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一下脾虛的症狀有哪些

2020-12-16 復禾健康

脾虛的話,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的,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的身體不舒服了,可能是脾虛引起的,這個時候大家要格外的當心點了。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那你知道什麼是脾虛,脾虛的症狀有哪些,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隨小編來看看這篇文章。

什麼是脾虛

中醫認為,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病症叫做脾虛,脾虛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症狀,往往是因為飲食不健康,經常疲勞過度,或者久病在身所導致的。

脾虛的九大症狀及治理方式

1、脾虛洩瀉

症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覆,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病機病理:脾虛洩瀉由脾虛失運,溼注腸道所致。

治法:健脾滲溼止瀉

對症療方:八仙糕:黃芪、白朮、山藥、山楂、茯苓、陳皮、湘蓮末、黨參各5克。先將上述藥物煎煮取汁,再與適當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適用於脾虛洩瀉,食欲不振。

2、脾虛嘔吐

症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

病機病理:脾虛嘔吐為脾臟虛弱,胃氣上逆所致。

治法:健脾和胃止嘔。

對症療方:香砂六君子湯:人參一錢、白朮二錢、茯苓二錢、甘草十分、陳皮八分、半夏一錢、砂仁八分、木香七分、加生薑二錢、水煎服。

3、脾虛帶下

症見:帶下綿綿,量多色淡黃或色白如涕唾,無臭,並且面色淡黃,精神疲倦,不思飲食,腰酸腹墜,或下肢浮腫、便溏等。

病機病理:脾主運化水溼,脾虛則運化無能,聚溼下注,傷及任、帶二脈而致。

治法:健脾益氣,昇陽除溼。

對症療方:完帶湯,或用白扁豆20克,向日葵瓤25克,水煎服。

4、脾虛出血

症見:便血紫黯,甚則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氣短聲低,面白無華,頭暈,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病機病理:脾虛出血乃脾氣虛弱,血失統攝為罹。

治法:健脾益氣攝血。

對症療方:薺菜紅棗湯:薺菜(鮮品100克,幹品薺菜花30克),大棗15枚。調味品適量。製法:薺菜摘洗乾淨,先加水煮湯,初沸時加入大棗,煮熟,調味,即可食用。分2-3次吃完,要連服15日以上。

5、脾虛經閉

症見:經閉,常兼見飲食不振,痞滿,大便不實等症。

病機病理:多因脾胃虛弱,健運失職,復為飲食所傷,飲食日見減少,導致生化之源不足,無血下達衝任胞宮而致經閉。

治法:補脾胃、養氣血。

對症療方:山藥粥:其製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鮮山藥洗淨,搗泥,待大米粥熟時加入拌勻,而後調入乳酪、白糖食用;另一方法是,將山藥曬乾研粉,每次取30克,加冷水調勻,置爐上,文火煮熟,不斷攪拌,兩三沸後取下,調入乳酪、白糖即可食用。

6、脾虛多涎

症見:神疲,面色萎黃,涎多清稀。

病機病理:《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

治法:補益脾氣

對症療方:補中益氣湯:黃芪甘草(炙)各1.5克、人參(去蘆)0.9克、當歸身(酒焙乾或曬乾)0.6克、橘皮(不去白)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朮0.9克,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7、脾虛如球

症見:目之上下眼胞腫脹,虛起如球,無赤痛,喜按。

病機病理:因脾虛挾溼或氣血不足,虛火壅於氣分所致。眼部五輪理論:脾屬土曰肉輪,為上下胞瞼,脾在此指胞瞼。

治法:以補脾益氣為主,輔以祛邪之藥。

對症療方:甘草雞湯:甘草10克,雞肉150克,大棗5枚,鮮芡實50克。以上原料同煮30分鐘即可食用。每日2次,連服1周。

8、脾虛生風

症見: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氣微主證。

病機病理:脾虛引動內風,多由吐瀉或藥、食損脾所致。《張氏醫通·諸風門》:「若體倦神昏不語,脈遲緩,四肢欠溫者,脾虛生風也。」

治法:補脾祛風。

對症療方:醬燒黑魚:黑魚600克,甜麵醬100克,小蔥、料酒、糖適量,黑魚去鱗、去內臟,洗乾淨,切成寸把長的塊,鍋中放適量的油,加入黑魚塊煎至兩面微黃,加料酒、糖、小蔥、適量的水煮一小會,再加入甜麵醬煮至熟即可。

9、脾虛生熱

症見:面色萎黃,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腫脹,舌淡苔黃膩,脈細數無力,煩渴不能多飲,皮屑增多,言語無力,小便短赤,耳鳴遺精。

病機病理:因脾虛所至內溼停滯,久而生熱,無養氣血,水溼不化,陰虛陽盛。

治法:以健脾益氣、養氣血為主,輔以清虛熱,滋腎陰。

對症療方:黑米銀耳大棗粥:黑米100克,銀耳10克,大棗10枚。一同熬粥,熟後加冰糖調味食之。

總結:脾虛的話,肯定是要多注意的,日常的飲食都是不能將就的,否則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就不好了。脾虛,則多因飲食不節,或抵抗力不足,致使身體虛弱,因而連累脾胃。脾胃虛弱之後,小兒容易出現的症狀是消化不良、食滯等。上文大家也是需要好好的注意了,健康的飲食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

