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軍團」瓜分津城大半市場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2010年,我國奶粉進口創下歷史新高,前11個月進口量高達37.06萬噸。專家預計,今年進口奶粉市場佔有率可能超過50%。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天津市場以多美滋、美贊臣、雅培、惠氏為代表的進口奶粉軍團,已經佔據一半以上份額。

來自天津海關的乳製品進口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12月,天津進口乳製品24.6萬噸,總價值達6.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6.6%。其中,紐西蘭是天津口岸最大的乳製品進口國,佔據全年進口總量的50.8%。

據了解,目前國內進行乳製品進口的多是經銷商、貿易商及乳品企業。來自天津保稅區的乳製品進口商陸川(天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最近兩年天津口岸乳製品進口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靜向記者介紹,2010年1-11月份,全國奶粉進口總量創歷史新高,已達37.06萬噸。全年進口總量可能達到40萬噸。而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最新預計,2011年中國進口奶粉規模將達到50萬噸。「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前,國產奶粉市場佔有率為60%,進口奶粉僅為40%。2010年,進口奶粉已經同國產奶粉平分秋色,各佔50%。展望2011年,進口奶粉有可能超過50%。」李靜說。

消費調查

選洋奶粉每月多花百元

記者從多家超市賣場和孕嬰童商店了解到,目前以多美滋、美贊臣、雅培、惠氏為代表的進口奶粉海外軍團,佔有奶粉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華潤萬家超市內兩大排兒童奶粉貨架上,進口品牌商品出樣雖然只佔據四成份額,但銷量足足佔據六成以上。

與超市情況相反,在兩家孕嬰童連鎖店的奶粉專櫃,國產奶粉產品出樣率不足兩成,其餘均為進口品牌。正在挑選奶粉的劉先生夫婦表示,自己孩子從出生就吃進口品牌奶粉,身邊朋友的孩子也都選擇進口奶粉。記者了解到,像劉先生這種情況不在少數。銷售人員表示,來店裡購買奶粉的家長基本都會選擇幾大知名的進口品牌。目前,每月僅四大知名品牌的奶粉銷量就能佔到總銷量的60%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進口奶粉雖然市場認可度高,但價格也比國產品牌略高。記者調查發現,以市場900克聽裝幼兒配方奶粉為例,進口奶粉中的多美滋金盾、美贊臣新嬰兒A+售價為229元,惠氏新金裝愛兒樂、雅培金裝喜康寶售價為235元。而國內品牌中,飛鶴1段900克聽裝嬰兒奶粉售價為227元,伊利金領冠嬰兒配方奶粉900克聽裝售價為155元,雀巢能恩金盾1配方奶粉900克聽裝售價為216元。王女士介紹,不到1歲的嬰兒每個月要喝2-3罐900克奶粉。如果選擇進口奶粉,平均每月至少花費500元左右,國產奶粉只要400元左右。高價並沒有影響人們的消費熱情。劉女士表示,家裡經濟條件不算富裕,但爺爺奶奶全力支持自己的孫子能喝上最好的奶粉,而且從有經驗的老人那打聽各種品牌奶粉的效果,最後還是選擇價格偏高的進口奶粉。

銷售現狀

進口奶粉網絡熱銷

「進口奶粉的銷售還是很不錯的,你看我們的銷售量就可以知道,最近這倆月賣了2000多聽吧。」淘寶商城的賣家表示,還是有不少消費者願意從網上購買進口奶粉的,尤其是一些知名品牌,在網上十分熱銷。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日本的明治、美國的美贊臣、日本的固力果、英國的美樂寶愛他美都是網上比較熱銷的進口奶粉品牌。

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選用進口嬰兒奶粉,由於內地進口奶粉需求量逐漸增大,不少父母還選擇了海外代購或是到香港、澳門瘋狂掃貨。據了解,由於內地遊客掀起了奶粉掃貨潮,港澳地區不少進口奶粉品牌已經將近斷貨,出現了「奶粉荒」的局面,不少商家還推出限購令,並提高了部分奶粉品牌的價格。

