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初,為什麼日本和俄國之間會發生日俄戰爭?

2020-12-16 平安讀歷史

日俄戰爭是20世紀初一場非常重要的戰爭,這場戰爭可謂是極大地決定了當時世界的政治格局形勢。那麼在21世紀初的時候,為什麼這兩個強國之間會爆發這麼一場戰爭呢?這一切都是因為日本和俄國當時都以中國為侵略對象,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他們當時蠶食的地方都是中國的東北,以至於雙方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利益衝突。再加上沙皇俄國到處擴張,也引起了西方其他國家的不滿,所以英美等國就暗地裡支持日本挑起戰爭,最終重創沙俄。

說起這場戰爭之前,不得不說一場19世紀的重要戰爭,克裡米亞戰爭,在那場戰爭中,俄國被英法聯軍再加上土耳其打敗,自拿破崙時代以來向歐洲方面的擴張第一次受阻。而向歐洲方向擴張失敗後,沙俄就開始重新轉向了遠東的滿清,制定了所謂的黃俄羅斯計劃,也就是侵略中國的領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沙俄採用各種威逼恐嚇的手段,從腐朽的滿清政府手中奪得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雖然得到的面積不小,但是那些都是天寒地凍的地方,他們一直想要的旅順大連等不凍港卻沒有得到。

甲午戰爭滿清政府失敗之後,除了賠償2億兩白銀之外,還將臺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眼看日本要奪取大連這個沙俄一直夢寐以求的地方,這一下子讓沙俄坐不住,他糾集了德國和法國進行了三國幹涉還遼的事件。在三大強國的逼迫下,最終日本被迫吐出了遼東半島,當然又從滿清手中搜颳了3000萬兩白銀。很快沙俄以所謂的贖遼有功為由,強迫滿清將旅順大連租借給俄國。當時日本肯定也是恨得直咬牙,不過實力不如沙俄,所以也只能作罷。

不久又發生了義和團事件,八國聯軍合謀侵華,沙俄除了派遣軍隊參加八國聯軍攻打北京之外,又派出13萬大軍直接侵略東北,清軍駐守東北的9萬大軍被俄軍殲滅,東北三省當時全境都被沙俄事實上侵佔。辛丑條約籤訂之後,各國軍隊都從中國撤軍,但是沙俄的軍隊一直賴在東北三省不走。當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都躲在西安,沙俄找不著清滿清的中央政府,就強迫東北地方政府籤訂臨時協定,然後打算再逼迫滿清政府籤訂割讓東北的條約。

但是由於這件事情影響太大,遭到了眾多民眾的反對,同時英美等強國也進行幹涉,沙俄迫於壓力,不得不於1902年同中國滿清政府籤訂《中俄收交東三省條約》,俄軍打算分三期撤出東北。但是沙俄只是第一期撤了兵,後面就不肯再撤了,而且還在為永久霸佔東北三省做準備。日本當時實力不如俄國,所以還不敢跟沙俄叫板,只是希望沙俄能夠承認他在朝鮮的利益,可惜沙俄根本就不理他。而當時其他強國事實上對沙俄也很不滿,因為沙俄侵佔東北三省,確實也改變了世界格局,讓其他國家感受到了不小的威脅,尤其是當時世界的老大英國。

不過即使如此,英國也不會直接出兵去和沙俄幹仗,畢竟英國和沙俄之間在東北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英國在東北並沒有多少利益,他們與俄國之間還沒有到因為東北的地盤到了開戰的程度。不過英國確實非常討厭沙俄,因為沙俄四處擴張令人非常討厭,之前的克裡米亞戰爭,就是英國直接出兵打的,而後來沙俄在中東和阿富汗的擴張,也是被英國所制止。所以這一次沙俄在東北的擴張,英國肯定也會支持其他國家對付沙俄,但是英國並不打算直接出兵。

而日本因為在東北有著很大的利益,與沙俄發生了直接的利益衝突,所以早就看沙俄不爽了。不過因為沙俄的實力比日本強出太多,日本一時之間不敢輕舉妄動。後來有了英美等國家的支持之後,日本膽子就大了起來,開始跟沙俄叫板。不過兩國的實力懸殊實在太大,即使在開戰前,明治天皇還是猶豫不決,不過最終在重臣的勸說下,明治天皇還是打響了這場戰爭。

