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黃俄羅斯計劃與大陸政策的針鋒相對,兩個強盜間的爭奪

2020-12-10 文史君曰

19世紀末20世紀初,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就像一隻「待宰的羔羊」,誰都想分一勺羹,各國因此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尤其我們的「鄰居」——北邊的沙俄和東邊的日本兩國,將爭奪的焦點同時放在了中國東北,都想在滿洲地區攫取利益,兩國互不相讓,矛盾激化,遂爆發了後來的「日俄戰爭」。

戰爭背景

①沙俄「黃俄羅斯」計劃與日本「大陸政策」的衝突

十九世紀,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殖民主義的不斷興起,列強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遠東地區,中國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一塊肥肉,其中日本的野心尤其令俄國人害怕,於是俄國人的注意力也轉移到了遠東地區。

俄國利用其地理位置的優勢,大肆侵吞蠶食中國的土地,對中國北方地區的邊境安全產生了極大威脅。1886年,俄皇亞歷山大三世發表言論說:「對於這塊富饒的土地,政府並沒有好好對待,以至於在此之前他被忽略了,現在為了彌補俄國在遠東的致命弱點,他命令 '要按最短的路程修建一條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 」。

為了使西伯利亞鐵路能與中國境內相連,1896年,清政府與沙俄籤訂了《中俄密約》,清政府允許俄國在中國境內修建西伯利亞鐵路支線。但是,當時經濟條件較差的俄國在修築鐵路方面花費的財力甚巨,他們認為「在東方正在消耗著巨大費用」,使得俄國人生活困難,以至於很多俄國人認為他們的生活不能與歐洲人相媲美。

因此,為了在中國東北地區攫取利益,在俄國部分官員的建議下,俄國「禁止外國勢力進入滿洲」,準備建立一個「黃色俄羅斯」。所謂「黃俄羅斯」,是指從新疆邊境的K2直到海參崴劃一條直線,意圖將整個長城以北據為己有,俄國官員還宣稱:「這個偉大而神秘的東方很容易就會成為我們的」,

黃俄羅斯計劃

而此時,日本也察覺到了俄國對自己的利益的威脅,當時隨著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其野心也在不斷膨脹,妄圖霸佔中國東北和朝鮮,這就是日本所謂的「大陸政策」。而沙俄的「黃俄羅斯」計劃正好與日本的「大陸政策」正好針鋒相對,日本敏銳地察覺到沙俄「南下」的「黃俄羅斯計劃」將是對日本「大陸政策」的嚴重威脅,因此決心趁沙俄還未實施之機,先行奪取中國東北和朝鮮。

所以,基於上述原因,日俄之間的戰爭已經埋下了伏筆。

②「三國幹涉還遼」使日俄矛盾進一步加劇

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迅速崛起,實力大增,豐厚的戰爭收益增強了其同其他列強進行爭奪的信心和動力,進一步激發了日本擴張的野心,妄想稱霸東亞。但是,其覬覦東亞的圖謀深深地觸動了沙皇俄國的神經,俄國覺得,不能再放任日本這樣「猖狂」下去了。

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與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中原本有清政府答應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但是,俄國不同意了,它覺得日本在中國的過快擴張會威脅到它的利益。於是,俄國聯合德、法兩國,上演了一幕「三國幹涉還遼」的鬧劇,最終迫使日本放棄了在遼東半島的特權。雖然此後日本獲得了清政府支付的3000萬兩白銀的巨額「贖遼費」,但卻被迫撤出遼東半島,將到嘴的肥肉拱手相讓。

同時日本人心裡也明白,這齣戲的背後策劃者正是沙俄。於是,自覺「吃虧」的日本決定臥薪嘗膽,找機會報復沙俄!自此以後,日俄徹底撕破了臉皮,此後十餘年間,到日俄戰爭正式爆發前夕,日、俄兩國在中、朝邊境內爆發了多次衝突,雙方的矛盾對抗不斷加劇,戰爭的陰雲已經籠罩在了東北邊境。