記者從金龍旅行社一個導遊那裡了解到,到港澳地區購買奶粉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們認為港版奶粉質量比內地版好;二是港版進口奶粉大罐裝的要比內地版奶粉便宜30-50元不等。除個人到港澳地區買奶粉外,各大購物網站也有不少海外代購奶粉的賣家,在淘寶網上搜索「代購奶粉」等詞,都會出現近萬個搜索結果。

專家觀點

符合國標國產奶粉也可靠

眼下,眾多父母為進口奶粉你爭我奪甚至買空港澳地區的進口奶粉。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受訪的年輕父母說到購買奶粉,多數會青睞於進口奶粉,主要基於進口奶粉安全性比較高,負面新聞較少,而且口碑不錯。不過,進口奶粉到底怎麼樣呢?

多女士告訴記者:「我的寶寶已經快2歲了,一直喝的是進口奶粉,還曾經讓朋友從日本和德國捎回來過奶粉,從國外買的奶粉要比國內的超市和連鎖店便宜很多,現在平均五天要喝掉一盒奶粉,價格在70-80元左右。寶寶喝了快兩年了只有一顆牙不太好,其他方面沒有任何的不良反應。」多女士還告訴記者,曾經有人向她推薦過國產奶粉,而且也得到過贈品,雖然價格便宜,優惠又多,但是一直都沒有使用過,她認為經過三聚氰胺、毒奶粉等事件以後,就不能用自己孩子的健康和國產奶粉博弈了。

「進口奶粉更好其實是一種消費誤區。」天津市乳品協會秘書長何清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進口奶粉就是價高質優的代表,這已經形成一種固有消費觀念。在短期內,如果消費者的意識不加以轉變,則很難走出這個認識誤區。目前,凡是符合國標的國產奶粉,質量都是可靠的。消費者其實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業內人士表示,選購奶粉只有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奶粉比較主要的幾個選擇要點就是口感、消化和溶解度、純度對比等,消費者沒必要非得選購進口奶粉。

其實,相對於進口奶粉,部分國產奶粉品牌則較為實惠。「不一定都要選擇進口的奶粉,關鍵看這個奶粉是否讓寶寶適應,一些國產的名牌奶粉銷量也不錯。」河西區一家嬰兒用品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只要寶寶適應、愛吃,吃了以後無不良反應的,就可以給寶寶吃。

銷售人員還告訴記者,一定要針對寶寶的月齡選擇合適的奶粉,因為處在成長期的寶貝,消化能力不同,每個階段所需的營養比例也不相同,配方奶粉是根據寶貝的成長需要,添加了有益於寶寶的營養元素。

