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後,日本「痛快」的把東北還給清朝的背後,還留了一手

2020-12-16 騰訊網

其實總體說來,無論是日本還是俄國,他們的野心誰的也不比誰的小,只不過是因為當時的局勢的問題,他們在對於本國在清朝的利益爭搶方面是有一些不同之處的,這也是我們需要提前知道的一件事情。

而當時日本之所以會在東北向俄軍開戰,一方面是為了本國以後的利益著想,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清朝對於日本的大力的幫助,因為清朝非常的清楚,單是憑自己的力量,想要把俄國人從東北的土地上趕走,那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成功了,所以,倒不妨「以夷制夷」,讓日本人出兵把俄國人幹掉。

所以,當時的清朝是向日本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的,如果沒有清朝的幫助,日本很難從日俄戰爭之中,佔到太大的便宜,因為當時的日本雖然在遠東方面對於俄國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日本畢竟在當年並不是一流強國,如果俄國全力應對的話,日本是經不起打擊的,而戰後,日本向俄國提出賠款,但俄國不但不理,甚至還表示俄國可以再打一場,從中就能看出兩國的國力差距了,因為那時的日本已經沒有任何的力量再打一次日俄戰爭了。

日俄戰爭進行了整整一年多的時間,雙方進行了大規模的戰鬥,一共損失了約20萬人,俄軍雖然強大,但是在這次戰爭之中,充分地認識到了日軍的頑強和善戰,而經過苦戰後的日本和俄國誰都沒佔到便宜,雖然名義上是日本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俄國沒給日本一分錢的賠償,日本也只取得了半個庫頁島和南滿的控制權。

但是,對於清朝來說,不管怎麼說,俄國人確實是被打敗了,而戰後的日本也向清朝交出了大部分的東北之土,雖然說兩個列強在自己家的土地上打架,這對於清朝來說是一種恥辱,但是回收了東北土地這也是事實,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的話,感覺清朝在日俄戰爭之中,還是利大於弊的。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會有一個疑問了「日本不是野心最大嗎?現在他們好不容易從俄國人手裡搶來的土地,又怎麼會甘心再還給清朝呢?」其實,日本所想的並沒有這麼簡單,他們之所以會歸還東北的土地,主要是有兩方面的考慮。

第一,當時的日本與清朝是有約定的,清朝全力幫日本打俄國,戰後日本勝利成為一流強國,而清朝收回被俄國人佔領的土地!如果在戰後,日本沒有把土地還給清朝的話,無論是對於國內還是國際方面,日本是無法交代的,而且,當時的清朝如果橫下一條心要從日本手裡把土地搶回來的話,日本的勝算並不大,畢竟剛打了一場大戰嘛。

第二,日本把東北還給清朝,並不是無償的,日本是有條件的,日本要求清朝把旅順、大連兩處租借地和南滿鐵路的控制權以及南滿鐵路沿線的礦產與資源都交給自己,而同時又要求清政府允許日本在南滿鐵路駐軍,而對於日本的這些要求,清朝都一一答應了下來,畢竟清朝也看到,日本在戰爭之中,是損失巨大的,如果不是日本的話,光是憑著清朝的軍力,再過個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能從俄國手裡把東北搶回來,所以,日本要的這些東西,清朝答應的也挺痛快(從中也能看出清朝的無奈之處,畢竟國弱無能的教訓清朝是深有體會的)。

而之後,進入東北的日軍,其實就是後來的關東軍了,這支軍隊也是後來發動九一八事變的主力了,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的話,這個苦果就是當年清朝在日俄戰爭之後自己種下的,雖然對於當時的情況有利,但是對於未來,確實是早晚成了大患。

