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特勒欲變柏林為超級城市 德國展出「世界之都」模型
阿道夫·希特勒曾想建造出一個統治全世界的「世界之都」德國展出「世界之都」模型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德國納粹曾在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納粹領袖希特勒巨大的野心在勝利中越發膨脹,他幻想把柏林打造成日後統治各國的「世界之都」。在這個瘋狂的計劃跟隨著希特勒的帝國夢湮滅60多年後,德國財政部終於公布了這個超級城市的幾何模型,向世人展示了希特勒當年的「雄心壯志」。據英國《泰晤士報》3月11日報導,希特勒當時打算將改造後的柏林命名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
-
1937年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柏林,此時距二戰還有兩年
這組老照片是當時在德國工作的挪威人託馬斯·諾伊曼於1937年在德國柏林所拍攝的,這組老照片真實記錄了當時納粹德國統治下的柏林社會面貌。圖為柏林一處街頭,路邊的建築上掛滿了納粹旗。圖為柏林城市宮,這裡曾是普魯士王國的王宮和德意志帝國的皇宮。
-
東德首都在柏林,西德首都在哪裡?
、蘇聯、英國、法國四國所佔領,原首都柏林同樣被上述四國分別劃區佔領。 東德以位居德國東部的柏林為首都,但西德卻選擇了一個並不算起眼的小城市波恩作為首都,這就十分令人感到疑惑了。
-
英媒揭秘希特勒襲擊美國計劃:用太空梭發射核彈夷平紐約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英國《明星日報》網站9月30日發表題為《希特勒將紐約夷為平地的計劃:納粹曾謀劃用太空梭投放核彈結束二戰》的報導稱,在美國加入同盟國行列、參與到打擊納粹德國的戰爭中後,阿道夫·希特勒就一直想要把紐約變為一片火海。
-
柏林位於德國東部的中央,是世界著名城市之一
柏林位於德國東部的中央,人口340萬,面積700平方千米左右。柏林是德國的首都,全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城市之一。柏林的歷史十分古老,13世紀的柏林是貿易集鎮,17世紀發展成為區域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近代柏林的命運變遷則折射出德國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
-
柏林是德國首都,同時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
柏林是德國首都,同時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柏林無論是從文化、政治、傳媒還是科學上講都稱的上是世界級城市。柏林扮演了一個歐洲大陸上航空與鐵路交通樞紐的角色,同時它也是全球焦點城市之一,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現代精神的年輕人和藝術家而聞名。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既年輕又古老。
-
德國統一之後,為什麼拋棄小城波恩,而選擇東德的柏林為首都呢?
因為柏林在歷史上就是普魯士的首府。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柏林也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首都。德國統一的歷史很短。19世紀末,德國境內的大大小小的邦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斡旋之下,才最終實現了統一。所以,柏林歷來都是德國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中心。德意志帝國是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在英法稱霸世界的時候,德國還是一盤散沙。當時,日耳曼民族組成的較為強大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南邊的奧匈帝國(後分裂成奧地利),一個是東北邊的普魯士王國。兩者都有做老大的野心。俾斯麥家族是普魯士的世襲容克貴族,其實也就是鄉紳。
-
希特勒身穿日本和服照曝光 英媒稱滑稽可笑(圖)
希特勒和服照曝光 納粹德國頭目阿道夫·希特勒身穿日本和服的一張照片曝光。在這張已經發黃的黑白照片中,希特勒留著標誌性的分頭和小鬍子,身穿深色和服站立,右手拿著一把看似扇子的物品,目光嚴肅地看著鏡頭。和服上還能見到納粹的鷹徽和萬字徽。 這張老照片由英國《每日快報》網站作為「獨家」發表,也出現在英國《每日郵報》網站上。兩家報紙說,這張照片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具體拍攝背景和時間不詳,也許是1936年11月納粹德國與日本籤訂《反共產國際協定》之後所攝。
-
希特勒的世界夢被埋進墳墓,德國經歷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
希特勒的世界夢被埋進墳墓,德國經歷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1945年5月8日,在德國大地上飄揚了12年的卐字旗灰飛煙滅了,希特勒的世界夢也被埋進了墳墓,一向趾高氣揚的德國最高統帥部再也沒有了往昔的威風,他們發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份公報
-
兩德統一後,德國為何將首都選擇在了柏林?
