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在鎮江舉行,總結交流全省研究生工作站10多年來的建設經驗,探索研究生工作站未來發展方向。
「去年,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共同出臺《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管理辦法》,明確了設站條件、認定程序以及設站單位、合作高校和工作站具體職責,並明確期滿驗收辦法。」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洪流說,自2008年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養制度以來,我省已建成省級研究生工作站4658家,吸引6000多名高校導師、8000多名企業導師和數萬名研究生進站開展科研活動,工作站設站主體也逐漸由企業擴展到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和其他組織。體量和參與主體擴展的同時,工作站的管理制度和體系的「頂層設計」也不斷完善。
「我們成立了研究生工作站管理領導小組和指導專家庫,摸索出工作站院校省三級遴選機制。」揚州大學副校長陳國宏說,學校修訂《揚州大學研究生工作站建設與管理辦法(試行)》,將項目評審考核、研究生進出站流程、課程體系和學分管理等從制度上明晰、細化,讓工作站發展有章可依。
江蘇現代路橋有限責任公司與南京林業大學合作的研究生工作站2015年成為省級工作站,校企雙方聯合成立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委員會。「管委會擬定合作計劃及實施方案、落實課題研究經費和運行經費、遴選進站研究生,為進站導師和研究生提供必需的科研、生活條件等。」現代路橋公司總經理茅荃說,協同管理貫穿研究生工作站建設始終。
2010年起,江蘇在國內率先開展產業教授(兼職)選聘,從省內企業選聘科技企業家到高校任研究生導師。目前,已遴選研究生導師類產業教授共1601人次,涉及30多個專業領域。「來自企業的產業教授會融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手把手帶研究生走上生產一線。在產業教授的配合下,我們在學校教授的專業知識就有了用武之地。」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任曉峰說。
在站研究生要完成什麼任務、開展什麼研究、畢業論文如何進行,是研究生工作站建設的重點問題。「企業大門與大學校門『同向』,企業車間與大學教室『同聲』,企業工具機與大學課堂『同用』,企業的圖紙與大學黑板『同輝』,企業員工與大學學生 『同學』,企業升級與大學發展『同頻』,行業的國家貢獻與大學的培養質量『同步』。」洪流表示,以設站單位實際項目為依託,是我省研究生工作站整合高校與設站單位力量,提升育人實效的有效方案。
「在站研究生學位論文必須來源於工作站項目研究,由工作站根據技術需求提出應用型創新實踐課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陶勇說,在研究生工作站建設過程中,凝練企業技術問題,開展問題導向式教學已經成為工作站的固定培養模式。該校學生張炯在研究生期間進入設立在天奇自動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生工作站,在站期間參與公司多項項目研發,成果獲中國專利優秀獎。現在,張炯已被天奇公司聘為核心骨幹。
以項目為引領不僅是在站研究生實踐學習的需求,更是設站單位藉助高校力量進行科研攻關的需要。2010年,江蘇大學聯合江蘇銀環精密鋼管有限公司開始建設省研究生工作站,雙方以工作站為紐帶,共建了江蘇省高性能特種精密鋼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司每年根據生產研發中亟待解決的難題提煉研究課題,以項目形式組織研發人員、研究生導師和進站研究生開展研究。」該公司技術管理部部長高佩說。
在研究生工作站建設過程中,省內各高校和設站單位一直著力探索形成「平臺共建、項目共研、資源共享、成果共創、人才共培」的共同體。協同育人模式下,專業型、實踐型研究生通過在站學習實踐,形成科研成果,最終留在企業工作,成為高校與設站單位合作共贏的一個縮影。
「近5年來,南瑞與高校累計聯合培養碩博研究生500多名,30%以上畢業生留在公司繼續工作。」南瑞集團有限公司教培中心主任莊韶宇說,公司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6所高校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探索實訓式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碩士研究生定向培養模式、校企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等多種研究生培養機制,同時配套設置25項管理制度,選配優質師資、開放生活場館、發放實習津貼。優質的工學環境配套校企聯合開展國家或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研究,讓在站研究生增強實踐能力的同時,產生對企業的認同感。
在南京郵電大學,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定期發布,圍繞大信息學科知識鏈對接移動、電信、華為等龍頭企業的產業鏈,鼓勵研究生申報進站。「每年,電子信息類專業學位研究生約500人進站實踐,參與200多項企業課題,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留在企業就業。」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蔣國平說,研究生培養融入企業研發環節和全省產業技術進步鏈條和發展未來,學校藉助企業項目科研攻關,同時為企業輸送人才,可謂雙贏。
「袁簡同學進站時,我和她商討制定培訓計劃,安排她參與微電網容量優化配置方法的研究和軟體開發。後來她留下來作為我的徒弟繼續參與工作,這是工作站培養人才的『成果轉化』。」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綜合能源公司總工程師錢康說,在站時,他以技術研發為主、參與項目為輔,逐漸提升袁簡的工程實踐能力。袁簡入院工作後也成功申報了多項行業相關獎項,為企業帶來長遠效益。 記者 王 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