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豬肉消費量創新低 替代品擠佔終端市場

2020-12-13 卓創資訊

【導語】 自2019年豬肉價格飛漲以後,雖然豬肉的消費量在所有肉類消費中仍是最大,但終端市場頹勢卻逐漸顯現,豬肉消費結構進入轉型深水期。

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2019年豬肉產量降至4255.00萬噸,豬肉消費量僅為3793.70萬噸,2020年生豬產能恢復不及預期,豬肉價格依舊高企,加之上半年深受新冠疫情的衝擊,或導致2020年人均豬肉消費量創下近年新低,豬肉消費結構進入轉型深水期。

從各肉類佔比來看,2019年豬肉佔比下降至55.60%,而其他肉類產量佔比均有所提高,其中,禽類、牛肉、羊肉分別提高至29.30%、8.70%、6.40%。據卓創調研發現,近年來生豬屠宰企業存在轉型或者升級的情況,尤其是部分南方高豬價區,企業不再局限於屠宰生豬,開始增加肉雞、肉鴨或者肉牛的屠宰線,尤其是肉雞,但考慮南方肉雞養殖量少於北方,且價格遠高於北方,目前屠企多採用外購白條雞或者雞肉分割品的方式。近年來我國肉雞行業基本擺脫H7N9流感疫情的負面影響,消費穩步回升,2019年我國人均雞肉消費12.01公斤,同比增長約14.00%,雞肉已成為我國保障和平衡肉類供應的主要產品,填補了豬肉少量的供應缺口,已經成為我國肉製品消費中僅次於豬肉的第二大品類。

除此之外,國家亦通過擴大豬肉進口量,以及加大儲備肉投放量來保證國內民眾的正常生活需求。自2019年豬肉價格飛漲以後,物美價廉的凍品逐漸被終端消費者接受,冷鮮肉及深加工製品在豬肉消費總量中的佔比呈緩慢增加趨勢,而喜好熱鮮肉的西南、華南,近年來市場佔比也不斷萎縮,二者已有分庭抗禮之勢。但進入2020年下半年,山東、天津、上海、福建等多地進口凍品核酸檢測呈現陽性,受感染人群擴大,多地防疫形勢嚴峻,經銷商拿貨謹慎,凍品短時難銷,鮮品走俏,導致國內生豬消化速度加快,豬價觸底回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2019和2020高豬價的時代,進口肉為平抑豬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20年下半年,集團豬場生豬產能釋放已初見苗頭,明年或告別生豬高盈利時代,再度回歸豬價常態化。而豬肉價格是掣肘近兩年終端消費最大的變量因素,隨著肉價的明顯下滑,2021年豬肉消費量或呈現增加趨勢,屠企開工率、生豬屠宰量或實現同比增加。(卓創資訊 牛哲)

(免責聲明:卓創資訊所提供的數據和信息僅供參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任何依據卓創資訊數據和信息而進行的投資、買賣、運營等行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及法律後果均應當自行承擔,與卓創資訊無關。)

