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比爾·蓋茨

2020-12-12 鈦媒體APP

文|深響,作者|趙宇、小軍

核心要點:

蓋茨熱衷於創新,喜歡冒險去做那些沒有領導和遠見就無法實現的事。 在蓋茨基金會的運營過程中,他嘗試以企業家的思維,解決難解的社會議題。 蓋茨選擇在有限的生命裡,迎戰一些近乎無解的難題。

現年64歲的比爾·蓋茨可能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之一。

這是蓋茨平常一天的工作安排:

八點,閱讀《人工智慧技術評論》;九點,會見旗下泰拉能源的工作人員;十點半,參加微軟董事會;接下來是半小時午餐,其間打電話給沃倫·巴菲特;十二點半過後,是衛生會議、教育戰略審查以及接受記者採訪;最後他會去高智實驗室,在那裡再呆上一段時間。這樣忙碌的生活蓋茨已經過了幾十年了。

比爾·蓋茨曾是年少成名的典型。創立微軟後,他曾經連續13年排在《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位。

微軟的初創團隊

1994年,也就是微軟創立後的第19年,在父親威廉·蓋茨的建議下,比爾·蓋茨拿出9400萬美元,設立了威廉·蓋茨基金會。5年後,蓋茨和他的妻子梅琳達將其更名為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繼續致力於減少全球範圍內存在的不平等現象。

2008年從微軟卸任後,急流勇退的比爾·蓋茨將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

在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的這部新作《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中,我們看見的是比爾·蓋茨在聽起來虛無縹緲的「慈善事業」中,如何用做企業的思維和方法,去解決那些最實際的挑戰與難題。

譬如說,如何讓汙水肆虐的赤貧地區裝上廁所,本質上就是一個從尋找解決方案,到大規模生產以降低成本造價,再到本地化運營的複雜問題。

這部三集紀錄片的英文名直譯即是《在比爾的大腦中》。這部作品拆解了身為技術先驅、商業領袖和慈善家比爾·蓋茨的思想和抱負,真實地描述了比爾·蓋茨在人生歷程中所經歷的成功和挫折,讓我們得以更好地了解比爾·蓋茨的「大腦」中究竟是什麼,而他又何以因之而成功。

廁所革命

1997年1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Nicholas Kritof 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在第三世界,水依舊是致命的》的報導。

報導指出,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們正飽受水汙染的困擾,數以百萬計的孩子因感染瘧疾等疾病而白白死去。

這篇報導被大多數讀者所忽略,但在西雅圖,比爾·蓋茨和他的妻子梅琳達讀到了這一段故事,並由此開始了蓋茨基金會在改善汙水問題方面的努力。

在那時,世界各地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就已經十分突出。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人們選擇隨地排便,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使用坑式廁所(就是地上的一個洞,氣味難聞,經常溢出)。對於世界上一多半的人口(人數甚至超過40億)來說,他們沒有更好的選擇。

Nicholas Kritof 的報導使比爾·蓋茨意識到,環境衛生中最主要的兩個方面廁所和下水系統,在過去數十年中幾乎毫無創新。這促使蓋茨尋找能夠運用新思維方式的人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機械工程師彼得·賈尼基。

彼得·賈尼基

蓋茨認為,如果當地政府已經建造了沒有下水道的貧民窟,再做供水系統、鋪設管道就顯得異常困難。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建設現代化衛生設施需要耗費數百億美元。「不是說貧窮的國家就能減少系統規模,即使他們能夠負擔建設費用,這種解決方案也需要很多能源和水源。」

可現實情況卻無比殘酷,平均每天都有上千名孩子因此喪生,改變已經刻不容緩。

而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現代汙水處理機制根本不存在(即使是在市區)。而在另外一些地方確實有汙水處理廠,但卻由於經濟成本問題根本沒有在運行,任由汙水從一旁流過。

比如,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大多數人的排洩物都傾倒在運河裡,直接流入漢恩灣。在那裡,傳染病的傳播速度十分驚。

