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55處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20-12-12 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7月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根據世界遺產第3、4條標準,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並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傑出貢獻;此外,城址的格局與功能性分區,以及良渚文化和外城臺地上的居住遺址分布特徵,都高度體現了該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良渚古城遺址為中國以及該地區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認同、社會政治組織以及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無可替代的證據,同時揭示了從小規模新石器時代社會向具有等級制度、禮儀制度和玉器製作工藝的大型綜合政治單元的過渡,代表了中國在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傑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遺址真實地展現了新石器時代長江下遊稻作文明的發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遺址作為新石器時期早期區域城市文明的全景,符合世界遺產真實性和完整性要求。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流域天目山東麓河網縱橫的平原地帶,是太湖流域一個早期區域性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世界遺產申報範圍包括14.3平方公裡的遺產區和99.8平方公裡的緩衝區,其中遺產區由瑤山片區、城址片區、谷口高壩片區和平原低壩—山前長堤片區四部分組成;遺產構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複雜的外圍水利工程和分等級同時期的墓地(含祭壇)等,同時一系列以象徵其信仰體系的玉器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為其內涵及價值提供了有力佐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於6月30日至7月10日在亞塞拜然首都、世界遺產地巴庫召開。共有來自135個國家的近2500名代表出席,亞塞拜然文化部長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擔任會議主席。會議共審議各國世界遺產提名項目35項,其中文化遺產28項、自然遺產2項、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5項。當日早些時候,我國世界自然遺產提名項目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經會議審議,已順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央視記者 田雲華)

相關焦點

  • 「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遺總數達55處
    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 應妮)記者從中國國家文物局獲悉,當地時間6日下午,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
  • 已有55處!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良渚古城申遺成功閃耀「中華五千年」
    2019年07月0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該遺址由四個區域組成。這些遺址是早期城市文明的傑出典範,表現在土紀念碑、城市規劃、水源保護系統以及在居所內墓地的差異化墓葬中表達的社會等級。」今年的世界遺產大會上,還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項目成為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世界遺產主要分為三類,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複合遺產)。
  • 詳訊: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中國世界遺產數量世界第一
    新華社巴庫7月6日電(記者廖冰清)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繼續進行,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當天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在當天大會審議階段,世界遺產委員會多個委員國代表先後發言,對良渚古城遺址突出的普遍價值、真實性和完整性給予高度評價。隨後,所有委員國一致同意將該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雙語)
    北京時間7月6日下午,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隨著大會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落槌,位於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位居世界第一。
  • 良渚申遺成功!中國世界第一!55處世界遺產今生必逛完!
    我國「良渚古城遺址」申遺項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2項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成為世界第一!下圖為昨天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現場:
  • 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浙江這些先進集體和個人受表彰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標誌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近日,我省公布了良渚古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名單。記者了解到,經省委、省政府同意,決定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浙江日報全媒體文化新聞部、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海外中心(國際頻道)、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文物處、杭州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中共杭州市餘杭區委辦公室、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工作指揮部)、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人民政府、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辦事處等10家單位,為良渚古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先進集體
  • 中國又兩處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時間2019年7月5日-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隨著大會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落槌,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4處和第55處世界遺產。
  • 申遺成功 解密良渚古城遺址 我國世界遺產數達55處 世界第一
    申遺成功
  • 中國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展現長江流域史前城市...
    部分出土文物 攝影閭陳雨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閭陳雨):當地時間7月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根據世界遺產第3、4條標準,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時間:2019-07-07 13: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遺產中國第一 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位居世界第一
    境外媒體稱,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大會於6日宣布,中國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目前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7月6日報導,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杭州,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於1936年被發現,遺址群中發現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它是迄今發現的中國大地上最早的國家。  報導稱,目前已知的良渚古城是一個具有宮城、內城、外城和外圍水利系統四重結構的龐大都邑。
  • 良渚古城!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誕生,遺產數居世界第一
    就在剛才,良渚古城遺址在第 43 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正式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目前,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已經達到55處,位居世界第一!距今約 5300 年至 4300 年的良渚文化是中國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之一,也是實證中華文化多源起源的重要代表。
  • 良渚古城!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誕生,遺產數居世界第一!
    就在剛才,良渚古城遺址在第 43 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正式登錄世界遺產名錄!
  • 良渚古城遺址,入選世界遺產,這裡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城
    良渚古城遺址,入選世界遺產,這裡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城,從昨天開始的第43屆世界文化遺產大會,今天下午14點43分,中國浙江省的「良渚古城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另外,隨著昨天中國的海候鳥棲息地被成功選定,韓國的世界遺產目前已達到55處,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國家。
  • 中國世遺總數第一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
    原標題:詳訊: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 中國世界遺產數量世界第一新華社巴庫7月6日電(記者廖冰清)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繼續進行,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當天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當地時間7月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十三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將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良渚古城遺址」新晉世界遺產,海寧這30個地方火了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又添兩處世界遺產!總計55處,你去過哪些?
    由圖蟲提供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該項目成為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7月6日下午,位於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5處。
  • 中國世界遺產知多少?
    7月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在前一天,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也通過審議,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目前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位居全球第一。
  • ...江蘇鹽城—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首例濱海溼地類型的世界自然遺產。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4處,自然遺產增至14處,自然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