相關焦點

  • 20世紀初的爭霸:日俄戰爭是怎麼回事
    01 西邊夢斷19世紀初期歐洲到處是帝國,好像黑社會搞聚會,哪都是大哥。是大哥,當然要搶地盤。不過都是搶地盤,俄國和著其他幾位不太一樣,那就是對土地本身有極其變態的喜好,不像英國、法國主要搞經濟殖民,傾銷工業品是主要目的,人才是重點。
  • 20世紀初,日俄在中國東北劍拔弩張,英國更加看好日本
    20世紀初,日俄在中國東北、朝鮮地區劍拔弩張,情勢危急,這時候,相對於老牌帝國主義俄國來說,卻有非常多的英國報紙看好日本。蘇格蘭地區的《信使報》表示日本是一個精神能力強大的國家:「一個小小的日本如何能擊敗一個巨大的俄國呢?
  • 二戰前後,日俄之間發生了哪些戰爭?日本為何北上的企圖落空?
    上世紀上半葉,日俄之間一共發生過4次戰爭,結果日本是一贏三輸,不僅日本企圖北上西伯利亞的願望落空,最終還在蘇軍的打擊下,結束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那麼,日俄之間這4場戰爭是如何發生,又是如何結束的呢?第一次日俄戰場對決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
  • 假如日俄戰爭中俄國獲勝,會對中國乃至東亞局勢產生哪些影響?
    就整個日俄戰爭而言,這場戰爭雖然是在中國東北打的,但這場戰爭幸虧是日本贏了(這裡不是為日本辯解),從而使沙皇俄國針對中國的「黃俄羅斯計劃」破產,中國保住了幾乎一大半以上的領土。1904年2月8日夜,日軍在東鄉平八郎的指揮下,不宣而戰,日俄戰爭就此爆發。戰爭的結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輕敵的俄國戰敗,日本獲勝。隨著日俄戰爭俄羅斯的失敗,其在東北的利益也逐漸喪失,正在實行的「黃俄羅斯計劃」也宣布破產。
  • 俄國強了還是日本慫了?為何日俄戰爭和二戰的日俄對決結局不同?
    俄國一直很強,日本也沒有慫,這是時代不同而已,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日本出兵40萬,俄國出兵50萬圍繞著中國的東北地區的爭奪而爆發的戰爭,旅順戰役日軍先後出動13萬兵力,進攻俄國5萬旅順要塞守軍,日軍第三軍指揮官「乃木希典」日本一代軍神在該戰役中發明豬突戰術,13萬日軍前赴後繼的往前衝
  • 清朝末期,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為什麼會把東北「還」清政府?
    其實日本兵沒有真正地把東北「還」給清朝,所謂的還給清朝,也只是做做樣子,當時清政府從日本手上接管的東北地區,其控制權實際上還是在日本手上。而日本為何會在日俄戰爭後把部分東北"還」給清朝,我們就要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說起了。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在日俄戰爭中,日本人為什麼能夠打敗俄國?因為莫斯科離旅順太遠
    在世界近代歷史上,日俄戰爭可謂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戰爭,在日俄戰爭中,日本人最終打敗了強大的俄國人,令整個世界為之一驚。因為從當時的實力對比上講,俄國比當時的日本實在是要強出太多了,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日本人幾乎沒有多大的可能性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當時日本挑起同俄國的戰爭,在很多人看來完全是拿雞蛋去碰石頭,但是最後的結果卻讓很多人都出乎意料之外。
  • 日俄戰爭爆發前,沙俄國力明顯強於日本,為何以戰敗告終?
    日俄戰爭發生於20世紀初,是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在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和遠東海面上展開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爭奪戰爭。這場戰爭以正在新興但實力弱小的日本取得勝利而宣告終結,對沙皇俄國的內政和國際威望形成巨大衝擊,並進一步加劇了俄國國內矛盾。
  • 日俄戰爭時期的大韓帝國:日本人是太上皇,韓國人穿著猶如明朝人
    20世紀初大韓帝國面臨著危險的境地,因為此時日本把大韓帝國視為自己的範圍因為在當時日俄戰爭發生時,大韓帝國就是日本的後勤補給基地,日本軍人在韓國登陸往鴨綠江開進,準備在中國東北與俄羅斯大戰。圖為日俄戰士時期日軍在韓國登陸,韓國百姓要沿街歡迎。當時的日本人已經牢牢抓住所謂的大韓帝國,這是因為歷史上李朝君王曾經試圖引俄羅斯進入半島,最後還上演了一出俄館播遷,在俄國大使館臨政。
  • 日俄戰爭後,俄國為什麼妥協,把從中國租借的大連旅順轉讓給日本
    晚清時期,在東北地區發生了一場大戰,在中國的領土上,俄國和日本進行了第一次正面的交鋒。雖然俄國失敗了,可是在國際上,法國、德國還是偏袒與他,可是為什麼最後還是把旅順大連的租借權,轉讓給日本了呢。1905年俄國爆發革命,嚴重的動搖了大帝國的根基,否則也不會被日本打敗。
  • 作為俄國的支持者,德國和法國為何在日俄戰爭中袖手旁觀
    文/寂寞的紅酒 1904年,日本和俄國在遠東地區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就是著名的「日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剛剛崛起的日本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沙俄,一躍躋身世界強國之列。而日本之所以能擊敗強大的沙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獲得了美英的支持。
