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棋院前世今生:戰亂廢墟中崛起的日本圍棋

2020-12-24 荔枝網新聞

  對於很多80、90後棋迷來說,日本動漫《棋魂》是引領大家一窺圍棋門徑和樂趣的經典作品。

  這部動漫作品不僅格調高,在細節上也相當精益求精,每一集出現的棋譜都選用了日本古今棋手的名局,著名的女棋手梅澤由香裡還擔當了此片的圍棋顧問,正是有了專業性的保證,一經播出,本片便席捲亞洲,多年以後,很多成名棋手在暢談自己幼年刻苦練棋的回憶時,都提到《棋魂》對自己產生過非常大的影響。

  除了棋局,一些場景也還原的很逼真,比如日本棋院內著名的「幽玄之間」。日本棋院也作為主場景很頻繁地出現在動漫中,可以說此片的成功,離不開日本棋院的大力支持,日本圍棋能夠統治棋壇半個多世紀,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歸功於日本棋院的「專心致志」。

日本棋院著名的「幽玄之間」

  日本圍棋的前世故事

  日本很早就接受了來自中國的圍棋薰陶,在平安時代(約相當於我國兩宋時期)盛行於宮廷,成為皇室公家們平時消遣的玩意兒。但真正被重視起來,並成為一門重要事業則是在軍閥混戰的戰國時代(約我國明朝中晚期)。

  當時間輪轉到戰國中期的時候,一個名叫織田信長的「第六天魔王」崛起了,他打出「天下布武」的口號,要以武力結束紛爭,他成為那個時代日本最強者,也正是在他的手裡,日本圍棋正式走入大力發展的快車道。

  織田信長為人孤傲不群,卻對大棋士日海非常尊重,雖然自身棋力也很高超,卻總是敗在日海手下,他欽佩地稱呼對方為「名人」,他不會想到,幾百年後,「名人」居然成為了圍棋界舉足輕重的實力榮譽稱號。

  織田信長死後,日海又先後侍奉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尤其當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後,日本圍棋迎來了崛起的曙光。

  德川家康對圍棋情有獨鍾,他邀請日海去江戶主持全國圍棋事務,並專門為他設立了「名人棋所」稱號,德川將軍「挾天子以令諸侯」,將軍的命令就是朝廷的法令,日海及其弟子實際上壟斷了整個日本的圍棋事務,成為圍棋界的「天下人」。

  後來,日海將名字改為「算砂」,將自己修行的寂光寺堂號改為「本因坊」,他成了日本圍棋第一世家本因坊鼻祖。可以說本因坊世家的出現是日本圍棋逐步形成自己風格,並崛起的標誌性事件,同時也說明官方的支持是日本圍棋發展壯大的關鍵。

派系林立不如歸於一統

  明治維新後,天皇政府收回了世俗特權。此前幾年,一代棋聖本因坊秀策去世,這似乎預示著傳統的古代日本圍棋已壽終正寢,嶄新的近代日本圍棋走來了。

  1879年,在本因坊十八世村瀨秀甫的張羅下,近代日本第一家圍棋團體方圓社成立,此後類似的棋社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日本圍棋風氣一時領先東亞,名震歐美。

  此時的日本圍棋以中央棋院、裨聖會、方圓社三家最具實力,可以說完全壟斷了日本圍棋事務,但這三家卻各不相讓,哪一家的棋士稍露出點名頭,另兩家必定想方設法打壓,這對於日本圍棋的長久發展並不利。轉機出現在了1923年。

  1923年,關東大地震。中央棋院被大火所毀,裨聖會更是片瓦皆無,只有方圓社還算僥倖,這對於日本棋界來說,不啻是一個嚴重打擊,團結日本棋界各派系統合起來,迫在眉睫。經過多方磋商、遊說,1924年在大財閥大倉喜七郎的十萬日元資助下,統合了各派力量的日本棋院正式在東京成立。

  在日本棋院的創立大會上,大倉喜七郎雖是出資者,但略覺自己身份不夠顯貴,便聯合其他圍棋名家公推明治三傑之一大久保利通的次子、擔任宮內大臣的牧野伸顯為首任總裁,而大倉自己則是副總裁。

  就比賽制度、時間限制、段級的授予、普及教授、創辦比賽、棋書雜誌出版、棋士之培養、在婦女中推廣、棋院增設諸設備、於各地設置支部等十大問題,創立大會上都作了詳細規定。

  日本棋院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推廣圍棋的普及,剛成立便組織了多場比賽,並發動媒體進行爆炸式的報導,以引起全國注意,本因坊二十一世當主秀哉甚至親自出賽,此舉激發了日本各地年輕棋手的激情,他們紛紛湧進東京,參加日本棋院舉辦的比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日本現代圍棋史上培養出眾多圍棋大師的木谷實九段。

