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已建成省級研究生工作站4658家——產教融合,為高水平人才成長...

2020-12-19 中國江蘇網

11月25日,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在鎮江舉行,總結交流全省研究生工作站10多年來的建設經驗,探索研究生工作站未來發展方向。

「去年,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共同出臺《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管理辦法》,明確了設站條件、認定程序以及設站單位、合作高校和工作站具體職責,並明確期滿驗收辦法。」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洪流說,自2008年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養制度以來,我省已建成省級研究生工作站4658家,吸引6000多名高校導師、8000多名企業導師和數萬名研究生進站開展科研活動,工作站設站主體也逐漸由企業擴展到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和其他組織。體量和參與主體擴展的同時,工作站的管理制度和體系的「頂層設計」也不斷完善。

「我們成立了研究生工作站管理領導小組和指導專家庫,摸索出工作站院校省三級遴選機制。」揚州大學副校長陳國宏說,學校修訂《揚州大學研究生工作站建設與管理辦法(試行)》,將項目評審考核、研究生進出站流程、課程體系和學分管理等從制度上明晰、細化,讓工作站發展有章可依。

江蘇現代路橋有限責任公司與南京林業大學合作的研究生工作站2015年成為省級工作站,校企雙方聯合成立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委員會。「管委會擬定合作計劃及實施方案、落實課題研究經費和運行經費、遴選進站研究生,為進站導師和研究生提供必需的科研、生活條件等。」現代路橋公司總經理茅荃說,協同管理貫穿研究生工作站建設始終。

2010年起,江蘇在國內率先開展產業教授(兼職)選聘,從省內企業選聘科技企業家到高校任研究生導師。目前,已遴選研究生導師類產業教授共1601人次,涉及30多個專業領域。「來自企業的產業教授會融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手把手帶研究生走上生產一線。在產業教授的配合下,我們在學校教授的專業知識就有了用武之地。」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任曉峰說。

在站研究生要完成什麼任務、開展什麼研究、畢業論文如何進行,是研究生工作站建設的重點問題。「企業大門與大學校門『同向』,企業車間與大學教室『同聲』,企業工具機與大學課堂『同用』,企業的圖紙與大學黑板『同輝』,企業員工與大學學生 『同學』,企業升級與大學發展『同頻』,行業的國家貢獻與大學的培養質量『同步』。」洪流表示,以設站單位實際項目為依託,是我省研究生工作站整合高校與設站單位力量,提升育人實效的有效方案。

「在站研究生學位論文必須來源於工作站項目研究,由工作站根據技術需求提出應用型創新實踐課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陶勇說,在研究生工作站建設過程中,凝練企業技術問題,開展問題導向式教學已經成為工作站的固定培養模式。該校學生張炯在研究生期間進入設立在天奇自動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生工作站,在站期間參與公司多項項目研發,成果獲中國專利優秀獎。現在,張炯已被天奇公司聘為核心骨幹。

以項目為引領不僅是在站研究生實踐學習的需求,更是設站單位藉助高校力量進行科研攻關的需要。2010年,江蘇大學聯合江蘇銀環精密鋼管有限公司開始建設省研究生工作站,雙方以工作站為紐帶,共建了江蘇省高性能特種精密鋼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司每年根據生產研發中亟待解決的難題提煉研究課題,以項目形式組織研發人員、研究生導師和進站研究生開展研究。」該公司技術管理部部長高佩說。

在研究生工作站建設過程中,省內各高校和設站單位一直著力探索形成「平臺共建、項目共研、資源共享、成果共創、人才共培」的共同體。協同育人模式下,專業型、實踐型研究生通過在站學習實踐,形成科研成果,最終留在企業工作,成為高校與設站單位合作共贏的一個縮影。

「近5年來,南瑞與高校累計聯合培養碩博研究生500多名,30%以上畢業生留在公司繼續工作。」南瑞集團有限公司教培中心主任莊韶宇說,公司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6所高校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探索實訓式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碩士研究生定向培養模式、校企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等多種研究生培養機制,同時配套設置25項管理制度,選配優質師資、開放生活場館、發放實習津貼。優質的工學環境配套校企聯合開展國家或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研究,讓在站研究生增強實踐能力的同時,產生對企業的認同感。