相關焦點

  • 韓國人吃不起豬肉?中、日、韓的豬肉消費總量,人均消費量對比
    這樣2018年,中國消費的豬肉總量就約為5590萬噸,按照13.95億人口計算,2018年咱們中國人均消費的豬肉就約為80斤(40kg),每月人均不到7斤。另外南生注意到,最近幾年中國的豬肉產量、消費量都在降低,人均豬肉消費量也在降低。
  • 中國自助回單列印終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自助回單列印終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等,幫助自助回單列印終端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 2020年中國咖啡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 人均咖啡消費量達12杯...
    原標題:2020年中國咖啡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 人均咖啡消費量達12杯/年   咖啡行業迭代的主要因素是
  • 中國移動通信終端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一、競爭戰略的類型    二、競爭戰略的適用條件及組織要求    三、競爭戰略的收益及風險  第二節 差異化競爭戰略  第三節 集中化競爭戰略第七章 中國移動通信終端產業市場競爭策略分析  第一節 移動通信終端產業市場五種競爭動力模式結構    一、行業內現有企業的競爭    二、新進入者的威脅    三、替代品的威脅
  • 中央儲備凍豬肉將再投放一萬噸 全國豬肉市場供需缺口到底有多大...
    業內預計,2019年豬肉進口量將達200萬噸,同比增長67.6%,有望刷新2016年162萬噸的進口量。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根據近幾年豬肉產量及消費量數據整理得出,我國豬肉市場產銷缺口仍在不斷擴大。
  • 2020年10月豬肉市場供需形勢分析:豬肉價格環比明顯下跌
    中商情報網訊:豬肉價格環比明顯下跌,養殖收益持續下降。生豬產能逐步釋放,屠宰量增加,加之豬肉進口量明顯增加,帶動豬肉價格震蕩下行,但受飼料成本支撐、豬肉消費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預計豬肉價格跌幅有限。(一)豬肉價格明顯下跌。
  • 最愛吃豬肉的城市,人均豬肉消費量高達134斤,是中國人均的近2倍
    根據市場數據調查得知,廣東省一年就要吃掉近8億隻雞,由此可見廣東人對於雞肉的喜愛程度,那麼,你知道哪個城市最愛吃豬肉呢?01豬肉的發展歷史豬肉是東南亞和東亞地區最受歡迎的肉類之一,因為豬肉性味甘鹹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營養成分,因此廣受歡迎,經過各種烹飪方式之後的豬肉,成為了餐桌上一道道不同口味的美食,除了直接製作美食之外,豬肉還被加工成火腿、臘肉和香腸等相關產品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畜牧業發展現狀及產品價格走勢分析 豬肉價格...
    ——畜牧業發展現狀  人均肉類消費量呈增長態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居民對肉類的消費量整體呈現增長態勢,2019年受豬肉價格的影響,我國居民人均豬肉消費量有所下降,其他肉類人均消費量變化不大。
  • 2020年共計投放中央儲備豬肉16次,投放儲備肉對市場有什麼影響?
    2020年共計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16次,投放儲備肉對市場有什麼影響?從2020年春節前後國家就開始投放儲備肉,這主要跟2019年的非瘟影響較大,非瘟疫情爆發,一方面是害怕生豬本身帶有「病毒」,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疊加春節豬病發生,生豬出欄減少,再者就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生豬產能的下降,豬價往上拔高,讓豬肉迅速變成高價產品。
  • 2020年上半年回顧:中國在新冠疫情下快速變化的豬肉進口市場
    豬肉消費需求的減少似乎根本沒有給中國豬肉進口市場蒙上陰影。今年前六個月的豬肉進口量已經超過了2019年全年的水平。這可能歸因於ASF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豬肉產量暴跌以及豬肉價格相對較低在同期的海外市場。2020年上半年中國豬肉進口市場表現良好如下圖所示,今年前六個月,中國的豬肉進口量一直居高不下。
  • 大連海鮮擠佔南方市場 航班艙位受限
    就這樣,大連當日的海鮮通過空運,在南方市場實現了當日上餐桌。昨日,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大連海鮮利用空運的迅捷,已逐步擠佔南方海產品市場,如果不是因為受到每天航班艙位載量的限制,運量還會更大。記者從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貨運公司了解到,今年以來,空運到廣東、福建等地的大連海鮮一天比一天多,平均每天近20噸,已經佔全天國內貨物運輸的1/5。
  • 越南和菲律賓——美國豬肉在亞洲市場的新機遇
    美國國家豬肉委員會(National Pork Board)今日發布了有關美國向亞洲出口豬肉多樣化的新報告。其中,兩項新報告中詳細介紹了美國將如何成為越南和菲律賓豬肉的首選供應商。 隨著美國豬肉出口量在2020年繼續打破紀錄,國家豬肉委員會的新報告顯示了美國在越南和菲律賓豬肉出口的新機會。
  • 北京市場雞肉8元,牛肉32,豬肉價格便宜到難想像,猜猜多少錢
    筆者今天去了北京某家批發市場逛一圈,進入批發市場後的第一感覺就是人多,大家紛紛戴著口罩前來,場面如同春運般的畫面,看來趁著周末,很多人都走出了家門,看看有什麼新鮮的東西要購買的,也有一些人在家裡憋不住了,想要逛逛商場湊湊人氣。在眾多的攤位中,肉類的攤位上人數最多,這裡可買到比超市更低的肉類。
  • 短史記丨如果豬肉繼續漲價,中國人的肉食結構會發生變化嗎?
    只是伴隨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人均肉類消費量,尤其是豬肉消費量,在近幾十年有了較快增長。中國的豬肉年人均消費量,1950年為4.44千克,1975年是7.42千克,1980年增加到11.15千克。國家統計局1981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約40元。
  • 韓國人均牛肉消費量40年漲4倍
    韓國統計廳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人均牛肉年消費量近40年來增加大約4倍,從1980年的2.6公斤漲至2018年的12.7公斤。圖源:新華社韓聯社5日援引這份數據報導,同期,韓國人均肉類年消費量從11.3公斤增至53.9公斤,年均增長4.2%。具體來看,消費量最大的豬肉由6.3公斤增至27公斤,雞肉由2.4公斤增至14.2公斤。肉類產量方面,雞肉的年均增幅最大,為5.1%,豬肉為3.7%,牛肉為2.5%。
  • 2020年液化氣市場價格跌出歷史新低
    原標題:2020年液化氣市場價格跌出歷史新低   2020年液化氣
  • 2019年中國啤酒產業全景圖譜:五大品牌壟斷市場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改善,傳統啤酒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不足,不斷出現的低酒精飲品成為了啤酒替代品,啤酒市場消費需求迅速下滑,我國啤酒行業已從過去高增長時代進入調整期新常態。新階段下,產品結構升級成為拉動行業內生增長的根本辦法,噸酒價格提升成為行業擴容的重要推動力。
  • 生豬2020年走勢展望:「二師兄」站上風口 企業養殖效益仍看好
    2019年國內肉類市場消費結構有所沾邊,受ASF全國範圍擴散蔓延影響,政策引導生豬市場由以往傳統的「活豬調運」向「冷鮮調運」方向轉變,上半年冷鮮肉調運量逐漸增加,而熱鮮肉供給逐漸減少,另外對於疫情影響的安全憂慮仍存,國內居民日常肉類消費結構有所調整,國內牛羊肉、禽類、水產品以及禽蛋類等蛋白替代品消費有所增加,預計2020年生豬市場消費將趨於穩定。
  • 2018年我國煤炭消費量佔比創歷史新低
    2019年版《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正式發布2018年我國煤炭消費量佔比創歷史新低中國電力新聞網訊記者伍夢堯報導7月30日,2019年版《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8年,煤炭消費量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佔比僅為58%,再創歷史新低;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大幅提升,同比增長29%,佔全球增長量的45%。據《年鑑》,2018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速由2017年的3.3%增長至4.3%,超過過去十年3.9%的平均增速水平。同時,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在全球能源消費量佔比24%,全球能源消費增長量佔比34%。
  • 社餐、團餐雞肉消費量逐年上升,什麼原因讓它如此火爆?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中國和巴西禽肉產量分別為2260萬噸、2040萬噸和1420萬噸,中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雞肉生產國。▲德保團餐出品烤雞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裡,中國家庭的消費習慣正在向健康飲食轉變,原來以豬肉為主的肉類需求,正在被多種多樣的肉類食材打破,近幾年,我國人均雞肉消費量呈現快速增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