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全國最高學府在重大松林坡 叫國立中央大學

2020-12-25 搜狐網

位於重大校園裡的「七七抗戰大禮堂」 記者 吳珊

  提起松林坡,人們首先就想到歌樂山上的松林坡,但在重慶大學內,還有一個「松林坡」。70年前,這個「松林坡」曾有著全重慶,甚至全國規模最大、系科最全的高等學府國立中央大學。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在這個松林坡,有當年中央大學遺址。

  重慶曾有全國最高學府

  「抗戰時期,國立中央大學曾遷到重慶,就設在重大松林坡」近日,網友「重慶_崽兒」發帖說。在「重慶_崽兒」的帖子裡貼出了不少照片,只見綠樹環繞中,一棟棟青磚紅瓦的兩層小洋樓錯落有致,環境清幽宜人。「重慶_崽兒」在帖子中說,這裡就是抗戰時期遷移到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遺址,「國立中央大學不僅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最高學府,也是抗戰時期國內規模最大、系科最全的大學。1937年7月,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國立中央大學決定西遷重慶」。

  這個帖子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許多網友問道:「這麼牛的大學在哪點哦?我也去崇拜下。」

抗戰時中央大學在松林坡的老建築 資料圖

  校區仍在 校舍無蹤影

  重慶還曾有過這樣的高等學府?4月24日下午,按照帖子的指示,記者來到位於沙坪垻的重慶大學A區,一路打聽「松林坡」,但好幾名學生都表示不清楚,直到走到後校門附近,才有學生告訴記者:一直往下走,走出後校門,對面就是松林坡。

  按照學生的指點,記者來到後校門對面,只見一條長長的臺階,臺階兩邊綠樹環繞,走上臺階沒兩步,就看到了「重慶_崽兒」帖子中的青磚紅瓦小洋樓,約有近十幢,高低錯落掩映在綠樹之中,但走近細看,這些漂亮的小洋樓卻都是大門緊鎖,門口布滿灰塵,看上去已經很久沒人住了。

  這裡就是曾經的國立中央大學嗎?記者詢問路過的人,都表示,「這裡是解放後修的,以前是教職工宿舍。」

  「松林坡以前確實有國立中央大學的校址,但是這些小洋樓都不是中央大學的校舍,而是上世紀50年代重大為蘇聯專家修建的住宅,後來作為教師宿舍。」重慶大學校史辦主任張旭東告訴記者,儘管松林坡校區仍在,但當年中大的校舍已經沒有了。

  中大曾排名亞洲第一

  國立中央大學,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出其地位不一般。那麼,這所高校曾有著怎樣的輝煌?又為何會遷到重慶?

  據相關資料顯示,國立中央大學建於南京,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也是現在南京大學的前身。1937年抗戰爆發,當年,該校隨國民政府搬遷至陪都重慶,選址於松林坡,後又陸續在柏溪、成都華西壩、貴陽等地設立分校區,直至抗戰勝利後才遷回南京。

  搬遷到重慶的中央大學地位有多高?翻開該校歷任校長名錄,在1943年~1944年這段時間裡,校長的名字赫然是當時的國民政府最高領導人蔣介石,即使1944年由顧毓臔接任校長後,蔣介石也依然兼任永久名譽校長。

  據中央大學南京校友會會長、南京大學教授徐家福介紹,1946年9月中央大學擁有7個學院、37個系、6個專修科、26個研究所,是當時國立大學系科設置之最。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國立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

  抗戰大禮堂成惟一遺蹟

  這樣一所顯赫的最高學府,留在重慶的遺蹟真的一個都不剩了?對此張旭東表示,儘管當年中央大學的大部分校舍已經蕩然無存,但在重大A區後校門內,還剩有著名的松林坡禮堂,也稱「七七抗戰大禮堂」。

  4月24日下午,記者在重大教師宿舍附近找到了這個大禮堂。記者詢問路過的人,大都清楚這是「抗戰大禮堂」,但對於其與中央大學的關係,均表示不了解。張旭東主任告訴記者,這所禮堂是松林坡中央大學於1938年修建的,1946年11月,中央大學返回南京後,這裡就留給了重大作為禮堂。

  儘管在今天其貌不揚,但在70多年前,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這座大禮堂卻曾響起過振奮人心的聲音。張旭東告訴記者,1938年12月,剛到重慶不久的周恩來,就來到中央大學禮堂(松林坡禮堂),為中央大學和重慶大學的學子作了關於抗戰前途的演講。

