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醫藥科學研究院附屬醫院胃腸科主任閆強醫生來給大家講講關於幽門螺桿菌的那些事。
一名幽門螺桿菌患者的自述
我是一個私營業主,今年38歲,年輕的時候,由於拼命工作,經常陪顧客吃飯喝酒落下了胃病,去年開始,口臭嚴重,經常噁心嘔吐,特別是早上起床時更嚴重,可以聞到口裡一股腐臭的氣味。我試過很多方法,怎麼刷牙都不管用,食慾也不好,不想吃東西,總感覺泛酸。
2018年3月的時候,去醫院做呼氣檢測和胃鏡檢查,結果顯示為:幽門螺桿菌呈陽性,HP值1368,和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糜爛。剛開始我對幽門桿菌沒有什麼太大的概念,後面我從醫生那裡才了解到這種病菌多與胃病關聯,久拖不治更易導致胃病惡化。
更主要的是幽門螺桿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如果有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家人存在很大的可能性感染這種細菌。 我擔心會傳染給愛人和兩歲的兒子,禁止自己去親吻他們,加之很積極的進行治療,在醫院經過1個療程的藥物治療,再去醫院做了呼氣檢測,HP陰性。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定植於胃黏膜上皮細胞表面的微需氧的螺旋桿菌,是一種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螺旋形彎曲的細菌。
如何檢測幽門螺桿菌?
河南省醫藥科學研究院附屬醫院胃腸科針對幽門螺桿菌檢查項目開展多年,醫師臨床經驗豐富,設備先進,能開展有創檢測和無創檢測。
有創檢測:經胃鏡取材後進行細菌分離培養、組織尿素酶試驗、PCR擴增 Hp核酸。
無創檢測:包括血清抗體檢測、尿素呼氣試驗、糞便 Hp抗原檢測等。目前,在臨床上最常用的是尿素呼氣試驗——C-13或C-14呼氣試驗。此方法的優點是無創、方法簡便。
危害是什麼?
是口臭、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感染的患者中,約15%~20%的感染者發生消化性潰瘍,10%發生消化不良,1%發生胃惡性腫瘤(胃癌、胃MALT淋巴瘤)。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預防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是全球性的問題,全世界人口的感染率大約為50%。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較高,甚至高達70%-80%;那如何預防成為重中之重。
Hp主要通過口-口和糞-口途徑傳播,前者可通過唾液在家庭成員間傳播。而中國的傳統飲食習慣,對於幽門螺桿菌(Hp)的傳播也是一大助力;兒童是易感人群,在餐桌飲食上,也易導致兒童的感染。後者主要通過感染者的糞便汙染水源進行傳播。
因此,注意個人衛生, 避免「病從口入」;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集體用餐時,採取分餐制;定期消毒餐具等。
哪些患者必須要根治?
在臨床上,對於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部分患者已存在了一種明顯的恐慌,甚至存在一種錯誤的認知:只要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必須進行滅菌治療。但是你知道哪些患者必須根治嗎?
存在Hp的感染,而沒有任何胃部的不適症狀,且胃鏡顯示未見明顯病變,這類患者壓根是不需要治療的。
只有下面這4類患者是必須要根除:
1、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2、慢性胃炎伴黏膜萎縮或糜爛的患者;
3、患有胃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加大患胃癌的風險;
4、MALT淋巴瘤患者。
重口臭、反酸噁心嘔吐、上腹疼痛、腹痛是「幽門螺桿菌」基本的四大症狀,有這些情況的朋友,多半就是感染了,最好及時檢測和治療,早發現,早治療,以免病情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