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大獲全勝,為何戰後很多日本人斷指、自殺來洩憤

2020-12-16 騰訊網

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大獲全勝,為何戰後很多日本人斷指、自殺來洩憤

發生於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是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滿洲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戰爭以俄國的失敗、日本的慘勝而告終。對於中國人來說,外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幹架,是中國人的恥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近代以來,黃種人第一次在戰場上完勝西方人。

日俄戰爭

戰爭以日本人一貫的不宣而戰,偷襲、打悶棍的方式開始,1904年2月8日,日軍艦隊潛進旅順港,重創了俄軍太平洋艦隊。但新上任的俄軍艦隊司令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到職後,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加強了旅順艦隊的行動。首先,他決定在遼東半島沿海地區布雷,防止日軍登陸並從後面威脅旅順基地。同時改善旅順港口的防禦,加緊修復被打壞的艦艇,經常派遣艦隊出海活動,加強戰備訓練。他還命令海參崴艦隊在日本海積極襲擾日軍海上交通線,以便分散日方對旅順的壓力。1904年3月22日,馬卡羅夫率領艦隊出海挑戰,1904年4月13日,馬卡羅夫因所乘軍艦於返回基地途中觸雷斃命。新任司令威特赫夫特不再採取積極行動,俄軍艦隊像十年前的北洋艦隊一樣當起了縮頭烏龜,俄軍的敗像漸生。

日俄戰爭

在雙方爭奪制海權的同時,日本陸軍分別從海上和朝鮮半島進入中國東北。由於俄軍陸軍指揮官大多昏聵無能,致使陸軍也節節敗退,但是日軍也付出了極大的傷亡。1905年1月,旅順要塞被日軍攻陷,至此俄軍敗局已定。但俄國人不甘心被矮小的日本人打敗,歐洲的波羅的海艦隊正在急速趕來,陸軍的增援部隊也由西伯利亞開來。日軍利用俄軍增援部隊還沒到來的有利時機,發動了奉天會戰,俄軍雖然最終逃出了包圍圈,但也因為損失慘重而失去了對日軍的威脅。

對馬海戰

1905年5月27日,經過220天長途跋涉的俄軍艦隊進入對馬海峽,疲憊不堪、士氣低落的俄軍被以逸待勞的日軍艦隊全殲。對馬海戰結束後,沙皇政府失去了贏得戰爭並利用戰爭的勝利扼殺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鑑於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認為繼續打下去對它不利。這場持續兩年的戰爭以俄軍慘敗、日軍慘勝結束。

日俄戰爭

但《樸茨茅斯和約》籤訂後,很多日本人憤怒了,他們紛紛表示對國家的失望,有的人甚至斷指、自殺。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令外國人瞠目結舌的現象,是因為日本民眾認為他們的付出和取得的回報不成正比。在戰爭中,很多日本人甚至把全部積蓄捐出來做軍費,戰爭結束後,日本民眾欣喜若狂,他們甚至天真的以為,他們甚至能夠得到俄國的西伯利亞但是得到的卻僅僅是朝鮮半島的處置權和中國東北的部分特權;而且沒有從俄國那裡得到一毛錢的戰爭賠款。

日俄籤訂《樸茨茅斯和約》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國民聽到的往往是陸軍將士多麼英勇無畏,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是多麼的足智多謀、英明神武。卻不知道俄軍雖然損失慘重,但主力尚存,其歐洲部分的精銳部隊可以隨時趕往遠東戰場,而日本已經沒有力量再打下去了。

