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脾虛的原因有多種,脾虛不能隨便補

2020-12-23 騰訊網

脾虛不簡單

脾虛問題實在是非常普遍,講到「補脾」,很多人認為就像是給車加油一樣,吃點補益的食材或藥物就能好。但事實上,脾虛僅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可以分為很多不同的類型和表現。

眾所周知,中醫把脾稱為「後天之本」,在人體臟腑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它憑藉「脾氣宜升、喜燥惡溼」,「脾主運化」,「脾主升舉」,「脾主統血」這四個主要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

而一旦脾的生理功能被破壞,人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就稱之為「脾虛」。導致「脾虛」的原因有很多,表現也多種多樣。

比如:

脾的運化失職:腹脹,胃口差,大便不成形或長期便秘;

脾的升清失職:疲乏無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

脾氣下陷:腹部墜脹、久瀉不止、脫肛、內臟下垂……;

脾不統血:便血、尿血、例假出血不止、或淋漓不盡。

補脾,得辨證

如果想要「補脾」,就搞清楚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1

脾氣虛

病因:飲食不節,憂思勞累,久病重病,素體脾虛(天生體質脾虛)都可能導致脾氣虛。

表現:食後腹脹,食慾減退,大便溏稀,倦怠乏力,神疲懶言,面色萎黃,排便無力。

舌脈:舌淡或伴齒痕、苔薄白,脈弱無力。

脾氣虛的危害

脾氣虛時,吃進去的食物就不能被充分的轉化和吸收,易生溼邪。

脾氣虛嚴重會出現中氣下陷,有頭暈,內臟下垂等表現;

脾氣虛會影響其統血功能,使人容易出現皮下瘀斑、出血、便血、月經過多、崩漏、牙齦出血等。

推薦飲食

01

黃芪薏米粥

材料:取大米100克、黃芪30克、薏米30克;

做法:黃芪洗淨切片,大米、薏米淘洗乾淨,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40分鐘即成。

作用:補元氣、止洩瀉,脾虛慢性腸炎患者食用尤佳。

02

黃芪黨參粥

材料:黃芪20克,黨參20克,茯苓20克,生薑3片,大米50克。(2人份)

做法:將生薑切為薄片,與黨參、黃芪、茯苓一起浸泡半小時,煎煮30分鐘後取汁,大米淘洗乾淨,與藥同煮成粥。

作用:健脾補氣消臉黃。適用於脾胃氣虛者,見臉色萎黃、精神疲倦,大便稀薄等。

2

脾陽虛

脾氣虛進一步發展,會導致脾胃虛寒。在中醫裡,「陽」代表溫暖,陽虛了,人就會感到寒冷。

病因:過於貪涼,平時吃太多生冷或居所溫度過低都會損傷脾臟陽氣。

表現:大便清稀甚至每日多次腹瀉,腹痛腹脹、喜歡溫暖、喜歡捂著肚子,遇寒腹痛加劇。平時畏寒肢冷,口淡乏味,面色虛浮而蒼白,女性白帶清稀量多。

舌脈:舌淡胖伴齒痕,舌頭伸出時還會有水滴出來的感覺,苔白滑,脈沉緩。

推薦飲食

01

溫陽化溼湯

材料:砂仁20克、蓮子肉20克、白扁豆20克、薏苡仁20克、瘦肉50克

做法:四味藥材加水煮大概半小時,然後加入豬肉一起再煮半個小時即可。

用法:作為正常飲食,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一周吃一次或多次都可以。

注意:上火、口舌生瘡的人不能食用。怕冷的人可以用炒薏仁,怕熱的人可以用生薏仁。此外,豬肉偏涼,怕冷的人可以雞肉代替。

3

脾陰虛

在中醫裡,「陰」是和「陽」相對的,「陽虛」通則寒,「陰虛」則熱。著名中醫學家蒲輔周曾經總結道:「脾陰虛,手足煩熱,口乾不欲飲,煩滿,不思食。」

病因:飲食偏頗,嗜食辛辣厚味;慢性消耗,特別是長期的脾胃病等,都可損耗脾陰,造成脾陰不足病證。

表現:飢不欲食,低熱,四肢無力,肌肉萎縮,唇乾不欲飲,手足煩熱,面色㿠白但兩顴潮紅,大便偏幹、排出無力,腹脹夜間加劇。

舌脈:舌質嫩偏潤、苔少,脈細弱偏數。

推薦飲食

01

沙參麥冬扁豆山藥粥

材料:沙參10克,麥冬10克,炒扁豆15克,幹山藥2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將沙參、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再將汁加粳米、扁豆、山藥煮成粥食用。

脾有「五怕」,別做它

1

怕你不運動

缺少運動幾乎是現代人的普遍問題,但脾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時很少活動,脾胃又怎麼可能強壯呢?