  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正值武漢會戰結束,氣焰囂張的日寇佔領了武漢、廣州兩座重鎮,重慶許多師生都對抗戰的前途產生了擔憂,但周恩來在松林坡禮堂詳細闡述了持久戰的方針,駁斥了一部分人的投降論調,贏得了師生的如雷掌聲。

  現狀

  遺址空置 還未申報文物

  「重慶_崽兒」在他的帖子中說,自己到重大松林坡時,發現這裡已經被圍起來成了工地,「不知中大的舊址還能保留多久,也不知松林坡要如何改造」。4月24日,記者在松林坡看到,臺階右邊的一大片山坡確實已經被圍了起來,一臺挖掘機正在裡面工作。

  中央大學的校舍已經沒有了,難道連曾經的校址也要被開發?記者詢問了重大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學校的招待所設在松林坡,這次施工僅僅是對招待所進行改建,不會改變整個松林坡的原貌。

  「中央大學校址不會變,但原來的校舍上世紀50年代就被拆了。」張旭東說,由於中央大學在松林坡建的大都是些磚木結構的平房,到上世紀50年代時,這些臨時性建築已經很破舊了,於是重大校方將其拆掉,建成了現在的青磚紅瓦小洋樓。「小洋樓曾是教師宿舍,現在空置著,松林坡大禮堂現在也是空置的。」張旭東說,一直以來,這些建築都未曾申報文物,但校方一直保存得很好。

