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臺灣紙質圖書出版下降電子書大增

2020-12-18 環球網

新華社臺北2月19日電(記者何自力 王昀加)臺灣圖書館19日公布的「2015年臺灣圖書出版現狀及趨勢分析」顯示,去年臺灣紙質圖書出版首度跌破4萬種,創下10年來新低。與此同時,電子書出版大幅成長31%。

報告顯示,2015年臺灣總計有5030家出版社,出版39717種新書,較2014年減少57家、1881種,為近10年來最低點。

分析報告指出,新書出版量下滑,除了經濟差影響購書意願,也與「滑世代」年輕人喜愛線上閱讀有關。但在此大趨勢下,著色書和幼兒遊戲書在紙質圖書中異軍突起。醫療養生、理財與經營管理、藝術、休閒旅遊等新書的比例增加,這和臺灣社會脈動、氣氛息息相關。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著色書大賣,帶動藝術類圖書出版風潮。2015年共有68家出版社推出207種著色書,在博客來網絡書店創下27萬冊銷售紀錄。

學前幼兒的互動遊戲書則成為另一個新興市場。分析指出,雖然臺灣面臨嚴峻少子女化危機,但業者都願意繼續投資兒童圖書出版,通過精緻化、高單價來獲利。

相關焦點

  • 「我們不一樣」:紙質書和電子書畫風迥異的暢銷榜
    電子書和紙質書日趨同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付費電子書市場在這兩年開始真正意義上地擴大了。從2016年起,噹噹、京東、亞馬遜的年度圖書榜單裡都增加了顯眼的電子書暢銷榜,而這個榜單在2015年的圖書總榜中卻不那麼容易找到。
  • 臺灣電子書業者胃口雖大難吞象 紙質依然是主流
    臺灣電子書業者胃口雖大難吞象 紙質依然是主流 2013年08月14日 09: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灣數位出版聯盟一項調查顯示,到2012年底,37%的臺灣出版社已涉足電子出版。不過,城邦出版集團總裁何飛鵬表示,這並非外界所說的「華麗轉身」,而是「痛苦的轉型」。  單看銷售額,臺灣電子書市場其實還處在萌芽階段。截至2012年底,大部分臺灣出版商的電子書銷售額只佔總銷售的1%左右。而在美國,亞馬遜公司的電子書銷量已超過精裝實體書。
  • 臺灣「無紙化」閱讀漸成氣候:電子書數量大增 文藝類圖書走俏
    據臺灣圖書館2016年大專校院圖書館年鑑數據,島內大專院校用於購買電子資源的經費支出逐年增加,現已佔總經費的2/3。此外,各大專校院的電子書數量大幅攀升,電子期刊種類也從原本的544萬種,累計增加120萬種。相較之下,紙本書報數量逐年下降,報紙及西文紙本期刊數量只剩下2011學年的一半,中、日文紙本期刊也縮減近1/4。
  • 2018年臺灣新出版電子書增長4.9%
    臺灣行政當局統計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臺灣新出版電子書4340種,佔出版新書總數的11.1%,較2017年增長4.9%。   新出版的電子書以EPUB格式為主,佔80.5%,較2017年提高約33個百分點,首次超過PDF格式電子書。
  • 臺灣電子書哪裡找?
    惟臺灣地區因溫、溼度偏高不利於圖書保存,多數圖書文獻典藏空間環境缺乏完善的溫溼度恆溫控制環境,圖書因年代久遠紙質酸化,往往禁不起翻閱而破損,或因損壞而被報廢,為達成保存文化與弘揚學術之任務,以數位化減少圖書因使用而損壞,得以數位形式備份保存,透過網絡提供國內外讀者及研究人員查詢利用,延長這些實體圖書的保存壽命。
  • 電子書數量大增 臺灣「無紙化」閱讀漸成氣候
    電子書數量大增 臺灣「無紙化」閱讀漸成氣候 原標題:   據臺灣圖書館2016年大專院校圖書館年鑑數據,島內大專院校用於購買電子資源的經費支出逐年增加,現已佔總經費的2/3。此外,各大專院校的電子書數量大幅攀升,電子期刊種類也從原本的544萬種,累計增加120萬種。相較之下,紙本書報數量逐年下降,報紙及西文紙本期刊數量只剩下2011學年的一半,中、日文紙本期刊也縮減近1/4。
  • 2018年臺灣新出版電子書4340種 較2017年增長4.9%
    臺灣行政當局統計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臺灣新出版電子書4340種,佔出版新書總數的11.1%,較2017年增長4.9%。  新出版的電子書以EPUB格式為主,佔80.5%,較2017年提高約33個百分點,首次超過PDF格式電子書。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
  • 電子書會取代紙質書嗎?業界稱二者未來將相互靠攏融合
    海南島國際圖書(旅遊)博覽會現場。 王曉斌 攝中新網三亞11月15日電 (記者 王曉斌)數碼時代電子書會取代紙質書嗎?王曉斌 攝電子書會取代紙質書嗎?「電子書或者說網絡文學符合現代人的快生活節奏,也契合碎片式閱讀。」網絡作家方外書生說,如今人手一部的大屏手機已成為大多數人的閱讀介質,閱讀紙質圖書的人群將越來越趨於小眾。「我覺得電子書沒法取代紙質書,後者能給予讀者溫度和感情,且具備收藏價值。」
  • 不列顛百科全書停印 大部頭紙質圖書或成奢侈品
    中國最大的辭書之一《新世紀日漢雙解大辭典》的主編邵延豐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透露,該部辭典的最新版於2009年出版,印數8000本,第一年只賣出2000多本,而近兩年銷量下滑更嚴重,年銷量只能保持在1000本到2000本之間。  「如果早上三年(2006年前後),這類辭書的年銷量在2萬本左右。而2000年之前,年銷量高達5萬本。」他無奈地說。