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衛生條件堪憂

所以,比爾·蓋茨所思考的問題是要如何重新設計廁所和汙水處理系統,才能發明成本只有十分之一的方案,這樣才能真正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

比爾·蓋茨首先選擇了利用更廣泛人群的智慧: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發起了一項競賽,參賽者必須在沒有水、電力或化糞池的情況下,讓廁所能夠運轉起來,優勝者將獲得近700萬美元資金支持。

比爾·蓋茨在檢查參賽者的儀器是否有效

競賽發起後,湧現出了各式各樣的新型馬桶,誕生出了非常多出色的創新想法。比如,可以用螺旋裝置把尿液和糞便分開的馬桶,能夠通過燃燒廢物產生的能量為螺旋裝置供能,所產生的只有一點點灰燼。除此之外,還有利用太陽能板等作為主要驅動力的馬桶。

同時,在與蓋茨合作的18個月後,彼得·賈尼基的團隊也建造出了一個獨立的處理器,名為全向處理器。

這個處理器完全能夠滿足他們最初的想像:處理器使水分蒸發,燃燒固體製造更多蒸汽,驅動蒸汽發電機給處理器供電。它不需要外部電源和水源,最終的副產品只有電力、灰燼,以及可以飲用的水。

全向處理器

花上幾十個工程師和技工的人力建造這樣的一個處理器並不難。但將它移到非洲,並真正運行起來,並非易事。經過蓋茨基金會的層層努力,這種先進的汙水處理裝置已經在世界範圍內逐步得到使用。如今,在達喀爾,全向處理器已經能夠處理城市三分之一的糞便汙水,並為人們提供乾淨的飲用水。

全向處理器已經發揮出良好的汙水處理效果

同時,蓋茨也屢屢在世界各地參展、演說,以爭取更多人加入改造事業中,實現他先前拿到的新型馬桶設計的規模化生產。2018年11月,世界最大的製造商之一驪住集團宣布將開始製造比爾·蓋茨研發的其中一個新型馬桶。同時,中國廠商的加入,讓蓋茨設想的規模化推廣變成可能,也將加速貧困地區的衛生情況改善。

各種新式廁所已經在第三世界國家得到初步應用

除了引領廁所革命之外,蓋茨還積極投身於消除脊髓灰質炎。

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所引起的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急性傳染病,俗稱小兒麻痺症。雖然安全有效的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早在1955年就已問世,但是30年後全球仍然有約35萬例脊髓灰質炎病例。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兒童仍然不能按計劃接種疫苗,這已經成為一個長期性問題。

而蓋茨團隊發現的更棘手的問題是,即使蓋茨基金會已經將疫苗接種團隊派遣到了某些地區,這些地區仍然會不斷有新的案例出現,脊髓灰質炎仍然無法被消滅。

情況甚至在惡化:2008年僅在奈及利亞,脊髓灰質炎的案例一年就增加了3倍。

想要真正解決問題,就需要從宏觀層面建立對問題全景式的認知。

蓋茨團隊利用高解析度衛星圖像、算法和增加的算力,終於拿到了奈及利亞脊髓灰質炎分布的真實圖景,並通過分析發現了問題所在:他們發現居住在邊界地帶的人們,實際上很容易成為接種疫苗的「漏網之魚」。志願者往往誤以為其他志願者已經覆蓋了這些邊界區域,最終導致這些區域實質上成為了無人看管地區。

於是他們開始瞄準高風險地區,不斷提高接種率。2013年,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發起「終局戰略計劃」,宣布將與機構聯合體一起投入近60億美元,在六年內根除脊髓灰質炎。

這一做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到了2018年,世界上骨髓灰質炎每年的新增病例已經銳減到兩位數。

雖然想要達到根除骨髓灰質炎的目標,依然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但蓋茨的思維方式,以及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依然在推著整個團隊繼續向這個方向前進。

