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鹽城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周年系列活動總體安排,介紹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的務實舉措。
去年7月5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鹽城黃海溼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第1處濱海溼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標誌著我國世界遺產從陸地走向海洋。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這次系列活動主要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總結與推動相結合,研討交流和現場啟動相結合』的形式。」鹽城市申遺辦主任吳其江介紹,一周年系列活動圍繞保護世界遺產、共建綠色廊道主題,安排主體活動1場、預熱活動1場、配套活動10場。
主體活動是「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暨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委會會議」,將於7月5日舉行。屆時,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主要領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級別代表,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同志,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範圍內其餘28個市(縣)政府負責同志、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專委會專家代表等將參加這一活動。活動現場將發布《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行動報告》《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委會宣言》。期間,還將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就「沿黃海城市帶與淮河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這一議題開展研討對話。
據了解,10場配套活動將持續到8月中旬,包括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委會預備會議、鹽城市第二屆「生態衛士」評選活動啟動儀式、世界遺產走進高校啟動儀式、黃海溼地研究院對外研究課題發布、《零的突破》黃海溼地申遺歷程圖書發行儀式、國家地理《鹽城特刊》專題發布暨地理標識揭幕儀式、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區域保護地聯盟會議、鹽城市溼地與自然遺產保護管理中心掛牌儀式、黃海溼地研究院與韓國慶北大學共建海岸農業研究所掛牌儀式、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公園與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地建立友好關係儀式。
發布會還介紹了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的務實舉措。申遺成功以來,鹽城市倍加珍惜世遺榮譽、堅決扛起世遺責任,圍繞「政產學研」一體化思路,從保護管理、科學研究、宣傳展示、對外交流等多方面,系統開展「後申遺時代」各項保護管理工作,全力做好「世遺」品牌文章,不斷放大世遺效應。下一步,該市將繼續按照「政產學研」一體化思路,重點圍繞「保護好、研究好、宣傳好、利用好、示範好」等五好目標,讓遺產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工作有序推進。
(來源:江蘇廣電鹽城中心站/沈春良 攝影/孫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