2

怕你太壓抑

思慮傷脾,如果情緒壓抑,經常波動過大,心事重重,思慮太多,這樣很可能就會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3

怕你飲食不節

長期食用重油、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都可以叫做飲食不節。

油膩食物會增加脾胃的負擔,辛辣的食物會耗氣傷津,寒涼冰鎮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甜食太過則生痰溼。

4

怕你饑飽失常

飢一頓飽一頓的飲食習慣,中醫稱之為「飲食無度」。長期如此的話,就會損傷胃氣,造成脾胃虛弱。

5

怕你生活不規律

像現在天氣冷了,不注意保暖,寒氣侵體容易傷脾;還有長期熬夜、失眠的人,脾胃無法得到充足的休養,也會出現脾虛的狀況。

【來源:養生中國】

相關焦點

  • 脾虛該怎樣補?
    脾虛,是中醫的一種很常見的病證,一般來說治療上也相對簡單。可是,有些人脾虛的情況很輕,可治療補脾的效果卻不是很好,這該如何是好呢?怎麼補脾效果最好呢?今天就來說說這方面的話題。
  • 脾虛不能隨便補,對症健脾效果好!脾怕的5件事,大家別再做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脾虛問題實在是非常普遍,脾虛也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的問題,有沒有更多有關脾虛的知識呢?毫不誇張地說,十個人去看中醫,九個都會拿到「脾虛」的診斷。而脾又為人的「後天之本」,說明人在出生後,生命活動的延續和精、氣、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實,均有賴於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
  • 脾虛不能隨便補,對症健脾效果好!脾「最怕」的5件事,大家再也別做了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的文人、現在的很多知識分子都給人「手無縛雞之力」的脾虛印象,他們的脾虛就是因為用腦過度、心思太重導致的。而國人一向擅長用腦子,甚至用心術,這就增加了「脾氣」受損的機率。2太過安逸中國人肌肉力量較弱是與生俱來的,而脾主四肢和肌肉,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每日活動,肌肉過勞和過逸都會影響脾。
  • 腎補不好,有可能是脾虛!固精補腎丸溫補脾腎,補脾效果怎麼樣?
    腎補不好,有可能是脾虛!固精補腎丸溫補脾腎,補脾效果怎麼樣?固精補腎丸,從字面意思我們不難看出,本藥具有溫補脾腎、益精固脫之功效。固精補腎丸補脾效果怎麼樣?脾腎同補是補氣養血的關鍵。補腎不能單一補腎,補腎補不好,很可能是脾虛,補再多也吸收不了;腎能藏精,脾能養精,因此需要脾腎同補,缺一不可。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只有把脾胃調理好了,身體的氣血充沛了,才有可能化生精血,調補腎氣。
  • 脾虛比腎虛還可怕,為何脾虛的大多是中國人,外國人卻很少?
    有個問題在網上的提問率,還是比較高的,就是脾虛情況。甚至有人說十人九脾虛,足以證明脾虛的人群在逐漸增長。脾臟在人體中的作用,主要是運化,輔助胃部消化。在人體臟腑中,脾虛算是一個被漠視的工作者了,悄悄的做了很多事情,卻不被重視。
  • 脾虛吃什麼補脾健脾的食物
    作為人類重要的淋巴器官,脾的作用可不小,能造血、清除衰老細胞及參與免疫反應等,因此被冠以「人體血庫」的美稱,因此如果有脾虛的症狀最好及時補脾,如何養脾補脾呢?食療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補脾的食物有哪些?接下來小編為你介紹金牌補脾食物。
  • 腎補不好,有可能是脾虛,補腎補脾同時進行,缺一不可
    脾腎虛寒是中醫術語,是指脾腎陽虛,陰寒內生,中醫認為脾為先天之本,腎為後天之本,二者之間相互影響,脾陽不足日久可導致腎陽虧虛,腎陽不足亦可致使脾陽受損。脾腎虛寒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脾腎久病,耗氣傷陽,損傷脾胃,或久瀉久痢,損傷腎陽,導致脾腎兩傷,或水邪日久,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脾陽。
  • 脾虛容易手腳冰冷 5類食物健脾補脾
    原標題:女人脾虛容易手腳冰冷 5類食物健脾補脾除了身體血液循環下降之外,還可能是因為脾虛導致的!女人如果脾虛,不僅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發胖等後果。冬季如何補脾?多吃下面5類食物吧。氣溫下降 手腳冰涼或是脾虛  脾虛,中醫上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症,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
  • 孩子脾虛的家長有福了,這種「法寶」補脾功效堪稱第一,值得一試
    假如脾的功能比較虛弱,吃進來的食物都不能轉化成好的氣血,那麼營養就會流失,導致體弱多病,體質變差。還有一種情況也是脾虛導致的,就是小兒肥胖,有些孩子吃的比較多,但是脾不能把這些食物轉變成營養,而是成為垃圾和毒素堆積在體內,所以就會虛胖。
  • 虛胖、臉色黃、水腫,典型的脾虛表現!老中醫推薦4款補脾食物