在南京郵電大學,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定期發布,圍繞大信息學科知識鏈對接移動、電信、華為等龍頭企業的產業鏈,鼓勵研究生申報進站。「每年,電子信息類專業學位研究生約500人進站實踐,參與200多項企業課題,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留在企業就業。」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蔣國平說,研究生培養融入企業研發環節和全省產業技術進步鏈條和發展未來,學校藉助企業項目科研攻關,同時為企業輸送人才,可謂雙贏。

「袁簡同學進站時,我和她商討制定培訓計劃,安排她參與微電網容量優化配置方法的研究和軟體開發。後來她留下來作為我的徒弟繼續參與工作,這是工作站培養人才的『成果轉化』。」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綜合能源公司總工程師錢康說,在站時,他以技術研發為主、參與項目為輔,逐漸提升袁簡的工程實踐能力。袁簡入院工作後也成功申報了多項行業相關獎項,為企業帶來長遠效益。 記者 王 拓

相關焦點

  • 武漢科技大學:深化科教產教融合 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
    2020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教研〔2020〕9號)指出,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機制,加強研究生系統科研訓練,以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支撐高質量研究生培養;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推動行業企業全方位參與人才培養,著力提升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
  • 「學碩創新工作站-數字經濟專業站」啟動了!
    面向大學生、高校和企業,緊緊圍繞產業需求和學生就業創業需求,強化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本科和高職等三個層次的產學研融合培養模式改革,助力構建應用型、複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高水平培養體系。
  • 喜訊丨北疆硅藻泥被認定為「吉林省碩士研究生工作站」
    在會議中,省教育廳發布了一項《2020年吉林省研究生工作站名單》,其中由長春大學申報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北疆硅藻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碩士研究生工作站」位列其中,這也意味著北疆將正式成為吉林省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創新實踐基地和產學研一體化的重要平臺
  • 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蘇州公交與蘇科大共建研究生工作站
    為進一步提升公交企業科學管理水平,搭建公交人才隊伍培養的優質平臺,打造推動企業發展的前沿創新陣地,更好地實現校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2020年3月27日,蘇州公交與蘇州科技大學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海兵與蘇州科技大學研究生部學科辦公室主任王東田教授共同籤署合作協議並為研究生工作站揭牌。
  • 「政校行企協」多方聯動,助推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
    會上,浙江省旅遊產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該聯盟由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牽頭組建,於今年入選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首批建設的省產教融合聯盟,成為唯一一個由高職院校牽頭的產教融合聯盟。聯盟由10所本科高校、13所職業院校、36家行業龍頭企業、11家科研機構、16家行業協會、69個地方政府等組成,旨在推動產教融合聯盟內各單位在實驗實訓實習基地、專業課程設置、師資力量、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共建共享,依託產教聯盟做強一批行業龍頭或者骨幹企業,形成旅遊行業專業特色顯著、人才支撐有力、產業鏈條完整、市場規模龐大的優勢產業群。
  • 「政校行企協」多方聯動 助推旅遊產業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
    會上,浙江省旅遊產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該聯盟由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牽頭組建,於今年入選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首批建設的省產教融合聯盟,成為唯一一個由高職院校牽頭的產教融合聯盟。聯盟由10所本科高校、13所職業院校、36家行業龍頭企業、11家科研機構、16家行業協會、69個地方政府等組成,旨在推動產教融合聯盟內各單位在實驗實訓實習基地、專業課程設置、師資力量、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共建共享,依託產教聯盟做強一批行業龍頭或者骨幹企業,形成旅遊行業專業特色顯著、人才支撐有力、產業鏈條完整、市場規模龐大的優勢產業群。
  • 科教融合下的研究生培養「四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上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目的在於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高水平拔尖創新人才。大學具有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知識轉移和應用等創新核心要素,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全國首家人力資源民營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落戶人瑞人才(06919)
    ,這也是中國靈活用工領域第一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自十九大報告提出「產教融合」以來,公司也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新模式打造靈活用工專屬人才供應鏈,鞏固低成本及可持續的人力資源生態圈。人瑞人才以數位化及新科技,革新傳統人力資源服務,以一體化生態系統服務實現「穩就業、保用工、促發展」的價值理念。
  • 華南師範大學狠抓質量煉就研究生「真金」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張紫欣)「對於創新潛質不足、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應及早進行分流或者淘汰,大浪淘沙之後,留下的才是真金子、真人才。」在華南師範大學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上,華南師大黨委書記朱孔軍強調說,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
  • 河南產教融合謀新篇:鄭州鐵路職院牽手長園集團共建產業學院