動力之源

這部解碼蓋茨的紀錄片,核心還是在於蓋茨本人。我們可以看到,蓋茨之所以今天能帶來這些改變,與他本人的思考能力及思考方式,以及身邊人的正面影響密不可分。

蓋茨生性樂觀,在他小時候,頭髮呈金色的,有點髒兮兮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別人給他起外號,叫他「快樂寶寶」。

長大後,蓋茨依然有著樂觀的性格,並開始運用計算機技術,去涉足那些基於創新的生意。

從13歲開始,蓋茨就已經開始通過編程實現創新。在他還僅僅是一名高中生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程式設計師,在他高中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向自己的母校賣出了自己的第一個作品。

他說,「我喜歡冒險去做那些沒有領導和遠見就無法實現的事。」

創新並不容易,它往往需要創新者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這一點上,蓋茨既有強大的先天優勢,也有常人難以比擬的勤奮。

微軟前市場總監 Mike Slade 說,「蓋茨很樂於學習,我這輩子沒見過這樣的人。對於一個話題,他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會讀五本。大多數書籍都很深奧,一般人都讀不懂。」

蓋茨的讀書速度是一小時讀150頁,而他能記住其中大部分的內容。在他的朋友Bernie Noe看來,這已經可以算作是一種天賦。

蓋茨的閱讀興趣非常廣泛。他關注一些固定的主題,比如健康、能源、氣候變化等。如果在這些領域有好書出現,他就一定會確保自己能讀到這些書。

大量的閱讀保證了蓋茨的認知廣度與思維深度,也為他今天解決各類世界性的難題提供了思維支持。

蓋茨身後的袋子裝著他每周會閱讀的書,他無論到哪兒都會帶著這些書

另外,蓋茨還有培養自己專注力的「獨家秘訣」。

從上世紀90年代起,蓋茨還在執掌微軟期間,他就開始過「思考周」:他會定期前往位於華盛頓州的胡德運河,在那裡獨自一人過一個星期,閱讀、思考。他將自己的大腦視為一個CPU(中央處理器),因此也將這段時間稱之為他的「CPU時間」。

妻子梅琳達說蓋茨樂於處理很複雜的問題:「他喜歡複雜,越是複雜,他越興奮。」

通過思考周,蓋茨有機會安靜下來,從而有時間去提煉那些極端複雜的想法和他看待世界的獨特方式,然後把他想要引領世界的想法落實成文字。

蓋茨還是一個相當有好勝心的人。

他的好勝心則源於幼年時父母精心的教育設計。蓋茨來自於一個相當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成功的律師。年少時,蓋茨曾參加父親組織的「琪瑞夏令營」,在那裡,登上領獎臺是很榮耀的事情。蓋茨的姐姐回憶道,「他很渴望勝利,甚至有些爭強好勝。正是這一點,讓他充滿鬥志。」

蓋茨曾參加「琪瑞夏令營」

面對困境時也不輕言放棄,則是蓋茨充滿鬥志的表現之一。在感到沮喪時,比爾·蓋茨通常會說,「讓我們加快速度吧,我們去解決問題吧,讓我們想想,距離勝利還差什麼。」

而這與蓋茨母親的言傳身教也有著莫大的關係。蓋茨的母親在西雅圖地區的社交圈裡很有名氣,是不少志願者委員會的成員,也是知名的慈善人士。

蓋茨的母親能力出眾,得以在男性主導的商業社會立足

蓋茨回憶,他的母親有明確的價值觀,並且擅長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向孩子們傳遞這些價值觀。

蓋茨的姐姐也表示了類似的看法,「我們一直有這樣的印象,母親希望我們能夠成功。她是一股力量,她也希望我們家能夠成為一股力量。」

可以說,是母親的言傳身教,讓蓋茨渴望成功、追求成功,同時也構成了蓋茨數十年如一日的商業與慈善生涯的動力之源。

而除了母親,對蓋茨影響最深的莫過於他的妻子梅琳達。

梅琳達大學畢業後就加入了微軟公司

梅琳達天資過人,不但在杜克大學獲得了計算機與經濟兩個學士學位,還在22歲時就拿到了杜克大學的MBA學位。1987年,22歲的梅琳達在杜克大學獲得MBA學位後,進入曾經實習過的微軟公司消費者部門任職。