  • 藝術類圖書數字出版的優勢與問題
    藝術類圖書數字出版的市場潛力頗為可觀。伴隨多年來興起的藝術院校報考熱,我國各類藝術院校招生數量越來越大,相應的藝術類圖書消費市場迅速擴大,不僅藝術教材、藝術作品、藝術研究等出版物增長,連帶民俗民間藝術、年畫掛曆產品也上升。
  • 北京圖書訂貨會落幕 多家網絡平臺試水紙質出版
    核心提示  在剛剛落幕的2015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有一個現象引起了多方關注:多家網絡平臺紛紛試水紙質出版,將受到公眾歡迎的虛擬資源集結成冊。與此同時,這幾本圖書的問世,也讓很多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網絡資源轉化為紙質圖書這一趨勢之上。  從之前的博客出書、文學網站出書,到如今的微博、微信、網絡社區出書,網際網路資源與紙質出版的相互融合日趨緊密。網際網路時代給普通大眾提供了更多實現出書夢想的機會,而在網絡上尋找出版選題、製造出版熱點,也成為出版界的常規操作方式。
  • 書業觀察|臺灣試行圖書公共出借權,愛書人書寫香港書店十年
    而在圖書出版、銷售方面,臺灣openbook閱讀志網站發布的《2019年各大書店通路與暢銷榜觀察》(下稱《2019年觀察》)則指出,去年的統計數據雖然還沒有全部出來,但是已知前十個月出版總額為155.2億元,同比微增2%,其中紙本書漲1.8%,電子書增10.3%;零售總額同比微降0.25%,書店數同比減少38家,新書出版量依據ISBN申請量預估全年為3.5萬種
  • 數據分析看2017年日本紙質圖書市場特點
    鳥屋書店銀座店   據日本《出版月刊》報導,2017年日本圖書銷售規模雖然縮小3%,但由於營銷方式得當,有些新出版的圖書銷量突破100萬冊。總體市場特點為:   一、圖書銷售額下降3.0%,童書、教輔誕生超級暢銷作品   2017年,日本圖書預計銷售額為7152億日元,同比降低3.0%。文藝書、教輔、兒童書出現很多熱點,部分圖書銷售額大增,但文庫本、經營管理類圖書、實用書等體裁則同比下降,整體呈負增長。
  • 世界讀書日調查:網絡時代你喜歡電子書還是紙質書
    據工作人員介紹,儘管現在網絡購物及電子閱讀對傳統實體書店造成了一定衝擊,但是紙質書依然受到市民追捧。  「和前幾年相比,到實體書店買書的人有所減少,但依然有人喜歡紙質書。」新華書店相關負責人介紹,前段時間《中國詩詞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節目的熱播,帶火了《唐詩三百首》等古詩詞類的書籍。與往常相比,這類書籍的銷售量增長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 亞馬遜發布五年Kindle電子書榜單
    對比分析亞馬遜中國近幾年的紙書和Kindle電子書榜單,書籍的紙質版本和電子書版本銷量相互促進的現象愈加明顯;電子書閱讀相比紙質圖書閱讀呈現出獨特的閱讀特點,其中電子書閱讀對社會熱點反映更迅速明顯,並為套裝書、經典書籍以及英文原版書等開拓了閱讀人群。
  • Lonely Planet:紙質版旅遊指南出版商未來應如何賺錢?
    紙質版圖書很多內容出版商都認為紙質版圖書的銷售量在逐漸下降,或者說其銷售量維持在穩定的水平,它們就是根據這種假設來繼續運營其業務。遺憾的是,數據反映出了截然不同的情況:紙質版圖書的銷售量正極速下降,以下是圖書零售數據服務商Nielsen Bookscan針對旅遊圖書市場發布的數據:
  • 臺灣2019年新書出版總量創18年新低
    中新社臺北3月7日電 最新臺灣圖書出版現況及趨勢報告7日在臺北發布。報告指出,2019年臺灣新書出版總量持續下跌,創18年來新低點,但兒童讀物和漫畫書則逆勢增長。據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報導,數據顯示,臺灣2019年新書出版總量為36810種,較2018年減少2304種。
  • 紙質書回暖、移動App方興...後Kindle時代,閱讀市場誰主沉浮?-品玩
    本文已獲得騰訊傳媒全媒派授權微信ID:qq_qmp自數字出版技術興起以來,關於「紙質書必死」的論調一度甚囂塵上,2010年,美國麻省理工教授尼葛洛龐帝甚至預言「紙質書會在五年內消亡」。然而,現實總是出現這樣無情地「反轉」:最新的數據顯示,電子書發展勢頭放緩,而紙質書銷量日漸回溫。
  • Kindle 10 歲了,那些電子書改變和沒有改變的東西都是什麼?| 好奇...
    這個佔據了圖書出版市場 30% 的侵入者,本質上更是一個娛樂終端自首代 Kindle 推出之日起,它就面臨著「人們可以用它讀些什麼」的問題。2007 年,亞馬遜平臺上最受歡迎的電子書是《聖殿春秋》(The Pillars of the Earth),這是一本圍繞大教堂興建始末展開的故事,全書上下冊共計近八十餘萬字。
  • 跨國網絡書店,5G時代電子書,中國圖書「出海」新動態了解一下
    自2011年啟動以來,「中國書店」不斷上線中文書和在中國出版的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等語種圖書。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國際網絡營銷中心副主任魯楠表示,截至12月9日,累計上傳到「亞馬遜中國書店」(China Books),可供挑選的品種一共是88.2萬種,其中6萬種是英文圖書,8年來的銷售也是逐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