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7年,被認為是「新零售元年」,新品牌、新模式、新資本的加入,令便利店行業度過了風起雲湧的一年。在便利店發展最為迅速的市場之一武漢,也正在經歷新零售帶來的新變化,進入了史上最快擴張期。
各大便利店品牌加速擴張
有調研機構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在傳統零售遭遇困境的大背景下,便利店業態異軍突起,年均增速超過9%。這表示便利店業態已經處於零售行業的風口,無論是品牌方還是資本方都在摩拳擦掌,等待最佳時機佔領市場,武漢市場也不例外。
2017年,不少便利店品牌加速拓展武漢市場,這個業態進入了史無前例的爆發期,很多人都感覺家門口的便利店怎麼越開越多到處都是。
中百羅森(需求面積:30-150平方米)在去年5月時,就以不到一年時間迅速開出了100家門店,按照其擴張計劃,去年底已開門店達到150家,這個速度可謂是本土便利店裡的急先鋒了。
2014年進入武漢的品牌「Today」,實現了門店數量兩年超三倍的增長,並計劃未來2-3年,將以武漢為中心,向全國擴張。
另一本土連鎖品牌慕臣便利店門店總數已突破200家,其擁有面積超過3000平米的自有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並計劃大力拓展直營店,至2020年門店總數達600家。
大陸門店總數最多的中國本土便利店品牌「美宜佳(需求面積:40-100平方米)」在武漢市黃陂區建立了6000平米的倉庫,開始正式進軍武漢市場。
這一系列擴張的足跡,足以展示出武漢便利店市場的火熱。
新零售轉型帶給顧客更多便利
記者發現,今年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的潮流,已經席捲了便利店行業,不少品牌正在利用新技術帶來的機會提升運營效率。
便當、飯糰、三明治等鮮食是便利店裡賣得最多的品類之一,貨上多了浪費,少了又影響銷量。日前,武漢Today便利店聯合百度引入人工智慧新技術,讓大數據根據天氣、客流、購買習慣等因素來推算鮮食訂貨量,不再依靠人工經驗,使得運營模式效率更高。
選中某款商品,掃一下二維碼付款即可,這種無人售貨自助收銀的方式已經在中百集團旗下多家門店開始落地。通過這次合作,中百集團將在供應鏈、線上配送、會員服務和商品管理等方面進行優化。據業內人士透露,打通了銷售前後端後,中百旗下便利店也將開始短途快速配送業務,給居民生活帶來方便。
另一本土便利店品牌7TT充分利用大數據來分析顧客的購物喜好。從食材採購到冷鏈配送,從門店到消費者,通過大數據預測已經做到產品的報損率低於5%。還從顧客的每一次消費中,分析購物偏好,進行精準營銷。
便利店將成為新零售風口
目前在武漢,一方面各大品牌便利店急速擴張,另一方面也面臨淘汰的壓力,需要及時通過新零售帶來的機遇來提升運營水平。
武漢一家便利店經營人士稱,隨著擴張的提速,便利店的規模之戰不可避免。同時,主打社區消費便利店迎來了新的競爭對手無人零售。
目前,在武漢一些社區場所,無人貨架、無人貨櫃等新零售形式,以更低的成本和更有效率的售賣為主要特點,已經在衝擊便利店的目標市場。這都預示著,未來便利店行業或將迎來洗牌時期。
本文轉載來自:楚天都市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