三國幹涉還遼

戰前準備:日俄劍拔弩張,瘋狂備戰

俄國幹涉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之後,雙方都嗅出了戰爭的氣息,互不相讓,瘋狂地擴軍備戰,都想重創對方,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日本方面:每年的軍費開支增加到佔日本國內總財政預算的一半以上,到1903年,日本的戰時兵力已達到40萬人,海軍艦隻的總噸位達到26萬多噸,艦船的質量和數量都有所提高。

此外,日本也在國際上得到了英美列強的支持,英美等列強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選擇支持日本,不僅為日本提供了總計約4.1億美元的貸款,而且還幫助日本購買了急需的艦艇等武器裝備,使得日本實力大增。

沙俄方面:軍費開支與日本不相上下,海陸軍的軍費開支佔到了俄國財政的36%,較甲午時期增加了41%。俄羅斯利用其雄厚的財政,不僅在遼東地區修築了大量的防禦設施,建立了軍事要塞,而且積極向遠東地區調集兵力和軍艦,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和東清鐵路向東北運送了大量兵力。

到1903年10月,俄軍在中國東北的地面部隊已達到12.7萬人,兩個月後增加到了24萬人。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日作戰力量,俄國將太平洋艦隊全部調集至旅順沿岸,部分部署到了朝鮮,艦隻總噸位達到了19.1萬噸。

俄羅斯財政預算表

最後,俄羅斯為了加強自己的外交勢力,抵抗英美日同盟,選擇與法國結成同盟,以此來壯大自己的實力。

可以說,在這場即將要爆發的戰爭方面,日俄雙方可謂是勢均力敵,劍拔弩張。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武器裝備,士氣等都是戰爭的決定因素,對於這場戰爭,日俄兩國的重視程度是不同的。戰爭爆發前夕,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說道:「日俄戰爭對於帝國而言,乃是前古未有之大事,關係國家安危盛衰,故而不能不慎重考慮,以周密確定廟謨。」這句話充分表達了日本政府對於這場戰爭的重視程度。但反觀俄國方面,其政府從一開始就對日本抱有輕視態度,甚至有俄國官員宣稱「日本人是猴子,不堪一擊。」正所謂「驕兵必敗」,俄國這種輕敵的態度,使它後來遭受到了慘重的戰敗痛苦。

戰爭進程

①日本不宣而戰,日俄戰爭正式爆發

1904年2月8日夜,日軍在東鄉平八郎的指揮下,不宣而戰,分兵兩路偷襲了位於朝鮮仁川和中國旅順的俄太平洋艦隊,俄軍猝不及防,日軍以損失6人的代價使俄國2艘軍艦沉沒,3艘受到重創,日俄之間原本平衡的海上力量被打破,日軍率先奪得制海權。從此以後,一直到戰爭結束,俄太平洋艦隊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在日本海軍的壓制下無所作為,使得日軍能夠騰出手來迅速開闢陸上戰場。所以說,俄軍的失敗從失去制海權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5月,日軍又兵分兩路從鴨綠江和遼東半島登陸中國領土,與俄軍在大連、遼陽、旅順和瀋陽等地展開激戰,戰況極為慘烈,由於日俄雙方實力相當,勝負難分,所以這場陸戰前後持續了10個月,最終日本以傷亡近15萬人的代價取得了陸上戰爭的勝利。

在日俄陸上戰爭中,旅順攻堅戰是這場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戰鬥最殘酷的一場戰爭。由於旅順是俄國太平洋艦隊的最大根據地,丟了旅順,俄國海軍就等於是「無垠之萍」,其對俄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為了保衛旅順,俄國花費了巨資修建了一套最堅固、最完整的防禦體系,設有守軍4.2萬人。但鐵了心的日軍一心要拿下旅順,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日軍在旅順投入了13萬兵力,不惜代價地組織了5萬人的敢死隊,發動一次又一次地衝鋒,在俄軍強大的火力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但傷亡儘管如此之大,日軍還是不要命地往前衝,最終經過155天的爭奪,迫使俄軍主帥戰鬥意志崩潰,放棄了抵抗,日軍才得以攻陷旅順。旅順攻堅戰中,日軍付出了傷亡6萬人的代價,俄軍則付出了傷亡3萬人的代價。

