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日俄戰爭後的東北 日本隨軍記者拍攝

2020-12-16 騰訊網

1900年,中國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引來了八國聯軍,沙皇俄國趁機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義和團運動被鎮壓以後,參加八國聯軍的其他帝國主義侵略軍一個個撤離中國,而沙俄就賴在東北不走了,還成立了以旅順為中心的遠東總督區。其意圖很明顯,就是要霸佔中國東北。

老毛子的無賴行為與另外一個帝國主義日本的利益發生了衝突,結果1904年日本和俄國之間在中國東北爆發了一場日俄戰爭。這些老照片為當時日本隨軍記者拍攝,記錄了那時候的東北遼寧。

戰後的大連

戰火中被毀的房屋

大連兵站醫院隔離室

旅順

日軍列隊開進旅順

戰後的旅順一角

鐵嶺,趙本山所說的那個中國大城市鐵嶺原來以前是這個樣子。

昌圖的街道

開原市的街道兩旁不少房子掛起了日本旗。

遼陽,圖中的塔為東北最高的古塔遼陽白塔。

黑溝臺附近的這座漢帝廟也沒能逃過戰爭的劫難。

蓋平東關門外。蓋平,即現在的遼寧蓋州市。

日軍佔領後的奉天城(瀋陽),街道兩旁也掛了不少的日本旗。

那時候的瀋陽城牆和城門還保存完好。

奉天機器製造銀元總局。

撫順城南門。

撫順城外的日本兵。

撫順高山塔下眺望撫順全城。

日俄戰爭以日軍的勝利而告終,最後問題來了,如果這場戰爭不是日本贏了而是沙皇俄國贏了,中國東北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東北那塊黑土地還會是中國的麼?