來源:每日新報  編輯:楊鑫 許銀娟

相關焦點

  • 中國巧克力市場已被洋品牌瓜分 國產巧克力難覓
    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多個超市發現,國產品牌的巧克力難覓蹤影,貨架上幾乎全是好時、費列羅、德芙、雀巢和瑞士蓮這樣的洋品牌。1月初,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食品對外宣布,2015年12月31日,將旗下金帝食品公司以6.11億元人民幣出售給中糧地產。與此同時,雀巢帶著擁有80多年歷史的奇巧巧克力進入中國市場。這一進一出,也是國內巧克力市場的真實寫照——國產品牌節節敗退,進口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 多個洋奶粉品牌中國建基地欲壟斷國內市場
    6月12日消息,洋奶粉品牌近期在國內不斷建設研發與生產基地,以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擴大其市場佔有份額,壟斷國內市場,這更大程度地擠佔了國內品牌生存空間,導致其生存狀況堪憂。  洋品牌均稱中國將是最大市場  6月1日,美贊臣投入超過1.4億元人民幣在廣州建立中國首個由嬰幼兒奶粉品牌全資擁有的科研中心奠基。
  • 明治奶粉宣布撤離中國市場 洋奶粉嚴冬或來臨
    1923年上市的奶粉事業在該公司中佔據重要地位。株式會社明治於2007年在上海成立了明治乳業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但其奶粉產品早在1997年便通過代理商進入中國市場。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可謂大起大落。「在中國奶粉發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後,明治奶粉在中國市場迅速崛起,一度排名非常靠前,那時候的年銷售額可能達到10億元。」上述人士稱。
  • 洋奶粉註冊制:沒「身份證」洋奶粉今後難進國門
    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在國內奶粉的「不爭氣」中,成為洋品牌樂園。  而5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等法規,將對進口奶粉執行註冊制新規,沒有「身份證」的洋奶粉品牌將難進入中國。
  • 單獨二胎催生160億市場 洋奶粉接二連三闖中國
    儘管上個月明治奶粉宣布暫時撤出中國市場,但種種跡象表明,此舉並沒有嚇退其他洋奶粉。相反,不少洋奶粉品牌仍繼續加碼中國市場。昨日,世界最大乳業集團法國蘭特黎斯集團和惠州市百吉瑞乳制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宣布即將在中國上市一款嬰幼兒配方奶粉。
  • 洋奶粉價格何以「想漲就漲」
    專家指出其底氣來自於對中國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的掌握  財政部15日發布消息稱,自2012年1月1日起,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其中就包括嬰幼兒奶粉。而就在即將進行關稅調整的「節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又一次漲價。
  • 「日本奶粉禁令」改變洋奶粉格局
    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質檢總局下令暫停進口日本奶粉,洋奶粉市場格局將生變。昨日,記者了解到,不少鍾情日本奶粉的媽媽開始尋求德國、荷蘭等奶粉品牌的代購渠道。由於日本出現口蹄疫疫情,4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已下令暫停進口日本奶粉、牛奶、牛肉等一切相關產品,停止籤發從日本進口偶蹄動物及其產品的《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但是,多數國內消費者此前對此並不知情。昨日媒體報出此消息後,在消費者中間引起不小反應。「我一天都在為奶粉的事情煩惱。」消費者甘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寶寶一直吃日本的明治奶粉,現在只能為寶寶找替代奶粉。
  • 洋奶粉就比國產奶粉安全?這組數據告訴你真相!
    2017年12月10日,全球排名第三的乳企蘭特黎斯集團(Lactalis)在全球範圍內「預防性召回」奶粉產品7000噸。召回的原因是這批產品有可能汙染了沙門氏菌。這次召回,涉及中國市場的產品有27.6萬罐,涉及品牌有喜麗雅、賜多利和媽咪愛。
  • 狂奔十年,惠氏奶粉終跌落神壇,誰「坑」了洋奶粉?
    與之呼應的是,一位奶粉圈資深人士向食品君透露,惠氏(雀巢旗下)可能是當下國內四大「洋奶粉」(即雀巢惠氏、達能、美贊臣和菲仕蘭)中,目前唯一表現不及中國整體市場增長的公司。那麼,曾經力壓美贊成和多美滋的惠氏,究竟怎麼了?01、惠氏慢下來「經銷商沒有利潤,渠道下沉很艱難。」一惠氏經銷商如此解讀惠氏之「困」。
  • 運費關稅並不太高 「洋奶粉」憑什麼貴上了3倍
    記者調查發現,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奶粉原料價格持續下降,然而「洋奶粉」在我國的售價卻在不斷攀高。  那麼,「洋奶粉」在國內外的畸形價差到底是什麼在「作怪」?  國內外價差,竟達2—3倍  近日,在論壇和微博上,中外奶粉價差引發熱議。