女性視角與曾經在消費者部門任職的工作經驗,讓梅琳達與蓋茨形成互補。譬如說,蓋茨有許多新穎的創新想法,比如發明新的清潔技術,但在實際體驗中,貧窮地區媽媽如何帶孩子上廁所這種問題就會成為他們的盲區。梅琳達則會在這些方面提醒蓋茨,與蓋茨共同去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在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中,蓋茨和梅琳達會互相傾聽和尊重彼此,然後達成一致,繼續推進。

年輕時的梅琳達和蓋茨

紀錄片中,蓋茨被問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你今天被汽車撞了,死了,有哪件事是你最希望你已經做了的?蓋茨的回答是:「感謝梅琳達」。

蓋茨之道

在這部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到,離開了微軟的蓋茨,不但沒有放緩自己的行動速度,甚至可以說在許多對人類生存更加有價值、更具挑戰性的問題上,投入了更多精力、找到了更多的解決方案。

「蓋茨可能有種感覺,覺得自己不年輕,今後的時間不多了。這種感覺我們可能也有,也許是子女去上學了,也許是朋友病倒了,因此越來越感到來日無多了。」Gates Ventures 的 CEO Larry Cohen在紀錄片中表示。

而在有限的人生中,公共衛生、小兒麻痺、新能源,蓋茨給自己選擇了太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今天蓋茨所選擇挑戰的問題,難度遠遠超過了成功經營一家企業,這其中有些事情或許能解決,有些事情或許終其一生也無解。

譬如,由於高昂的造價、國家間的貿易爭端等等問題,蓋茨一次又一次看到自己數年的努力瞬間回到原地。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一次次重新開始,重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面對這樣的挫敗,蓋茨所想的是,在有限的人生中,「你必須選擇有限的一些事情,告訴你的大腦,讓大腦去處理。你必須決定,你應該關心什麼?」

年少成名,儘管在創業歷程中曾經有過大大小小的波折,但整體來看,蓋茨在一手將微軟打造成行業巨頭的過程中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反而是在離開微軟,投身於蓋茨基金會之後,蓋茨所面對的種種社會議題,才是真正超出他掌控範圍的難題。

但蓋茨依然在耳順之年,選擇忙碌地奔波於全球各地,解決這些挑戰與難題。

從蓋茨的母親瑪麗生前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所闡述的思想中,我們或許可以了解到蓋茨為什麼會做出今天的選擇:

「每個人一開始,都要先給成功下一個你自己的定義,有了這些對我們自身的具體的期待,我們就更有可能成功。說到底,那不在於你得到了什麼,甚至也不在於你給予了什麼,而在於你成為了一個怎樣的人。」

這部紀錄片還有另一個中文譯名,叫《蓋茨之道》。

影片的結尾,蓋茨獨自一人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踽踽獨行,並隨著鏡頭的拉升而逐漸變得渺小——這或許,就是今天真實的蓋茨之道。