全盛時代的來臨

  1928年,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後來被稱為「昭和棋聖」的吳清源東渡日本。

  到日本幾年後,他就向日本圍棋第一權威本因坊秀哉發出挑戰,讓秀哉深感後生可畏,幾年後秀哉決定隱退,將本因坊稱號贈送給《每日新聞》社,《每》社又轉捐給日本棋院,從此時起,由日本棋院舉辦的「本因坊戰」成了日本現代著名的新聞棋戰之一,爭奪本因坊名號也成了日本棋手最為看重的比賽。

  不過吳清源本人儘管打遍日本無敵手,卻並未參加本因坊戰的比賽,他後來大敗本因坊戰得主坂田榮男,參不參加本因坊戰實際上也無關緊要了。

  吳清源與木谷實的「鎌倉十番棋」是圍棋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筆,二人打破常規,採用新布局法,以全新的思路挑戰傳統的布局,奠定了現代圍棋的基礎。

  隨著日本軍部侵略野心的膨脹,1941年12月7日他們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出來混遲早還的,到了戰爭後期美軍逼近日本本土,美軍戰機對東京進行了極其慘烈的大轟炸,日本棋院也被摧毀,棋士們無立身之所,度過了一段苦難的歲月。

  戰後隨著冷戰格局的確立,日本經濟獲得了美國的扶植,開始迅速回暖並實現騰飛,日本棋院也重新恢復,此前活躍的棋士們也重新投入了激烈的角逐中,尤其是吳清源一次次將日本一流棋手挑落馬下,為此1950年,日本棋院正式將「九段」贈與他。他也成為了超越所有日本棋手的超一流棋士。

  此後一大批日本年輕棋手紛紛成名,藤澤秀行、大竹英雄、小林光一、武宮正樹、石田芳夫、加藤正夫,旅日臺灣棋手林海峰、旅日韓國棋手趙治勳等響亮的名字活躍在日本棋壇數十年。

  1963年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合影

  不相為謀的分裂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華山派因為修習法門不同,分為劍宗和氣宗,互不相讓,各稱自己為正統。日本圍棋也出現了類似情況,1950年9月,對日本棋院長期被關東棋手感到不滿,以至於話語權被嚴重打壓的部分關西棋手,在橋本宇太郎的帶領下,出走大阪,成立了關西棋院,與日本棋院東西對峙,一爭短長。

  儘管橋本宇太郎帶走了大批人馬,關西棋院擁有棋手比例在全日本也有近三分之一,但與大東京的號召力相比,還是稍有實力不濟,儘管也出現了結城聰九段這樣的高手,但與日本棋院比還是遜色不少。

  可以說,日本圍棋、日本棋院,在前世今生中都有著不少斬不斷的聯繫,甚至日本圍棋的發展與日本棋院的興衰有著強烈的因果關係。從日海創立本因坊,到日本棋院成立,再到關西棋院的分立,日本圍棋走過了一條相當複雜而又異彩紛呈的圍棋之路,儘管如今日本圍棋衰落不少,但他們曾經在圍棋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卻不曾有分毫減色。

