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對中正紀念堂"去蔣" 被斥學扁舊招掩施政無能

2020-12-13 廈門網

  臺當局「文化部」又要推行中正紀念堂「轉型」。(臺灣「中時」報系資料圖)

  中國臺灣網2月25日訊繼昨天(24日)民進黨13名「立委」提案呼籲臺當局「行政院」、「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拆除蔣介石銅像後,島內綠營勢力繼續借「二二八」事件70周年發動「去蔣」浪潮。據臺媒報導,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今表示,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紀念堂商店將停止販賣涉及「威權崇拜」文宣品,開、閉館將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

  過去,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曾經通過行政命令,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也曾設立所謂「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但2009年,該「組織規程」被時任領導人馬英九廢止,並且將「臺灣民主紀念館」再度改回「中正紀念堂」,僅保留「自由廣場」牌匾。

  然而,今天上午,鄭麗君在宣布「文化部」所謂「轉型正義」工作規劃時卻表示,中正紀念堂是「威權統治時期」,為紀念「威權統治者」而建立。她宣布將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並將提出相關草案。

  她宣稱,為避免複製「威權文化」,「文化部」將逐步讓空間回歸中性使用。目前已初步將紀念堂商店中「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商品(公仔、文具與生活用品等)下架停售;個人剪影logo不再使用,改用堂體意象logo;停止發放涉及「威權崇拜」文宣品及簡介;開、閉館停播「蔣公紀念歌」。

  另外,中正紀念堂展廳、藝廊與演藝廳將更名,回復原先使用的1展廳、2展廳與1樓藝廊、演藝廳等中性名稱,並以藝文使用優先。同時,也啟動文物展視室文物協調歸還「國史館」等單位事宜。

  對於臺「文化部的」上述「轉型」舉措,有臺媒直言,就是要將臺灣中正紀念堂內有關蔣介石的記憶全部抽離。

  綠營勢力借「228」事件70周年對中正紀念堂「去蔣化」,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表示,蔡當局又重蹈陳水扁時期的覆轍,啟動「意識形態的惡意作為」。他更認為,中正紀念堂是重要景點,對大陸遊客很有吸引力,也是文化資產保護的地方,臺「文化部」以意識形態主導的做法非常不妥當。「文化部」沒權利用自己的意識形態,刻意抹殺某些歷史。

  「民進黨執政對於現在的問題無力解決,對於未來的方向又茫然無知;只好不斷操弄過去、扭曲歷史,可悲!」,郝龍斌痛斥。

  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受訪表示,中正紀念堂停放「蔣公紀念歌」等「去蔣」措施,只會引發社會對立、仇恨與分化,是不智之舉。

  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指出,這證明執政黨意識形態作祟,企圖放大衝擊;失業率、青年低薪、兩岸關係與年金改革等都比意識形態上作為重要。民進黨強調意識形態衝突,是為掩飾在臺灣重要議題上無法執行的窘狀。

