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是我國的萬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2020-12-11 安西讀史

導讀

1904年至1905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日俄兩個強盜在我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兩國為了爭奪東北地區的控制權,大打出手。雙方投入的兵力都超過了四十萬,無論陸戰還是海戰,其規模都超過了甲午戰爭。日本同樣舉傾國之力參與了這場戰爭,俄國由於補給不足等原因敗給了日本。

01雙方參與戰爭的目的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得到了清政府的巨額賠款和臺灣、澎湖列島。本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又取得飛速的發展,在東北亞的存在感和話語權越來越強。日本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他不僅僅滿足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東北也被日本惦記上了。這樣才符合日本的戰略需求,即臭名昭著的「大陸政策」,進軍我國東北是日本的重要一壞。

日俄戰爭

本來日本在甲午戰爭已經獲得了遼東半島,但是由於俄國、德國、法國三國幹涉,日本把遼東半島還給了清朝。日本吃到嘴裡的肉又吐了出來,它又怎能甘心。

俄國這個貪心不足的傢伙,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趁人之危。佔領了我國外東北1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俄國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太平洋出海口,也讓我國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然而,俄國並沒有滿足,依舊得寸進尺,嗜土成性。對我國內東北(現今東三省)仍然垂涎欲滴,癩蛤蟆想吃天鵝肉。1897年底,俄國艦隊侵佔旅順口,第二年,佔領了整個遼東半島,取得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

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吞併我國外東北

02戰爭經過和結果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俄國故伎重演,派兵13.5萬侵入我國東北三省,這次規模比第二次鴉片戰爭大的多,妄圖吞併東三省。1903年8月俄國又悍然成立以旅順為中心的「遠東總督區」,真的把東北地區當成了它的領土。

日本看到這種情況,再也坐不住了。在旅順主動發動了對俄國的襲擊,爆發了長達一年多的日俄戰爭,旅順被日軍佔領,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被殲,使日本獲得完全的制海權。後來的奉天之戰,俄軍慘敗。俄國不甘心失敗,從歐洲遠道而來,調來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組成了「太平洋第二分隊」,結果在對馬海峽俄國太平洋第2、第3分艦隊除3艘逃往海參崴之外,其餘全軍覆沒(包括擊沉、被俘和被中立國扣留),艦艇損失總計達27萬噸。

03戰爭結果和影響

戰後,日俄兩個打的頭破血流的流氓,坐下來在1905年籤訂了《樸次茅斯和約》。其中有一條對中國有利的是

除鐵路沿線的衛兵外,兩國均同意從東北撤出它們的軍隊;雙方進一步同意不幹預中國在東北的商業和工業發展;

俄羅斯終於把軍隊從東三省撤出了,我國東北成為日俄兩國的勢力範圍。

日俄戰爭期間,清政府表明保持中立,其實暗中悄悄支持日本,筆者認為清政府的做法是明智的。這次戰爭在我國東北進行,東北人民流離失所,造成了巨大的戰爭創傷。這次戰爭的短期獲利者當然是日本,為日本後續發動的「九一八事變」,直到全面佔領東三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次戰爭挫敗了俄國佔領我國東三省的陰謀,導致

俄國「黃俄羅斯」的破產,一旦俄國得逞,後果真的不敢想像。從長遠來講,以及從後來的歷史發展進程來看,我國是不幸中的萬幸。1945年,日本戰敗後,我國基本收復了東三省,1955年我國收復了旅順、大連。至此,東三省完全被我國收復。