②對馬海戰,俄國海軍全軍覆沒

5月27日,駐紮在波羅的海的俄海軍艦隊得到遠東陸軍戰敗以及太平洋艦隊失利的消息後,急忙前來救援,企圖挽回敗局。但是,前來支援的波羅的海海軍的行動早已被日本間諜得知,並通報了日軍聯合艦隊。聯合艦隊總司令東鄉平八郎得知,決定在俄海軍前來的路上伏擊,地點選在了對馬海峽。

這天,當這支勞師遠行的俄海軍艦隊剛一進對馬海峽,就遭到了守候在這裡的日軍聯合艦隊的迎頭痛擊。俄國海軍猝不及防,被打的落花流水,海戰持續到28日結束,這場持續兩天的海戰徹底破滅了俄軍企圖挽回敗局的希望。這場海戰中,波羅的海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被擊沉21艘,俘虜7艘,被中立國解除武裝扣留6艘,僅有4艘逃回了海參崴港內。

對馬海峽一戰,標誌著俄國在軍事上的徹底失敗。

日俄戰爭結束後,雙方均已是強弩之末,無力再戰,正巧俄羅斯國內又爆發了革命,於是,雙方在美國的調停下,籤訂了《樸茨茅斯和約》。和約規定:日本取得中國遼東半島和俄國庫頁島南部的所有權,並享有對朝鮮的佔領權和中國南滿鐵路的修築權。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實力再次大增,由一個彈丸小國一躍成為了一個能與西方列強縱論長短的國家,並於1910年吞併朝鮮,自此逐漸走上了軍國主義的發展道路。

結語

日俄戰爭,是兩個強盜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戰爭,都是為了爭奪在中國東北的利益而引起的戰鬥。戰爭中,日俄兩國絲毫不顧忌中國人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造成大量東三省人民流離失所,田園荒蕪。這場戰爭無論誰勝誰負,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都是難以彌補的,對中國造成的損失都是難以想像的。戰爭範圍之大,使東三省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也影響到了列強的勢力範圍。

