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世界遺產證書在鹽揭幕,29市縣政府...

2020-12-25 瀟湘晨報

揚子晚報網7月5日訊(通訊員 嚴軒 王亞洲 李思遠/攝 記者 範木曉子 施廣權)7月5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在鹽城成功舉辦。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申遺地代表、淮河生態經濟帶29市、縣(市)政府代表、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及群眾代表共同見證了揭幕儀式。

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現場

鹽城黃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證書揭幕儀式現場

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亮相

鹽城市曹路寶市長發布《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行動報告》

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委會成立

2019年7月5日,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遺產空白。

揭幕儀式上,鹽城市委書記戴源致辭,鹽城地處黃海之濱,千百年來深受大自然的眷顧, 在浩瀚黃海的滋養下,鹽城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 邊緣面積最大、生態保護最好的海岸型溼地,這也讓鹽城成為一方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熱土。「鹽城在推動綠色發展中,我們成功收穫了黃海溼 地中國唯一濱海溼地類世界自然遺產的'金字招牌',這是我們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成果,是國際社 會對鹽城黃海溼地價值和保護管理的充分認可。」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描繪了一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詮釋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統一。」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視頻致辭中高度肯定了江蘇省委省政府、鹽城市委市政府積極落實《世界遺產公約》的系列創新探索,以及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務實實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梅希蒂爾德·蘿絲勒在視頻賀信中表示,2020年是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35周年,2020年也被譽為自然和生物多樣性超級年。中國大力倡導「生態文明」理念,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處於領導地位,鹽城黃海溼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樹立了成功的典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嚴承高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鞏固了我國世界自然遺產全球第一的地位。這是我國世界自然遺產事業發展中的又一件大事,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徵程上的又一碩果。「我國承諾將在2022年2月1日前正式申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以保護黃(渤)海區域其他重要的候鳥棲息地。希望鹽城市能積極發揮先行作用,搭建起國際化的黃(渤)海溼地國際會議平臺,建設好國際一流專家網絡的黃(渤)海溼地研究院,更好地為二期申遺發揮帶頭作用。」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江蘇省長吳政隆分別為保護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作出了重要批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主席章新勝等國際組織領導及代表也紛紛發來賀信。

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市長曹路寶共同接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轉遞的世界遺產證書,並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代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呂卷章),社會團體與NGO代表(天合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海)、國際志願者代表、鹽城市青少年代表共同點亮屏幕,展現鹽城「後申遺時代」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實踐與擔當,共同點亮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申遺路線圖,勾勒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沿黃海城市帶。

鹽城市曹路寶市長代表市委市政府發布《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行動報告》,從保護管理、科學研究、宣傳展示、對外交流等多方面,系統展示了鹽城黃海溼地「後申遺時代」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的各項保護管理工作,全力做好「世遺」品牌文章,擦亮世遺金字招牌,不斷放大世遺效應,堅決扛起世遺責任,精心守護世遺家底,細緻管理世遺資源,培育弘揚世遺文化。

會議期間,同期召開了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業委員會會議,並舉辦沿黃海城市帶與淮河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高峰對話。活動現場還發布了《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委會宣言》。

據悉,此次7月5日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周年活動,將舉辦10餘場紀念活動,並將持續到8月中旬。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田學軍向「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
    2020年7月5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在江蘇省鹽城市舉行,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田學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蘿絲勒發表視頻致辭。  田學軍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新社北京7月5日電 (王慶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5日在亞塞拜然共和國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百鳥雲集黃海灘涂。
  • ...江蘇鹽城—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首例濱海溼地類型的世界自然遺產。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4處,自然遺產增至14處,自然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一。
  •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條子泥正式成為世界遺產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成功,條子泥正式成為世界遺產 2019-07-06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鹽城黃海溼地申遺一周年系列活動開啟,黃海溼地世遺證書揭幕
    會議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登瀛觀察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中國聯合國教科文全委會主任、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梅希蒂爾德·羅斯勒通過視頻致辭。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市長曹路寶,國家和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範圍內其餘28個市、縣(市)生態環境負責同志,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區域保護地聯盟理事成員單位代表,相關領域專家共計170餘人現場參加。
  • 共保黃渤海生態,服務新發展格局!2020黃(渤)海濱海溼地研討會在鹽...
    2020黃(渤)海濱海溼地研討會在鹽舉行 2020-12-17 2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申遺成功一周年,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到家了!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呂正龍)在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昨天,鹽城市舉行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揭幕儀式暨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專委會成立大會,共同研究探討生態保護與溼地修復的方向路徑。
  • 世遺證書揭牌,生態環保專委會成立……今天鹽城黃海溼地吸引全球...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中國聯合國教科文全委會主任、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梅希蒂爾德·蘿絲勒通過視頻致辭。市委書記戴源、市長曹路寶,國家和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範圍內其餘28個市、縣(市)生態環境負責同志,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區域保護地聯盟理事成員單位代表,相關領域專家共計170餘人現場參加。
  • 中國再添一處世界自然遺產!總數世界第一
    當地時間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中國又添一處世界遺產!數量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第一!
    但是就再這一併列多年未動的時候,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當地時間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將地處江蘇鹽城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該項目成為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
  • 「快訊」中國剛剛新增一處「世界遺產」!看看在哪裡?
    據新華社,今天,在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共計已達54處咯!小布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的圖片整理了中國54處的世界遺產,中國那麼大,看看你去過多少處?詳見↓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位於備受國際保護界關注的黃海生態區。
  • 鹽城溼地申遺成功,成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來看看這個溼地有多美
    7月6日消息,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該項目成為中國第54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首個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遺產空白。
  • 中國今天新添的世界遺產,憑什麼是它?
    澎湃新聞記者 陸林漢 綜合報導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當地時間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會議審議通過將地處江蘇鹽城的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這一新的世界遺產也因之成為我國首個濱海溼地類型的自然遺產。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世界第一!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良渚遺址位於杭州北郊餘杭區境內,作為我國第一款新石器時代遺址申遺,80多年來,不斷有驚人發現,其中出土的玉器,種類繁多,樣式精美。
  • 中國又添一處世界遺產,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
    我蘇網訊(記者/黃路瑩 奚欣晨)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通過審議,並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鹽城黃海溼地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
  •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中國首個溼地遺產的價值
    2018年1月,中國政府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提交了「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第一期申報項目包括鹽城溼地珍禽保護區的核心區(YS-2),南部試驗區、東沙試驗區和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上三塊組成YS-1)。同時,申報材料提出未來將陸續申報其他提名地。
  •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
    國考常識,世界自然遺產的中國名單紅河中公教育 2019-08-18 09:032019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為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在此之前,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卻沒有一項與海洋直接相關的世界自然遺產,實在是一個頗為令人尷尬的情況。
  • 中國又兩處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時間2019年7月5日-6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隨著大會主席阿布法斯·加拉耶夫落槌,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4處和第55處世界遺產。
  • 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7月5日15點30分,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了上述決定。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主要由潮間帶灘涂和其他濱海溼地組成,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樞紐,是全球數以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
  • 中國再添一處世界遺產!在海上!每年300多萬隻鳥在此起飛
    當地時間7月5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獲批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增至54處,自然遺產增至14處,自然遺產總數位列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