總的來講,日俄戰爭讓我國保住了東三省這片神聖、偌大、美麗、富饒的疆土,是中華民族不幸中的萬幸。

相關焦點

  • 假如日俄戰爭中俄國獲勝,會對中國乃至東亞局勢產生哪些影響?
    就整個日俄戰爭而言,這場戰爭雖然是在中國東北打的,但這場戰爭幸虧是日本贏了(這裡不是為日本辯解),從而使沙皇俄國針對中國的「黃俄羅斯計劃」破產,中國保住了幾乎一大半以上的領土。於是,日本為了自己的利益,決定發動戰爭,將沙俄從我國東北地區趕走,好讓自己一家獨大。1904年2月8日夜,日軍在東鄉平八郎的指揮下,不宣而戰,日俄戰爭就此爆發。戰爭的結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輕敵的俄國戰敗,日本獲勝。
  • 日俄戰爭中,滿清為何要偷偷幫日本?因為俄國當時對我們野心更大
    上世紀1904年開打的日俄戰爭,對於日本來講是一場賭國運的戰爭,而對於當時的滿清政府來講,歷來都認為是一場無比屈辱的戰爭,為什麼滿清是個主權國家,結果呢在自己的土地上,另外兩個強權國家打仗,自己趕不跑人家,還只能悲催地宣布我保持中立。
  • 作為俄國的支持者,德國和法國為何在日俄戰爭中袖手旁觀
    文/寂寞的紅酒 1904年,日本和俄國在遠東地區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就是著名的「日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剛剛崛起的日本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沙俄,一躍躋身世界強國之列。而日本之所以能擊敗強大的沙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獲得了美英的支持。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日俄戰爭中,俄國敗給了日本,為何還敢放狠話堅決不賠一分錢
    日俄戰爭是1904年到1905,俄國和日本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以中國東北地區為戰場爆發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俄國敗給了日本,但奇妙的是俄國作為戰敗國依然很牛氣,並狠話堅決不賠一分錢,這是為何?
  • 我國有座塔,日本俄國都想拆掉它
    不過也有一些歷史建築仍然保留著它原本的存在價值,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座塔,日俄兩國都想把它拆掉,而我國也是無論如何也不肯同意。而之所以兩個國家都想拆掉這座塔,則是和歷史上發生的日俄侵華戰爭有密切的聯繫。遼東半島的控制權,發動了在後世被稱為「日俄戰爭」的戰爭。
  • 日俄戰爭,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
    所以,在1902年,日本成功與英國在平等的關係下結盟,這是日本的一場外交勝利,一旦日俄爆發戰爭,日本也不會孤立。但英國人也不是大善人,事實上英國是想借著盟約,當日俄陷入戰爭時,好在歐洲進攻俄國篡取利益。所以,日英同盟意味著俄國的盟友一旦攻擊日本,英方將會在歐洲參戰支持日本。然而,英國這個國家就是這樣,會千方百計地避免自己捲入戰爭之中。
  • 假如日俄戰爭中獲勝的是俄國,中國和東亞的歷史會被改寫嗎?
    首先假如日俄戰爭中獲勝的是俄國,中國的東北將不保,進而外蒙古將分裂出去,被沙俄逐步吞併。日本將會死守朝鮮,沙俄意在中國,不會對日本進行死逼。英法美等歐洲列強將會趁機逼迫清朝擴大在華利益,甚至會形成英、日、美東方同盟,侵佔中國長江、華北領域,對抗俄國。
  • 遼寧有座塔,日本和俄國都想拆掉它,我國:不可能
    不過也有一些歷史建築仍然保留著它原本的存在價值,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座塔,日俄兩國都想把它拆掉,而我國也是無論如何也不肯同意。而之所以兩個國家都想拆掉這座塔,則是和歷史上發生的日俄侵華戰爭有密切的聯繫。,發動了在後世被稱為「日俄戰爭」的戰爭。
  • 日俄戰爭就是發生在中國東北的一場「狗咬狗廝殺」
    日俄戰爭的勝負,並非簡單的兩國軍事較量,而是各方博弈的最終結果。雖然日軍的傷亡更大,但最後還是俄國宣布戰敗並且做出了妥協。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這場因為中國領土而爆發的「非正義」局部戰爭。鴉片戰爭以後,滿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終被各國列強撞開。
  • 俄國強了還是日本慫了?為何日俄戰爭和二戰的日俄對決結局不同?
    俄國一直很強,日本也沒有慫,這是時代不同而已,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出兵40萬,俄國出兵50萬圍繞著中國的東北地區的爭奪而爆發的戰爭,旅順戰役日軍先後出動13萬兵力,進攻俄國5萬旅順要塞守軍,日軍第三軍指揮官「乃木希典」日本一代軍神在該戰役中發明豬突戰術,13萬日軍前赴後繼的往前衝
