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圖書數字出版的市場潛力頗為可觀。伴隨多年來興起的藝術院校報考熱,我國各類藝術院校招生數量越來越大,相應的藝術類圖書消費市場迅速擴大,不僅藝術教材、藝術作品、藝術研究等出版物增長,連帶民俗民間藝術、年畫掛曆產品也上升。藝術類圖書出版異軍突起,尤其是在傳統出版備受壓力、不斷萎縮的形勢下,藝術類圖書的市場潛力喜人。
今天從事藝術活動者尤其是學習藝術的年輕人,熟悉以計算機、網際網路、資料庫、流媒體為基礎的新媒體傳播,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成為生活必備,因此,藝術類圖書採用數字出版新方式非常必要,但是,目前出版行業提供的藝術類圖書大多數沿用傳統出版方式,即使採用某些新媒體技術也往往是蜻蜓點水,很不到位。
藝術類圖書的數字出版在國外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例如美國的Can⁃dlewick出版社早在2004年就開始生產藝術類電子書,投入雖然比紙質書為多,但是收入翻番、市場擴大。藝術類出版物數位化不僅出版社積極嘗試,也成為相關機構共同拓展的領域,例如2015年10月,美國梅尼爾收藏博物館與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合作,將藝術家檔案數位化,通過網站面向公眾開放。「數位化藝術家檔案」避免了採訪資料本身因時間流逝而受到損害,收藏者不用擔心資料遭遇年久受潮等突發狀況了,並且極大地節約了檔案保存成本。目前,三家博物館聯合製作了長達50多個小時的33段採訪影片掛在網上,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觀看並學習藝術家以及藝術品的經驗。這些稀有的藝術家檔案,成了名符其實的藝術品數字出版。
國內雅昌文化集團的藝術品數字出版也很成功。它依靠多年來與出版機構、藝術家的合作基礎,利用長期積累的3800萬張高清級圖片數據,建成國內第一家藝術類專業電子書城「雅昌藝術書城」。該書城將過了版權保護期的1000多種數字內容,編製成圖錄免費提供讀者下載,積極挖掘出版社藝術內容資源,積極解決出版社電子文件留存缺失、新的排版軟體打不開老版本數據等問題,且呼籲出版社及時把內容數位化、建立資料庫。
藝術圖書數字出版具有明顯的優勢特色。市場及書展中可見的藝術類數字出版物,尤其是通過新媒體終端展現的藝術類數字出版物,具有生動和互動的呈現效果,藝術出版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首先是形象直觀的藝術表現。圖形、圖像、聲音等多媒體要素在數字出版中的應用,通過獨特的視覺審美方式去體現藝術的內在內涵,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具視覺化、形象化的閱讀感受。數字出版還可以使藝術類圖書的表現方式從由靜態向動態擴展。通過動畫、視頻等形式的運用,使藝術出版擺脫傳統出版二維平面的局限性,使其進入三維甚至多維的展示空間。以數位技術靈活多變的新技術,展現圖、文、聲、像多維立體的豐富效果,為觀眾帶來了不同的時空體驗和審美觀感,從而彌補紙質圖書無法直觀表現音樂、舞蹈、影視等信息的缺陷。
其次是真情實感的交互體驗。相比於傳統出版單向傳播模式,數字出版帶來了更多個性化和互動式的選擇。在網際網路影響下的當代藝術欣賞過程,觀眾與觀眾、觀眾與作品甚至是觀眾與創作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已經成為普遍選擇。即便是在博物館這樣的傳統藝術機構中,也會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和研討講座來強調交流互動。數字出版中,觀眾不再是單純的局外人和旁觀者,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審視作品、發表個人見解或多方進行交流討論,觀眾可以更好的「進入」到藝術作品之中去。藝術圖書數字出版的交互式情景設計,滿足了當代藝術消費者注重交流和多重體驗的本質要求。
再次是便捷即時的複製傳播。數字出版不但可以將大量的文字、圖片、影像信息通過數字方式進行儲存,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快速及時的傳播和分享。藝術類圖書往往需要大量的圖例與照片進行解釋,使得藝術圖書往往成為厚重的大部頭作品。這增加了印刷、紙張的成本,導致價格不夠親民從而流失了部分消費者,同時也帶來了攜帶、傳播過程的負擔。數字出版的虛擬載體大大縮減了圖書排版、印刷、出版、流通中的資源和成本消耗,符合當今傳統出版業向綠色低碳轉型要求,符合生態文明的社會發展方向,符合藝術大眾化、去中心化的新媒體趨勢。
下面談一談藝術圖書數字出版的問題和建議。
藝術類圖書的數字出版在我國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商業價值,政府部門不斷推出鼓勵政策。面對充滿商機的新興市場,出版界應大膽進行實踐,發展藝術類圖書的數位化出版,並以此來推動紙質圖書的轉型。緊跟網際網路和融媒體的技術步伐,將線上數字出版與線下傳統出版有機結合,拓展藝術圖書出版的新面貌與新市場。
雖然藝術類圖書的數字出版具有諸多優點,但是目前仍然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處於發展的試錯階段。在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存在許多問題尚未解決的大背景下,藝術類圖書的數字出版同樣面臨不少難題。諸如藝術類圖書與數字出版結合中產生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經營模式中的責任明確問題、創新性維護的技術問題等,都需要在數字出版發展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自我完善和建構。
藝術圖書數字出版質量要求高、盜版低成本的矛盾,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國藝術圖書的消費者大多是普通藝術愛好者、高校藝術專業師生以及相關行業從業者,他們收入不高,但對出版物的印製質量、排版設計、色彩還原度、圖片清晰度的要求較高,更加看重正規出版物的質量保證。因此,發揮數位化虛擬載體作用,減少實體性印刷載體消耗,可以降低藝術圖書價格,減少藝術類圖書被盜版的威脅,主動讓利給專業性和細分化的目標受眾,可以提高藝術圖書的市場份額和用戶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