相關焦點

  • 日俄戰爭中,俄國敗給了日本,為何還敢放狠話堅決不賠一分錢
    日俄戰爭是1904年到1905,俄國和日本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以中國東北地區為戰場爆發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俄國敗給了日本,但奇妙的是俄國作為戰敗國依然很牛氣,並狠話堅決不賠一分錢,這是為何?
  • 日俄戰爭在我國領土上進行,日本勝利後,清朝為何卻很高興
    1904年,日本襲擊俄羅斯駐紮在中國旅順口的艦隊,日俄戰爭爆發。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就是日本和俄國兩國爭奪在東北亞地區的霸權。兩國為了這場戰爭都投入了很多,不過這兩國打仗,受傷的卻是清朝。因為這場戰爭陸地戰場是在我國東北進行的,海上戰爭也都是在我國領海。我國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 二戰前後,日俄之間發生了哪些戰爭?日本為何北上的企圖落空?
    上世紀上半葉,日俄之間一共發生過4次戰爭,結果日本是一贏三輸,不僅日本企圖北上西伯利亞的願望落空,最終還在蘇軍的打擊下,結束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那麼,日俄之間這4場戰爭是如何發生,又是如何結束的呢?第一次日俄戰場對決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
  • 日俄戰爭有多殘酷?
    1904年,日本與沙俄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我國東北的控制權,在我國東北進行了一場非人道主義的爭奪戰。這場戰役中雖然只有俄、日,但列強也都參與了進來。英美因為不滿沙俄壟斷,站在了日本這邊,給日本進行援助。這場戰爭持續了19個月之長,雙亡投入軍力過百萬,日軍傷亡約25萬;俄軍傷亡約20萬。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被俘的只有2000,沙俄則是有8萬之多。論傷亡來看,雙方都慘,日本還更慘重些。說完總的,說細的。日俄戰爭中的很多戰役都很慘烈,裡面有一個203高地攻堅戰,雙方幾乎是打的血肉模糊。
  • 日本為什麼贏了日俄戰爭,海軍參謀一句話說出了真相
    人們經常會好奇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敢於挑戰強大的美國?特別是從在戰爭結束幾十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更加被頻繁提出。不但中國人提這個問題,連日本的戰後一代也經常會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只要看看日俄戰爭就知道了,日本這個落後的東方小國照樣挑戰了發達的西方龐然大物俄羅斯帝國而且取得了勝利。
  • 清朝末期,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為什麼會把東北「還」清政府?
    其實日本兵沒有真正地把東北「還」給清朝,所謂的還給清朝,也只是做做樣子,當時清政府從日本手上接管的東北地區,其控制權實際上還是在日本手上。而日本為何會在日俄戰爭後把部分東北"還」給清朝,我們就要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說起了。
  • 挑釁鄰國大肆紀念日俄戰爭 日本發出危險信號
    2月10日是日俄戰爭爆發10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日本政壇的兩大政黨———自民、民主兩黨中的部分保守派議員成立了超黨派組織「日俄戰爭學習會」。媒體則跟著炒作。翻翻這幾天的日本報紙,上面刊登著很多關於日俄戰爭的文章,《產經新聞》甚至推出連載,詳細回顧這場罪惡的戰爭。
  • 老照片 日俄戰爭後的東北 日本隨軍記者拍攝
    老毛子的無賴行為與另外一個帝國主義日本的利益發生了衝突,結果1904年日本和俄國之間在中國東北爆發了一場日俄戰爭。這些老照片為當時日本隨軍記者拍攝,記錄了那時候的東北遼寧。戰後的大連戰火中被毀的房屋大連兵站醫院隔離室旅順日軍列隊開進旅順戰後的旅順一角鐵嶺,趙本山所說的那個中國大城市鐵嶺原來以前是這個樣子。昌圖的街道開原市的街道兩旁不少房子掛起了日本旗。遼陽,圖中的塔為東北最高的古塔遼陽白塔。
  • 二戰前後,日俄之間發生了哪些戰爭?日本為何北上的企圖落空?
    上世紀上半葉,日俄之間一共發生過4次戰爭,結果日本是一贏三輸,不僅日本企圖北上西伯利亞的願望落空,最終還在蘇軍的打擊下,結束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那麼,日俄之間這4場戰爭是如何發生,又是如何結束的呢?第一次日俄戰場對決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
  • 馮瑋:日本為何能贏得日俄戰爭的勝利,卻放棄割地賠款要求?
    「三國幹涉還遼」後,日本「臥薪嘗膽」,建成了戰艦6艘、一等巡洋艦6艘的「六六艦隊」。陸軍從7個師團增加到13個師團,所需經費除了《馬關條約》分期支付的賠款,全部靠增稅獲取。當時國民的納稅負擔已超極限,納稅已非生財之道。在俄國不同意日本提出的「滿韓交換」(即滿洲屬俄國勢力範圍、韓國屬日本勢力範圍),日俄矛盾日趨尖銳激烈,戰爭已不可避免時,錢從哪裡來?