  • 龐大的沙俄實力遠高於當年的日本,為何在日俄戰爭中戰敗?
    日俄戰爭發生於20世紀初,是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在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和遠東海面上展開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爭奪戰爭。這場戰爭以正在新興但實力弱小的日本取得勝利而宣告終結,對沙皇俄國的內政和國際威望形成巨大衝擊,並進一步加劇了俄國國內矛盾。
  • 日俄戰爭歷史真相:教科書不會告訴你,其實這場戰爭拯救了中國
    歷史老師不會告訴你的:日俄戰爭背後的真相按照教科書上的論述,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狗咬狗」,踐踏中國的戰爭,但這段歷史背後又有什麼秘密呢?筆者帶你揭開這場戰爭的反思,這是教科書不會告訴你的真相:1894年「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後,向日本賠款兩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但向來視遼東半島以內的東北為自己領土的俄羅斯,對此更加不服氣。
  • 密碼戰-日俄戰爭後日本為什麼沒要賠款
    1894-1895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清朝戰敗並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除了向日本割地和賠款以外,日本提出割讓遼東半島,而這時沙俄也盯上了中國東北,於是法德俄三國強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使得日俄在遠東的利益矛盾激化。
  • 日俄戰爭爆發前,沙俄國力明顯強於日本,為何以戰敗告終?
    日俄戰爭發生於20世紀初,是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在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和遠東海面上展開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爭奪戰爭。這場戰爭以正在新興但實力弱小的日本取得勝利而宣告終結,對沙皇俄國的內政和國際威望形成巨大衝擊,並進一步加劇了俄國國內矛盾。
  •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 本組照片為日俄戰爭的部分老照片,眾所周知,日俄戰爭是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展開的一次戰爭,圖為日軍佔領遼陽後的場景,可以看到街道兩旁都掛滿了日本國旗。
  • 日俄戰爭中,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開戰,為何清政府會保持中立?
    俄國當年「披著羊皮」來幫助清庭解決義和團勢力,在入兵東北以後就直接把東北大部分地區收入囊中。而日本要想入侵華北,必須以東北為戰略跳板,所以東北是無論怎樣都要拿到手的一塊地盤,雙方的利益在這個過程中直接碰撞,最後只能用戰爭解決問題。
  • 日俄戰爭:黃俄羅斯計劃與大陸政策的針鋒相對,兩個強盜間的爭奪
    自此以後,日俄徹底撕破了臉皮,此後十餘年間,到日俄戰爭正式爆發前夕,日、俄兩國在中、朝邊境內爆發了多次衝突,雙方的矛盾對抗不斷加劇,戰爭的陰雲已經籠罩在了東北邊境。可以說,在這場即將要爆發的戰爭方面,日俄雙方可謂是勢均力敵,劍拔弩張。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武器裝備,士氣等都是戰爭的決定因素,對於這場戰爭,日俄兩國的重視程度是不同的。戰爭爆發前夕,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說道:「日俄戰爭對於帝國而言,乃是前古未有之大事,關係國家安危盛衰,故而不能不慎重考慮,以周密確定廟謨。
  • 日俄戰爭爆發的深層次原因及其影響
    一場掠奪他國的戰爭---日俄戰爭在歷史課本中,關於日俄戰爭的記載主基調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領土上進行了一場大規模帝國主義戰爭,而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卻宣布「局外中立」,這對於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來說簡直是恥辱至極!
  • 日方在我國建座塔,現日俄雙方希望拆掉,中國回答:我不同意!
    ,他國列強趁機都來搶我們的領土,霸佔了大片土地跟資源,1904年日本跟俄國為了搶奪我國土地資源大打出手,最後勝出的是日本,當時他們對遼東地區佔領了長達四十餘年,之後還在我國修建了表忠塔,為了來祭奠死去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