相關焦點

  • 日本棋院設立「圍棋殿堂」 四大名家首批入選
    日本棋院設立「圍棋殿堂」 四大名家首批入選   近日,日本棋院宣布設立「圍棋殿堂」,以江戶幕府時代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為首,四位江戶時代圍棋知名人士成為首批進入這一崇高殿堂的人物。這是今年日本棋院成立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 [圍棋]南北朝日本始知圍棋 京都才是東瀛圍棋故鄉
    圍棋,也正是孕育於這樣一種傳統中,浸潤了日本文化的優雅。   像花道、茶道一樣,圍棋也是來自中國,當然在傳播的過程中,又日益染上了日本文化的色彩。在我國史籍中,最早記錄日本圍棋情況的,見於唐·魏徵等《隋書·東夷傳·倭國》:「無文字,唯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覡。每至正月一日,必射戲飲酒,其餘節略與華同。好棋博、握槊、摴蒱之戲。」
  • 關西棋院獨立70周年紀念11 中國圍棋的老朋友宮本直毅先生
    由於關西棋院宣布獨立,懾於日本棋院壓力,大阪的七家圍棋俱樂部都不再同意這位關西棋院獨立後產生的第一位職業棋手進門。四處碰壁的宮本直道只感到一片天昏地暗。 關西人士自立自強的心性被激發了起來,得知消息後,大阪多家中小企業合力創辦「好文俱樂部」,為宮本直道的實戰鍛鍊提供環境,同時也支撐著新生的關西棋院聯絡愛好者、開展活動。
  • 日本棋聞|藤澤秀行入選日本圍棋殿堂
    img_id=27296230原題:藤沢名譽棋聖が囲碁殿堂入り 67歳でタイトル、若手指導…摘自:livedoor NEWS11月24日,日本棋院宣布藤澤秀行入選第17屆日本圍棋殿堂。專家和棋手們組成的圍棋殿堂表彰委員會從7名候選中選出了藤澤秀行作為了入選人物。藤澤秀行曾經奪得日本棋院第一位決定戰、舊名人戰、天元戰等賽事的首個冠軍,被人稱為「喜歡嘗新的人」。從昭和52年(1977年)的第1屆棋聖戰開始奪得6連霸後奪得名譽棋聖稱號。然後在67歲那年的平成4年(1992年)的王座戰,創下了至今都難以打破的最年長奪得頭銜記錄。
  • 藤澤秀行回歸日本棋院始末:加藤正夫執政見成效
    去年,當加藤正夫開始執掌日本棋院事務後不久,他就曾經委託業內人士向秀行先生表達「希望老人家重歸棋院」的願望,但並沒有得到秀行先生的確切答覆。  半年來,日本棋院接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成效有目共睹。上月末,藤澤秀行公開對媒體發表意見認為,執政者的新措施對日本棋院加強管理、推動圍棋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個人深表贊同,也不再執意堅持原來的主張。
  • 七十年前 反出日本棋院 二十五名棋手的獨立宣言(下)
    關西棋院獨立70周年紀念21950年9月2日是關西棋院的獨立日,當天關西棋院致日本棋院的「獨立宣言」全文翻譯如下:「昭和二十三年六月關西棋院創立當時,設想圍棋界的理想運行方式是東京有關東棋院,大阪有關西棋院,將來某一天其他地域成立有實力的棋院,彼此之間資格對等、立場平等、相互獨立,在此之上,設立日本棋院作為聯絡協調的機構。
  • 日本圍棋短訊三則
    1、村川大介和仲邑堇收穫關西圍棋將棋記者俱樂部賞 10月2日,第28屆關西圍棋將棋記者俱樂部賞的表彰儀式在大阪市進行。圍棋部門頒發給了關西棋院的村川大介九段,而將棋部門頒發給了豐島將之二冠(龍王、叡王),特別獎頒發給了日本棋院關西總本部所屬的仲邑堇初段。
  • 齊魯晚報學弈棋院:顧師言「一子鎮神頭」險勝日本王子
    唐朝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在這個時期,經濟、社會、文化、藝術發展迅速,圍棋也不例外,出現了像王積薪那樣的一代高手,並總結出「圍棋十訣」這樣流傳千古的圍棋口訣。除了自身發展外,唐朝和外國的交流也很頻繁,其中就有一段著名的中日圍棋交流歷史故事,趕緊和齊魯晚報學弈棋院了解下「一子鎮神頭」的經過吧:齊魯晚報學弈棋院:4-8歲兒童半年圍棋免費公益培訓報名進行中故事發生在唐宣宗時期(公元847-859),一個日本王子來到中國,和中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在送完大唐厚禮之後,日本王子提出要和中國圍棋棋手對弈。
  • 日本圍棋短訊四則
    日本農心杯繼續墊底 第21屆農心杯擂臺賽第10局於8月18日進行,最終日本隊主將井山裕太執白185手中盤不敵韓國主將樸廷桓九段。日本隊率先出局的同時,連續14年在該項賽事中墊底。 原定於今年2月進行的比賽,因為疫情影響延期後在線上進行。本局井山裕太在日本棋院東京本院進行了網絡對局。
  • 日本圍棋逸事之「本因坊」