  • 龐大的沙俄實力遠高於當年的日本,為何在日俄戰爭中戰敗?
    日俄戰爭發生於20世紀初,是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在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和遠東海面上展開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爭奪戰爭。這場戰爭以正在新興但實力弱小的日本取得勝利而宣告終結,對沙皇俄國的內政和國際威望形成巨大衝擊,並進一步加劇了俄國國內矛盾。
  • 日俄戰爭中,滿清為何要偷偷幫日本?因為俄國當時對我們野心更大
    上世紀1904年開打的日俄戰爭,對於日本來講是一場賭國運的戰爭,而對於當時的滿清政府來講,歷來都認為是一場無比屈辱的戰爭,為什麼滿清是個主權國家,結果呢在自己的土地上,另外兩個強權國家打仗,自己趕不跑人家,還只能悲催地宣布我保持中立。
  • 日俄戰爭時,為什麼大清就沒有看透日本人的野心呢?
    20世紀初,日本和俄國在東北爆發了一場戰爭。軟弱的清政府對此保持了中立,可我們都知道大清其實和日本是暗送秋波,對日本提供了諸多的幫助。在日中國留學生有的組織「拒俄義勇隊」回國協助日軍,有的在日本捐款。但日本之所以和沙俄作戰,其目的並非幫助中國趕走俄國侵略者,而是為了和俄國爭奪東北。那麼為什麼大清沒有看透日本人的野心呢?沙俄在明清交替之際就已經擴張到了遠東地區,趁著康熙無暇顧及的時候,入侵了黑龍江流域,為此康熙不得不抗擊沙俄侵略者,在擊敗俄國後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東北才有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 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被日軍佔領的旅順,停泊的艦船與訓練的士兵
    日本陸軍為奪取俄羅斯帝國太平洋艦隊母港,對其包圍,最終攻佔了中國遼東半島旅順口。戰役共持續了5個月,是日俄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旅順軍港在20世紀初被各國普遍認為遠東第一要塞。然而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參謀本部對戰役的艱巨性準備不足,導致日軍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圖為旅順口。
  • 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外國戰爭:日俄戰爭
    集結在大連的日本軍隊  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和俄國先後進入了帝國主義時期。為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日俄兩國大力擴軍備戰,積極推行向外擴張的政策。日本豈肯罷休,便主動同俄國交涉。為爭奪遠東地盤和掠奪財富,日俄兩國一邊唇槍舌劍,互不相讓;一邊調兵遣將,準備戰爭。由於俄國拒絕從中國東北撤軍,日本於1904年2月6日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並宣布斷絕日俄外交關係。與此同時,日本海軍開始行動。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旅順港俄國軍艦,不宣而戰。10日,日俄兩國政府分別相互宣戰,日俄戰爭正式開始。
  • 日俄戰爭中,清政府表面上「局外中立」,實際偏袒日本贏,為何?
    我們都知道20世紀的第一年,中國領土上爆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1901年籤訂了《辛丑條約》。事實上,僅僅兩年半時間之後,在中國領土上又爆發了一場戰爭,其規模之宏大遠遠超過了八國聯軍侵華。不同的是,這次戰爭裡,中國並沒有參戰資格,交戰雙方是日本和俄國。
  • 密碼戰-日俄戰爭後日本為什麼沒要賠款
    除了向日本割地和賠款以外,日本提出割讓遼東半島,而這時沙俄也盯上了中國東北,於是法德俄三國強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使得日俄在遠東的利益矛盾激化。 1897年到1903年,沙俄不斷派遣軍隊滲透、侵佔中國東北的土地,之後他們宣布這些地為沙俄所有,沙皇俄國的行動直接引發了日俄戰爭。
  • 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是我國的萬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日本同樣舉傾國之力參與了這場戰爭,俄國由於補給不足等原因敗給了日本。本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又取得飛速的發展,在東北亞的存在感和話語權越來越強。日本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他不僅僅滿足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東北也被日本惦記上了。這樣才符合日本的戰略需求,即臭名昭著的「大陸政策」,進軍我國東北是日本的重要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