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教室、做「娃娃」……期末連新年,家長呼籲「減負」

2020-12-26 北京日報客戶端

「搶任務要比手速,太刺激了!」正趕上晚高峰,市民彭先生在西三環主路上打著右轉燈,努力將車併線,拐到輔路上,打著雙閃停在路邊,舉著手機隨時待命。他不是要搶春運火車票,而是要給念幼兒園大班的兒子搶新年活動任務。

資料圖 白繼開 攝

「叮」,幾分鐘後,老師將任務清單發到了家長群裡,滿滿一屏幕字。其中有布置展臺、有當小講解員、還有設計服裝、介紹一項冰雪運動並展示等任務,每一項後邊還會附加一小段話說明具體需要家長和孩子完成的內容。彭先生眼疾手快,搶到了當小講解員的任務。幾乎一瞬間,這個項目的5個名額就報滿了。

他解釋說:「這些任務有難易之分,所以家長們都會算準時間盯著群,就希望能搶到一個稍微容易些的。比如這次當小講解員的任務就很搶手,因為PPT是老師已經準備好的,家長只需要讓孩子背下相關的講解詞就可以過關的。」

其他幾條任務,彭先生也分析得頭頭是道:「布置展臺,需要跟單位請半天假,有時候還要搭上休息日;設計服裝,要自己動手不算,有時候收集材料就要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全家總動員,甚至辦公室的同事也要發動一下;介紹冰雪運動並展示,聽上去不複雜,但是有可能需要先去彩排,要確定出場順序,還有準備服裝,也是件『苦差事』。」

新年連期末,和彭先生有一樣壓力倍增的家長不在少數。記者採訪了近30位家長,其中孩子最小的剛上幼兒園小班,年紀最大的上高中。超過7成家長表示需要「減負」。一位家長說:「孩子、學校和老師都要減負,可是很多負減掉後都要家長跟在後邊撿。真希望有關部門也可以給家長切實地減減負。」

「為了幼兒園作業,拆了倆枕頭」

最近,市民張先生發愁上哪兒找棉花。前兩天,他去開幼兒園開家長會領了一個「緊急」任務——「元旦前,請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製作一件卡通小動物造型的布偶,當做新年禮物送給貧困山區的小朋友」。

想乾脆從網上買一個小玩具充當「作業」,壓根行不通。「這次是『命題作文』,幼兒園老師說會統一發一塊布,家長要利用這塊布製作玩偶。」不過讓張先生「上頭」的不是做手工,而是找玩偶配件。他說:「我們夫妻倆幾乎就沒動過針線,別說玩偶需要的填充物了,可以當做眼睛的扣子,或者裝飾用的綢帶等等,家裡統統都沒有。」

家長們組織的小群裡也炸開了鍋,大家彼此安慰,互相支招。「我去網站搜了一下,製作一件小玩偶所需的填充物和小零件用量有限,賣家不發貨。有需要的家長們,大家湊份子一起下單吧」「我家姥姥機智,直接拆了兩個枕頭,勉勉強強算是把小玩偶撐滿了」……

張先生說:「幼兒園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作為家長可以理解。但是也希望能考慮一下現在家庭的情況, 很多家長上次動針線恐怕還是自己上學時候上勞技課,讓他們獨立帶領小朋友縫製一件當禮物用的玩偶,確實有點困難。」

市民劉女士的孩子在海澱區上幼兒園,她發了一條微博並配文字,「純手工製作的『炮仗』,感覺手已殘」。她說:「孩子上個幼兒園,真的是把我一生的手藝都用盡了。現在我做得最熟練的一件事兒就是上網搜教程,感覺孩子畢業了,我也算是半個手藝人了。」

【家長建議】

張先生說:「做手工家長舉雙手支持,也願意參與過程。是不是可以在課堂上由老師帶領孩子們動手完成一部分,回家後家長幫助完成一些收尾工作。畢竟大部分家長都沒有一『技』之長。」

「一宿,我哭喪著臉畫了近百個笑臉」

「每個學期期末,比期末考試還麻煩的東西!」小學生家長戴女士沒忍住,在朋友圈裡吐槽,配圖是一本《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實行)》。

