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904年至1905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日俄兩個強盜在我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兩國為了爭奪東北地區的控制權,大打出手。雙方投入的兵力都超過了四十萬,無論陸戰還是海戰,其規模都超過了甲午戰爭。日本同樣舉傾國之力參與了這場戰爭,俄國由於補給不足等原因敗給了日本。
01雙方參與戰爭的目的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得到了清政府的巨額賠款和臺灣、澎湖列島。本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又取得飛速的發展,在東北亞的存在感和話語權越來越強。日本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他不僅僅滿足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東北也被日本惦記上了。這樣才符合日本的戰略需求,即臭名昭著的「大陸政策」,進軍我國東北是日本的重要一壞。

本來日本在甲午戰爭已經獲得了遼東半島,但是由於俄國、德國、法國三國幹涉,日本把遼東半島還給了清朝。日本吃到嘴裡的肉又吐了出來,它又怎能甘心。
俄國這個貪心不足的傢伙,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趁人之危。佔領了我國外東北1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俄國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太平洋出海口,也讓我國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然而,俄國並沒有滿足,依舊得寸進尺,嗜土成性。對我國內東北(現今東三省)仍然垂涎欲滴,癩蛤蟆想吃天鵝肉。1897年底,俄國艦隊侵佔旅順口,第二年,佔領了整個遼東半島,取得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

02戰爭經過和結果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俄國故伎重演,派兵13.5萬侵入我國東北三省,這次規模比第二次鴉片戰爭大的多,妄圖吞併東三省。1903年8月俄國又悍然成立以旅順為中心的「遠東總督區」,真的把東北地區當成了它的領土。
日本看到這種情況,再也坐不住了。在旅順主動發動了對俄國的襲擊,爆發了長達一年多的日俄戰爭,旅順被日軍佔領,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被殲,使日本獲得完全的制海權。後來的奉天之戰,俄軍慘敗。俄國不甘心失敗,從歐洲遠道而來,調來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組成了「太平洋第二分隊」,結果在對馬海峽俄國太平洋第2、第3分艦隊除3艘逃往海參崴之外,其餘全軍覆沒(包括擊沉、被俘和被中立國扣留),艦艇損失總計達27萬噸。
03戰爭結果和影響
戰後,日俄兩個打的頭破血流的流氓,坐下來在1905年籤訂了《樸次茅斯和約》。其中有一條對中國有利的是
除鐵路沿線的衛兵外,兩國均同意從東北撤出它們的軍隊;雙方進一步同意不幹預中國在東北的商業和工業發展;
俄羅斯終於把軍隊從東三省撤出了,我國東北成為日俄兩國的勢力範圍。
日俄戰爭期間,清政府表明保持中立,其實暗中悄悄支持日本,筆者認為清政府的做法是明智的。這次戰爭在我國東北進行,東北人民流離失所,造成了巨大的戰爭創傷。這次戰爭的短期獲利者當然是日本,為日本後續發動的「九一八事變」,直到全面佔領東三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次戰爭挫敗了俄國佔領我國東三省的陰謀,導致
俄國「黃俄羅斯」的破產,一旦俄國得逞,後果真的不敢想像。從長遠來講,以及從後來的歷史發展進程來看,我國是不幸中的萬幸。1945年,日本戰敗後,我國基本收復了東三省,1955年我國收復了旅順、大連。至此,東三省完全被我國收復。
總的來講,日俄戰爭讓我國保住了東三省這片神聖、偌大、美麗、富饒的疆土,是中華民族不幸中的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