在波恩到柏林600餘裡的公路上,前面卡車揚起的塵土還沒有落地,緊跟著後面的車再次呼嘯而過。 柏林也在為了重建新都而忙的熱火朝天,家具,文件,被搬到國會大廈和政府人員的新家中。自戰敗以後,柏林人這是第一次看見希望,往昔的榮耀在向他們揮手,每一個柏林人的眼裡都有光,屬於柏林的時代即將到來。 柏林
-
希特勒測繪隊跑遍世界 描畫"大德意志國"
在沒有發現其他人時,他們還偷偷拿出微型測繪儀器,記錄下當地的一些地理數據……這些人就是希特勒測繪隊裡的精英。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製作英國地圖,為戰爭選定軍事目標。 最新一期的德國《歷史》雜誌透露,希特勒曾廣納各路專家,成立地圖庫,許多地圖在二戰中發揮了決定作用。二戰後,這些地圖落入美國人之手,成了美國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法寶,從一定程度上也為德國戰後發展提供了幫助。
-
「維納斯」曾為希特勒私藏(圖)
日前,英國國家美術館的藏品《丘比特向維納斯抱怨》被證實曾是第三帝國領袖阿道夫·希特勒的私人珍藏。該畫出自15世紀德國畫家老盧卡斯·克拉納赫之手。克拉納赫與丟勒、格呂內瓦爾德是15、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並駕齊驅的三位德國繪畫大師。這幅作品描繪了丘比特私闖蜂巢被蜇之後向維納斯告狀的情景。 該幅作品命運多舛。
-
希特勒欲用飛機撞樓炸死德黑蘭會議「三巨頭」
引子 德黑蘭會議,二戰史上的重要會議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的國際會議,參加者有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史達林、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以及他們的外長和顧問。會議秘密籤訂了《蘇美英三國德黑蘭總協定》,會後發表了《關於伊朗的宣言》和《德黑蘭宣言》。
-
1936年柏林奧運會:歐文斯擊碎了希特勒的神話
柏林奧林匹克館座無虛席,世界上最大的飛船興登堡號低空飛過來,拖曳著奧運旗幟飄在場館上空;火炬手舉著從雅典一路傳遞過來的奧運聖火奔入場內。在場館內烏壓壓十萬人面前,希特勒宣布奧運會開幕。 柏林奧運被當時的國際社會認為是個大成功。耗費巨資、宏大的奧運場地,高效的組織和管理,以及豪華闊氣、130英畝的奧運村,讓當時的國際社會讚譽有加。
-
二大爺│希特勒的1936:世界為何會坐視納粹毀約
看清了英法心態的希特勒於1935年3月開啟了毀約的冒險,進一步試探世界的反應。他宣布凡爾賽條約已經是歷史文件,德國重新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重建空軍,並準備將常備軍擴展至50萬人。英、法、意、美幾個凡爾賽條約主要籤約國對如此嚴重的毀約行為如何表態呢?
-
美國海軍欲重建第一艦隊意欲何為?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據美媒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斯韋特近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將重建美國海軍第一艦隊,並將其部署到印太地區。布雷斯韋特宣稱,為提升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軍力態勢,欲重組第一艦隊,並將其作為遠徵艦隊,主要負責印度洋和南亞地區。
-
希特勒自殺身亡,1500名德軍拒不投降,為納粹打完最後一顆子彈
1945年初春,美、英、蘇、法四國聯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德國本土。一心想著復仇的蘇聯距離柏林僅有100餘公裡,而英、美先頭部隊也緊隨其後,到達易北河一帶,距離德國首都120公裡。出於戰後利益劃分,蘇聯當然不能讓英、美佔據先機,率先對柏林發動總攻。
-
希特勒在二戰裡,居然死了好幾次!美國FBI檔案解密納粹替身團
為什麼在戰場上,希特勒死了好幾次?柏林地堡自殺的,是希特勒,還是替身?希特勒和他的替身,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難搞清楚的問題!根據美國FBI對外發布的解密檔案,希特勒很可能有替身,確實,還不止一個。按照這些解密檔案文件,希特勒曾密令手下,為他準備了至少4個能夠以假亂真的替身。
-
中歐行(一)--德國柏林和德勒斯登(Dresdon)
如今的柏林已經很像一個作為首都的大都市了.但內心深處,還是更喜歡德國原來的那個首都,萊茵河畔的波恩. 安靜,美麗的小城,但柏林,畢竟曾經是普魯士和昔日德國的首都,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和苦難,來看看,還是值得的.
-
為了圍剿10萬叛軍和搶奪地盤,希特勒死後,蘇軍發動布拉格戰役
在1945年的4月30日希特勒已經自殺,5月2日柏林衛戍司令率部投降。如果是真的愛惜士兵的生命,本可以自然解除殘餘德軍的武裝,讓他們自己投降就能少一點生命和財產損失,此時等待鄧尼茨正式投降就能達到這一目的。好不容易攻佔柏林的蘇聯軍隊不這麼想,他們已經開始思考戰後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