和她有同樣煩惱的家長還有挺多。劉女士的孩子今年剛上小學,第一次填《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試行)》。「唉。」回憶填寫過程,她不由得先嘆了口氣,「很多項目都是通過將小旗子塗紅或者給小卡通畫表情的方式來表現完成程度。一晚上,光是小紅旗我就塗了近百面,還畫了近百個笑臉。到最後,我感覺自己都快哭了。」

除了塗顏色,這本手冊裡還有些地方需要填空。「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劉女士舉例,「思想道德」項目有一個「我知道」的內容,手冊裡已經列出來了「關心國家大事」「要尊敬師長」「說話誠實」等8條,但是還有兩欄是空格,一年級的小孩兒哪兒懂,只能靠家長想。

有些家長為了填手冊,乾脆置辦了相片印表機。因為手冊裡有很多地方需要「圖文並茂」,家長要麼選擇貼照片,要麼選擇自己動手或者讓孩子畫出當時的場景。「這項『工程』一幹就是至少六年,一臺設備幾百元,早買早省心。」有高年級家長傳授經驗。「最好是彩色列印,照片會薄一些,如果是黑白列印,最後冊子會變得很厚,老師不願意收。」

【家長建議】

劉女士說,如果將填寫工作分散在一個學期裡,工作量就會小很多。「但是老師攢到期末一起發給家長要求一天或者兩天內就填完,就會覺得壓力山大。」

一位西城區小學家長說,有些學校是老師負責填寫手冊內容,還有些學校的老師會教孩子填寫手冊,但也有學校全部甩給家長填寫。還是希望學校可以規範填寫,老師家長和學生各司其職,真正讓手冊發揮應有的作用。

「老師的心思只能猜」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讓中小學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

消息一發,家長王女士犯了愁。「老師減負,我們支持,但是老師不能為了減負而減負,她們的心思太難猜。」她說,「我兒子的班主任就是嚴格遵守規定的人,在班級家長群裡從來不布置作業,但是孩子偶爾漏了什麼,第二天老師就會找家長,這讓我很頭疼。」

新年臨近,學校布置的事兒多,王女士每天接兒子放學會增加一項新日程,拽住其他同學核實一下當日作業等情況。「孩子剛上學,很多事情不熟悉,家長也犯懵呢。我們幾個家長也建議過,希望老師能否在群裡發布一些作業方面的提醒,可是被拒絕了。老師嚴格遵守規定沒毛病,但是家長感受不是很舒服。」

還有一位小學家長說:「到了年底,很多作業和回執需要家長籤字。有一次孩子忘了,第二天我正開會接到了孩子的求助電話,哭著求我趕緊去學校補籤字,因為老師批評了她。」

【家長建議】

王女士說:「從教師身上卸下來的負擔,不能直接轉嫁到家長身上。家校共育的前提是良好的溝通,和因材施教,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貫徹『規定』,需要相互體諒。」

主動買氣球還要扮「吉祥物」

曹女士的孩子上小學了,她終於鬆了一口氣。「幼兒園三年,我就是班上的志願者,隨時準備衝鋒陷陣。」她說。「每到歲末年初,幼兒園一定會舉辦各種活動,家長們各顯其能,有些手巧的幫助設計服裝,有些有文藝天賦的幫著編排節目。我屬於只能賣力氣的,所以布置會場就被我和幾位媽媽承包了。」

說是「體力活」,遠沒有這麼簡單。「打橫幅,設置氣球拱門,擺放易拉寶這些基本是標配。場面越來越大,弄得跟晚會現場似的。每年,老師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除了明確主題,還會委婉地提示我們布置需要的一些小道具。」曹女士說,「花點錢家長不心疼,關鍵是耽誤時間。」

她算帳,布置會場每次至少需要大半天兒,等到活動結束後,家長還要幫著整理現場,又是一天功夫。「沒辦法,只能跟單位請假,我的幾天輪休基本都攢著到年末突擊使用。」

小學生家長也不輕鬆。一位一年級家長今年領到的任務是當「吉祥物」。她說:「學校組織活動,有的家長負責布置會場,有的家長負責陪『玩』,還有我和幾位家長負責當『吉祥物』,就是穿上類似大街上發傳單時常見的卡通人偶服裝,在會場裡和孩子們互動,比個愛心,或者招招手。」

