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日俄戰爭中俄國獲勝,會對中國乃至東亞局勢產生哪些影響?

2020-12-16 文史君曰

假如俄國獲勝的話,中國將失去從東北海參崴到西邊K2所連成直線的以北所有地區,這些地區包括:整個東北地區、整個內蒙古地區、整個新疆地區,以及內陸的大部分領土。

就整個日俄戰爭而言,這場戰爭雖然是在中國東北打的,但這場戰爭幸虧是日本贏了(這裡不是為日本辯解),從而使沙皇俄國針對中國的「黃俄羅斯計劃」破產,中國保住了幾乎一大半以上的領土。

一、俄國獲勝對中國的影響

企圖分裂中國的黃俄羅斯計劃

自鴉片戰爭以來,沙皇俄國以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從清政府手中割走了大片的領土。其中,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就是沙俄提出的所謂「黃俄羅斯計劃」。

所謂「黃俄羅斯計劃」,是指從新疆邊境的K2到海參崴劃一條直線,在這條直線以北的所有中國的土地,將全部歸俄羅斯所有,甚至於有俄國官員宣稱:「這個偉大而神秘的東方很容易就會成為我們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1886年,俄皇亞歷山大三世宣稱:「對於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政府並沒有好好對待,以至於在此之前它被忽略了,現在為了彌補俄國在遠東的致命弱點,他宣布 '要按最短的路程修建一條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 」。

1896年,清政府與沙俄籤訂《中俄密約》,沙俄被允許在中國境內修筑西伯利亞鐵路支線,為黃俄羅斯計劃的實施做準備。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沙俄藉此機會又從中國攫取了極大的利益,但貪婪的沙俄並未滿足,隨後正式發動了黃俄羅斯計劃。

為了配合黃俄羅斯計劃的實施,沙俄對中國東北的居民開始了血腥的屠殺。

1900年7月,沙俄以保護中東鐵路為藉口,派兵血洗了江東六十四屯,7000多名中國居民遭到了無妄之災,他們全部被趕至黑龍江邊,沙俄士兵對他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以至於河水都被血水染紅。海蘭泡地區的居民住宅、商店、財產被洗劫一空,居民被燒死、淹死、槍殺。

俄兵各持刀斧,東砍西劈,斷屍粉骨,音震酸鼻,傷重者斃岸,傷輕者死江,未受傷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滿江洋」。

8月17日,俄國當局又厚顏無恥地宣布,根據《璦琿條約》的規定,原本屬於我國管轄的江東六十四屯歸俄國管轄,土地全部交由俄國,歸他們管轄。緊接著,沙俄又攻佔了璦琿和齊齊哈爾等地,控制了中東鐵路沿線的大部分地區。

這邊沙俄佔領了中國東北的大部分地區,那邊的日本坐不住了,因為沙俄佔領東北損害了它的利益,而這時候的日本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與沙俄一覺高下的實力。於是,日本為了自己的利益,決定發動戰爭,將沙俄從我國東北地區趕走,好讓自己一家獨大。

1904年2月8日夜,日軍在東鄉平八郎的指揮下,不宣而戰,日俄戰爭就此爆發。

戰爭的結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輕敵的俄國戰敗,日本獲勝。隨著日俄戰爭俄羅斯的失敗,其在東北的利益也逐漸喪失,正在實行的「黃俄羅斯計劃」也宣布破產。

所以,假如日俄戰爭中俄國獲勝的話,黃俄羅斯計劃就會順利地實施,俄羅斯將以中東鐵路為跳板,進而逐漸佔領從海參崴到新疆K2這條直線以北的所有中國的土地,到那時候,將對中國的領土主權產生巨大破壞,中國將失去幾乎一半以上的領土。

這就是日俄戰爭中假如俄國戰勝對中國的影響。

二、對整個東亞的影響

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中亞影響最大的兩個國家分別是俄國和日本,假如日俄戰爭俄國獲勝,屆時俄國將在整個東亞地區一家獨大,以沙俄的野心以及對領土的渴望來看,其勢力範圍將會不斷向四周拓展,向南佔領中國的大片領土,向東會佔領朝鮮、日本,向西的勢力範圍則會不斷向中亞地區擴展,直至歐洲地區,與當時的歐洲強國一較高下。