  • 密碼戰-日俄戰爭後日本為什麼沒要賠款
    除了向日本割地和賠款以外,日本提出割讓遼東半島,而這時沙俄也盯上了中國東北,於是法德俄三國強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使得日俄在遠東的利益矛盾激化。 1897年到1903年,沙俄不斷派遣軍隊滲透、侵佔中國東北的土地,之後他們宣布這些地為沙俄所有,沙皇俄國的行動直接引發了日俄戰爭。
  • 日俄戰爭後日本曾佔遼東半島 將其更名"關東州"
    列寧在文中說:「對日本人來說,戰爭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進步的先進的亞洲給予落後的反動的歐洲以不可挽救的打擊。10年以前,以俄國為首的這個反動的歐洲,曾因中國敗於年輕的日本而感到不安,並為了從日本手中搶走最好的勝利果實而聯合起來。歐洲一直保護著舊世界已經確立的關係和特權,維護著它的優惠的權利,即幾世紀以來一直被視為天經地義的剝削亞洲各國人民的權利。日本奪回旅順口是對整個反動歐洲的一個打擊。
  • 日俄戰爭日本為何能取得勝利,有很多國家在幫日本,想不勝利都難
    1904年,日本和沙俄之間爆發了戰爭。這場戰爭對整個世界局勢有重大影響,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和歐洲國家在海上爆發戰爭。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日本竟然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這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在海上打敗歐洲國家,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是重大事件。
  • 龐大的沙俄實力遠高於當年的日本,為何在日俄戰爭中戰敗?
    日俄戰爭的前奏和起因 交戰雙方,其實都已經蓄謀已久,只不過截止到開戰前,日本已經自內而外的做好了戰爭準備,而沙俄卻還沉浸在「泱泱大國」的迷夢裡,自上而下的充滿對日本的「蔑視和迷之自信」。但無論如何,日俄兩國都早早的將「制霸遠東」作為自己的重要戰略目標。
  • 日俄戰爭彩色老照片:日軍腳下的旅順港,此戰後日本成為列強之一
    【日俄戰爭】這場爆發於1904年至1905年的戰爭,是在我國領土上為了爭奪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非正義戰爭。圖中中間白鬍子老者是日本第三軍司令官乃木希典。他以「肉蛋」戰術攻克了俄軍把守的東亞第一要塞旅順,一時名聲大噪。
  • 日俄戰爭諷刺畫,最後一張體現了日本人的狂妄
    3其實就是1904年開始的日俄戰爭。5正因如此多的國家或明或暗參與,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都應用到了戰爭之中,所以日俄戰爭才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是第零次世界大戰在戰前,基本沒有人認為日本會贏。包括日本人自己。明治政府派遣曾經的留美學生金子堅太郎到美國尋求支持,金子堅太郎悲情地說,我們很可能會失敗,也許還會亡國,只要以後的歷史書上寫著,曾經有個國家,叫日本,因為對抗暴俄,滅亡了……我們就覺得足夠了。
  • 日俄戰爭中,清政府表面上「局外中立」,實際偏袒日本贏,為何?
    ,「俄國傷亡達14萬餘人之多...日本陣亡8.44萬人、傷14.3萬人」。1904年2月8日,日本海軍突襲了停泊在旅順港口的俄國軍艦,日俄戰爭正式爆發。僅僅五天之後,清政府宣告「局外中立」,劃撥了日俄的交戰區域,還公開聲明「三省疆土,無論兩國勝敗如何,應歸中國主權,兩國均不得侵佔。」
  • 日俄戰爭後,日本「痛快」的把東北還給清朝的背後,還留了一手
    ,那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成功了,所以,倒不妨「以夷制夷」,讓日本人出兵把俄國人幹掉。,如果俄國全力應對的話,日本是經不起打擊的,而戰後,日本向俄國提出賠款,但俄國不但不理,甚至還表示俄國可以再打一場,從中就能看出兩國的國力差距了,因為那時的日本已經沒有任何的力量再打一次日俄戰爭了。
  • 為什麼日本贏得了日俄戰爭?
    介紹自古以來,有無數的戰爭,每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會通過戰爭擴大領土,戰爭會給人民帶來痛苦,然而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日俄戰爭就是其中之一,更特別的是,日俄戰爭爭取的不是對方的領土,而是另一個國家的土地中國。
  • 二戰中,日本為何不和德國東西夾擊蘇聯?
    然而蘇日之間除了小規模的諾門坎戰役之外,再不見日本對蘇聯有過成規模的進攻嘗試,難道真的是在諾門坎被打怕了嗎?有人會將蘇日之間在二戰期間摩擦不大歸因於日軍在諾門坎戰役中的失敗,如果不是遠東蘇軍對關東軍的痛打,日軍極有可能將矛頭指向廣袤的西伯利亞。屆時納粹德軍自西向東,日本關東軍自東向西,兩方夾擊之下蘇聯定無回天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