至於為何要設立「吉祥物」?這位媽媽直言:「老師沒交代,咱也不敢問,咱也沒敢問。」

【家長建議】

曹女士說:「孩子們過節,學校和幼兒園舉辦活動家長支持,也願意配合。但是會場並不需要太講究場面,意思到了就夠了。有些不必要的環節是否可以減掉,既能節約家長和老師的時間,還環保。」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冕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2019廈門中小學減負方案:不布置家長作業
    來看看廈門減負方案學校和培訓機構要這樣做  (一)規範學校辦學行為  1.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發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聽說,山東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淄博家長,你被作業整崩潰過...
    - Z I B O M A M A W A N G - 「寶貝,新年你有什麼願望?」「我想要條龍。」、引導家長支持和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鍊每天不少於1小時。
  • 【環創布置】水果味的教室主題牆,吊飾,和孩子一起動手布置起來吧!
    蕩鞦韆的水果娃娃。鞦韆用樹枝和細繩就可以搞定。用毛線做頭髮,剪紙水果做衣服,和孩子們一起做一排水果小人,掛在教室裡吧~、角區、門窗、走廊、主題牆手工製作等手工布置,及家長親子手工等內容小學家長必讀✎《小學家長必讀》專業分享小學教育資源,幫助更多沒時間、沒方法、沒精力的家長,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 假期一天一篇日記,老師布置作業遭懟,網友:好老師不給家長壓力
    在這條布置作業信息裡,老師還說,孩子是自己的,想學你們就多管,不學也沒啥影響,以後強行布置的作業很少了,以後布置作業後面都會加上「自願」二字。可能是怕有些家長不明白,隨後又發了一條信息:「一些家長說我們班作業多,別的科目作業少,羨慕別的班作業少,我會接受家長的建議,快樂學習。」
  • 中小學將新增兩個假期,家長紛紛抱怨:孩子減負,家長增負
    好不容易度過了魔鬼的期末考試,寒暑假終於來了,本想著可以天天打遊戲,不早起,寒暑假鍛鍊身體,好好放鬆放鬆,卻再一次被現實給打敗。爸媽已經把寒暑假的補習班安排得滿滿當當,除了要做寒暑假作業之外,還需要做補習班布置的作業,意思就是假期比上學還累,而且平常在學校還有同學在身邊一起學習,可以互相鼓勵,互相促進。
  • 學業壓力大家長卻喊著停止減負,中小學減負怎麼了
    國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在大力呼籲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並出臺了許多政策文件紮實推進減負。但近期一篇名為《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火爆朋友圈,並贏得了眾多家長和網友的支持。為什麼在學業壓力如此大的情況下,依舊有家長選擇為孩子「加負」?中小學減負,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減負,還是頭痛醫頭腳疼醫腳?
  • 誤讀減負,「只緣身在此山中」
    也有可能身份是中小學生家長的撰文呼籲「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這樣蹭熱點更容易引起憂心忡忡的家長們共鳴,據說已經火爆朋友圈多年來反對減負的聲音一直很活躍,不斷有人指責減負讓中小學生過分放鬆,對中小學生的減負提出尖銳批評,甚至有拿「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來說事的。曾經有人更公開在媒體發表文章指出,很多在專業領域有造詣的人士,沒有人在當年學習階段是輕鬆自由的。
  • 事關浙江每一個浙江家長,40條減負方案來了!
    加強對作業來源、設計、布置、批改、反饋、講評、輔導等各環節的統籌管理。各學科家庭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間由學校年級組統籌調控,根據課標要求,家庭作業時長把握以班內中等程度學生為參照。凡布置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必須精選、先做、分層、全批,促進學生完成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校內由班級建立、面向全體家長的家長群,由班主任統一管理,每班不超過一個。
  • 「減負三十條」:條條落實差點啥
    2018年末,由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以下簡稱「減負三十條」)重磅出臺,劍指中小學課業負擔重這一痼疾,對校內、校外、家庭、政府四方面減負工作全面明確責任並提出要求。
  • 針對三令五申的中小學「減負」,你是怎樣看的
    「減負」錯了嗎?文/劉志剛減負是國家教育部門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傾聽了來自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廣大學生及家長的呼籲聲後提出的。這無疑是一件利於教師、利於家長、利於學生、利於教育事業的大好事。減負的出臺,讓億萬關心教育的人士和教育界人士及廣大的中小學生拍手歡呼。然而有一則新聞,讓歡呼聲中摻進了心酸的淚水。某報曾報導這樣一則新聞 :學期期末,考試後的家長會上,武漢市某小學三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哭著向家長們鞠躬道歉,表示今後將「痛改前非」,再也不減負了。
