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7月5日訊(通訊員 嚴軒 王亞洲 李思遠/攝 記者 範木曉子 施廣權)7月5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在鹽城成功舉辦。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申遺地代表、淮河生態經濟帶29市、縣(市)政府代表、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及群眾代表共同見證了揭幕儀式。
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現場
鹽城黃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證書揭幕儀式現場
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亮相
鹽城市曹路寶市長發布《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行動報告》
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委會成立
2019年7月5日,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遺產空白。
揭幕儀式上,鹽城市委書記戴源致辭,鹽城地處黃海之濱,千百年來深受大自然的眷顧, 在浩瀚黃海的滋養下,鹽城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 邊緣面積最大、生態保護最好的海岸型溼地,這也讓鹽城成為一方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熱土。「鹽城在推動綠色發展中,我們成功收穫了黃海溼 地中國唯一濱海溼地類世界自然遺產的'金字招牌',這是我們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成果,是國際社 會對鹽城黃海溼地價值和保護管理的充分認可。」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描繪了一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詮釋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統一。」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視頻致辭中高度肯定了江蘇省委省政府、鹽城市委市政府積極落實《世界遺產公約》的系列創新探索,以及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務實實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梅希蒂爾德·蘿絲勒在視頻賀信中表示,2020年是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35周年,2020年也被譽為自然和生物多樣性超級年。中國大力倡導「生態文明」理念,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處於領導地位,鹽城黃海溼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樹立了成功的典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嚴承高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鞏固了我國世界自然遺產全球第一的地位。這是我國世界自然遺產事業發展中的又一件大事,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徵程上的又一碩果。「我國承諾將在2022年2月1日前正式申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以保護黃(渤)海區域其他重要的候鳥棲息地。希望鹽城市能積極發揮先行作用,搭建起國際化的黃(渤)海溼地國際會議平臺,建設好國際一流專家網絡的黃(渤)海溼地研究院,更好地為二期申遺發揮帶頭作用。」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江蘇省長吳政隆分別為保護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作出了重要批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主席章新勝等國際組織領導及代表也紛紛發來賀信。
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市長曹路寶共同接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轉遞的世界遺產證書,並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代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呂卷章),社會團體與NGO代表(天合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海)、國際志願者代表、鹽城市青少年代表共同點亮屏幕,展現鹽城「後申遺時代」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實踐與擔當,共同點亮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申遺路線圖,勾勒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沿黃海城市帶。
鹽城市曹路寶市長代表市委市政府發布《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行動報告》,從保護管理、科學研究、宣傳展示、對外交流等多方面,系統展示了鹽城黃海溼地「後申遺時代」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的各項保護管理工作,全力做好「世遺」品牌文章,擦亮世遺金字招牌,不斷放大世遺效應,堅決扛起世遺責任,精心守護世遺家底,細緻管理世遺資源,培育弘揚世遺文化。
會議期間,同期召開了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業委員會會議,並舉辦沿黃海城市帶與淮河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高峰對話。活動現場還發布了《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委會宣言》。
據悉,此次7月5日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周年活動,將舉辦10餘場紀念活動,並將持續到8月中旬。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