之煙波浩淼,南可觀太極圖之伏羲玄妙。煙雨朦朧之時,青山如黛,碧水如泓,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丹青。

在五女山腳下,是一座3400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館,採用多媒體、幻影成像、場景復原、電子圖書等多種形式,展示了五女山山城出土的珍貴文物600餘件。重現了高句麗初創時期的輝煌歷史,展示出獨具特色的民族歷史文化。

相關焦點

  • 五女山山城,高句麗發祥地!
    五女山山城,位於遼寧本溪市桓仁縣城東北8.5公裡的五女山上,山城依山勢而建,東、西、北三面都是百尺峭壁,南面是險峻的陡坡,地形易守難攻。現存山城遺址是高句麗第一代王城「紇升骨城」的部分遺址。五女山山城公元前37年,中國東北地方政權「夫餘國」王子朱蒙率領一部分人在此建國立都,號稱高句麗。
  • 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五女山山城
    五女山山城是史料中記載的高句麗第一代王城「紇升骨城」的部分遺址。公元前37年,中國東北地方政權「夫餘國」王子朱蒙率領一部分人在此建國立都,號稱高句麗。五女山山城依山勢而建,呈不規則的楔型,南北長1540米,東西寬350至550米,分山腰的外城和山頂的內城兩部分。山城東、西、北三面都是百尺峭壁,南面是險峻的陡坡,地形易守難攻。
  • 高句麗第一都——桓仁五女山城
    作者趙楊遼寧本溪市桓仁的五女山山城是史料中記載的高句麗第一代王城公元前37年,滿洲政權「夫餘國」王子朱蒙率領一部分人在此建國立都,號高句麗。本溪市火車站前的長途客運站有直達桓仁縣的班車,票價25元,半小時一班車;桓仁縣城客運站有直達五女山的班車。從本溪到桓仁全程的公路都修繕的很好,兩旁的景色也很美,尤其途經本溪水洞附近的時候。
  • 神秘的國度——高句麗
    建立了高句麗國,並都城於高高的五女山之頂,史稱「高句麗第一代王城——紇升骨城」。五女山西坡絕壁專家根據考證得出結論:五女山城可謂典型的東方第一衛城。公元3年,高句麗第二代「琉璃明王」將王城由五女山山城遷到了平原城,但五女山山城作為高句麗早期王城和發祥地仍然倍受重視。此後數百年,山城不斷續建,一直是高句麗重鎮和交通要衝。在高句麗時期,這座山城從未被敵人攻佔過。
  • 高句麗王城丨一個神秘的王朝
    高句麗王城文化遺址位於吉林集安市,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它是高句麗早中期的都城。高句麗,簡稱「高麗」,是西漢到隋唐時期我國東北地區出現的一個有重要影響的邊疆民族政權,鼎盛時期的勢力範圍包括吉林東南部、遼河以東和朝鮮半島北部。668年,高句麗被新羅政權所滅,在歷史上存續了705年之久。高句麗都城的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考古發掘呈現的平原城,城牆堅固,宮殿氣勢恢宏。
  • 徒步遊覽五女山山城,參觀高句麗都城遺址,俯瞰桓仁縣八卦奇觀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徒步遊覽五女山山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裡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山峰氣勢雄偉,中國北方邊疆少數民族高句麗第一代王城,就在這裡,景區內歷史遺蹟與自然風光並存。五女山不僅有豐厚的文化內涵,自然景觀也極其峻秀。你可以站在山上俯瞰整個桓龍湖和桓仁縣的八卦圖形奇觀!
  • 蜚聲中外、風光綺麗、素有塞北名山盛譽的五女山山城
    五女山山城位於遼寧省東部桓仁縣城以北8.5公裡處,與桓仁渾江水庫桓龍湖相毗鄰。遠望五女山山城,外形如一張大方桌子。山城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540米,東西寬為350-550米,面積約60萬平方米,峭壁垂直高度200多米,五女山主峰海拔804米。
  • 東方第一「衛城」五女山山城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五女山山城。隨著高句麗王朝的北遷東移,七百餘年來,高句麗山城對東北亞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城郭建築模式產生巨大影響,兼及居室,墓葬,朝鮮半島的新羅百濟諸國,紛紛效仿,其後,山城建築又傳人日本。
  • 秋遊世界遺產: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五女山山城
    山城即文獻記載地"紇升骨城",位於遼寧省桓仁縣渾江右岸的五女山上,是高句麗創建的早期都城。它規模較大,氣勢恢宏 ,體系完備,城內外發現多處高句麗早期遺址,出土了一批典型的高句麗文物。五女山山城在城址布局、牆體砌築以及牆面加工等方面,開創了高句麗構築山城的先河,對後世高句麗的山城產生了較大影響。
  • 桓仁五女山風景區
    桓仁五女山風景區  世界文化遺產-----東方第一衛城公元前37年,北夫餘國王子朱蒙,為了躲避族人迫害,來到桓仁境內的渾江流域,建立了高句麗政權,三年後在骨嶺建造王都宮室,定都「紇升骨城」。這裡的骨嶺就是五女山,文獻中的「紇升骨城」,即五女山山城。由於五女山山城是高句麗建國初期所創建的第一座都城,所以《中國名山大辭典》載五女山為中國名山之一。
  • 集縣的「高句麗古蹟」不知道大家去過沒有