  • ...全國上演 讓娃舅舅冒充老師微信布置作業 母女關係比以前好太多...
    除了作業,豎笛、科學也要突擊「最近快到期末考試,小孩確實蠻辛苦的,大人看著也心疼。每天晚上學校的作業要做到9點,爸爸又給她布置了一些家庭作業,做完已是10點多。最近科學課、豎笛課也要突擊考試,每天吹豎笛也要吹半個小時,睡覺前還要背一會科學書。」
  • 常州新北區教育局發布「減負」八條:不得讓家長評改作業、嚴控考試...
    費腦費神輔導的家長們! 很多家長可以說是患上了「恐輔症」 這個詞語的出現, 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
  • 家長們必看,教育部的減負三十條中有哪些重要的內容
    在2018年的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門一起印發了通知《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2018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教育部的一個通知,再一次引發了大家對於中小學生教育的思考。《中小學生減負措施》,而且這個是經過國務院同意的。在這個被稱為 減負三十條 的通知裡面,嚴控了作業量,包括每個學期的考試次數,還有各種競賽的評優等等,可以說具體到了中小學的方方面面。
  • 小學生託管班晚輔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家長放心
    託管晚輔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家長平時對孩子學習監督不夠的地方,為家長解決了孩子平時在學校裡的作業問題,同時給家長做到了真正意義的減負,所以很大部分家長會選擇晚輔。但是小學生託管班晚輔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家長放心?家長為什麼選擇託管晚輔的原因:1、接送不方便。
  • 會議多,教學精力被擠佔……為教師減負,學校能做些什麼?
    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2019年教育部將專門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政策,下大力氣為教師減負。那麼,具體到學校層面,究竟可以為老師們做些什麼?在2018年杭州拱墅區推行教師減負行動的背景下,杭州大關小學也根據自身實際開始了教師工作「瘦身增效」的探索。
  • 哈爾濱教育局新規: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切實為家長「減負」
    這一年家長批改作業,家長退出家長群,還有教師家屬毆打家長等問題在社會上秩序發酵。教育工作問題被大家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不少地方教育部都公開聲明不準家長批改作業,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哈爾濱在21日的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
  • 匯川一小2020年元旦放假暨期末工作安排 告家長書
    尊敬的家長朋友:您好!即將迎來2020年元旦節。在此,祝家長朋友們新春愉快,闔家幸福!同時,為了讓您的孩子能度過一個平安、祥和的節日,現將假日安排及注意事項特告知如下,敬請關注!二、期末考試安排:三、散學典禮1月11日上午9點散學典禮。典禮結束,寒假開始。
  • 不在教室裡直接布置作業,而要在微信群裡『發號施令』?
    不在教室裡直接布置作業,而要在微信群裡『發號施令』?有的家長抱怨道,微信布置作業到底可取不可取?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學生入學之後老師建立了家長群,但是對於家長群的存在褒貶不一,和幾個老師進行了調查,多數的意見都是這樣的:贊成的家長有這樣說的:1、家長群能及時的跟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近期學習情況;2、與其他家長交流育兒經驗,相互學習;
  • 杭州有小學做過調查家長重視英語 甚至超過語數
    教育部前發言人王旭明微博  呼籲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  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9月8日和9日連著兩天在微博上呼籲: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解放孩子,救救漢語!  這條微博經多家媒體官微轉發,成了昨天的教育熱點。
  • 聖誕節如何布置教室
    反正節日是多多益善嘛~那麼如果你還是一個學生,要怎麼在節日來臨之前,和同學們一起布置你的教室呢?就讓小編和你們一起來聊一聊布置教室的那些事!【氣球】教室裡過聖誕節,怎麼能少了氣球呢。我們可以買一些裝了氫氣的氣球,讓教室裡氣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