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展臺展出插畫作品。新華社記者姜賀軒攝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姜賀軒)正在舉行的第25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一批由中俄兩國出版單位相互翻譯出版的圖書首次亮相。
24日舉行的新書推介會上,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與俄羅斯翻譯學院介紹了最近一年「中俄經典與現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進展成果,共有23部中俄文學作品首發。
俄方翻譯出版的圖書包括《圍城》《芙蓉鎮》《紅高粱》《秦腔》等中國當代文學名著,以及茅盾、阿城等作家的作品選集。中文圖書方面,五卷本《俄羅斯當代戲劇集》尤其引人關注。
俄羅斯作家伊利亞·法爾科夫斯基介紹自己的書籍。新華社記者姜賀軒攝
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俄雙方人文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兩國人民也希望通過文學交流加深對彼此的了解。
「中俄經典與現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俄方協調人瑪莉婭·謝緬紐克說:「文學是文化交流的橋梁,通過閱讀和翻譯能夠了解一個國家的民族性格和人們的思維方式。」她認為,俄羅斯讀者對中國文學越來越感興趣,「俄羅斯漢學家翻譯了很多中國古典名著,讀者也希望看到更多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了解中國的現實生活。」
博覽會上,俄羅斯展臺吸引了大量中國讀者和採購商。一位讀者表示,俄羅斯文學是世界文學的一塊瑰寶,很多內容具有深刻哲理,值得借鑑學習。
中俄經典與現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新書。新華社記者姜賀軒攝
據了解,這一互譯出版項目由兩國政府支持推動,版權方面的許多問題由此得到順利解決。
2013年5月,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俄羅斯出版與大眾傳媒署在莫斯科聯合籤署了《中俄經典與現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合作備忘錄》,商定在6年內相互翻譯並出版對方國家不少於50部文學作品,或雙方共出版不少於100部圖書。2015年,中俄雙方決定擴大這一項目,將互譯出版對方國家的書目增至100部。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說,目前雙方已完成90部文學作品的翻譯出版工作,其中大部分作品的譯本首次在中俄兩國出版。今後,雙方將按照項目新目標繼續開展工作,為中俄讀者提供更多優質翻譯作品,讓「文學相知」助力兩國人文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