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20-12-25 新華社客戶端

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首例濱海溼地類型的世界自然遺產。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4處,自然遺產增至14處,自然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一。

(會議現場審議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

遺產地所在的江蘇省鹽城市,位於黃海之濱,海岸線綿延582公裡,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的海岸型溼地。

在77萬公頃溼地內,棲息著680種脊椎動物,包括415種鳥類、26種哺乳動物、9種兩棲動物、14種爬行動物、216種魚類以及165種底棲動物。潮間帶灘涂為23種全球珍稀鳥類提供棲息地,其中17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紅色名錄,包括極危物種勺嘴鷸和瀕危物種小青腳鷸、黑臉琵鷺等。

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關鍵停靠站,鹽城黃海溼地每年迎來至少200萬隻北遷涉禽,佔遷徙路線上涉禽總數40%;南遷涉禽在100萬隻以上。潮間帶灘涂、沼澤和淺灘為很多魚類和甲殼動物提供產卵場和育幼場,形成了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為遷徙鳥類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遺產地的確立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提供了更穩定的保障。

黃海溼地申遺成功的背後是江蘇鹽城對自然生態的久久堅守。上世紀八十年代,鹽城先後建立了鹽城溼地珍禽、鹽城大豐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網絡成員、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關係成員,被列入「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溼地」名錄。近年來,鹽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總體要求,確立了生態立市發展戰略,探索綠色轉型、綠色跨越的發展路徑,將溼地保護列入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出臺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

2016年,鹽城市啟動沿海百萬畝生態防護林工程建設;2017年底,全市林木資源總面積超過500萬畝,森林覆蓋率提升到22.28%;2018年,共有7萬多畝溼地得到恢復,完成新造林15餘萬畝,城鎮綠地新增3000多公頃,綠化造林總量位居江蘇省第一;2019年,啟動條子泥市級溼地公園建設。

此次申遺成功,標誌著鹽城黃海溼地成為國內首個濱海溼地類型的世界自然遺產,體現了我國堅持綠色發展、保護全球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的大國擔當,也為我國新添一張具有國際分量的「生態名片」。

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於6月30日至7月10日在亞塞拜然共和國首都巴庫市舉行。本屆大會共計劃審議35個新申報遺產項目,其中,我國共申報了兩個項目:「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和「良渚古城遺址」。7月5日為本屆遺產大會的首個新申報遺產項目審議日,預計6日還將對我國 「良渚古城遺址」項目進行評估。(朱成林 張凱暢)

相關焦點

  • ...江蘇鹽城—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首例濱海溼地類型的世界自然遺產。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4處,自然遺產增至14處,自然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一。
  •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新社北京7月5日電 (王慶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5日在亞塞拜然共和國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百鳥雲集黃海灘涂。
  •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7月5號,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主要由潮間帶灘涂和其他濱海溼地組成,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樞紐,是全球數以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
  •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新社北京7月5日電 (王慶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5日在亞塞拜然共和國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百鳥雲集黃海灘涂。
  • 2020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
    近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所以今天廣東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帶來的是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的相關常識。   【棲息地介紹】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位於江蘇省鹽城市,總面積18.64萬公頃。
  •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世界遺產證書在鹽揭幕,29市縣政府...
    揚子晚報網7月5日訊(通訊員 嚴軒 王亞洲 李思遠/攝 記者 範木曉子 施廣權)7月5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在鹽城成功舉辦。2019年7月5日,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遺產空白。
  •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長三角的「唯一」遺產
    在這片擁有無比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土地上,細細看去,有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鹽城條子泥市級溼地公園……這些被統稱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的溼地與保護區,在今年7月5日之後,又擁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世界遺產。
  • 中國再添一處世界自然遺產 就在江蘇鹽城!
    中國江蘇網綜合:7月5日下午,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這塊位於江蘇鹽城的自然溼地成為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是一個系列世界遺產申報項目,包括16個申報點。
  • 中國又兩處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時間2019年7月5日-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隨著大會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落槌,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4處和第55處世界遺產。
  • 中國又兩處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時間2019年7月5日-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隨著大會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落槌,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4處和第55處世界遺產。
  •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條子泥正式成為世界遺產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條子泥正式成為世界遺產 2019-07-06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鹽城溼地申遺成功,成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來看看這個溼地有多美
    7月6日消息,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該項目成為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首個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遺產空白。
  • 鹽城世界自然遺產進校園,遇見大美溼地!
    去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於鹽城的該項目成為我國第54處世界遺產,江蘇首項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
  • 向世界展示鹽城溼地之美!鹽城外籍專家尼古拉·薩瑟蘭獲「江蘇友誼...
    「鹽城及它的周邊的東沙輻射沙脊群與條子泥溼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候鳥保護區,尤其對勺嘴鷸。」她說,勺嘴鷸在俄羅斯北極繁殖,在東南亞豐富的潮間帶之間遷徙,並在那裡過冬。每年春天和秋天,它們會像其他遷徙水鳥一樣,來到鹽城黃海溼地覓食棲息。   2017年12月,尼古拉·薩瑟蘭受邀出席黃(渤)海溼地鹽城國際研討會,踏上這片對勺嘴鷸極為重要的溼地。
  • 申遺一周年: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驚豔亮相!
    (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鹽城,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77萬公頃海岸型溼地,這裡是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中心節點,也是全球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而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這塊位於鹽城的自然溼地,成為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資產
  • 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增至55處 位居世界第一
    7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將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前一天,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也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分別增加一處,總數增至55處,位居世界第一。
  • 鹽城溼地申遺成功,成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來看看這個溼地有多美
    7月6日消息,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該項目成為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首個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遺產空白。
  • 此「黃渤」非彼「黃渤」,中國再添一處世界遺產,鹽城人民發賀電
    導語: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你想@誰一起去看看?今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又添一處世界遺產!數量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第一!
    中國已有53項世界文化、景觀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1項、世界文化景觀遺產5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世界遺產項目總數與義大利並列第一(53)。但是就再這一併列多年未動的時候,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當地時間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將地處江蘇鹽城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該項目成為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
  • 良渚古城入選世界遺產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首位
    原標題:良渚古城入選世界遺產 今起可參觀   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