素材參考:《日俄戰爭在旅順》

相關焦點

  • 清朝末期,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為什麼會把東北「還」清政府?
    其實日本兵沒有真正地把東北「還」給清朝,所謂的還給清朝,也只是做做樣子,當時清政府從日本手上接管的東北地區,其控制權實際上還是在日本手上。而日本為何會在日俄戰爭後把部分東北"還」給清朝,我們就要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說起了。
  •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為何放棄到嘴的肥肉,將東北還給清政府
    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擊敗沙俄後,卻將沙俄侵佔的東北領土還給清政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損失慘重,無力佔領東北。第2個原因是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不希望日本一家獨大,日本吞併東北勢必會引起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反對。
  • 日俄戰爭,清朝的一次成功「自救」,日本起到了積極作用
    按一般人的理解,當年的日俄戰爭,對於我們來說算是一個很大的侮辱了,因為這就相當於兩個強盜為了搶我們自家的東西,在我們自己的家裡打了起來,但是作為地主的我們,卻沒法去保衛自己的家園和土地,只能這樣的眼睜睜地看著兩方勢力在我們的地盤上大打出手,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局面,最為核心的原因還是因為我們過於的弱小了,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對抗外來侵犯
  • 日俄戰爭蹂躪了東北,也讓日俄兩國陷入百年沉思
    不過,在這麼多的「國恥事件」中,發生在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日俄戰爭,雖然參戰雙方是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清廷嚴守局外中立,沒有參與其中,卻因戰爭本是為了爭奪我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戰場又在我國東北地區,悅史君認為,實際上更增加了一層屈辱。
  • 日俄在東北交戰,清朝宣布中立,聲稱大清救了中國救了東北
    據稱,清朝開放了邊境,並將其領土擴大到數千萬。皇帝沒清朝的皇帝沒有一個昏君,也從來沒有閉關鎖國,對外交流頻繁,軍隊發展了科學技術。為什麼中國成為半殖民地?這是因為中國自明朝以來就落後了。不僅如此,新的論點還說,清朝在對中國領土發動的日俄戰爭中宣布中立實際上拯救了中國。真的是這樣嗎?
  • 東北深陷戰火清朝卻得益,日俄戰爭:一出悲催借力史
    東北深陷戰火清朝卻得益,日俄戰爭:一出悲催借力史 清末特別是甲午戰爭之後的東北,無疑是列強夾縫中的存在,遠東俄國虎視眈眈,想著黃俄羅斯計劃,近東日本張牙舞爪,也在犬吠聲聲。 大清的龍興之地,成了日俄爭奪的最前端。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老照片 日俄戰爭後的東北 日本隨軍記者拍攝
    1900年,中國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引來了八國聯軍,沙皇俄國趁機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義和團運動被鎮壓以後,參加八國聯軍的其他帝國主義侵略軍一個個撤離中國,而沙俄就賴在東北不走了,還成立了以旅順為中心的遠東總督區。其意圖很明顯,就是要霸佔中國東北。
  • 密碼戰-日俄戰爭後日本為什麼沒要賠款
    1894-1895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清朝戰敗並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除了向日本割地和賠款以外,日本提出割讓遼東半島,而這時沙俄也盯上了中國東北,於是法德俄三國強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使得日俄在遠東的利益矛盾激化。
  • 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日俄戰爭
    還侵略了清朝廣大的外東北領土,隨著西伯利亞鐵路及海參崴港口的建造,俄國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遠東的控制。由於海參崴只能在夏季運作,沙俄一直在尋求一個太平洋不凍港供其艦隊使用。 俄軍入侵東北後燒殺搶掠,在通化、海龍一帶遭到抵抗。當時,俄國已經常駐了17萬餘士兵在東北保護鐵路。在義和團運動過後,仍有十萬俄軍駐守東北。雖然向外保證在危機過後就會撤出,但實際上增強了在東北的部署。 1902年,日本成功與英國在平等的關係下結盟,這是日本的一場外交勝利,一旦日俄爆發戰爭,日本也不會孤立無援。事實上英國也是借著盟約遏制俄國擴張到東北的企圖。
  • 「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有人說清朝才是日俄戰爭最大贏家?