  • 雀巢逾10噸問題奶粉被禁入境 洋奶粉質量遭遇大「烤」
    有研究稱,針狀羥磷灰石納米粒子具有潛在毒性,但雀巢中國辯解稱當有鈣和磷存在的時候,納米羥磷灰石微粒也可以通過加工產生,二者均存在於牛奶中,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必需成分。7月初,雀巢更是被爆出非法買賣個人信息的醜聞。為爭奪中國奶粉市場份額,搶佔「第一口奶」,雀巢(中國)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因賄賂醫院渠道,非法倒賣個人信息被判刑。
  • 洋奶粉不符合國標 奶粉如何挑選
    奶粉是嬰兒必吃的食物,尤其是洋奶粉非常的受歡迎。但是你知道嗎?洋奶粉不一定安全的。下面給大家講講奶粉的選購技巧。  洋奶粉不符合國標  今年3月,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聯合中國奶業協會、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對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的9款知名奶粉進行全方位檢測。
  • 紐西蘭毒奶粉事件令洋奶粉的神話破滅
    紐西蘭奶粉出事了?!多美滋有420噸問題乳粉出售?!雅培兩個批次的奶粉也被撂倒?!8月的第一個周末,所有消費者被洋乳企的質量醜聞炸得頭昏腦漲。震動過後,很多消費者免不了追問:還有什麼是我可以給寶寶吃的?然而,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首先需要的,是我們能夠看清同類事件背後的真相和邏輯。
  • 您可能買了一罐假「洋奶粉」---進口奶粉選購進階
    >您可能買了一罐假「洋奶粉」---------進口奶粉選購進階2017-05-19 17:05:4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除了國產奶粉之外,很多中國媽媽更願意購買進口奶粉。然而進口奶粉也是良莠不齊,很多媽媽們買到的其實是假的「洋奶粉」,而本文則是進口奶粉的選購進階。  產品可溯源才是關鍵  現如今,嬰幼兒奶粉市場良莠不齊,奶粉行業適時引入第三方綜合信用服務機構,一批進口品牌更是已經率先加入。以英歡萊品牌為例,就是率先引入第三方綜合信用服務機構的進口奶粉品牌。
  • 洋奶粉屢屢漲價有恃無恐 步調一致無人監管(圖)
    就在洋奶粉越來越成為內地家長的不二之選時,洋奶粉腰板越來越硬,漲價越來越狠,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正被日益高昂的奶粉價格「綁架」。  屢屢漲價有恃無恐  據陳連芳分析,國產奶粉企業的毛利率一般在40%,而洋奶粉企業的毛利率大多在60%—65%,洋奶粉的利潤豐厚。因此,國產奶粉企業的當務之急,是要重構國內消費者的消費信心,重新奪回旁落的話語權。  一位國內乳製品企業負責人日前向記者透露,眾所周知,奶粉是乳製品中最賺錢的產品。
  • 內地洋奶粉漲價已成慣例 配方升級關稅等成幌子
    內地洋奶粉漲價已成慣例 配方升級關稅等成幌子 「洋奶粉」在內地年年漲價,不僅貴過柬埔寨、越南,也貴過紐西蘭、韓國業內專家稱,「成本上漲」、「關稅上漲」、「配方升級」只是「洋奶粉」漲價的藉口,追求利潤最大化才是本質
  • 日本明治奶粉傳言撤出中國 洋奶粉在華寒冬或來臨
    央廣網北京10月25日消息(記者季蘇平)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就在外資奶粉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希望能分得一杯羹的時候,在華經營十多年的亞洲最大乳製品企業明治乳業卻宣布將暫別中國市場。  昨天,明治乳業中國官方網站宣布,明治乳業決定暫時停止珍愛系列奶粉在華銷售。
  • 網易特別策劃_洋奶粉的代購生意經
    據了解,洋奶粉代購真正的暴利是通過非正常手段入關的洋奶粉。一般規模較大的網店,其奶粉貨源大多來自進口奶粉批發商,這些批發商進口到大陸的奶粉無法提供入關證明如關稅收據、海關檢驗檢疫報告等,大都是被業內戲稱的「水貨」。
  • 【注意】央視曝光「洋奶粉」美贊臣、雅培、明治、固力果都上榜了
    現在,很多寶媽寶爸們都青睞於給寶寶買「洋奶粉」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出於安全考慮然而,你知道嗎你買的「洋奶粉」不一定安全哦這6款「洋奶粉」都是原產國的知名品牌,在他們當地市場的銷量也都是名列前茅的。這3款奶粉則是中國市場上的知名品牌,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這3款奶粉都沒有發現添加三聚氰胺的情況,在國內信譽還是不錯的。
  • 洋奶粉漲價炮聲隆隆 囤奶風再度颳起
    洋奶粉又漲了!在1月1日雀巢打響2010洋奶粉漲價「第一炮」後,奶粉業漲價「炮聲隆隆」的現象終於出現。記者日前從廈門各大超市及母嬰用品專賣店了解到,美贊臣、澳優奶粉已然在零售端全面漲價,漲幅均超過10%。不過廈門不少奶粉經銷商表示,由於國家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標準預計將在3月份出臺,屆時各大奶粉品牌或將再次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