    說起日本近現代圍棋,就不得不提「本因坊」。「本因坊」本來是日本京都寂光寺中的七坊之一,僧人日海的住處慶長8年(1603)2月12日,德川家康任徵夷大將軍,成為日本的統治者。日海前往祝賀,與家康下了一局授五子棋。此後日海倍受家康寵遇。
  • 藤澤裡菜,翻開日本圍棋新篇章
    在上個月進行的第15屆廣島鋁製杯若鯉戰中,憑藉沉著冷靜的招法接連擊敗了氣勢正盛的男性棋手。成為史上首位在男女混合的公開賽中奪冠的日本女棋手。332手的激戰,讀秒階段也保持冷靜若鯉戰是30歲以下,七段以下棋手可以參加的面向年輕棋手的賽事。
  • 被日本棋院強制不戰敗,依田紀基九段「精神狀態上感覺有生命危險」
    對今年6月進行的「福馬日本圍棋大師杯」半決賽上,被強制要求不戰敗一事上,表達了對日本棋院理事長小林覺九段等執行部成員的不信任。在發布會開始前,反覆進行了深呼吸,依田紀基拼命地在平復心情。關於不戰敗一事上,在半決賽開始的兩天前,小林覺理事長告訴依田紀基「你還是別去(對局地)廣島比較好」等措辭建議依田紀基放棄比賽。
  • 日本圍棋四大家族簡介
    在公元一千六百年左右的日本,圍棋共有四大家族。都是哪四大家族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本因坊。為日本江戶時代的圍棋四大家之首,以侍奉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日海(本因坊算砂)為開祖的家系。共世襲了二十一世,日本江戶時代圍棋名人共十位,本因坊家就有七位,足見其影響力,昭和13年本因坊秀哉引退,將此名轉讓給日本棋院,作為頭銜戰名,是為本因坊戰。本因坊」本來是日本京都寂光寺中的七坊之一,僧人日海(後來的初代本因坊算砂)所居之處。慶長8年(1603)2月12日,德川家康任徵夷大將軍,日海前往祝賀,與家康下了一局授五子棋。此後日海倍受家康寵遇。
  • 橫空出世的中國圍棋少年,引渡日本打遍無敵手,成為「昭和棋聖」
    圍棋,作為一種策略性棋類遊戲,在中國古代早就是盛行不衰。但20世紀,圍棋的中心是在日本昭和時代,甚至世界上大部分認為,圍棋起源於日本。但是,20世紀之初,中國出生的一位少年,橫空出世,自年幼就展露出天才的技藝。當他東渡日本深造,便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 日本接連創辦圍棋道場,只為培養職業強手
    小松大樹三段和吉川一三段都是日本棋院關西總本部所屬的棋手,兩位棋手作為道場指導老師輪流駐守在道場。吉川一表示:「我們也快30歲了,自己也開始想培養一些今後可以成為未來的名人的年輕棋手。能讓關西的孩子們實力能更強一些的夢想做出一些努力」。創辦第一天,2月5日有6個人來到道場。
  • 日本棋聞|日本圍棋短訊五則(20.7.19)
    1、7月17日,日本棋院迎來96歲生日給各位棋迷複習一下,日本棋院創立於大正13年(1924年)7月17日。(圖片摘自日本棋院推特)2、仲邑堇止步扇興杯本賽第一輪7月13日,第5屆扇興杯女流最強戰首輪在日本棋院進行,焦點一戰仲邑堇迎戰迎戰上野愛咲美一役中,最終執白的上野愛咲美164手中盤戰勝仲邑堇,仲邑堇在和頭銜持有者的首場比賽中沒能收穫勝利。
  • 韓國棋院與江原LAND籤約 中韓圍棋擂臺賽誕生
    如白刃格鬥般的中韓圍棋擂臺賽終於要啟動了。9月7日,韓國棋院與韓國江原LAND籤約,首屆中韓圍棋擂臺賽誕生。比賽早有動議這項比賽本該於2005年誕生。
  • 關西棋院獨立70周年紀念17 稻粱之謀·古稀之年
    關西棋院中部總本部的發展史,像極了關西棋院的縮影。創始之初轟轟烈烈,守住基業辛苦萬端,奠基者相繼故去,後來人步履艱難。二十世紀中後期日本圍棋黃金歲月流逝後,連日本棋院都四處變賣房產,困於赤字自顧不暇,關西棋院又如何能獨善其身呢? 經濟問題是困擾圍棋界的頭等大事,生計問題不能解決,什麼理想都是空談。
  • 升仙峽大逆轉 沒有橋本宇太郎就沒有關西棋院(下)
    坂田榮男則背對眾人,太陽穴痙攣般抖動,悲痛之色從背影中也顯露無疑。第七局現場圖片。勝負的重壓前,兩位棋手神經高度緊張,據觀戰記者記錄,兩人對局時喝的茶超過了一百杯。上述名場面,半世紀以來被圍棋寫手反覆渲染,廣為人知。但戲劇性不強、知名度不高的第六局其實最能體現本次七番勝負的走向。當時的日本圍棋還是「賣方市場」,全國各地爭相承辦頭銜戰,藉此宣傳地方旅館、風景名勝。
  • 10歲日本蘿莉同場PK柯潔 她如何靠一人帶火圍棋
    它曾出現在一首我們耳熟能詳的日本歌曲《四季之歌》,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10歲日本蘿莉、史上年齡最小的職業圍棋手仲邑堇,就擁有這樣的美麗名字。正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夢百合杯上,仲邑堇無疑是鏡頭最為聚焦的參賽選手之一,一顰一笑, 經典的「冰眼之瞪」,仿佛從漫畫中走出來的角色,吸引著賽場內外的矚目。在她的隔壁桌,同場競技的,還有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