    那就要先看看,日俄戰爭前,清王朝火燒眉毛的東北邊疆局勢。而另一個「鄰居」,卻比清政府還著急:日本! 早在甲午戰爭時,日本就把遼東半島當作囊中之物,可甲午戰爭後一場「三國幹涉還遼」鬧劇,卻逼著日本吐出了到嘴的肉。這次沙俄在中國東北吃獨食,日本又哪能坐視?從1903年7月31日起,日本就與沙俄圍繞東北問題展開談判,雙方軍隊也劍拔弩張。剛在沙俄那裡受夠了氣的清政府呢?
  • 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日俄戰爭,為什麼清政府要宣布中立
    突然,傳來幾聲驚天巨響,伴隨著爆炸的火光和濃煙,寧靜被徹底地打破了——日軍東鄉艦隊的十艘雷擊艦,突襲俄旅順軍港,重創俄艦三艘,日俄戰爭爆發了。這是一場在主要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戰爭,日俄在中國的領土上打個天翻地覆。雙方共投入兵力近百萬人,歷經旅順戰役、遼陽戰役、奉天戰役,對馬海戰,戰爭才在1905年9月落下帷幕。
  • 日俄戰爭歷史真相:教科書不會告訴你,其實這場戰爭拯救了中國
    歷史老師不會告訴你的:日俄戰爭背後的真相按照教科書上的論述,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狗咬狗」,踐踏中國的戰爭,但這段歷史背後又有什麼秘密呢?筆者帶你揭開這場戰爭的反思,這是教科書不會告訴你的真相:1894年「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後,向日本賠款兩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但向來視遼東半島以內的東北為自己領土的俄羅斯,對此更加不服氣。
  • 日俄戰爭後,日本不僅沒吃虧,還獲取了巨大利益
    1904年在中國東北地區爆發了舉世震驚的日俄戰爭,日本和俄國在遠東的利益發生了衝突,於是日本率先發動了日俄戰爭,雙方舉全國之力出動兵力高達上百萬,戰爭打的空前慘烈,日本在"對馬海戰"中全殲俄國艦隊,戰勝了強大的俄國取得了勝利,1905年經過西方列強的調停,日、俄雙方代表在美國籤署了
  • 為了大陸政策,日本人不惜發動日俄戰爭,戰爭勝利後中國失去東北
    但日俄戰爭對於彼時的中國並非完全沒有影響,因為不管是日本勝利還是俄國勝利,都只是表明由誰來主導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利益。①對中國產生了什麼影響?日俄戰爭對彼時中國的影響無非是由俄國人還是日本人佔據東北,戰爭的最終結果決定了日本人完全獲得了在東北的殖民利益。
  • 日俄戰爭日本為何能取得勝利,有很多國家在幫日本,想不勝利都難
    很多人覺得日本能取得勝利非常厲害,對黃種人來說都驕傲。事實上,如果我們知道日本背後有多少國家在幫助他,就知道日本取得勝利並不是這麼難。日俄戰爭表面上是日本和俄國之間的戰爭,但事實上並不是這麼簡單。當時已經是全球化了,各國之間利益錯綜複雜。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場這麼大的戰爭其他國家不可能袖手旁觀。很多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都在背後支持其中一方。
  • 看明石元二郎、東鄉平八郎等人 就明白日俄戰爭為什麼日本獲勝
    日俄戰爭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中國的一句俗語,一般是應用在表演上,其實這個道理在戰爭上也是通用的,每一場勝利的背後,都是戰前長時間的研究、策劃,是無數人的辛苦努力
  •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是我國的萬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日本同樣舉傾國之力參與了這場戰爭,俄國由於補給不足等原因敗給了日本。日本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他不僅僅滿足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東北也被日本惦記上了。這樣才符合日本的戰略需求,即臭名昭著的「大陸政策」,進軍我國東北是日本的重要一壞。
  • 日俄戰爭中,俄國敗給了日本,為何還敢放狠話堅決不賠一分錢
    日俄戰爭是1904年到1905,俄國和日本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以中國東北地區為戰場爆發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俄國敗給了日本,但奇妙的是俄國作為戰敗國依然很牛氣,並狠話堅決不賠一分錢,這是為何?
  • 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被日軍佔領的旅順,停泊的艦船與訓練的士兵
    乃木希典擔任總督期間,曾經數次提出將臺灣賣給法國,甚至賣還給清朝的建議。日俄戰爭爆發,乃木希典直接指揮旅順會戰。圖為陸軍大將乃木希典(中)。日本陸軍為奪取俄羅斯帝國太平洋艦隊母港,對其包圍,最終攻佔了中國遼東半島旅順口。戰役共持續了5個月,是日俄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旅順軍港在20世紀初被各國普遍認為遠東第一要塞。然而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參謀本部對戰役的艱巨性準備不足,導致日軍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圖為旅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