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國際:香港基建龍頭受益於香港逆周期政策加碼

2020-12-12 同花順財經

招商證券(香港)3月6日發布對中國建築國際的研報,摘要如下:

接近全面復工,內地開工延遲兩周,澳門延遲一周,香港基本無影響

香港2020-2021年度預算案大幅增加房屋、基建和衛生投入

我們認為香港政府預算案有助於提升市場對公司香港業務的信心,疊加內地政策順風,我們認為公司股價將迎來拐點,維持買入評級

疫情影響得到控制,預計一季度收入錄得小幅下降

國內新冠疫情明顯好轉,公司各地區復工接近尾聲。公司預計內地開工較往年推遲兩周,澳門推遲一周,香港基本沒有影響。我們估算國內開工推遲將影響一季度收入10-15%,對應全年的2-3%,但一季度影響預計在二三季度修復。由於公司內地、香港和澳門業務佔比分別為47%/35%/12%,我們預計公司一季度收入或錄得低單位數負增長。利潤方面,公司在開工推遲期間不需要支付工人工資,公司利潤率水平預計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香港新預算案推動全面逆周期刺激

根據香港政府2020-21年的預算,2020-21年公共開支總額為7,731億港元,同比提升19.4%(前值14.1%)。在經濟不斷經受挑戰的情況下,香港政府明顯提升了逆周期刺激政策的力度。在基礎建設和房屋兩個方面的公共總開支預算分別同比提升15.8%和19.8%(前值為-9.8%和4.4%)至786億和390億港元。政府預計,未來5年香港公營房屋和自營房屋的供應量將較前5年同比增長27%和25%。醫療方面,2016年香港政府做出了第一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並預留2,000億港元撥款,該計劃預計提供超過6,000張床位;目前政府正積極制定第二個10年計劃,預計提供超過9,000張床位,同比提升50%。從上面的數據上看,政府的刺激並非只是短期的,而是可以為香港的建築業提供中長期的持續支持。雖然政府公告的項目總額在本年度有所下降,但由於該項目下只統計政府直接投資的項目,並未包括地鐵和機場等政府間接參與的項目。公司作為香港基建龍頭,亦在醫院、公屋和大型工程上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我們認為中建國際預計成為香港逆周期刺激的主要受益者。