    其實問題一般不是腸胃不好,而且脾虛了。脾虛了,所以腸胃就不能夠對食物進行運化了,就出現拉肚、大便溏稀了。除了這點,脾虛的症狀還有很多,比如臉色黃,食慾減退,精力差,易睏倦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有關脾虛的知識,比如脾虛的表現,怎麼補脾等。
  • 盤點一下脾虛的症狀有哪些
    脾虛的話,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的,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的身體不舒服了,可能是脾虛引起的,這個時候大家要格外的當心點了。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那你知道什麼是脾虛,脾虛的症狀有哪些,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隨小編來看看這篇文章。
  • 女性脾虛會加速衰老,出現5個症狀,說明你該補脾,別忽視
    「脾虛的女人老的快」,這是中醫常說的一句話,那麼今天的主題就是講脾虛,這是一個中醫專用名詞,脾虛,主要是指由於脾胃功能虛弱,引起的內臟生理功能失常,比如氣血不足、神疲、倦怠等,出現的各種病理現象,女性脾虛會加速衰老,如果出現下列相關症狀,你就該補脾了,馬虎不得。
  • 脾虛的人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夏季很多脾虛的人不知道吃什麼好,脾虛的人吃什麼食物比較好?中醫指出,脾虛的人適合吃補脾益氣的食物。脾虛的人吃什麼食物比較好?脾虛的人,適宜吃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物,如粳米、燦米、鍋巴(焦鍋)、意米、白朮、熟藕、粟子、山藥、扁豆、土豆、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①番薯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
  • 脾虛的女性,醜態畢露,補脾食物多吃點,遠離黃臉婆
    然而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脾虛的情況,尤其是女性朋友,出現脾虛後,整個人都會出現改變,慢慢地向黃臉婆靠近。脾虛的女性,會有哪些醜態?女性出現脾虛之後,從臉部就能看出,臉上的膚色會變得暗沉無光,還會出現粉刺、斑點之類的。
  • 脾虛百病生,脾虛有哪些症狀?應該吃什麼食物?一起來了解吧
    當身體出現不適去看中醫的時候,中醫往往會說是脾虛導致的,很多人對於脾虛都是一知半解,不明白脾虛的情況下,身體會出現哪些具體的症狀。脾臟健康,氣血就會充足,身體也會比較強壯,但是脾虛,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消化能力降低,甚至還會影響氣血的運行,對人體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脾虛有哪些症狀?
  • 脾虛的症狀有哪些,脾虛的人應該吃這些東西
    在中醫領域有一種症狀叫做脾虛,很多人都有脾虛的問題,只不過在生活中不重視,就容易忽略了一些症狀。 如果大家想要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脾虛的問題,可以從以下這些常見症狀檢測。 一、肥胖 很多人都被肥胖的問題所困擾,大家可能不知道肥胖這種問題其實和身體體質有很大的關聯,大部分肥胖的人都存在脾虛的問題,由於脾胃功能差,所以很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積,減肥變得特別困難。並且很多脾虛的人都有便秘的問題,身體代謝速度慢,自然容易長胖。
  • 脾虛如何調理比較好
    今天我們談到的疾病是脾虛,脾虛一般會表現人的臉上無光,發黃,並且嘴唇烏。那麼請問脾虛如何調理,脾虛吃什麼好,脾虛不能吃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脾虛如何調理1、注意保暖中醫認為人體內的大部分疾病都是因為沒有好好保暖造成的。
  • 脾虛的人,身體會有3處「不對勁」,會變大,若你也是,儘快補脾
    脾虛之人,往往身體三處會「變大」,如果你中了,需及時補脾。脾虛之人,舌頭往往會變「大」,看起來肥肥的,上面還會有齒痕,不妨伸出你的舌頭,照著鏡子看一看,如果你符合,需補脾了。你所謂的胖,可能不是胖,只是浮腫而已,而這種現象多半是脾虛導致的溼氣過重。脾臟負責水分的運化,如果脾臟出現了問題,代謝就會變慢,本該代謝出去的水分無法排出,只能滯留在體內,水分增加會導致浮腫。
  • 想長壽,先補脾!這些補脾虛的食物要常吃,身體會感激你
    此外,長期熬夜也是導致脾虛的禍首之一,人體的脾胃在夜晚的時候開始自行修復,此時沒有進入睡眠,就會妨礙這種修復機制,脾臟長期得不到修復,負擔自然就過重了。因此,想要脾胃好,首先就要改正不良的生活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脾虛的症狀有哪些?
  • 孩子出現這4大症狀,多半是脾虛導致,及時調理
    小嬰兒的臟腑比較嬌嫩,但是發育速度比較快,需要有足夠的營養物質來補充,但是他們的脾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盲目補充的話反而容易對脾胃帶來傷害,影響其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那麼,家長怎麼樣可以判斷孩子是否出現了脾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