相關焦點

  • Netflix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預告片揭示了他最害怕...
    據外媒Cnet報導,Netflix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 )對微軟聯合創始人的內心提供前所未有的窺視。根據官方Netflix的描述:「《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除了採訪蓋茨的朋友、家人以及慈善事業和商業夥伴之外,還採訪了比爾本人和梅林達·蓋茨,創造了一個創新和發人深省的男性形象,他在改變了世界之後,可能會改變別人看待它的方式。」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他說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他說自己還需要更加努力 大娛樂家 2019-10-12 11:07 來源:澎湃新聞
  • 棕櫚大道留學 丨 豆瓣9.2高分《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人生》
    棕櫚大道說:很久沒有遇到能不間斷看完的紀錄片了,但是上周一口氣看完了三集關於比爾·蓋茨的紀錄片——Inside Bill’s Brain:Decoding Bill Gates,中文叫《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 別人關注金錢,他卻關注廁所: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目前比爾·蓋茨的主要工作便是運營基金會的項目。就在別人關注如何賺更多金錢的時候,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中,比爾蓋茨透露了他的最新計劃是與公廁有關。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Netflix最新的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2019)
  • 豆瓣9.1分,解碼比爾·蓋茨成功人生:有這樣的母親,想失敗都難
    提到比爾·蓋茨,很多人會想到世界首富、微軟CEO、天才、資本家?這些標籤都被用來解讀比爾·蓋茨,可又不能完整地詮釋他。今年9月,一部關於比爾·蓋茨的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上線,雖然只有3集,卻在豆瓣斬獲9.1的高分,讓我們剝開了那些傳奇外衣,看見了一個真實的比爾·蓋茨。01 沒有孩子天生完美毫無疑問,比爾·蓋茨是一個天才。
  • 紀錄片揭秘比爾·蓋茨:一小時讀150頁書 記住9成內容
    來源:金融界網站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揭秘蓋茨:他八年級參加數學比賽,成績全州最好;蓋茨出差總是背著一包書,他讀書速度非常快,一個小時能讀150頁並且能記住90%的內容;聊任何話題他都能比對方了解更多。
  • 9.1分比爾·蓋茨紀錄片揭示:唯有專注成就孩子一生
    點擊播放 GIF 0.0M前段時間,微軟創始人、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承諾捐贈7億美元,以幫助抗擊每年導致全球百萬人死亡的疾病,這個新聞又讓他上了熱搜。現年64歲的比爾·蓋茨,他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八點,閱讀《人工智慧技術評論》;九點,會見旗下泰拉能源的工作人員;十點半,參加微軟董事會;接下來是半小時午餐,其間打電話給沃倫·巴菲特;十二點半過後,是衛生會議、教育戰略審查以及接受記者採訪;最後他會去高智實驗室,在那裡再呆上一段時間。
  • 走近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就在一天早晨,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從報紙上讀到了一段新聞,這段新聞講述了非洲部分群體因為汙水處理設施不健全而正在遭受痢疾等疾病的危害,但實際上這個問題早已經在大部分現代國家絕跡,就因為這篇報導,蓋茨夫婦開始思考如何改變落後地區的衛生環境。
  • 比爾·蓋茨再給川普潑冷水,中歐旅行禁令才是「錯誤」
    比爾·蓋茨再給川普潑冷水,中歐旅行禁令才是「錯誤」作為美國的億萬富翁,比爾·蓋茨一直對美國政府的抗疫政策表示不滿。比如比爾·蓋茨曾痛批美國疫苗監管機構,認為他們在川普的壓力下疫苗已經政治化了。也曾給川普潑冷水,稱美國疫苗檢測太垃圾了。
  • 比爾·蓋茨的一封信
    比爾·蓋茨比爾蓋茨的一封來信A beautiful message from Bill GatesWhat is the Corona/ Covid-19 Virus Really Teaching比爾·蓋茨和其夫人梅琳達·蓋茨3月13日,微軟公司宣布,公司聯合創始人兼技術顧問比爾·蓋茨辭去董事會職務,將更多時間用於慈善事業。蓋茨基金會就是比爾·蓋茨與妻子梅琳達·蓋茨一手創立的慈善基金會。自2000年基金會成立以來,已經向全球授予了超過400億美金的贈款。