那時候的沙俄,將會變成整個東亞地區的龐然大物,無人能夠撼動。

所幸的是,日俄戰爭的失敗,使沙俄的這個侵略計劃宣告破產,間接改變了整個東亞地區乃至世界的戰略局勢。

結語

日俄戰爭中俄國戰敗,其妄圖分裂中國的陰謀雖然失敗了,但中國東北地區的利益卻落入了另一個強盜—日本之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日本同樣在中國東北地區攫取了大量的利益,使得東北人民在日本人的鐵蹄下生存了幾十年,直到抗日戰爭的勝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東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曾遭受了無數的苦難,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更不應該忘了我們當時所遭受的恥辱。

相關焦點

  • 假如日俄戰爭中獲勝的是俄國,中國和東亞的歷史會被改寫嗎?
    首先假如日俄戰爭中獲勝的是俄國,中國的東北將不保,進而外蒙古將分裂出去,被沙俄逐步吞併。日本將會死守朝鮮,沙俄意在中國,不會對日本進行死逼。英法美等歐洲列強將會趁機逼迫清朝擴大在華利益,甚至會形成英、日、美東方同盟,侵佔中國長江、華北領域,對抗俄國。
  • 日俄戰爭爆發的深層次原因及其影響
    一場掠奪他國的戰爭---日俄戰爭在歷史課本中,關於日俄戰爭的記載主基調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領土上進行了一場大規模帝國主義戰爭,而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卻宣布「局外中立」,這對於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來說簡直是恥辱至極!
  • 戰史今日3.1:日俄戰爭奉天會戰結束
    背景    19世紀末葉以來日俄兩國為稱霸遠東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展開了激烈爭奪。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獲勝後強迫清政府籤訂了《馬關條約》,其中關於把中國遼東半島割讓日本這一條,在沙俄看來等於是搶食其禁臠,於是俄國聯合法國與德國出面幹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日本對此懷恨在心。
  • 日俄戰爭,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
    所以,在1902年,日本成功與英國在平等的關係下結盟,這是日本的一場外交勝利,一旦日俄爆發戰爭,日本也不會孤立。但英國人也不是大善人,事實上英國是想借著盟約,當日俄陷入戰爭時,好在歐洲進攻俄國篡取利益。所以,日英同盟意味著俄國的盟友一旦攻擊日本,英方將會在歐洲參戰支持日本。然而,英國這個國家就是這樣,會千方百計地避免自己捲入戰爭之中。
  • 日俄戰爭就是發生在中國東北的一場「狗咬狗廝殺」
    日俄戰爭的勝負,並非簡單的兩國軍事較量,而是各方博弈的最終結果。雖然日軍的傷亡更大,但最後還是俄國宣布戰敗並且做出了妥協。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這場因為中國領土而爆發的「非正義」局部戰爭。鴉片戰爭以後,滿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終被各國列強撞開。
  • 1904年2月8日 日本偷襲旅順港俄艦引爆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是20世紀初日本和俄國為爭奪中國和朝鮮而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它和美西戰爭、英布戰爭一起構成了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歷史標誌。  19世紀末葉以來日俄兩國為稱霸遠東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展開了激烈爭奪。
  • 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日本和沙俄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一帶海域。 歷史背景 俄羅斯帝國作為當時世界主要強國,一直有將其版圖擴張到遠東的野心。
  •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是我國的萬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日本同樣舉傾國之力參與了這場戰爭,俄國由於補給不足等原因敗給了日本。03戰爭結果和影響戰後,日俄兩個打的頭破血流的流氓,坐下來在1905年籤訂了《其中有一條對中國有利的是除鐵路沿線的衛兵外,兩國均同意從東北撤出它們的軍隊;雙方進一步同意不幹預中國在東北的商業和工業發展;俄羅斯終於把軍隊從東三省撤出了,我國東北成為日俄兩國的勢力範圍。
  • 作為俄國的支持者,德國和法國為何在日俄戰爭中袖手旁觀
    文/寂寞的紅酒 1904年,日本和俄國在遠東地區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就是著名的「日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剛剛崛起的日本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沙俄,一躍躋身世界強國之列。而日本之所以能擊敗強大的沙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獲得了美英的支持。
  • 日俄戰爭對於世界的改變超出你的想像