    《高句麗史記》高句麗歷史遺蹟位於集安。集縣周邊平原上,分布著一萬多座高句麗時期的古墓,這就是著名的「洞溝古墓群」。高句麗古墓有東方「金字塔」之稱。每側牆各長31.58米,高12.4米,墓體為方錐形,共有7級梯子,均用精雕細琢的大花崗巖石條砌成,墓室頂部全是巨石覆蓋。這個墓室讓人看得十分壯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將軍墳」是高句麗石制建築藝術的傑作。
  • 中國將高句麗王城申遺後,韓國為何會強烈反對?理由說來十分牽強
    提及高句麗,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不過要說這個政權的王城位於何處,許多讀者或許就不知道了。事實上,高句麗早中期的都城——國內城和丸都山城,都位於如今的吉林省集安市,除此之外,集安市還有14座高句麗王陵和26座貴族墓,其餘古墓加起來足有一萬多座。
  • 這座城市曾經是高句麗的美麗都城,有「塞外小江南」之稱!
    高句麗是扶餘族的分支,漢元帝建昭二年,來自扶餘的高句麗始祖朱蒙在鴨綠江中遊和渾江流域建立了朱蒙高句麗政權,定都卒本川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縣女山)。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麗第二代王遷都內城(今集安市城區,從此,集安便成為高句麗政治經化中心後一安幾興幾衰,直至高璉繼位十五年(427年)遷都平壤。
  • 漫話高句麗的興起與滅亡(一)
    高句麗的重頭戲在集安,那我就先從集安說起。集安位於吉林省的東南角,是一個美麗的山城,地域特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一江綠水繞城而過,對岸就是朝鮮的第N大城市滿浦,有一條鐵路橋將兩個城市緊密地連接了起來。由此可以猜想,集安和朝鮮一定有著或多或少的關聯度。
  • 臺灣《歷史月刊》宣傳本溪五女山山城
    包括高句麗、後金與大清的文化遺址,其中高句麗遺址是橫跨遼寧於吉林兩省。  上下拱衛  舉世罕見 在鴨綠江兩岸現存的100多座高句麗山城遺址中,以五女山山城建造最早。五女山山城是亞洲與東方的第一衛城,堪與西方的雅典衛城相比美。衛城的特點,就是將都城建於山頂,當敵人來襲時,軍民可以轉移到山上的城堡內,以地勢、存糧和軍隊,抵禦來襲。這座山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研究高句麗建國初期,有關經濟、軍事、文化、建築與民俗等的最佳地點。
  • 吉林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老工業基地、高句麗王城、省市同名
    公元前37年,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高句麗在鴨綠江中遊和渾江流域建立政權,公元3年,高句麗遷都國內城(今集安市區),集安作為高句麗都城長達425年,經歷了十九代王,是當時東北政治、文化、經濟交流的中心。高句麗滅亡後,經歷了渤海、遼、金、元、明各朝,至清光緒28年(1902年)建立輯安縣,1965年改為集安縣。2004年集安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遼寧五女山桓龍湖採風自駕攻略
    紅酒配蘸醬菜遼寧自駕遊攻略第二天清早登五女山:公元3年,高句麗王朝第二代王琉璃明王類利把都城遷到了集安。公元427年,高句麗王朝遷都平壤。公元668年被滅亡之後,一部分人遷入內地今河南一帶,與漢族融合,還有一部分人投奔突厥、遼寧自駕遊攻略靺鞨和新羅。
  • 高句麗文物古蹟,留給人類的文化藝術寶庫
    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勝地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國內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丸都有五個風景名勝區,總面積857679平方米。2004年7月1日,高句麗國王城的王室陵墓和貴族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遼寧本溪市一個縣,面積約佔了全市一半,擁有五女山景區
    桓仁縣位於山區,面積很大,但全縣總人口只有約30萬人, 桓仁縣區獨特,位於兩省交界,與吉林省集安市接壤,桓仁縣境內山川秀麗,生態優越,旅遊資源豐富,曾獲得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美的休閒小城、中國最佳旅遊風景區、最美的中國休閒旅遊城市、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等榮譽稱號,桓仁縣的主要景點有五女山、楓林谷森林公園、望天洞、桓龍湖、大雅河漂流、佛山、虎谷峽、
  • 秋遊五女山,愛上了山上的楓葉和山下的鐵鍋雞燉魚
    自從桓仁五女山山城的高句麗王城遺址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就一直想去,一拖就是十幾年。通常,十一我會宅著的,怕擠了,只能宅著。這一年也基本宅著了。原本以為今年就這麼宅下去,一個好事從天而降——15號的時候,俺家老頭單位停電,放假一天!這一天就被我用來做了計劃已久的桓仁行。怕堵車,6:20就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