  • 比爾·蓋茨客串《生活大爆炸》,愚人節一條領帶引發誤會
    3月30日,比爾·蓋茨在微博放出一張和劇組的合影,並且說道:「我在《生活大爆炸》玩得很開心,幸好我多帶了一條領帶。」為什麼比爾·蓋茨會對一條領帶耿耿於懷呢?其實早在二月的時候,就有傳言說比爾·蓋茨會客串一集《生活大爆炸》,結果直到三月末,這一集才遲遲放出來。
  • 比爾·蓋茨排隊買漢堡一餐只花50元 網友:不可思議
    比爾·蓋茨排隊買漢堡(每日郵報)海外網1月18日電 當地時間13日晚,美國西雅圖一位網友拍下了比爾·蓋茨排隊買漢堡的照片,並上傳至網絡,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每日郵報》報導稱,比爾·蓋茨當天身穿暗紅色毛衣、灰色褲子和黑色運動鞋,站在一家連鎖快餐店門口,排隊購買漢堡。他雙手插在褲子口袋裡,神態自然。據悉,比爾·蓋茨買了一個豪華漢堡、一包薯條和一大杯可樂,這頓飯只花費了7.68美元(約合人民幣50元)。
  • 比爾·蓋茨花1億元人民幣買馬場 送女兒當畢業禮物
    比爾·蓋茨和梅琳達·蓋茨的長女珍妮弗·蓋茨。比爾·蓋茨花費近1600萬美元購買的馬場。海外網5月3日電 近日,前世界首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花費近1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億元)在紐約北塞勒姆購入一處佔地124英畝(約為753畝)的馬場,送給22歲的女兒當做畢業禮物,羨煞眾人。
  • 馬斯克超越比爾·蓋茨躍升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
    (原標題:馬斯克超越比爾·蓋茨躍升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
  • 改裝車燈解碼是什麼意思?解碼器是幹什麼用的?為什麼要解碼?
    今天給大家普及一個車燈改裝的專業技術性問題,汽車大燈解碼,有哪些解碼方法?汽車換燈為什麼要解碼?改裝車燈解碼器是什麼意思?那些車型改燈需要解碼?解碼器是幹什麼用的?為什麼要解碼?汽車大燈為什麼需要解碼?汽車大燈怎麼解碼?
  • 比爾·蓋茨「大讚」印度行動支付:印度才是典範,中國不是
    據印度媒體12月8日報導,比爾·蓋茨「大讚」印度的數字金融方式是「非凡的」(Phenomenal)。 周二(12月8日),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gates)稱讚印度在如此大規模地整合數字金融服務。他認為,印度的數字融資方式是其他國家的典範。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上比爾·蓋茨說,「如果人們現在要研究一個國家,那麼不應該是中國,我想他們應該看看印度。」「那裡的情況真的是爆炸式發展,圍繞這個體系的創新是驚人的。」
  • 圍觀比爾·蓋茨的新房「世外桃源 2.0」,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根據最新的個人財富統計數據,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的資產淨值達到了 839 億美元。對於這位全球最富有的科技巨頭來說,擁有一座豪宅似乎不是見什麼大事兒。不過,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除了在西雅圖老家之外,比爾·蓋茨在華盛頓州的麥地那市花了七年時間蓋了一間豪宅,耗資達到 6300 萬美元,而且他還給這個房子取了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世外桃源(Xanadu) 2.0」。
  • 馬斯克擠下比爾·蓋茨,成全球第二大富豪!
    彭博億萬富翁排行榜顯示,23日,馬斯克超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富豪。資料圖:美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馬斯克。據報導,最新的彭博億萬富翁排行榜顯示,馬斯克目前身價為1279億美元。自2020年以來,他的財富淨值增加了1003億美元,金額居全榜500位富豪之首。
  • 終極解碼 1.12.1221
    完全安裝:全能播放支持,包括QT與Real解碼,並支持編碼功能;典型安裝:全能播放支持,包括QT與Real解碼,但不含編碼功能;精簡安裝:常見視頻、音頻播放支持,不包括QT與Real解碼,也不含編碼功能。
  • 身價飆升超比爾·蓋茨
    彭博億萬富翁排行榜顯示,23日,馬斯克超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富豪。據報導,最新的彭博億萬富翁排行榜顯示,馬斯克目前身價為1279億美元。自2020年以來,他的財富淨值增加了1003億美元,金額居全榜500位富豪之首。而在2020年1月時,馬斯克的排名還只是第3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