喜歡歷史喜歡老照片的,還請關注一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日俄戰爭老照片:日本雖然打贏了俄國,最苦的卻是中國東北人民 > 本組照片為日俄戰爭的部分老照片,眾所周知,日俄戰爭是日本與俄國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展開的一次戰爭,圖為日軍佔領遼陽後的場景,可以看到街道兩旁都掛滿了日本國旗。
  • 上色老照片:直擊日俄戰爭景象,日本獲勝後高興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控制權在我國東北大打出手,並逐漸升級成了一場爭霸賽。這場戰爭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1894—1895 年的中日戰爭,日本打敗了腐朽的清王朝,清政府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割地、賠款等苛刻條件,中日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 日俄戰爭——贏的是日本,卻使東北回歸中國
    1904年至1905年發生的日俄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恥辱。因為日俄戰爭雖然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戰場卻是在中國發生的。況且,我們學過的魯迅關於「棄醫從文」的緣由也是因為日俄戰爭中國人對同胞被日本處決莫不關心反而引以為樂的愚昧狀態。
  •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為何放棄到嘴的肥肉,將東北還給清政府
    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擊敗沙俄後,卻將沙俄侵佔的東北領土還給清政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損失慘重,無力佔領東北。第2個原因是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不希望日本一家獨大,日本吞併東北勢必會引起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反對。
  • 日俄戰爭蹂躪了東北,也讓日俄兩國陷入百年沉思
    不過,在這麼多的「國恥事件」中,發生在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日俄戰爭,雖然參戰雙方是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清廷嚴守局外中立,沒有參與其中,卻因戰爭本是為了爭奪我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戰場又在我國東北地區,悅史君認為,實際上更增加了一層屈辱。
  • 清朝末期,日本打贏日俄戰爭後,為什麼會把東北「還」清政府?
    其實日本兵沒有真正地把東北「還」給清朝,所謂的還給清朝,也只是做做樣子,當時清政府從日本手上接管的東北地區,其控制權實際上還是在日本手上。而日本為何會在日俄戰爭後把部分東北"還」給清朝,我們就要從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說起了。
  • 日俄戰爭後,日本「痛快」的把東北還給清朝的背後,還留了一手
    所以,當時的清朝是向日本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的,如果沒有清朝的幫助,日本很難從日俄戰爭之中,佔到太大的便宜,因為當時的日本雖然在遠東方面對於俄國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日本畢竟在當年並不是一流強國
  • 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日本和沙俄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的勢力範圍的戰爭。主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一帶海域。 歷史背景 俄羅斯帝國作為當時世界主要強國,一直有將其版圖擴張到遠東的野心。
  • 美國領事拍攝日俄戰爭,日軍佔領旅順
    【旅順口的日本船塢】船塢在水岸邊(人工)建設的,造船、修船的地方(亦可停泊船隻);可以分為:旱塢、浮水船塢、灌水船塢等等。浮水船塢還可以幫助深水船舶駛過淺水航道、打撈沉船等。【日軍炮兵】日俄戰爭爆發,乃木希典直接指揮旅順會戰。在他登陸的前二天,其長子乃木勝典中尉在南山戰役(金州)中受傷死亡;明治天皇擬詔回其參戰的次子乃木保典少尉,但這對父子則請求繼續參戰。【旅順口】旅順港是(北太平洋地區)重要的海軍基地,清朝時期開始營建。日俄戰爭,經過旅順口攻城戰(為期五個月)後,日本軍隊從沙俄軍隊手中奪取了旅順口軍港;此後直至二戰無條件投降。
  • 日俄戰爭彩色老照片:日軍腳下的旅順港,此戰後日本成為列強之一
    【日俄戰爭】這場爆發於1904年至1905年的戰爭,是在我國領土上為了爭奪東北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非正義戰爭。圖中中間白鬍子老者是日本第三軍司令官乃木希典。他以「肉蛋」戰術攻克了俄軍把守的東亞第一要塞旅順,一時名聲大噪。
  • 密碼戰-日俄戰爭後日本為什麼沒要賠款
    除了向日本割地和賠款以外,日本提出割讓遼東半島,而這時沙俄也盯上了中國東北,於是法德俄三國強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使得日俄在遠東的利益矛盾激化。 1897年到1903年,沙俄不斷派遣軍隊滲透、侵佔中國東北的土地,之後他們宣布這些地為沙俄所有,沙皇俄國的行動直接引發了日俄戰爭。
  • 日俄戰爭後,日本不僅沒吃虧,還獲取了巨大利益
    1904年在中國東北地區爆發了舉世震驚的日俄戰爭,日本和俄國在遠東的利益發生了衝突,於是日本率先發動了日俄戰爭,雙方舉全國之力出動兵力高達上百萬,戰爭打的空前慘烈,日本在"對馬海戰"中全殲俄國艦隊,戰勝了強大的俄國取得了勝利,1905年經過西方列強的調停,日、俄雙方代表在美國籤署了
  • 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日俄戰爭,為什麼清政府要宣布中立
    突然,傳來幾聲驚天巨響,伴隨著爆炸的火光和濃煙,寧靜被徹底地打破了——日軍東鄉艦隊的十艘雷擊艦,突襲俄旅順軍港,重創俄艦三艘,日俄戰爭爆發了。這是一場在主要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戰爭,日俄在中國的領土上打個天翻地覆。雙方共投入兵力近百萬人,歷經旅順戰役、遼陽戰役、奉天戰役,對馬海戰,戰爭才在1905年9月落下帷幕。
  • 日俄戰爭後日本曾佔遼東半島 將其更名"關東州"
    所以日俄戰爭之後,日本隨即成立了關東總督府,組建了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和關東軍,三者一體,有步驟地對中國東北地區實施政治壓迫、經濟掠奪以及軍事威脅。  關東   日本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期間,「關東軍」三個字極具恐怖色彩以及惡魔味道。
  • 為了大陸政策,日本人不惜發動日俄戰爭,戰爭勝利後中國失去東北
    但日俄戰爭對於彼時的中國並非完全沒有影響,因為不管是日本勝利還是俄國勝利,都只是表明由誰來主導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利益。①對中國產生了什麼影響?日俄戰爭對彼時中國的影響無非是由俄國人還是日本人佔據東北,戰爭的最終結果決定了日本人完全獲得了在東北的殖民利益。
  • 日俄戰爭期間的張作霖
    在目前已經出版的書籍中,關於張作霖在日俄戰爭中的表現,幾乎無一例外、大同小異地延續了1980年常城主編的《張作霖》一書的說法:善於投機取巧、見風使舵的張作霖,在日俄戰爭期間,對清廷的「中立」政策採取了陽奉陰違的態度,對日俄侵略者採取了雙管齊下的手段,在日俄之間做「牆頭草」「走鋼絲」。
  • 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外國戰爭: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示意圖(點擊看大圖)  日俄戰爭,始於1904年2月,迄於1905年9月,是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而主要在中國東北進行的一場強盜戰爭。後來,又強行向中國政府租借旅順和大連,並乘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之機霸佔了整個東北三省。俄國的擴張野心加劇了它同日本在東北和朝鮮問題上的矛盾。日本經過10年備戰,實力大增,1902年又締結了英日同盟,決心在東北地區捲土重來,建立霸權。  導致日俄兩國矛盾激化的直接原因是俄國拒絕從中國東北撤軍。《辛丑條約》籤訂後,俄國極力主張各國儘快從中國撤軍,而自己的軍隊卻繼續賴在東北,並任命了遠東總督。
  • 日本三次賭國運戰爭——日中戰爭、日俄戰爭、日美戰爭,先贏後輸
    日本的國家開支在1893—1894年為8400萬日元,到1897年增至2.4億多日元,其中軍費大幅度增加。甲午戰後,日本通過一項陸海軍軍備計劃和鐵路建設計劃,所需款項總額達5.16億日元,這項計劃到1900-1901年時基本完成。這標誌著已經作好對俄戰爭的準備。日本武士集團和大資本家的聯盟確信,在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尚未建成之前儘快發動奪取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戰爭,對日本最為有利。
  • 日俄戰爭,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
    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八國組成聯軍,日俄兩國都有派兵參與八國聯軍。其中俄國以保護領事及在華資產為由,在八國聯軍之外,另以20萬大軍非法侵入滿洲。到了10月份,東北三省全境落入俄軍控制。即使在籤訂完《辛丑條約》後,仍有十萬俄軍駐守東北。這表示著俄國在東北基本就立住了腳。可是日本卻不會善罷甘休嗎。不會。雖然日本感到很憤怒和仇恨俄國,但他們始終是不敢開戰的。