相關焦點

  • 脾虛的症狀有哪些,脾虛的人應該吃這些東西
    在中醫領域有一種症狀叫做脾虛,很多人都有脾虛的問題,只不過在生活中不重視,就容易忽略了一些症狀。 如果大家想要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脾虛的問題,可以從以下這些常見症狀檢測。 一、肥胖 很多人都被肥胖的問題所困擾,大家可能不知道肥胖這種問題其實和身體體質有很大的關聯,大部分肥胖的人都存在脾虛的問題,由於脾胃功能差,所以很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積,減肥變得特別困難。並且很多脾虛的人都有便秘的問題,身體代謝速度慢,自然容易長胖。
  • 脾虛百病生,脾虛有哪些症狀?應該吃什麼食物?一起來了解吧
    當身體出現不適去看中醫的時候,中醫往往會說是脾虛導致的,很多人對於脾虛都是一知半解,不明白脾虛的情況下,身體會出現哪些具體的症狀。脾臟健康,氣血就會充足,身體也會比較強壯,但是脾虛,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消化能力降低,甚至還會影響氣血的運行,對人體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脾虛有哪些症狀?
  • 脾虛溼盛的症狀 脾胃虛弱怎麼調理
    怎麼知道自己患上了脾虛溼盛,脾虛溼盛的症狀有哪些呢?患上脾虛溼盛該怎麼辦,脾虛溼盛怎麼調理?在平時的生活中,脾虛溼盛的食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脾虛溼盛的症狀如果出現脾虛溼盛的時候,會有哪些症狀呢?相信知道的人少之又少。1、脾氣虛如果在日子中經常會呈現肢體倦怠。
  • 什麼是脾虛 九種症狀說明你的脾臟很虛弱
    一些朋友會突然出現腹瀉、嘔吐甚至是出血的情況,其實這些情況並不是突然出現的,往往是因為脾虛嚴重所引起的,一些朋友可能會問什麼是脾虛?脾虛的症狀有哪些?別著急,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一一講解吧。什麼是脾虛中醫認為,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病症叫做脾虛,脾虛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症狀,往往是因為飲食不健康,經常疲勞過度,或者久病在身所導致的。
  • 脾虛、積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哪些食物千萬不能吃?
    導讀:在我們的中醫理論中,會尤為注重身體脾胃的調養,因為這兩處是身體健康以及發育成長的關鍵,更有一句俗語叫做:「脾虛積食生百病」。而事實上也同樣如此,脾胃不好的孩子,常常身體素質也比健康的孩子要落後很多。
  • 脾虛積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飲食是應該怎麼調理
    文/周啟祥營養師一個家庭,有了孩子才是完整的。有了孩子,家裡仿佛一下子多了許多口人,熱鬧了許多,多了許多歡樂,也多了許多事情。就說這吃飯吧,孩子自控能力差,遇到好吃的食物,沒有數量限制的使勁吃。吃多了,孩子的消化能力又弱,就容易傷到脾胃,使脾胃消化能力下降,出現一些症狀。
  • 人體脾虛有哪些表現?出現這7種,提醒你該養脾了
    脾臟是人體內的五臟之一,同時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因此脾虛會被稱為「百病之源頭」,而脾虛這個稱呼是中醫的一個專業術語,一般泛指由脾虛引發的脾臟功能障礙的病理症狀。那麼患者該如何自辨是否脾虛呢?看身體是否有以下七種症狀,如果有就說明你已經脾虛了。
  • 是否脾虛,看嘴就知?調查發現:脾虛的人,大多數嘴巴有2個共性
    從唇看脾虛:脾好不好,還可以通過唇色判斷。一般來說,脾好的人,嘴唇紅潤有光澤,而脾不好的人,嘴唇發白沒有血色,而且容易乾燥脫皮。此外,脾不好的人,還會出現口臭、牙齦腫痛等問題,這些症狀多數是脾胃消化能力不足引起的,睡覺的時候流口水,也是脾虛的一種表現。
  • 你脾虛了嗎?中醫大夫教你如何調理
    脾虛會引起氣血虧虛、脾虛生溼、氣滯等嚴重的後果,很多朋友可能存在脾虛,可是竟然不知道自己的一些症狀就是屬於脾虛,那麼脾虛的症狀有哪些呢?脾虛並不可怕,有了脾虛我們還是可以慢慢調理的,又該怎麼調理?下面就告訴大家脾虛怎麼調理,脾虛怎麼辦!脾虛的症狀都有哪些呢?
  • 脾虛的人舌頭有什麼症狀?不妨了解下
    如果人體出現脾胃虛弱的狀況,身體通常會有一些異常表現,其中,從舌頭上也能夠判斷出來。脾虛的人舌頭有什麼症狀?1、舌頭有灼燒感如果脾胃出現虛弱現象,患者就會時常感到舌頭有灼燒感,口腔中也易出現異常的苦味。
  • 脾虛比腎虛更加可怕?臉部出現這3種情況,要小心是脾虛的表現