  現任中國國民黨「立委」的蔣介石曾孫蔣萬安就此事質問:蔡當局此舉是用主觀意識形態呈現歷史,「跟過去威權時代有何不同?」

  蔣萬安今受訪表示,過去「威權時代」只論功,而蔡當局現在只講過,兩者都是用主觀意識形態來呈現歷史,做法上並無不同。他認為,對於蔣介石的「功過」應全面、完整呈現。「無論好壞,將史料全面呈現出來,民眾才能對歷史有更深了解,我們也才能客觀進行評斷;而『蔡政府』只呈現『過』的部分,真正的歷史無法被客觀還原。」(中國臺灣網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蔡當局對中正紀念堂"去蔣"被斥學扁舊招掩施政無能
    臺當局「文化部」又要推行中正紀念堂「轉型」。(臺灣「中時」報系資料圖)中國臺灣網2月25日訊 繼昨天(24日)民進黨13名「立委」提案呼籲臺當局「行政院」、「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拆除蔣介石銅像後,島內綠營勢力繼續借「二二八」事件70周年發動「去蔣」浪潮。
  • 臺灣中正紀念堂「去蔣化」 威權紀念品被下架
    【觀察者網 文/李東堯綜合】每年2月28日臨近,臺灣不少地方總會掀起「去蔣化」行動,今年是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的第一個「二二八」,當然更加不會例外,從在野到執政,「二二八」仿佛一直被認為是民進黨的一張狙擊國民黨的重要牌。 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近日,蔡當局以「轉型正義」為名,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去蔣化」,臺「文化部」宣布禁止紀念堂售賣有關蔣介石的商品。
  • 臺當局「去蔣」肥了集郵社 中正紀念堂郵票價格大漲
    臺當局「去蔣」肥了集郵社 中正紀念堂郵票價格大漲 2007年12月09日 11:2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陳水扁強行為中正紀念堂改名 被諷靠打死人執政
    臺媒:陳水扁執政七年 還是靠打死人撐日子  人民網5月20日電 臺灣《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今天是陳水扁上任的七周年,而陳水扁要讓民眾記得這一天的最大動作,是昨天強行為「中正紀念堂」改名揭牌。
  • 因中正紀念堂改名風波 兩蔣郵票熱賣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臺灣中正紀念堂改名風波,意外引發中正紀念堂郵票漲價,而且蔣介石、蔣經國郵票也因此更加熱賣。一套面值約三四十元新臺幣的蔣介石紀念郵票,可賣390至650元新臺幣,漲幅近十倍。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位於臺灣中正紀念堂北側的臺灣意象館,陳列了許多商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蔣介石紀念郵票。
  • 因中正紀念堂改名風波 兩蔣郵票成為搶手貨
    因中正紀念堂改名風波 兩蔣郵票成為搶手貨 2008年01月02日 16: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2日電 臺灣中正紀念堂改名風波
  • 「二.二八」臨近 「去蔣化」終於對「中正紀念堂」下手了
    現在去「中正紀念堂」,已經看不到也買不到以往這些人氣頗高的蔣公公仔了。不少遊客都表達失望,導遊說,一旦「中正紀念堂」少了這些故事,觀光客還願意來嗎?更有業者諷刺,執政黨不如把蔣公銅像拿掉,換成李登輝或者鄭南榕,再把「中正紀念堂」的藍色全漆綠色,看看遊客接受程度高不高,「保證沒人來了啦」!
  • 臺「獨派」突襲「中正紀念堂「 蔣介石銅像遭潑紅漆
    多名「獨派」青年20日上午在臺北「中正紀念堂」潑漆抗議,蔣介石銅像被染紅。海外網7月20日電 多名「獨派」青年20日上午在臺北「中正紀念堂」潑漆抗議,蔣介石銅像被染紅。國民黨對此表示「不接受」,痛斥蔡當局放任「獨派」挑動仇恨,撕裂族群。
  • 遊客遊中正紀念堂吃閉門羹 怨歷史不應與政治掛勾
    華夏經緯網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27日宣布中正紀念堂「二二八」當天閉館一日是為避免發生衝突28日上午,還是有不少外來遊客在中正紀念堂廣場走動拍照,中正紀念堂主建物雖大門深鎖,在階梯前、門外駐守的警察和挺蔣團體反成另外一種景點,吸引民眾目光。
  • 「228去蔣」引衝突:統促黨和臺獨分子在中正紀念堂大打出手
    【觀察者網 綜合】今日(2月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借著蔡英文當局發動的「228去蔣」浪潮,島內極端「臺獨」組織——「自由臺灣黨」主席蔡丁貴今天中午糾集百人現身中正紀念堂大門前,而臺灣統促黨、白色正義聯盟等團體則在同一地點舉行「護蔣活動」。 由於雙方立場不同,兩個派別互相叫囂,甚至發生肢體衝突,搶對方的旗幟,場面一度失控。
  • "獨派"稱中正紀念堂無藝術價值 叫囂"拆掉後種樹"
    摘要: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 「綠委」叫囂改中正紀念堂為菜市場:這是「最幽默地去除威權」
    蔡當局會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把整個臺灣島往「臺獨」方向引導。
  • 臺北中正紀念堂蔣銅像恢復原貌 館方盼「正名」
    臺北中正紀念堂蔣銅像恢復原貌 館方盼「正名」 2008年06月20日 14: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蔣介石銅像重見天日(「中央社」圖)   中新網6月20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北中正紀念堂長達將近半年的特展,
  • 「獨派」稱中正紀念堂無藝術價值 叫囂「拆掉後種樹」
    該條例聲稱,「未來出現在公共建築或場所的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的象徵,將會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該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 "綠委"叫囂改中正紀念堂為菜市場:幽默地去除威權
    繼「臺獨」分子鄭自才叫囂「拆除中正紀念堂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後,民進黨「立委」姚文智24日受訪時聲稱「中正紀念堂可以轉型成臺北故宮二館或菜市場」,讓「轉型正義」趕快實現,他還稱這是「最幽默的威權祛魅方式」。
  • 「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款不足500元
    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臺當局的縱容和默許行為引發島內痛批,被斥「既沒文化,又沒水平」,是「選擇性、標準不一、不入流的假正義」。
  • "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不足500元
    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臺當局的縱容和默許行為引發島內痛批,被斥「既沒文化,又沒水平」,是「選擇性、標準不一、不入流的假正義」。
  • 臺灣"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不足500元
    圖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被潑漆。(來源:聯合新聞網)海外網7月21日電臺灣「獨派」青年一再向蔣介石銅像潑漆,行為愈發囂張。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
  • 「臺獨」企圖「228」當天破壞中正紀念堂郝龍斌報警
    「臺獨」人士揚言在「二二八」當天推倒中正紀念堂內的蔣介石銅像。(網絡圖) 原標題:「臺獨」企圖「228」當天破壞中正紀念堂 郝龍斌報警 中國臺灣網2月27日訊 臺灣的「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將屆,民進黨當局前日宣布將讓中正紀念堂「去蔣介石化」,再度引發臺灣族群對立。島內「臺獨」人士甚至揚言要在紀念日當天推倒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
  • 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記憶 - 聚焦大陸居民赴臺旅遊
    據報導,5月19日,中正紀念堂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當日下午舉行揭牌儀式,陳水扁、蘇貞昌到場。場外藍綠民眾數度發生衝突,國民黨對中正紀念堂改名表示強烈批評。陳水扁此舉使「去蔣化」達到高潮,以「政治縱火」的方式叩響了2007年~2008年臺灣「大選年」的扳機。「去蔣化」其實跟「去中國化」一個脈絡,其目的都是要搞「臺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