相關焦點

  • 日俄戰爭,「黃俄羅斯計劃」遭遇當頭一棒,日本究竟在為誰而戰?
    一戰前的1904-1905年,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一帶海域爆發了一場戰爭。在這場被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的日俄戰爭中,新崛起的日本帝國完勝老朽的俄羅斯帝國,曾經的「蕞爾小邦」至此躋身世界列強。日俄戰爭期間,清廷宣布的「局外中立」被後世痛罵到今天,然而客觀地說,面對這兩個強盜,當時清廷也無力阻止戰火燒到自家。
  •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是我國的萬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導讀1904年至1905年,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日俄兩個強盜在我國東北進行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兩國為了爭奪東北地區的控制權,大打出手。雙方投入的兵力都超過了四十萬,無論陸戰還是海戰,其規模都超過了甲午戰爭。
  • 假如日俄戰爭中俄國獲勝,會對中國乃至東亞局勢產生哪些影響?
    就整個日俄戰爭而言,這場戰爭雖然是在中國東北打的,但這場戰爭幸虧是日本贏了(這裡不是為日本辯解),從而使沙皇俄國針對中國的「黃俄羅斯計劃」破產,中國保住了幾乎一大半以上的領土。1896年,清政府與沙俄籤訂《中俄密約》,沙俄被允許在中國境內修筑西伯利亞鐵路支線,為黃俄羅斯計劃的實施做準備。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沙俄藉此機會又從中國攫取了極大的利益,但貪婪的沙俄並未滿足,隨後正式發動了黃俄羅斯計劃。
  • 沙俄「黃俄羅斯」計劃侵吞中國長城以北,日本竟是其破滅原因之一
    尼古拉二世制定了無恥的「黃俄羅斯」計劃,意圖鯨吞我國長城以北的所有國土,使其變成所謂的「黃俄羅斯」。 英國歷來把俄羅斯看作是爭奪中國的對手,它聯合美國慫恿日本阻止俄羅斯南下。日本在英美支持下加緊備戰,決心利用當時有利的國際形勢和俄國準備不足的致命弱點,於1904年2月6日正式與俄國斷交,2月8日夜間不宣而戰。
  •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為何放棄到嘴的肥肉,將東北還給清政府
    第3個原因是日俄戰爭結束後,沙俄的綜合國力仍然在日本之上,日本為了避免跟沙俄進一步產生衝突,只能將東北歸還清政府。日俄戰爭的背景日俄戰爭是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中國東北而爆發的一場戰爭,在二十世紀初期,沙俄趁著八國聯軍侵華的時機,侵佔了東北的大片土地、八國聯軍撤軍之後,沙俄拒絕從東北撤軍,妄圖把東北地區變成黃俄羅斯。
  • 「輸了面子卻贏回領土」,有人說清朝才是日俄戰爭最大贏家?
    那就要先看看,日俄戰爭前,清王朝火燒眉毛的東北邊疆局勢。西方各國既不想看到日俄獨霸東北,更不想看著清政府借這事兒雄起,所以日俄戰爭爆發後,美國國務卿還特意致函美國駐華使館,「建議」清政府實行中立。 這種情況,就好比一群強盜打進一戶宅院。其中兩戶強盜因為分贓不均,當場大打出手。其他的強盜呢,則是一邊「看熱鬧」,一邊摁住宅院主人,警告宅院主人不要多管閒事。大清朝,就是這個可憐的「宅院主人」。
  • 假使沙俄贏了日俄戰爭,將會對我國近代影響如何
    而日俄兩國卻又曾在我國的領土上,爆發了一場爭奪我國東北支配權的戰爭,此即日俄戰爭。日本取得日俄戰爭的勝利,其對我國的危害性已被歷史證明。那假使沙俄取得了日俄戰爭的勝利,又將對我國近現代有何影響呢?如果日本於日俄戰爭中失利,東北甚至朝鮮都會成為沙俄的勢力範圍。日本將會在很長時期內,不敢挑戰歐美列強的權威,會被迫放棄此「自北而南」侵略我國的計劃。日本在經過一段時期的修養之後,會改為以臺灣為基地,侵略我國的閩浙等東南沿海地區。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日俄為庫頁島爭的頭破血流,清朝為何棄之不顧呢?
    日俄庫頁島之爭由此開始,日本和俄國為了庫頁島的主權不惜訴諸武力,1905年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將庫頁島南部割讓給日本,1945年日本戰敗,庫頁島主權重歸蘇聯。日俄對庫頁島的爭奪持續了一百多年,而身為東道主的大清卻對庫頁島棄之不顧,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國家政策不同,日俄都有侵佔中國領土的野心,中國以防守為主。
  • 眼睜睜看著日俄戰爭讓東北生靈塗炭,清政府為何還堅持中立?
    【本文為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極端熊 公元1905年,在中國的東北大地上,爆發了對日後東北亞地區國際關係格局影響深遠的日俄戰爭。
  • 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外國戰爭: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示意圖(點擊看大圖)  日俄戰爭,始於1904年2月,迄於1905年9月,是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而主要在中國東北進行的一場強盜戰爭。為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日俄兩國大力擴軍備戰,積極推行向外擴張的政策。當時,中國是各帝國主義列強掠奪瓜分的主要對象之一。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強迫清政府籤訂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一心想獨吞中國東北的沙皇俄國,不甘示弱,拉攏德國和法國,製造了「三國幹涉還遼」事件,逼迫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對此,日本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 龐大的沙俄實力遠高於當年的日本,為何在日俄戰爭中戰敗?