    但相對於脾虛,很多人卻不怎麼了解,也沒有過多重視,卻不知脾虛比腎虛更加可怕,當身體的脾胃受損時,身體的機能運作就容易發生問題,相當於身體廢掉一半,因此對於脾虛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在臉上出現這些表現的時候。脾虛為什麼比腎虛更加可怕?
  • 女性脾虛會加速衰老,出現5個症狀,說明你該補脾,別忽視
    「脾虛的女人老的快」,這是中醫常說的一句話,那麼今天的主題就是講脾虛,這是一個中醫專用名詞,脾虛,主要是指由於脾胃功能虛弱,引起的內臟生理功能失常,比如氣血不足、神疲、倦怠等,出現的各種病理現象,女性脾虛會加速衰老,如果出現下列相關症狀,你就該補脾了,馬虎不得。
  • 孩子積食,脾虛不長個,若是發現孩子出現3個症狀,需重視起來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脾虛的情況,脾虛就會讓孩子的消化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現積食的症狀,如果發現孩子有這3種症狀,就要重視起來,很有可能是孩子出現了脾虛積食的現象,要及時調理治療,避免孩子長不高。孩子脾虛積食會出現的3個症狀是什麼?
  • 女人氣虛吃什麼 女人氣虛有哪些症狀
    還有氣虛有哪些症狀。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哦。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女人氣虛最好還是少吃一些西藥或者中成藥,而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補中益氣的食物,這樣才能夠科學的調養身體,令體內的各項身體機能恢復到正常情況,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女人氣虛吃什麼好第一:蜂蜜蜂蜜有著潤肺通便的效果,能夠羽凡消化不良和消化性潰瘍。
  • 孩子出現這4大症狀,多半是脾虛導致,及時調理
    小嬰兒的臟腑比較嬌嫩,但是發育速度比較快,需要有足夠的營養物質來補充,但是他們的脾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盲目補充的話反而容易對脾胃帶來傷害,影響其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那麼,家長怎麼樣可以判斷孩子是否出現了脾虛呢?
  • 溼氣重的症狀都有哪些
    相信大家都聽過中醫的這麼一句話,「溼氣是百病之源」,這句話或許不全對,但也沒有什麼錯誤,溼氣重很容易讓人患上多種疾病,因此在生活中想要保護好身體的健康,祛溼是很關鍵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溼氣重的症狀有哪些,溼氣重怎樣調理,相信可以幫大家輕鬆祛除體內溼氣。
  • 脾胃是健康的根本,脾虛、溼熱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該如何調理?
    喜歡重口味,過辣、過甜等,或多或少都有些腸胃的問題,腸胃一旦出現問題,相應其它身體部位也會開始出現問題,脾胃不好的人往往在身體上會有一些明顯的症狀表現,脾胃虛弱到底有什麼症狀,脾胃虛弱該怎麼調理?脾胃不好的七大表現1、脾胃不好的人容易精神狀態不好中醫認為一個人脾胃運化失常,就容易導致失眠健忘和心慌、反應遲鈍等症狀反應。而如果一個人的品味狀況良好,大腦容易得到滋潤,這個時候就會顯得格外的有精神,思考問題非常敏捷。
  • 小兒脾虛怎麼辦?教你3招來調理,家長切勿瞎折騰
    生活中有不少小孩子都出現了脾虛這種情況,脾虛明顯會引發各種不良表現,特別是排便過程中容易腹瀉。出現食欲不振、胃口降低都可能是脾虛的症狀。如果已經有脾虛表現,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調節身體,這樣才能恢復脾臟健康狀態。孩子脾虛有哪些方法可以調理呢?
  • 脾胃虛弱的人有哪些症狀?脾胃虛弱吃什麼東西好
    身體瘦弱的人皮膚顯得鬆弛沒有彈力,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到位,白胖白胖的,黑瘦黑瘦的,說明人太瘦了皮膚就會變得暗淡無光澤,胖乎乎的人的皮膚顯得緊緻有彈性,胖瘦其實跟一個人的身材比例有關係,個子高的人呢很少有大胖子,都說小胖子,黑高個,有些人因為腸胃不好所以一直顯得精神萎靡
  • 鼻梁青筋出生就有,到底是皮膚薄還是脾虛了?
    你肯定看過很多中醫科普聊過,鼻梁青筋是脾虛的表現,而有媽媽說,這是皮膚薄,所以才看見的,真的如此嗎?首先,說下鼻梁青筋真不是筋!就會出現所謂「青筋」了,中醫是經驗醫學,根據很多孩子的相似症狀來診斷的,同時經過上千年的驗證,而青筋也是很多脾虛的孩子都出現了,才成為診斷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