    日俄戰爭,一個我們歷史書上面講的不是很多的戰爭。其實這場戰爭的影響非常的大,不僅是對於交戰雙方日本和俄國有很大影響,對於世界來說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我們看一下對俄國的影響。當年俄國在亞洲阿富汗地區已經和英國達成協議了,在歐洲巴爾幹半島和奧匈帝國已經達成協議了。可以說大多數的問題都已經處理好了,於是沙俄開始一心的去往東亞擴張了。當時也就是往清朝擴張。日俄戰爭是在我們的東北打的,因為當時沙俄佔領我國的東北,當時清朝國力有限又打不過沙俄。當年日本和沙俄打的時候有兩路,一路是海戰由東鄉平八郎指導的,還有就是陸地上後來是由乃木希典指導的。
  • 看明石元二郎、東鄉平八郎等人 就明白日俄戰爭為什麼日本獲勝
    日俄戰爭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中國的一句俗語,一般是應用在表演上,其實這個道理在戰爭上也是通用的,每一場勝利的背後,都是戰前長時間的研究、策劃,是無數人的辛苦努力
  • 龐大的沙俄實力遠高於當年的日本,為何在日俄戰爭中戰敗?
    日俄戰爭發生於20世紀初,是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在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和遠東海面上展開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爭奪戰爭。這場戰爭以正在新興但實力弱小的日本取得勝利而宣告終結,對沙皇俄國的內政和國際威望形成巨大衝擊,並進一步加劇了俄國國內矛盾。
  • 日俄戰爭中,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開戰,為何清政府會保持中立?
    在這個過程中,清政府無論選擇哪個盟友,都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俄國當年「披著羊皮」來幫助清庭解決義和團勢力,在入兵東北以後就直接把東北大部分地區收入囊中。而日本要想入侵華北,必須以東北為戰略跳板,所以東北是無論怎樣都要拿到手的一塊地盤,雙方的利益在這個過程中直接碰撞,最後只能用戰爭解決問題。
  • 清朝末期,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為什麼會把東北「還」清政府?
    而日本為何會在日俄戰爭後把部分東北"還」給清朝,我們就要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說起了。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的目的其實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的目的還是為了自己的擴張。熟悉近代史的應該都知道,日本的戰略步驟從來都是先朝鮮,再東北,然後是全中國。在1904年也就是日俄戰爭爆發前夕,東北是個什麼情況呢?
  • 馮瑋:日俄戰爭後至一戰爆發的日本如何對華「趁火打劫」
    實際上,在日俄戰爭爆發之際,日本已加緊了吞併朝鮮的步伐。1904年1月21日,日俄戰爭一觸即發,當時統治朝鮮半島的大韓帝國率先發表了「中立宣言」。從10月23日俄國總理科科夫佐夫同日本駐華公使本野一郎的對話中,我們不難洞見日本政府當時的判斷。俄國總理科科夫佐夫對本野一郎表示,「日俄兩國特殊利益面臨很大威脅。迄今日俄兩國所獲特殊利益均取自滿清朝廷。與其坐視事態自然消長,援助滿清朝廷或有利於維護日俄兩國利益。」但本野一郎則顯然持不同看法,他說:「鑑於滿清政府極端腐敗混亂,依我所見,寄希望於滿清朝廷取得最後勝利,甚為危險。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 本組照片為日俄戰爭的部分老照片,眾所周知,日俄戰爭是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展開的一次戰爭,圖為日軍佔領遼陽後的場景,可以看到街道兩旁都掛滿了日本國旗。
  • 在20世紀初,為什麼日本和俄國之間會發生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是20世紀初一場非常重要的戰爭,這場戰爭可謂是極大地決定了當時世界的政治格局形勢。那麼在21世紀初的時候,為什麼這兩個強國之間會爆發這麼一場戰爭呢?這一切都是因為日本和俄國當時都以中國為侵略對象,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他們當時蠶食的地方都是中國的東北,以至於雙方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利益衝突。再加上沙皇俄國到處擴張,也引起了西方其他國家的不滿,所以英美等國就暗地裡支持日本挑起戰爭,最終重創沙俄。
  • 日俄戰爭:黃俄羅斯計劃與大陸政策的針鋒相對,兩個強盜間的爭奪
    俄國利用其地理位置的優勢,大肆侵吞蠶食中國的土地,對中國北方地區的邊境安全產生了極大威脅。1886年,俄皇亞歷山大三世發表言論說:「對於這塊富饒的土地,政府並沒有好好對待,以至於在此之前他被忽略了,現在為了彌補俄國在遠東的致命弱點,他命令 '要按最短的路程修建一條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 」。
  • 上色老照片:直擊日俄戰爭景象,日本獲勝後高興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控制權在我國東北大打出手,並逐漸升級成了一場爭霸賽。這場戰爭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1894—1895 年的中日戰爭,日本打敗了腐朽的清王朝,清政府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割地、賠款等苛刻條件,中日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