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區塊鏈在中國已經火爆的時代,被稱為「中國亞馬遜」的京東,正在準備將自己的第一個區塊鏈產品變成現實。不過令人驚訝的是,京東的首個區塊鏈產品竟然是進口牛肉,也被稱為「京東牛肉區塊鏈」。
據價值兄了解,從今年春季開始,京東的用戶可以追蹤自己購買的進口牛肉「每一塊」在哪裡,如何運輸,甚至是這些牛是如何被飼養的。作為擁有29250萬活躍用戶的京東來說,首個區塊鏈產品一旦有了很大突破,或許就會變成主流——至少在食品追蹤方面是如此。
京東牛肉區塊鏈:讓3億消費者知道每塊牛肉怎麼來的
國外媒體稱,中國電子商務公司京東(JD.com)正在向區塊鏈技術領域發力,以讓消費者了解他們的肉到底在哪兒。作為沃爾瑪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以及阿里巴巴的一個巨大競爭對手,京東表示,能讓消費者身臨其境地「回到澳大利亞生產的農場」,來追蹤「每塊牛肉(是怎麼來的)」。
據了解,京東的食品跟蹤系統是與澳大利亞牛肉生產商HW Greenham & Sons Pty Ltd合作的一種技術。當春天來臨時候,想要購買牛肉的消費者們就可以獲得一些信息,包括在哪裡以及如何飼養特定的動物,如何加工牛肉,以及如何運輸它們到自己需要送達的目的地。
對於火爆的區塊鏈經濟來說,這可比虛擬貨幣更有價值得多。國外媒體稱,京東已經慢慢地發現了這項技術在比特幣之外的公眾應用優勢。區塊鏈是加密貨幣背後的技術,但它們本質上只是一個極其安全、不可編輯的數字分類系統。如果將這種技術運用在中國的市場經濟中,顯然會獲得不可想像的收益。據了解,2017年京東的年收入為557億美元,活躍用戶為2.925億。讓這些用戶能充分了解商品的生產和運送過程,顯然會獲得更多信賴感和購買力。
區塊鏈深遠意義:不僅證明牛排多好,更能實現食品保障
國外媒體稱,儘管京東的牛肉項目具有不同尋常的消費者透明度,但食品追蹤是區塊鏈的關鍵技術難題之一。沃爾瑪CEO董明倫與京東CEO劉強東,都在試驗區塊鏈的各種產品。
那些食品雜貨連鎖店對追蹤食物傳播疾病的技術特別感興趣。例如,要找出沙門氏菌爆發的源頭並不總是嗯容易的,而且在食品召回過程中,很多食物都可能被浪費掉。
因此,區塊鏈在食品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影響,將是一個全面的、普遍可見的依據。在食品供應鏈中,它可以被用來跟蹤某一特定產品或生產的貨物,並且在供應鏈的哪個點被汙染等等,未來我們都可以藉助其來實現。
此外,區塊鏈還可以作為在中國等很多國家市場交易的真實性的證明,在中國,假冒偽劣商品在市場中被忽視。這就像藝術品經銷商為了證明藝術品和照片的真實性和所有權一樣,京東希望用它來證明自己平臺上的牛排真的來自澳大利亞。
京東首席技術官張晨表示,該公司正越來越多地使用區塊鏈來追蹤產品,以確保消費者購買「安全、可靠的產品供家人使用」。他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消費者不只是想要高質量的進口產品,他們還想知道自己的食品生產和來源,區塊鏈幫助我們實現了這種平和的心態。」
據媒體報導,京東在2017年12月成立了中國區塊鏈食品安全聯盟,該聯盟還包括沃爾瑪、IBM和清華大學。顯然,區塊鏈真正應用到食品及更廣泛領域,需要更多企業聯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