  記者 肖騰

相關焦點

  • 《教育記憶》:當年「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有多厲害!
    國立中央大學(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成立於南京,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諸多名家曾在該校任教。1928年,「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1937年遷至重慶、成都等地辦學,史稱「重慶中央大學」。1946年,中央大學在南京復校,開設理、工、醫、農、文、法、師範7個學院、共43個系科、26個研究所。是當時中國乃至亞洲最頂尖的大學。1949年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10月10日,校名定為南京大學。話說國立中央大學到底多厲害。
  •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位於玄武區四牌樓2號。其前身三江師範學堂,是張之洞署理兩江總督時於1902年創立的。不久,一分為二,分別改名為兩江師範學堂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簡稱南高)基礎上建立起東南大學,它是南京最早的國立綜合性大學。1927年,改名為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2月,更名為江蘇大學;同年5月,又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
  • 哪所大學最有資格稱為「中國最高學府」?
    但是,若評選哪一所大學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恐怕有些難度:因為評北京大學,可能清華大學不服;評香港大學,可能臺灣大學不服!但在這四所大學之外,有這麼一所大學,她若被稱為中國最高學府,即使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和臺灣大學也不敢不服,更不要說其他學校了!
  • 北京大學兩次榮膺中國「最高學府」
    國子監被廢除之後,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接收了國子監未畢業的學生,京師大學堂還負責統轄全國學務。由於當時的北京就是清政府的「首都」,且京師大學堂在籌建之初就擔負著「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的重任,又承接了國子監的職能,京師大學堂毫無疑問就是當時中國的「最高學府」,這也是北京大學第一次成為中國「最高學府」。
  • 首都遷移與「最高學府」的轉換
    關 鍵 詞:遷都;最高學府;北京大學;中央大學;角色轉換  標題注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近代大學與中國政治」(15JJD770010),華中師範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中國近代大學通史」(CCNU16Z02004)。
  • 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現在咋樣了?
    1928年2月,因「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校名易致混淆且不合常規,校名改為國立江蘇大學(後只稱江蘇大學),此舉遭到學校上上下下反對,1928年5月16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大學委員會作出決議:「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1937年11月,中央大學西遷至重慶沙坪垻,在重慶大學借出的松林坡建造校舍開學。1946年11月,國立中央大學遷回南京。
  • 僅僅一個學院就成為985工程院校——國立中央大學
    它就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成立於南京,是民國時期的最高學府,也是當時學科和設備最齊全的大學,是全國僅僅有的兩所綜合性大學。在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不在是全國首都,國立中央大學接到教育部通知被分流。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林學系--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大學氣象工程系--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外遷: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工學院航空系--華東航空學院--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
  • 中國高等教育「最高學府」的演變
    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教育,目前已知的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是五帝時期的「成均」,「成均」是五帝以及其後夏商周秦漢數個朝代、三千多年時間內,中國高等教育最高學府的主要名稱!再後來,國家高等教育機構則主要被稱之為「國子監」,「國子監」從隋唐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在這一千五百多年間,「國子監」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同時還建有教育管理的功能和職責!
  • 號稱「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曾經到底有多強?
    國立中央大學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最高學府,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三國時期的南京太學,學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國立中央大學絕對可以稱作是重點中的重點。僅國立中央大學一家的年度經費、學科數、學生數、教職員數幾乎相當於當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的總和。
  • 淺談曾經的亞洲第一高校—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是中華民國時期最高學府,起源於1902成立的三江師範學院,1928年由國立江蘇大學改名而來,是民國時期學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共設文、理、法、教育、農、工、商、醫8大學院,曾經在當時是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高校。
  • 中國大學教育的最高學府
    中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是哪所大學?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選擇最多的毫無疑問還是中國最頂尖的兩所「雙子座」大學、並稱為「北大清華」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那麼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誰是代表中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呢?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是中國高等教育金字塔尖上「唯二」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在國際知名大學排行榜上也經常排在北京大學前面,在不少學科領域、特別是工科上的實力也優於北京大學,但筆者依然認為北京大學才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代表者和中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
  • 老重慶|走出兩彈元勳 兩江新區有處國立中央大學遺址
    上海社科院蔣寶麟論文《抗戰時期中央大學的內遷與重建》一文中,提到1932年8月,羅家倫就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在時局紛亂的背景下,提出以「安定」「充實」「發展」作為國立中央大學新的治校方針。在羅家倫的主持下,國立中央大學經過一段時期的整合完善,學校已具相當規模。
  • 國內早期最高學府,應對教育發展,院系拆分出4所985、5所211大學
    說到中國現階段最高級別的大學,大多數人會脫口而出地答出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當前的排名是這樣的,但在這之前可不是這樣的。在民國時期,有一所大學被公認為是全國最強的大學,無論其實力或聲譽比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高出很多很多。這所大學就是國立中央大學。
  • 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正 朔 ?東南大學比南京大學更有資格
    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正朔?東南大學比南京大學更有資格 在那個戰亂紛爭的年代,反而是中國高等教育百花齊化的時代,各種民辦、公辦高校縱橫天下,現如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名校都是建立在那個年代。
  • 曾是國內「最高學府」,學校被拆分後,成立了4所985、5所211大學
    曾是國內「最高學府」,學校被拆分後,成立了4所985、5所211大學現在說起國內最高學府,大部分人都會脫口而出是清華北大,現在的排名情況是這樣,在以前可不是這樣,在民國時期,這所大學被公認是國內最強,無論是實力還是名氣,都比清華北大要高出不少
  • 重慶珍檔 | 抗戰時期一所高大上的大學就在沙坪垻松林坡
    國立中央大學是現在的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的前身,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是當時國立大學中文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
  • 曾經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國立中央大學到底是啥厲害之處的?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第一學府,也是學科最齊全實力超強的綜合性大學。那它強在哪呢?據統計,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是7院37系,北大6院26系,清華5院23系,浙大6院28系……國立中央大學的當仁不讓的民國最高學府。
  • 兩大傳說級高校——西南聯大vs國立中央大學
    要談起中國高等教育史,有兩大傳說級高校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就是抗戰時期只存在八年的的西南聯大和曾經的亞洲第一國立中央大學,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中央大學則是由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範學院演變而來,這兩所大學在當時甚至後來都是其他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那麼這兩所學校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曾經亞洲第一的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拆分出來哪些有名的高校呢?
    中央大學作為中華民國時期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在1928年定名國立中央大學時,這所學校就設立了文、理、法、商、工、農、醫、教育8個學院。當時,這所大學執中國高等教育之牛耳,為當仁不讓的民國第一學府,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中央大學均有較大差距,即使合併後的西南聯大也與中央大學有所不及。
  • 從大學章程看,誰最有資格代表國立中央大學?毫無疑問是東南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當年大名鼎鼎,實力非常的強,被稱為亞洲最牛的大學,沒有之一,那麼到底有多強呢。可以說強的讓你怕怕的感覺大學經費,中央大學全國第一,比第二名多了一倍,清華北大加起來都不如中央大學。,百分百的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