    按照「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則,長園集團提供技術、基建、實習崗位、實踐崗位、產業導師等資源,學校提供土地、教學團隊、人才、專業等資源。雙方還將成立理事會,探索混合經營權管理,創新管理體制,逐步推進深層次合作。
  • 產教融合 提質培優——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全力打造職業教育創新...
    原標題:產教融合 提質培優——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全力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新高地在山東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大背景下,東營區教育部門堅持政企雙元辦學、校企一體化辦學,以東營區職業中專為載體,探索創建了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共建共贏的辦學體制和管理機制,走出了一條「政企共建、校企一體、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改革創新之路
  • 產教融合新探索!全國導遊專業群開放式職教聯盟成立
    這是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創新產教融合新模式,深入推進中國特色高水平導遊專業群建設的新嘗試,將有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打造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導遊人才培養新引擎。浙江旅遊職業學院旅行服務與管理學院導遊專業群於2019年10月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的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
  • 煙臺市農科院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申報的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獲江蘇...
    11月30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和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工作站示範基地擬認定名單,煙臺市農科院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申報的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成功入選,是唯一一家江蘇省外農業科研單位,聯合培養學科為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標誌著農科院在研究生培養、院外科研深度合作方面取得實質性重大進展
  • 關注「產教融合」下的重慶高職城(七):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 歐式...
    現有專任教師600餘人,專任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位440餘人,佔總數73.26%,其中博士研究生48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250餘人,佔總數的41.86%,其中正高級83人。學院長期聘請國內外高校學者、業界專家為學生開展學術講座和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水平受到社會高度認可。
  • 仰韶酒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正式獲批
    日前,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主辦的「2020年河南省博士後工作座談會暨新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授牌儀式」在許昌舉行,河南仰韶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仰韶酒業」)以強大的人才隊伍、靚麗的科研成績和驕人的營收數據,成功躋身河南16家新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榜單,並且也是豫酒行業裡唯一新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企業
  • 廈門大學與6家駐廈金融單位共建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
    籤約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廈門12月10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歐陽桂蓮)以實踐基地建設為平臺,搭建高校與行業產業產教融合育人聯盟,是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助力高質量發展
    學校之所以舉辦這麼有儀式感的結對,是為了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全面對接。  在職業教育從求量向求質轉變的今天,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強化產教融合,正是高職院校謀求發展的動力所在。校企雙方整合優質資源,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精準對接,形成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 產教融合培育人才 助力文旅創新發展——四川省旅遊學校召開2020產教融合創新大會
    據了解,今年是四川省旅遊學校舉行第三屆「產教融合創新大會」,每年舉辦的「產教融合創新大會」,緊扣當前社會旅遊業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圍繞新時代創新人才培養展開,突出專業性、時代性、方向性。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遊勇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遊勇表示:「後疫情時代,四川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穩妥推進文旅產業復工復產復業。
  • 省教育廳召開《江蘇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工程(2021-2025年)實施...
    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處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全省近20家媒體參加了新聞發布會。洪流介紹,江蘇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將實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推進計劃、研究生科學道德與學術規範教育計劃、研究生優質教學資源建設計劃、研究生教育科教產教融合推進計劃、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提升計劃、研究生學術與實踐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研究生教育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計劃、急需緊缺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等八個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