政策順風助力轉型推進,仍維持買入評級

我們認為香港政府逆周期政策加碼有助於消除市場對香港基建市場空間的擔憂。公司將持續減少長周期項目佔比,轉向資金周轉快的項目。公司現金流在2019年明顯改善,預計在2020年仍有望維持正向經營性現金流。在轉型過程中,公司內地訂單總額雖然有所下降,但預計2019年新訂單額仍超過收入2倍以上。公司維持長期核心淨利潤20%增長率的指引不變。我們認為公司目前估值處於歷史最低水平,在盈利增長速度維持且現金流持續改善的情況下估值持續吸引,我們維持公司10.22港元的目標價,對應8.2倍2020年預測市盈率,維持買入評級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香港逆周期措施出手
    2月26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財政預算案,此次預算報告最為港人關注的是向全香港年滿18歲以上永久居民派錢,每人獲發一萬港元,預計措施可惠及約700萬人,涉及約710億港元開支。  去年以來,香港經濟連受打擊。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香港經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 香港最貴基建項目來了 「明日大嶼」概念股有望受益
    (中國證券報)   為增加土地供應,香港特區政府已計劃出臺多項措施,包括推出「明日大嶼願景」,展開人工島填海研究。19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公布「明日大嶼願景」初步粗略估計總工程造價約6240億港元。
  • 不懼漲價挖掘機5月銷量暴漲近7成 大基建復燃情緒或再被推高?
    記者從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數據獲悉,5月份挖掘機銷量達3.17萬臺,同比增速達68%。此前3、4兩月份,挖掘機銷量分別為4.94萬臺和4.54萬臺,分別創出單月新高與次高。事實上,3月份以來的基建股也走出了一輪行情,例如中聯重科自3月下旬以來累計上漲達17.80%,三一重工累計上漲達24.11%,萬得機械指數自二季度也整體上漲達10.53%,而此前挖掘機的價格也一度被相關公司上調。例如4月中上旬,三一重機將中大型挖掘機價格上調了5%,將小型挖掘機價格上調了10%,將混凝土泵車價格上調了5%~10%,中聯重科也將泵車價格上調了5%-10%。
  • 港府財政司長:香港今年將採取擴張性財政,逆周期提振經濟
    (觀察者網訊)「修例」風波以來,香港地區經濟陷入衰退。下個月,香港特區政府將發表《財政預算案》,目前已有多個政黨和不少市民要求特區政府發錢,紓解民困。 1月19日,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誌稱,目前香港經濟陷入衰退,特區政府亦已推出多輪「撐企業、紓民困」的措施。
  • 順周期花開
    從3月底至8月,雖然政策保持了較為寬鬆的狀態,但市場對整個經濟的復甦是持懷疑態度的,逆周期板塊成為了市場上攻的主力。以食品飲料、醫藥和一些科技細分行業為代表的板塊受疫情衝擊較小,成為資金避險的天堂。  9月至今,市場雖然有所調整,但經濟復甦的動能繼續增強,一系列經濟數據不斷超預期,投資者已經意識到,高估值的逆周期板塊性價比大不如前,順周期板塊開始獲得青睞。
  • 內地+港澳兩地拓展,中國建築國際(03311)業績有望快速增長
    中國建築國際(03311)於1979年在香港成立,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成為港澳地區龍頭企業。2007年開始積極拓展中國內地基建投資業務,形成「港澳承建+國內投資」的雙核驅動模式。承建+投資雙核驅動,內地+港澳兩地拓展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於1979年在香港註冊成立,是一家採用縱向綜合業務模式的建築、投資綜合企業,主要從事基建投資、建築工程等業務。2005年7月,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碼03311.HK)。
  • 2018年深圳GDP將超過香港!受益於「騰籠換鳥」戰略
    Bernstein & Co.亞太策略總監Michael Parker在一項分析中預計,2018年深圳GDP將躍升至3500億美元,超越香港的3450億美元。  Parker對媒體表示,香港繼續受益於緊鄰大陸的地理位置,深圳則受到「服務業和科技業成熟」的推動。
  • 新周期 新基建 新格局!
    從結構看,中國11月工業生產增長7.0%,三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在近幾年同期中均屬高位。主要受益於疫情有效控制和對內外需恢復;三駕馬車中,出口、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是拉動中國經濟的主要力量;11月出口金額(以美元計)同比增長21.1%,連續4個月保持9%以上的高增速;主要受益於防疫物資、宅經濟出口以及對歐美亞等生產替代效應。
  • 新周期 新基建 新格局
    主要受益於疫情有效控制和對內外需恢復;三駕馬車中,出口、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是拉動中國經濟的主要力量;11月出口金額(以美元計)同比增長21.1%,連續4個月保持9%以上的高增速;主要受益於防疫物資、宅經濟出口以及對歐美亞等生產替代效應。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當月同比分別為5.9%和10.9%。
  • 日本才是「基建狂魔」|國君建築
    這一切,和日本40多年來的基建熱潮分不開關係。國泰君安建築團隊近期發布深度報告《對比日本,國內基建空間仍較高,龍頭潛力仍較強》,帶我們一覽日本近40年傲視全球的基建成就,以及我國的軌道交通設施,究竟還有多大的潛力。
  • 上海國際建築水展:在大勢所趨的千億級管道市場藍海中搶佔先機
    受益於基建投資加碼以及老舊小區改造提速,2020年管道需求有望超預期,基建方面,政治局會議曾多次表態要加強基建投資,與基建相關的增量資金主要源於赤字率抬升、專項債擴容及特別國債發行。全年新增專項債規模在3.75萬億。根據估算,預計今年基建投資有望中高速增長,或有望達10-12%左右。
  • 「逆周期因子」淡出意味著什麼?
    筆者認為,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國際收支趨於平衡,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在此環境下,「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是在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鋪路。  所謂「逆周期因子」,確切地說是影響人民幣中間價的一個參數指標,在計算時,通過對上一日收盤價較中間價的波幅中剔除籃子貨幣變動的影響,由此得到主要反映市場供求的匯率變化,再通過逆周期係數調整得到「逆周期因子」。
  • 周顯:香港基建還有很長路要走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本周三發表了《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香港特區政府將會繼續投資基建,預計未來數年平均每年將超過1000億(港元,下同)。今年以來,因為開展疫情紓困措施,特區政府的財政儲備已由三月底時的1.1萬億驟降至8000多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區政府依然堅持基建的高投入足見其重要性。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的基建支出一直在1000億元左右。2018年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也曾表示過,特區政府未來十年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總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可見,這是特區政府近年來一以貫之的政策重點。
  • 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大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
    資金端:基建政策頻出,政策均指向基建資金難問題,提前批覆 1.29 萬億專 項債額度;企業端來看,考慮到建築民企權益融資佔總融資比例較高,再融 資政策放鬆將補充建築企業營運資金; 政策端:在地產政策依然較緊的背景下,基建投資是穩增長必要的手段;近 期無論是政治局會議、
  • 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與內地互聯互通 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年終特稿)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與內地互聯互通 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中新社香港12月23日電 題: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與內地互聯互通 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中新社記者 王嘉程  「我們跟內地對接越密切,越能更好地服務國際投資者及國際市場;我們跟內地市場越連通,香港對國際投資者及國際市場越有吸引力。」
  • 建設服務香港 中國建築在港發展紀實
    今年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四海歡心,普天同慶。作為一家誕生並成長於香港的中資企業,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在這20年裡走過了一段不凡的發展歷程。作為中國建築在港經營重要平臺的中海集團認真貫徹落實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建設香港,服務香港,積極投身香港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以勤勉的商業實踐、良好的經營業績和鮮明的品牌形象,譜寫了獨特而動人的樂章。
  • 周期產業2020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守望周期,擁抱成長
    傳統基建帶動下的需求爆發:關注長期穩健成長標的。在國內疫情對經濟增長形成壓力的背景下,2020 年基建投資有望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看好特種建築化學品、鐵路配件材料、建築塗料等基建、地產相關上遊建築化學品景氣提升。重點關注以下板塊:軌枕、建築減隔震材料、減水劑、外牆塗料、減水劑原料等。
  • 顧吟湫:科技成長和價值龍頭是未來兩條主線
    因此,在逆周期調節政策將會圍繞這一目標來展開。目前來看疫情會對一季度的衝擊比較大,尤其是對第三產業的就業衝擊較大,餐飲、娛樂、交通運輸、酒店和房地產板塊這些受重災的板塊佔GDP和就業和比重高達30%。這種背景下當局會出臺一系列的逆周期調節政策對衝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和穩定就業。並且我們認為後續力度有望不斷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