    日俄戰爭發生於20世紀初,是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在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和遠東海面上展開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爭奪戰爭。這場戰爭以正在新興但實力弱小的日本取得勝利而宣告終結,對沙皇俄國的內政和國際威望形成巨大衝擊,並進一步加劇了俄國國內矛盾。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由於其自身實力資源都不具備相應條件,所以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來達到目標的實現。 之後俄國勢力進入朝鮮,日本和俄國在朝鮮的爭奪日趨激烈,最終引發了1904年日俄戰爭。
  • 海賊王984話漫畫分析二,凱多說的新鬼之島計劃是指什麼呢?
    熟悉我的粉絲們就知道,本海賊王分析主要是從歷史角度入手來分析的,而現在海賊王漫畫到了984話,到了新鬼之島計劃階段了,具體歷史對應的是日俄戰爭的深水區,很多海賊王迷們可能會有一定的反感,會不喜歡我所分析的內容,我在之前就分析過,路飛代表美國,凱多代表沙俄,大媽代表英國,而984話凱多說的新鬼之島計劃,對應的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
  • 日俄戰爭爆發的深層次原因及其影響
    一場掠奪他國的戰爭---日俄戰爭在歷史課本中,關於日俄戰爭的記載主基調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領土上進行了一場大規模帝國主義戰爭,而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卻宣布「局外中立」,這對於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來說簡直是恥辱至極!
  • 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日本和沙俄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一帶海域。 歷史背景 俄羅斯帝國作為當時世界主要強國,一直有將其版圖擴張到遠東的野心。
  • 戰史今日3.1:日俄戰爭奉天會戰結束
    新華社 發    1905年3月1日,日俄戰爭奉天會戰結束,日軍傷亡7萬人,俄軍傷亡9萬人。背景    19世紀末葉以來日俄兩國為稱霸遠東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展開了激烈爭奪。以後日本又制定「大陸政策」,企圖吞併朝鮮,滅亡中國,獨霸東亞。     1900年俄國乘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之機,出兵侵佔了中國東北全境,同時它也力圖將朝鮮佔為己有。1902年英國為抑制俄國在遠東擴張,與日本締結同盟。德國為在遠東牽制俄國,竭力挑唆日本對俄開戰。美國也慫恿日俄開戰,以在日俄兩敗俱傷之際坐收漁人之利。法國則支持俄國,反對英日同盟。
  • 二戰前後,日俄之間發生了哪些戰爭?日本為何北上的企圖落空?
    上世紀上半葉,日俄之間一共發生過4次戰爭,結果日本是一贏三輸,不僅日本企圖北上西伯利亞的願望落空,最終還在蘇軍的打擊下,結束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那麼,日俄之間這4場戰爭是如何發生,又是如何結束的呢?第一次日俄戰場對決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
  • 日俄戰爭時,為什麼大清就沒有看透日本人的野心呢?
    20世紀初,日本和俄國在東北爆發了一場戰爭。軟弱的清政府對此保持了中立,可我們都知道大清其實和日本是暗送秋波,對日本提供了諸多的幫助。在日中國留學生有的組織「拒俄義勇隊」回國協助日軍,有的在日本捐款。但日本之所以和沙俄作戰,其目的並非幫助中國趕走俄國侵略者,而是為了和俄國爭奪東北。那麼為什麼大清沒有看透日本人的野心呢?沙俄在明清交替之際就已經擴張到了遠東地區,趁著康熙無暇顧及的時候,入侵了黑龍江流域,為此康熙不得不抗擊沙俄侵略者,在擊敗俄國後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東北才有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 1904年2月8日 日本偷襲旅順港俄艦引爆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是20世紀初日本和俄國為爭奪中國和朝鮮而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它和美西戰爭、英布戰爭一起構成了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歷史標誌。  19世紀末葉以來日俄兩國為稱霸遠東對中國東北和朝鮮展開了激烈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